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刘振华
为使小麦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并确保小麦品质达到相关要求,在小麦种植管理时,不仅要合理选择品种,及时进行土壤耕作整地处理作业,而且还需进行灌溉与施肥管控。笔者紧密结合自身技术经验,并通过近几年河南省小麦种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践,提出了小麦种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以便充分发挥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良好功效与作用。
近年,绿色农业发展速度虽不断加快,地区政府部门推动农业改革进程,并开始引入新型技术,但由于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能力较为薄弱,科学技术所发挥出来的功效不是很理想,部分位置较偏僻的地区仍然沿用从前的生产模式,极大地浪费了相关农业生产资源。此外,施肥方法不够科学,肥料利用率较低,化肥使用量过大,也导致相应的生产成本增加,同时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危害。
试验基地的建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产量方面,小麦每667 m2产量提高约25%,并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在农业投入方面,由于首年运用了小麦种植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工作的规范性;在农业生产能力方面,通过科学运用小麦种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带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加快根系发育速度,达到及早出苗、提高出苗整齐性的目的,当播种完毕之后,应该细致检查出苗状况,在出现缺苗情况时,尽快进行补苗,并及时处理田间杂草。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应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处理时要增加使用量,并且及时进行浇水。病虫害的防治,主要运用一喷三防的处理对策,缩减喷药的次数。
在确保小麦种植地块平坦、良好肥力的基础上,借助相关机械设备进行灭茬整地处理,灭茬深度约14 cm,碎茬长度不超过4 cm,并施有机肥40 m3·hm-2。
此次研究主要选用新麦26、郑麦119 等不同品种的小麦。播种前应做好种子的筛选工作,使种子大小相近,并且把存在杂质、干瘪的种子除去,同时,将没有包衣的种子光照2 h,并进行翻晒,然后实施拌种处理,达到对病虫害的预防成效。
灌溉主要运用自然降水联合补水灌溉的处理方式,参考小麦需水量与降水的状况,明确灌溉次数与用量。在灌水的时间管控方面,主要应用了土壤含水量方法,以便明确小麦的最终滴灌灌水时间。耕层的土壤含水率能够被运用到土壤含水率很低的灌水当中。关于小麦适合土壤含水率的情况,具体呈现如下:苗期到拔节期,含水率的下限是75%;拔节期到孕穗期,含水率的下限是82%;灌浆期到成熟期,含水率的下限是65%。参考小麦所需水量、土壤墒情等情况,明确具体的灌水量:生育期的水量为400~520 mm,播种期的需水量比例为15%、越冬期至拔节期的需水量比例为20%、拔节期至孕穗期的需水量比例为25%。
一般将有机肥、非水溶性肥料作为基肥首选,增施磷肥45%,滴灌施入氮肥、钾肥。中等肥力土壤可施有机肥35~45 m3·hm-2、氮肥150~220 kg·hm-2、磷肥65~95 kg·hm-2、钾肥160~220 kg·hm-2。
小麦种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节省更多的水资源与化肥资源,并能够带动经济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