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洮生,王丽娟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甘肃 张掖 734031)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1980年育成甘肃高山细毛羊,2015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合作,历经20年培育成功了高山美利奴羊。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解决了我国超细型品种遗传资源的短缺问题,填补了世界高海拔生态区细型细毛羊育种的空白。该站一直以来,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技术创新的选种、育种理念,通过具体的主观、客观评定性状及测量性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选育提高。做好选种、选配计划,完成年度育种任务,挑选最优秀的种质资源,进行扩繁推广。通过选种、选育的改进提高,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和转化应用,最终服务全省细毛羊产业,提升细毛羊育种技术水平,助力全省细毛羊从业农牧民增收致富。
本文主要针对2000至2020年育成公、母羊展开研究分析。育种性状分析内容包括体侧毛长、体重、污毛量、净毛量、净毛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细度支数。通过研究分析,反应相关育种数据变化、种质提升的过程。
在常规育种数据性状统计分析中重点数量性状包括体侧毛长、体重、污毛量、净毛量、净毛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细度支数。
性状检测材料主要有:鉴定时准备查阅数据资料、登记册、缺口钳、耳标、耳标钳、电子耳标扫描仪、记录中性笔、油漆、防护服、手套、测量毛长尺子、鉴定保定装置加地磅、数据采集设施组合进行称体重;毛样检测原来自检时需用到羊毛个体采样自封袋、大包装袋、记号笔以及实验室检测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净毛率等用到的纤维细度仪、洗毛设备(包括烘箱、洗毛槽、洗衣粉、洗洁精、手套、口罩及细度组织切片等)、毛样称重小台秤,后来送检到农业农村部种羊及羊毛羊绒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新疆、兰州)进行检测。
毛长(分五部分:有肩长、体侧长、股长、背长、腹长),正常个体鉴定中一般成、幼年种公羊测量五个部位,其余检测体侧毛长一个部位。为了统一其间,本文中只统计体侧毛长。体侧毛长的测量部位在羊体正对鉴定人员一侧测量,部位在肩甲后缘一掌位置,将毛从轻轻拨开,用铁尺垂直紧按皮肤进行准确测量,将其测量数据报记录人员登记。
体重与体侧毛长同步,在6月份羊只个体鉴定时同步进行,羊只经过通道来到保定鉴定装置内,保定架下方统一安装了先进的地磅称重及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数据显示器进行除皮、归零进行称重,称重设备待羊只站稳,数据才准确显示,当所有鉴定项目鉴定完毕,纸质记录人员和数据采集器记录人员同步完毕,最后在数据采集器上按保存按钮,将逐条数据按时保存,中途如有记录不明或者错误时要通过数据采集程序及时将其改正,最后完成保存。
污毛量统计数据一般以6、7月份全站21个分场剪毛为准。剪毛时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个体毛称重、记录,需要注意的是各场毛量数据表中有碎毛、粪毛,将其核算里面后以该数据为准。该研究中污毛量主要统计育成羊,通过统计软件将育成羊区分使用,最后进行统计。
统计分析纤维直径,首先要通过不同品种、类型、年龄、群别数据指标进行个体采样,以前通过洗毛、烘毛、制片、用专业纤维细度仪检测所得,后来进行送检。
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是检测纤维细度的同时,根据所测个体组织切片毛根数,同步测出变异系数,最后进行统计。
细度支数分两步进行:一、在个体鉴定中肉眼判定;二、根据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区分:主要根据纤维直径的数据范围进行判定,多少支对应的多少纤维直径有一定的标准。
净毛量是污毛量处理后所得数据,这里主要针对育成公羊进行分析研究。
净毛率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所得。以前将所采个体毛样,进行记录、取样、洗毛、挑拣、烘毛、称重、计算出净毛率;现在通过送检,将检测数据发送做统计用。
育成公羊主要性状变化结果显示:体侧毛长从2000年的10.9 cm,降低到2020年的10.3 cm,整个变化趋势总体上是逐步下降的趋势;体重从2000年的71.1 kg下降到2020年的70.1 kg,但不难看出,总体趋势是逐步上长的趋势;羊毛产量性状中,污毛量从2000年的8.2 kg下降到2020年的6.2 kg,净毛量从2000年的4.05kg下降到2020年的3.10 kg,两毛量性状总体处于下降形势;羊毛纤维直径从2000开始全群检测以来稳步改进,从2000年的23.0 μm稳定下降到2020年的19.0 μm,总体改进4 μm;净毛率从2000年的46.4%提高到2020年的50.29%,改进幅度较显明。育成公羊21年里各年度体侧毛长、体重、污毛量、净毛量、净毛率、纤维直径见表1。
表1 育成公羊主要性状年度变化
表2 2000-2020年育成公羊主要性状统计
