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芳芳
(甘肃省白银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白银公路段,甘肃白银 730900)
为了切实做好养护单位辖养路段内的公路防汛工作,健全管理体系,防控安全风险,全面提高白银公路段公路雨季灾害防御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汛期洪涝灾害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危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确保辖养公路汛期内安全畅通,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本文针对养护单位公路防汛减灾工作现状及措施展开研究,以期增强养护单位的自然灾害应对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养护单位公路防汛减灾应急预案是处理突发事件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是时效性不强。养护单位公路防汛减灾应急预案的内容可能过于陈旧,未能及时更新。在环境、条件或防汛技术发生变化时,未对预案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更新。这可能导致预案中的某些措施过时或不再适用。对于新出现的防汛减灾技术、设备或方法,预案中未及时纳入或更新。这会使得在出现新情况时,预案无法提供有效的指导或解决方案。二是针对性不强。预案未充分考虑到公路防汛减灾的特殊情况与特点。例如,公路路线、桥梁和隧道的防洪工作可能需要不同的策略和措施。一些应急预案可能适用于一般的防洪工作,但没有专门针对公路的特点(如易受洪水影响的路段、桥梁、隧道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制定相应的防洪措施。这可能导致在实际应用中,预案的某些内容无法针对性地解决公路防汛减灾的问题。三是可操作性不强。预案缺乏具体的步骤和过程,未明确规定应急抢险的方法和疏散交通的操作程序。这可能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例如,预案中可能没有明确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如何启动应急响应、如何组织抢险队伍、如何协调资源、如何对外进行信息通报等关键步骤。一些应急预案可能只提供了大致的指导,而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这会削弱预案的可操作性[1]。
一是物资种类不完整。应急物资储备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公路防汛减灾的具体要求和实际状况,导致储备物资品种不齐全。例如,可能缺少必需的抢险设备、救援工具和防护用品等。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这些物资的缺乏可能无法满足实际的应急抢险和救援需求,会对灾害的处置造成延误,甚至会影响到应急抢险和救援的效果。二是物资储备不足。养护单位应对物资实际使用量及需求量考虑不充分,可能导致沙袋、水泥、钢筋等修复与重建物资储备不足。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这些物资的缺乏可能无法满足实际的修复和重建需求。三是储备物资质量得不到保障。在应急物资储备过程中,对应急物资的质量与可靠性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采用陈旧的装备、不合格的建材等。这些质量不佳的物资可能无法满足实际灾害处置的需求,甚至可能增大灾害处置中的风险。
在当前的公路养护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是缺少定期检查与巡查制度。在一些情况下,没有集中开展国省干线公路桥涵、防排水设施、危险路段、灾害多发路段的全面检查工作,导致在汛期出现较多安全问题。没有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巡查,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汛期这样的特殊环境下,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二是检查巡查力度不够。即便养护单位制定了检查巡查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中,可能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例如,检查人员可能未严格按要求进行检查,未仔细记录和整理相关资料,未设置汛期隐患排查整治清单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部分隐患未能得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理。三是无专业的路面检测技术设备及人员供养护单位使用。在一些情况下,养护单位没有专业的路面检测技术设备,同时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这样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检查与评估公路状况。四是缺乏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养护单位缺乏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无法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指导。这可能导致在紧急情况下,养护单位无法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可能影响到应急响应的效果[2]。
一是应急机械设备备置不齐全。在养护单位防汛减灾应急机械设备的备置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防汛减灾的具体情况,导致机械设备类型备置不齐全。这可能直接影响到应急处置的能力。二是机械设备数量备置不足。在对机械设备实际需求量的预估过程中,缺乏精确的预估。这可能导致机械设备数量备置不充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机械设备的数量不足,可能影响到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质量。三是部分应急机械设备状态不佳。部分应急机械设备可能过于陈旧,或者由于长期缺乏维修和保养,导致这些设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无法发挥作用。
一是未安装必要的防汛设施设备。养护单位在施工现场可能没有安装排水管道、排水泵、沙袋等必要的防汛设施设备。这可能导致在洪灾来临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二是防汛设施设备维护不善。即便养护单位在施工现场安装了防汛设施设备,但长时间搁置使用或缺乏维护,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破损、遗失现象。三是缺乏完善的防汛预案。养护单位可能未建立完善的防汛预案,缺乏清晰的应急疏散路线以及安全可靠的避难场所。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在遭遇洪灾时,人员无法及时、安全地撤离现场,从而加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风险[3]。
一是缺乏明确的值班时间、值班人员和值班职责规定。部分养护单位未能建立完备的应急值班值守机制,缺乏明确的值班时间、值班人员和值班职责规定。这可能导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无法及时获取事件信息和处理进程。二是值班人员应急素质和安全意识欠缺。部分值班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安全意识可能有所欠缺。这可能导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值班人员不能及时上报事件或误判灾情。三是单位培训方面的不足。养护单位在培训方面的不足也可能影响到应急值班值守的效果。培训不足可能导致值班人员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不够熟悉,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养护单位对防汛减灾应急预案进行及时更新与完善至关重要。
