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强 姜振东
(甘肃省种子总站,甘肃兰州 730030)
甘肃省将对外蔬菜制种业作为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多年的发展,酒泉市、张掖市已成为全国蔬菜对外制种的最佳区域,被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繁基地。对外制种对促进当地制种农民增收、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和助推甘肃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总结了甘肃省2021 年对外蔬菜制种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面临形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对进一步促进甘肃省对外蔬菜制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 年,甘肃省对外蔬菜制种面积0.333 万hm2,占全省蔬菜制种面积1.788 万hm2的18.6%(来源于甘肃省良繁信息统计数据),建成了以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和张掖市甘州区、高台县等县(区)为核心的对外蔬菜制种基地。
2021 年甘肃省共有蔬菜种子企业195 家,形成了以甘肃东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酒泉市华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酒泉市蓝翔园艺种苗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蔬菜制种龙头企业,建成了肃州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形成了蔬菜种业产业集群。有46 家企业开展对外蔬菜制种进出口业务,占全省蔬菜种子企业的23%,其中张掖市13 家、酒泉市31 家、嘉峪关市1 家、兰州市1 家(来源于甘肃省良繁信息统计数据)。根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2021 年全国种业信息数据手册》,甘肃对外制种蔬菜原种进口企业26 家,对外制种蔬菜商品种子出口企业41 家(包括21 家对外制种蔬菜原种进口企业),占全国蔬菜种子出口企业的28.6%。对外蔬菜制种企业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对外合作关系,对壮大区域性特色产业和促进甘肃省外贸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表1 所示,从蔬菜原种进口情况看,2021年甘肃省26 家对外蔬菜制种企业原种进口量为76.8 t,进口额466 万元,分别占全国蔬菜种子进口量和进口额的0.72%和0.29%。进口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均为进口国外委托方提供的对外制种用蔬菜原种种子,单位面积播种量小,全省需种量少,且外方免费提供部分原种或待省内企业代繁商品种子交付后统一结算原种货款,因此,蔬菜原种进口量及进口额均较小。从代繁蔬菜商品种子出口情况看,41 家对外蔬菜制种企业共出口代繁种子2 730.0 t,出口额23 800 万元,分别占全国蔬菜种子出口量和出口额的64.63%和29.81%。从出口量看,甘肃省是全国最大的对外制种蔬菜商品种子出口省份,但由于是代繁代制,种子销售附加值不高,因此销售金额在全国的占比还比较低。根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2021 年全国种业信息数据手册》,甘肃省对外制种蔬菜种子主要进出口法国、荷兰、英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迪拜等40 个国家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
表1 2021 年甘肃省对外制种蔬菜种子进出口情况
按照笔者对甘肃省优势对外蔬菜制种企业2021 年种子出口情况调研统计数据(表2),从对外蔬菜制种出口销售价格来看,番茄等12 种代繁蔬菜种子出口平均销售价格在18.11~2 027.72 元·kg-1之间,销售价格最高的番茄代繁种子出口价格达到11 520 元·kg-1,特别是代繁一些高端番茄、辣椒、大白菜等蔬菜种子,出口销售价格普遍较高。从对外蔬菜制种出口利润来看,番茄等12种代繁蔬菜种子出口销售利润在2~2 500 元·kg-1之间。
表2 甘肃省2021 年对外制种蔬菜种子出口销售价格及成本效益
因此,企业开展一些高端番茄、辣椒、大白菜等蔬菜种子代繁业务,虽然面临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困难和问题,但由于收益高且外方能按合同约定兑付种款等因素,企业开展对外蔬菜制种业务的积极性比较高。
一是种子进出口周期延长。俄乌冲突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空运航班减少,海运船次预订困难,从2021 年初开始预定集装箱由原来的1 周延长到2 个月,种子进出口通关时间延长,企业发运及国外客户收货时间均延迟,甘肃省制种企业进口的部分蔬菜原种不能按时播种,出口蔬菜种子无法按期交付国外客户,导致部分国外客户流失。二是部分俄罗斯客户无法用美元支付货款,导致种子销售回款缓慢。三是国际海运及空运价格猛涨,种子运输成本飙升。兰州国际航班较少,部分空运种子只能从天津及北京海关办理进出口,企业异地通关成本增大。
2021 年以来,国外对出口蔬菜种子预防性检疫病害和全球性植物检疫要求升级,所有出口蔬菜种子须经第三方检测确认无特定病害后才能发货。同时,欧洲国家制定了番茄和辣椒属种子进口检验检疫新规定,开展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BRFV)检测,并提高了种子相关检测标准。由于部分企业对国外取样、检测方法等新规定学习掌握不及时,出现部分出口种子病毒项检测不全或不符合国外检测规定被退回的情况。因此,对企业蔬菜制种全过程质量管理、病害检测及处理提出更高要求。
①制种土地受限。2021 年自然资源部等3 部门印发的《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高标准农田要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由于甘肃省肃州区等蔬菜制种县(区)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例高,且全部用于发展玉米制种等粮食作物生产,蔬菜制种基地一般规划在普通耕地及边缘地带,基地发展受限。②制种成本逐年上升。目前杂交蔬菜授粉、收获全靠人工完成,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种工人减少,用工矛盾逐渐突出,成本逐年上涨。加之2021 年以来化肥等农资价格普涨,种子生产成本加速上升。③基地机械化水平不高。蔬菜制种基地普遍碎片化程度较高,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杂交蔬菜授粉、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很低。④病虫害易传播。部分基地的多年制种耕地病虫害及连作障碍比较突出,制种农户环保意识不强,废弃物处理不及时,造成病害传播蔓延。⑤高质量种子加工体系不完善。对外蔬菜制种企业实力较弱,技术设备改造及升级的资金投入有限,现代化高标准种子加工成套设备不足,蔬菜种子初加工及精加工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种子加工需要。