为了区分明显,对2000至2020年育成公羊主要性状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侧毛长10.55±0.49 cm,体重70.07±4.41 kg,纤维直径19.37±1.32 μm,净毛率50.48±3.38%,污毛量6.99±0.78 kg,净毛量3.51±0.35 kg。这些性状数据的变化,改进明显,整体可观。
育成母羊主要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体侧羊毛长度总体上从2000年的10.54 cm,降低到2020年的10.09 cm,从总趋势看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羊毛细度支数从2000年的平均65.5支提高到2020年的71.69支,总体趋势是一个持续稳定改进的趋势;周岁体重从2000年的平均38.31 kg提高到2020年的40.25 kg,也经历了稳定持续提高的过程,只是在2018年后两年有个下降的趋势;羊毛纤维直径从2000年的平均19.96μm,下降到2020年的17.65 μm,改进2.31 μm,总体趋势经历了一从2000年持续快速改进后到2009年,然后又提高回粗再下降的过程;羊毛平均纤维直径变异系数从2000年的23.48%下降到2020年的20.47%,总体改进3个百分点,总体趋势经历了一个起伏波动的改进过程;污毛量从2000年的4.5 kg下降到2020年的4.02kg,总体趋势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再回升的过程,但由于净毛率从2000年的平均46.77%提高到2020年的60.65%,总体提高13.88个百分点,通过换算而得的净毛量从2000年的2.1 kg提高到2020年的2.44kg,提高0.34 kg。
表3 育成母羊主要性状年度变化
表4 2000-2020年育成母羊主要性状统计
2000至2020年育成母羊主要性状也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侧毛长10.20±0.27 cm,细度(支数)68.12±2.07,体重39.95±3.38 kg,纤维直径18.06±1.08μm,纤维直径变异系数(%)21.11±1.73%,净毛率56.82±4.54%,污毛量4.00±0.37 kg,净毛量4.00±0.37 kg。通过选育提高,除体侧毛长,细度(支数)、体重、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净毛率、污毛量、净毛量,这些性状明显提高。
甘肃高山细毛羊育成后的育种工作总共经历了4个阶段:导入新疆细毛羊血液,导入澳血,纯繁与导血,导入了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细型和超细型公羊血工作。通过导血对细毛羊育种的本质更清晰,选种方式重突破,选种指标较明确。将羊毛纤维直径、净毛量两项重要育种指标做为重点引入选种体系。进入新世纪的8年中甘肃高山细毛羊品种质量实现了突破性进展,集中表现在保持羊毛长度、体重、净毛量的前提下,羊毛净毛率明显提高,羊毛纤维直径明显下降。
甘肃省皇城种羊场始终以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选育提高和繁殖推广为己任,以发展养羊业和牧区畜牧业经济作为历史使命,重视社会效益。自甘肃高山细毛羊育成至今,累计向甘、青、宁、陕、藏、赣、颚八省区的86个县市提供优质细毛种羊170 000只。在全省乃至周边省区的细毛羊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品种改良、技术更新,最终达到选育提高,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性状评定及检测根据考量需求,数量性状根据评定标准进行评价,质量性状有原来的3分制改为5分制,经过变化,完成了质量性状的准确评定。用理想优秀合理的评分办法来准确评定,淘汰不达标羊只。通过研究分析,体侧毛长,细度(支数)、体重、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净毛率、污毛量、净毛量所有数据的升降变化有多种原因所致。该地属于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多变,细毛羊饲养管理为舎饲加放牧,草场则根据气候的变化在改变,造成年度间相应性状不同变化。结合年度育成母羊鉴定全覆盖的原因,来充分反应细毛羊的整体质量水平。加上品种改良,引进优质种羊进行选种育种,使得种质水平不断提高,性状数据随之产生变化。结合以上影响因素,导致2000至2020年细毛羊育成期年度性状发生变化,但整体呈良好态势,弥补短板的同时还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细毛羊选种育种的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历经几十载,培育了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高山美利奴羊两个品种,将其应用及推广。通过对引进优质种羊进行品种改良,从而提高种质水平,弥补不足之处,节省检测成本,在全省乃至周边省区的细毛羊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本研究梳理分析,将具体的主观、客观评定性状及测量性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选育提高。做好选种、选配计划,高效完成年度育种指标,挑选最优秀的种质资源,进行扩繁推广。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和转化应用,最终服务全省细毛羊产业,提升细毛羊育种技术水平,助力全省细毛羊从业农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