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东 祁 玲赵昭君 马海波 马英康 陈佳瑞
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较为严峻,截至2017年底,我国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有75.86万例,2017年新发HIV/AIDS病例13.45万例,比2016年增加7.09%[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性活跃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少,自制力相对不足,容易受社会上各种诱惑的影响,极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和危险性行为[2],导致大学生成为艾滋病传播和感染的易感人群。因此探索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新模式,本研究以医学院校为例,采用了微信公众号推文这一平台,以此作为干预手段,给医学院校大学生推送艾滋病相关知识,并对其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1.目的。了解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评价采取微信公众号干预措施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行为方面的影响效果,为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出科学依据。
2.方法。(1)研究设计。为了解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情况,并评价微信公众号干预措施对知识和态度行为方面的影响效果,本次研究分两个部分:医学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研究与微信公众号干预对照研究。(2)确定研究对象。以宁夏医科大学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3.医学院校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研究。(1)样本容量。经过项目组各成员的积极动员,共有240名同学参与第1次知信行问卷调查,即样本容量为240,在利用微信公众号推文干预后,对订阅微信公众号的同学再次做知信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8份,即第2次调查样本容量为198。(2)调查问卷的设计。通过文献检索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再向指导老师请教,指导老师指出问卷不足之处,项目组成员进行再一次修改,形成问卷最终稿,确定知信行调查问卷(具体见附录)。(问卷中知晓率调查问题共有6道,各题的正确答案见表1。(3)方法。采用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信好友宣传的方式进行线上宣传,动员同学订阅微信公众号,研究对象为关注微信公众号的同学。剩余未订阅的同学则为对照组,对照组研究对象未做任何处理。不定时推送,每次推送一则有关HIV/AIDS的小知识,每天的推送内容以调查问卷的研究内容为主题,分别是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避孕套的相关知识、艾滋病患者能否生育健康宝宝、由同性恋引起的艾滋病感染情况汇报、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的看法、安全套和口服避孕药是否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等。(4)统计分析。对订阅微信公众号的同学再次进行知信行问卷调查,将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数据导出进行对比,制作相应的表格,并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所得数据做卡方检验,检验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问卷知晓率
一般人口学特征:本课题共参与研究的调查对象有240人,干预前男生人数为73人,女生人数为137人,实验组男生人数为66人,女生人数为132人。干预前问卷的有效率为100%,即有效问卷240份;干预中实验组人数为198人,最终干预后回收有效问卷198份。
1.医学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的知信行基本情况。(1)干预前。在本套问卷中,第3题性别一题设置题目跳转,男生回答第4题会不会使用安全套,而女生不需要回答此题。73位男生中会使用避孕套的仅有49人,知晓率为67.12%;知晓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也仅有181人,知晓率不足76%;知晓艾滋病平均潜伏期的人少之又少,知晓率仅为13.33%;认可当代医疗条件下艾滋病妇女能生下健康婴儿的也仅为123人,知晓率为51.25%。具体结果见表2所示。(2)干预后。利用微信平台对订阅公众号的同学进行干预,实验组干预后66位男生中63位男生学会了如何使用安全套,男生对安全套使用方法的知晓率上升为95.45%;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上升为90.91%,198位同学中知道艾滋病平均潜伏期的为156人,知晓率为78.79%;艾滋病妇女也能生下健康宝宝的知晓率上升为87.88%;安全套、避孕药对预防艾滋病是否有效的知晓率为87.88%。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3)干预前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利用SPSS软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并将两组数据做对比。可以看出,干预后,安全套使用方法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67.12%上升为95.45%,其x2为17.116,P=0.000,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理,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平均潜伏期、安全套及口服避孕药预防艾滋病是否有效等5个问题的知晓率也都得到显著提升,其P值均小于0.01。因而,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艾滋病知识,能让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得以学习和了解,并且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2 医学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的知信行干预前
表3 医学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的知信行干预后
表4 干预前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2.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态度的分析。在本研究中,涉及大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问题见表5,将干预前后的结果加以分析和比较,再利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由实验结果可知,运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推文后,医学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性知识得以显著提高(x2=9.000,P<0.01有统计学意义),在谈论性行为一题中,医学院校大学生态度也得到改善,积极态度由67.08%上升为86.36%,P<0.01,有统计学意义;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在大学校园里安置安全套售卖机的积极态度也有所提升。但对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和婚前每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积极态度改善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学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态度的分析
知信行是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简称,知识是形成积极、正确的健康信念与态度的基础,而正确的健康信念与态度则是改变行为的动力[5]。艾滋病既是由行为引起的免疫系统缺陷疾病,又是由缺乏预防意识及知识引起的传染病。
我们此次调查研究对象则为大一、大二医学生,所以这次调查更有针对性,建立微信公众号的方法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种多种形式的知识普及相较于普通的课堂讲解更为直接有效。这与赵宇丹[6]等人得出的结论一致,即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好,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探索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的教育。通过微信平台干预切实有效提高了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这与张冬等[7]的发现相一致,即通过微信平台干预对提升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传播新知识的效果明显。主要原因可能是微信、QQ及微博等新型网络社交媒体已逐渐成为国内大学生获取信息、网络交友的主要渠道。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互联网,石安霞等[8]发现国内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及性知识的途径多为互联网、影视、报刊等,很少通过学校、家长等渠道获得。也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男性行为处于活跃阶段,性观念开放,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较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接受过医学知识的教育,以后接触艾滋病患者的机会大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学院校大学生应提升对待艾滋病患者的积极态度。王文倩[9]等发现医学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的正向态度持有率和正确行为持有率的提升较非医学专业学生更为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医学专业学生长期接受医学知识,能正确并全面地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从而有利于其形成艾滋病正向态度及正确行为。因而我们觉得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对大学生实行艾滋病健康教育,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态度行为改变还需后续医学专业相关知识对其加以引导和教育。
一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推文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特别是一些科普知识。
二是微信公众号可以显著提升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但对大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却影响不大,主要因素可能是干预时间太短,没有实行长期干预所致。
三是微信公众号推文干预易操作、方便保护大学生隐私,且成本低、易扩散。
微信公众号在大学校园中推送信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容易被青年学生们所接受。在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对于年轻学生的社会学教育应尝试更多的手段,如借助“互联网+公众平台”、抖音短视频等传递社会行为和社会正能量,创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优化大学生社会行为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