甘肃省蔬菜制种大市、县(区)种子执法力量不足,加之蔬菜种子企业多、品种多、生产地块多,市场监管工作任务重,对外蔬菜制种抢购套购、私留倒卖等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并存在取证难、鉴定难等突出问题,执法难度大。
张掖市、酒泉市、武威市及肃州、甘州等蔬菜制种优势市、县(区),缺少先进蔬菜种子质量及病理检测仪器设备,蔬菜种子质量检测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基地植物检疫机构人员偏少,病虫害检疫、预报及防治手段不健全,基地土传病害和种传病害检测及防控还存在薄弱环节,无法满足洁净蔬菜种子生产需求。
一是给予对外蔬菜制种企业种子进出口运费补贴,落实种子出口退税政策。二是提升种子检验检疫速度,实现更高效种子通关。推进种子进口通关直达,实现北京、天津及兰州海关多口岸通关进口,减少企业异地通关成本。三是给予对外蔬菜制种产业发展技术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等支持,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销售网络和种子示范推广基地。支持企业通过“兰洽会”等平台开拓国际种子市场,加快“一带一路”国家蔬菜种子贸易。四是培育打造蔬菜种子品牌,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对包装运营和营销推广效果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加快培育甘肃蔬菜种子区域性公共品牌和企业特色品牌。五是将符合条件的新建蔬菜制种企业列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优先保障解决。六是加大蔬菜种业经营、管理、金融人才培训及团队建设支持,鼓励种业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开展服务,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和转化收益分成,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组织开展欧盟等种子检疫新规定宣传培训,使对外制种企业全面掌握规定要求,指导企业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种子后处理。加强兰州、酒泉等海关的种子检疫实验室建设,联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等机构建立“种子健康研究中心”,充分发挥省级外繁种子检疫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优势,提升种子病害检测能力,严把蔬菜种子出口检疫关,确保出口种子质量符合国外标准。
一是肃州区、玉门市、金塔县、高台县等对外蔬菜制种优势市县区应科学规划基地布局,促进蔬菜对外制种优势区域进一步向优势基地集中,建立完善基地保护利用制度,确保长期发展。二是开展高标准基地建设。加大资金项目投入,组织开展标准化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配套建设田间路网、节水灌溉、隔离设施、病虫害防治等设施,推广标准化种植,加强土壤培肥,全面提升蔬菜种子生产能力。三是引导合理进行轮作倒茬,防止病虫害蔓延,确保制种基地可持续发展,促进制种关键环节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提高蔬菜种子生产组织化程度。四是加强现代化生产设施建设。以隔离网室和温室大棚为重点,大力开展蔬菜种子生产设施建设,配套播种、基质装盘、喷洒、遮阳网等设施设备,提升种子生产设施化水平和标准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管理机构执法能力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严格蔬菜品种登记,加强蔬菜种子生产备案,强化部门协作,加大蔬菜新品种权保护力度,保障品种权人合法利益。加大种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提升企业质量意识和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完善种子质量检验制度,按照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会员实验室标准,在肃州区、金塔县、高台县等优势县区建设种子检验室,开展蔬菜种子质量常规检测、土壤病害检测及分子检测等,提升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和水平,为蔬菜种子市场监管和企业质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完善种子检疫体系,加强人员和设施配备,强化检疫知识培训,提高检疫检测能力。二是建立海关、植物检验检疫部门、省级农业科研院校共同参与的“外检+内检+科研院校”的监管模式,加强引进蔬菜原种健康测定,防止种子携带的病原物在基地蔓延传播,增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预警阻截水平。三是加大基地病虫害监测力度。强化农业植检部门与检验检疫部门协作配合,加强国外引种蔬菜原种种植基地监测和检疫处理,及时组织开展田间疫情监测,重点对制种基地辣椒疫病、菜豆菌核病和细菌性疫病、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等检疫性病害进行监测和调查,并抽样检测,做到外来检疫性病害早发现、早防治,确保疫情不扩散和出境种子质量安全。
一是积极组织市、县种子检测机构参与ISTA等国际机构资质认证,搭建种子质量检验认证、种子病理检测、种子土传病害检测等平台,不断提升种子质量检测技术水平和能力。二是开展引进品种测试、验证和品种特异性、抗病性和抗逆性鉴定,筛选种植优良蔬菜原种,示范推广蔬菜种子质量控制集成技术,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三是植物检疫部门和科研院校联合开展蔬菜种子土传病害和种传病害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加快洁净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推广番茄种子干热灭菌等物理消毒技术,确保高质量蔬菜种子生产。四是组织开展番茄褐色皱果病毒等病害检测技术攻关,完善对外蔬菜种子检疫检测等技术标准,提高种子检疫性病害检测技术水平。
一是建立蔬菜种子田间初加工体系。在蔬菜制种优势镇、村,支持企业和制种专业合作社建设高标准晒场和种子烘干设备,提升蔬菜种子初加工能力。二是改造升级种子精加工设备。支持蔬菜种业龙头企业改造蔬菜种子加工中心,购置色选、包衣、丸粒化、消毒等加工装备,带动蔬菜种子加工技术升级。三是提升种子仓储能力。加大种子收购中转库、储藏库、恒温库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种子仓储能力。四是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外繁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田间质量检测、有害生物防控、种子生产加工等全过程记录和管理,实现种子质量可追溯,全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