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委办公室
工作总结既是全面体现工作成绩的主要方式,也是领导和上级部門了解掌握情况、用以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掌握一定技巧,才能写出有思想、有特色、有亮点的精品。
选“材”
选“材”,就是精心选用素材。起草总结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大量搜集材料、了解实际情况、掌握支撑论据,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丰富、准确、具有代表性的第一手素材。
坚持广收博取。总结的素材来源有很多,有的是从各有关职能部门收集而来的,有的是从工作调研中挖掘得来的,有的是从各类文件、会议精神、经验信息当中摘取出来的。无论从什么渠道获取素材,都务必求全,以全面的素材来全面展示工作情况。
坚持去粗取精。要把海量素材进行合理、精细地归类整理,从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素材。数据和事例要精选,描述要繁简得当,有特色的素材可以多采用一些,一般性的素材要简明扼要,既不能一味追求精练而削足适履,又不能一味追求完整而面面俱到。
加“料”
加“料”,就是加工润色、提炼升华。一方面,必须客观准确把握工作,不能夸大、失真;另一方面,必须适当润色、提高质量,防止记成“流水账”。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如实表述工作情况,正确反映客观事实,所列举的事例和数据必须完全可靠、准确无误,必要时应当反复核实查对。
适度“调味增色”。要通过内容上的把控、观点上的凝练、文字上的推敲,把材料加工得更加符合总结需要,更有“滋味”和“嚼劲”,使其既体现上级精神又切合当地工作实际,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既引经据典又有具体实例,最终起到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
做到“目标导向”。要准确把握总结的意义,弄明白为什么要总结、向谁作总结、在什么场合作总结,紧紧围绕这一导向来加工材料,使总结更好地展现情况、回应关切。
善“结”
善“结”,就是提炼结论,做到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点睛的观点是一份总结的深度、分量和质量之所在。
重分析。就是透过各类信息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总结工作时概述基本情况是必要的,但好的总结重点应放在“分析”上。离开透彻的分析,再怎样花力气也难以总结出亮点、总结出经验。
比如,每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无论是总结一年经济工作,还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都要用到边总结边分析的方法,正所谓“鞭辟入里细推敲,入木三分见真功”,以详细深入的分析来把握大局、洞悉形势,才能亮明观点、指引方向。
出结论。要从各类素材中反复体悟,得出新的启发,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归纳提炼出独特的体悟和认识,用观点来带动材料,让材料为观点服务。一般来讲,“出结论”是总结中最费精力的环节,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琢磨、反复推敲。
比如,对于各类专题总结,起草时必须注重挖掘和剖析深层次的道理,只有在全面总结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写出规律性认识、得出深层次结论,才称得上是有“含金量”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