王晓惠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事改企即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市场机制,实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经营机制的灵活化,提升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自1978 年以来,中国便开始了对事业单位的改革,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很多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成效,目前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改企进入尾声,但是有部分行业事业单位尚未完成改企,这些事业单位正处于改企过渡时期。水利勘测设计单位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即承担公益服务,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收益的使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即有财政拨款,又有自主经营收入,所以在改企过渡时期显现出来的财务问题相对集中[1]。
1)2012 年11 月财政部制定并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从2014 年1 月1 日开始执行了适用于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2015 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单位均应于2016 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工作。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按照要求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很多差异。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目标和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同,事业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多趋于管理,在控制风险和争取利润最大化方面的措施不够全面,在内部控制一体化实施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
2)由于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编制固定,人员流动性不强,财务人员普遍存在老龄化问题。长期在体制内工作,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缺乏岗位危机意识,对改企即将面临的财务问题没有深入思考。受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模式影响,大部分财务人员主要精力还停留在财务核算上,欠缺财务分析能力,对企业财务指标分析运用不熟练,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应用能力不强。财务人员多年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很多新的企业财务会计知识更新不及时,在改企过渡时期,应对集团企业财务工作时遇到很多新问题。
3)行政事业财政预算和企业预算的编制测重点不同。传统的事业单位预算以落实预算、完成绩效任务为目标,而现代企业预算则是以提高企业经济价值以及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事业单位预算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预算执行,做好项目绩效评价。而集团企业的预算任务则要求依据财务战略做好资金筹集工作,最大限度降本增效,合理进行利润分配。事业单位在做全面预算时受财政管控较强,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有经营收入,如果经营支出项目预报不细致容易在财政监管下导致自主调控能力不佳。尤其近2a 来,财政对于自营收入预算执行的严格管理控制,使得财政拨款之外其它资金的预算执行遇到指标和支出存在差异时,需要频繁调整指标而造成了资金支付进度缓慢,影响了生产经营。
4)事业单位改企之前通常需要先转换隶属关系。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在转隶之后,财务工作作为代管企业纳入集团财务管理系统,按照集团要求向国资委上报各类财务报表。此时有下属公司的事业单位就变成集团内的二级企业,需要向集团上报各种合并报表,对于有经营收入的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来说,此刻就面临着如何将本级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财务报表与其下级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财务报表做合并。在会计报表合并的过程中,2 种会计制度体系内的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这导致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反映的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所包含的事业单位部分和其下属企业部分内容不一致。
5)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有很多历史遗留的长期应收款形成了坏帐无法收回,还有很多长期无法支付的负债,这些多年未处理的坏账和盈余导致帐面资产负债不能反映实际经济状况。改企前还需要正确处理事业单位存续期间的其它债务,否则这些无法处理的应收应付款项在改企划拨资产时会影响资产和负债的重新确认。
6)税收对于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来说是经营收入利润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事业单位涉及的纳税种类不多,财务人员在税收方面没有丰富的经验,对税法及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掌握不全面,事业单位在纳税筹划方面是短板,在合理避税以及用足税收国家优惠政策上明显与企业存在差距,没能在纳税环节全面深入地进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研究。
7)事改企前事业单位与其下级国有企业之间的投资方式多为国家无偿划拨,不存在实际的投资和利润分配。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独立经营,向财政上缴国有资本收益。事业单位因为不参与所属企业的经营,所以对所属企业具体经营情况了解不细,管理不全面。
8)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改企之前还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长期以来形成的离退休人员较多,这部分人员支出给即将转制改企的主体造成越来越重的经济负担。事业单位改企后这部分相当庞大的离退休人员工资支出,将无法参与成本分配和归集,造成改企之后影响企业存续的重大包袱[2]。
1)2021 年11 月财政部制定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其中规定了“十四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会计审计标准体系建设得到持续加强,会计审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会计人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会计法治化、数字化进程取得实质性成果,会计基础性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管理工作全局。”尚未改企的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在改革期间财务工作要以这个总体目标为导向,重点推进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强财务软件和网络应用程序的学习,制定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具体实施方案,探讨如何实现会计信息化对单位会计核算流程和管理的全面覆盖,实现信息化新技术应用于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会计实践、财务会计工作和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达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信息化平台推动统一的事业及企业会计数据标准应用。
2)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引导全体财务人员向企业财务角色转变,促进财务人员脱离旧观念,增强危机意识。改企之后财务人员要面临资产清查审计、转制评估、改企后财务帐重建、会计工作衔接等很多新工作。要重新进行应收帐款和固定资产计提坏帐的核算,加强成本核算力度。这些都要求财务人员要熟练掌握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知识,顺利完成会计制度执行的转化。所以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人员企业财务会计知识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让财务人员把主要精力从传统的事业单位大量的日常核算转移到企业财务分析上来,为单位领导层在战略筹划和决策时提供更精准有用的数据。
3)加强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逐步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向转化。积极梳理制度“短板”,全面检查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环节,针对企业市场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点的防控建设。根据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要求新变化,开展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修订工作,确保内控制度与时俱进,内控实施更加有效。积极探索十四五规划中会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认真研究内部控制一体化实施,将单位资金活动、预算管理、采购业务、工程项目、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决算分析、资产管理运用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加强对单位业务的事前事中管控,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对业务进行实时监控。
4)做全面细致的资产清查工作,加快对历史遗留呆死帐的申请核销工作。梳理事业单位来源不清的资产和土地,将多年无法支付的负债做营业外收入确认,使改企后资产和负债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单位的经营现状[3]。
5)目前财政部门正在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推进预算管理现代化,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和预算透明度。这要求公益二类有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更精准,对于自有资金的各类项目收入和支出预算编制要紧密结合上年决算情况,细致编制指标计划,使预算和支出合理匹配,避免在执行时调整指标,影响资金使用。
6)要加强有经营收入事业单位的税收筹划,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掌握税收优惠政策,例如:一些科研单位可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通过合理避税方法享受国家给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增加事业单位自营业务的经济效益。
7)事业单位在过渡时期要重视事业单位本级与所属企业间各类合并报表的编制,注意抵消分录的编制完整,要对合并报表中所有者权益项下实收资本及未分配利润等各经济科目的合并数据做到有据可查。在接受决算年度审计时与事务所及时沟通,力争决算报表编制合理准确。
8)事业单位要加强对独立经营下级公司的管理,转变对所属企业的管理方式,对下属企业的主要管理目标从监督监管向合作共赢转化。从经营角度全面布局,整合相关行业的市场资源,促进信息共享,活跃内部关联方交易,使事业单位与所属企业间实现上下联动,共同发展[4]。
事业单位改企是国家推进了很长时期的一项改革工作,改企改制后有很多事业单位激活了内在生产动力,转身到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大有作为,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无法适应行业竞争不能生存的企业,成为改革的反面教材。鉴于这些经验,事业单位改企能否转型成功不能一概而论,改企之后能否实现国家改革的预期目标还取决于单位走向市场后自主经营能力的强弱,同时也需要国家在资产管理、财政税收、投融资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发挥作用。
随着水利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改企进度加快,事业单位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挑战,全新的企业运行模式将给企业带来更多潜在的风险,需要在财务管理上全方位预判风险,在改企之前做足功课,谨慎面对财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认真找到解决方法,以破釜沉舟脱胎换骨的勇气投入到改企改革工作中去,力争在改企后能够华丽转身,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再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