一是应急预案内容要结合实际不断更新。通常情况下,应急预案主要由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资源储备构成。养护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上述内容,保证预案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二是应急预案的宣传与培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养护单位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宣传与培训,使其理解预案内容及要求,具备必要的应急技能与知识。三是应急预案要保持时效性,如及时对应急设备、物资进行检查、更新,以保证其能够适应应急需要。四是及时对应急人员信息进行检查和更新,并保证应急人员能及时投入应急处置工作。
一是养护单位要结合实际需要确定应急物资的品种及数量,同时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应急需要,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做好物资储备工作。
二是养护单位应设立专用的应急物资储备库,以保障储备物资安全保管。储备库的设计与施工应结合实际情况,兼顾防水、防潮、防火等安全性,同时还要兼顾物资分类存放及标识管理等方方面面。
三是要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与更新,以保证其数量、质量与适用性满足应急需求。如定期盘点清理,更换过期、破损物资,补充不完善物资等。
四是养护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管理制度,确定物资购买、储存、使用及报废的管理过程及职责。如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及审批制度、确定储存及使用要求及责任人、制定物资报废及处理程序等[4]。
全面检查、突出重点,做好汛期前期准备工作。
其一,进行汛前检查,彻底清除隐患,提高公路综合防汛能力。在主汛来临前半月,结合当年汛前公路隐患建立排查台账,集中时间对国省干线公路桥涵、防排水设施、危险路段和塌方、泥石流等灾害易发路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对沿线桥涵进行汛期排查,建立汛期公路隐患排查及处治台账,及时发现并整治存在的薄弱环节。做到小病害及时处治,较大的病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订具体方案,不等不靠限定时间从速整改,并逐一销号,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治,有效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争取在汛期来临前全部修复完成,确保其功能正常发挥。
其二,加强对道路日常巡查工作,高度重视山区公路的防汛工作,常抓不懈。对于所辖公路的泥石流、滑坡体、塌方、落石、沉陷路段以及其他危及行车安全的路段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在道路养护工作中,养护单位需要借助合力来共同抵御自然灾害,这就需要加大社会储备的力量,做好机械设备租赁工作。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养护单位确定需要租赁的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
其次,应该选择可靠的机械设备租赁公司,确保机械设备的品质和服务的可靠性。可以选择一些有良好信誉和口碑的公司,或者通过招标等方式来选择。同时,养护单位应该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和协议,明确机械设备的租用期限、租金、保养维护等事项,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合同和协议前,应该对合同和协议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再次,对租赁的机械设备要进行操作和管理,确保它们的安全和有效性。比如,应该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避免机械设备的损坏和故障。
最后,养护单位应该建立机械设备租赁管理制度,明确机械设备的租赁流程和管理要求。比如,建立机械设备的租赁档案,记录机械设备的租赁情况和使用情况,以及建立机械设备的报废和处置程序等。
养护单位要加强汛期养护施工现场管理,将防汛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人员、物资、机械设备安全。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一是严禁施工单位在河道、汇水功能集中区域等位置驻扎施工队伍、停放施工机械设备、堆放物资材料。二是科学评估地质灾害,在地质灾害发生时,暂停施工,所有人员及时撤离施工现场到达安全地带,在确保风险隐患完全消除后方可进场施工。三是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四是做好汛期巡查检查,储备足够数量的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完善防汛应急预案,保证应急预案切实可行,同时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确保汛期养护施工现场安全。
一是密切协同联动。建立健全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信息发布等应急运行机制,加强与气象、路政、交警、应急管理等部门的联动配合,密切关注省市县发布的灾害预警,及时掌握管养路段气象变化趋势,分析研判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对公路设施安全及交通运行产生的危害,有针对性地做好预警研判,全面、系统、科学地分析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汛期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二是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行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专人负责统计上报”的工作责任制,并依据职责范围,理顺数据及信息报送程序,构建层层负责的信息报送体系,做到初报及时、续报准确、终报全面。公路灾毁发生后,及时进行公路灾毁保险报案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灾毁信息采集系统的上报工作,同时做好维修档案等内业资料整理工作。
三是严格值班值守。严格执行汛期24h 值班和管理者带班制度。严格按照《甘肃省省养公路一般事件应对预案》《甘肃省省养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要求上报灾毁事件信息。发生公路灾毁时使用手持终端、视频巡查车等电子设备将灾毁信息按照规定要求第一时间上报中心。及时准确传递雨情、汛情,确保防汛指挥调度信息通畅、汛情处置及时。同时,应用手机APP 和电脑PC 端及时、规范、准确采集相关公路灾毁信息并按要求进行上传、审核,及时向交通运输部公路灾毁信息采集系统上传公路灾毁详情,做到准确无遗漏[5]。
公路防汛减灾对确保公路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部分养护单位在公路防汛减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强化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强化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公路防汛减灾工作的水平与成效,保障公路交通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今后,仍需再接再厉,不断完善公路防汛减灾机制,增强养护单位的自然灾害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