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晓莎 汪 健 王英男
(山东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山东威海 2643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目前在高质量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上还不能有效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现代学徒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各大院校重视起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模式,必将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国务院、教育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推进下,我国从2015 年建立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以来,先后建立三批试点单位共计将近600 个,现代学徒制改革在全国各大职业院校经历了多年的推进与探索,在校企合作形式、明确学生身份以及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等方面逐步规范。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面临着进一步优化与提升,并将作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探索符合中国经济行业、区域发展道路,解决目前面临问题如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问题,以及如何在企业、学校间建立更加稳定、双赢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到现代学徒制课程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管理过程中等问题。
21 世纪初开始,以依托地方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集团化办学概念开始尝试应用在职业教育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加快构建多元主体、覆盖行业全产业链的职教集团,形成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一体化发展,并不断推进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建立与行业企业岗位相匹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经历20 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基于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模式已成为深化产教研融合、增强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举措与有效手段。职教集团具有立足地区、产业、行业的特点,根据不同行业、区域发展需求进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同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企业、服务产业链紧密联系起来。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需要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稳定关系,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本文旨在探索基于职教集团的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地方性”“行业性”优势,并利用职教集团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来汇聚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力,来稳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上的运用与实施。本文构建了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以期完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上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更多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教育改革内容之一。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职业教育改革面临加强校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依托集团化的职教集团办学,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培养高质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过程中,由“学校+企业”传统的二元育人模式转变为“政府+学校+企业”三元育人模式,充分肯定和发挥政府的作用。成立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时,不仅需要包含学院相关领导,还可以引入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学校和职教集团企业作为主要的育人主体,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而政府的主要职能则是从宏观层面把控整个试点工作的实施过程,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促进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招工与招生一体化体现了职教集团企业“三元主体”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及合作企业岗位要求,结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了基于“三元主体”育人机制的招生与招工一体化运行方案。职教集团内学校、企业与学生分别以培养协议、劳动就业合同等形式保障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权益。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具有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接受学业导师、企业导师、班级导员“三全导师制”教学,并且学生在学习期间享受企业员工基本待遇与职业提升制度,实现校企联合招工和招生、培养和就业一体化。
在课程体系重构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职教集团内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同时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跟企业对接人才需求特点,为区域性行业供应链服务。所以需要在原有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融入相关行业专业知识,在教学内容与设计、人才培养方式、实践课程实施等方面,由政府、学校、企业共同探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职教集团的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任务在于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集团内企业技术人才、学校教师队伍专业优势,通过培训、研讨、实践等形式,逐渐形成优势互补、“能文能武”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如下:
1.行政班导员——助力学生思想政治成长
思政工作是育人的首要内容,现代学徒制行政班设立导员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守护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思想品格等方面健康发展。导员定期参与团队内学业导师、企业导师研讨,开展以思想政治发展、职场模拟、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活动,增强学生思想先进性与职场适应能力。
2.学业导师——助力学生专业提升
为保障电子商务专业学徒制行政班有效开展教学,行政班设立1—2 名学业导师,一般由高校教师担任,高校教师一般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相关专业方面具有理论和学术优势,可以指导专业成长。但高校教师一般在实践能力方面缺乏经验,可以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内企业优势,定期参与企业实践,通过培训岗位轮换等方式增加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带领学生参与各项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并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建议与方案,助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共同成长。
3.企业导师——助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
职教集团内企业联合学校成立师资共享库,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岗位需求,聘任来自企业一线各个岗位的专业人才担任企业导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学徒制行政班学生按任务分阶段进行指导。通过不同阶段的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学生在岗位实训、岗位轮换的过程中走进企业不同岗位,了解各个岗位的需求和对能力的要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最后阶段保证学生走进企业迅速适应不同岗位需求。
职教集团内通过甄选、培养等方式形成的校企师资专家库,形成的三元导师师资队伍,让专家及老师们明确自己的“双师型”教师身份,明确自己的主要责任分工,通过与职教集团签订合同,建设互聘共用的育人队伍,达到优势互补、师资共享,在学徒制行政班里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本文基于职教集团发展阶段,总结了现代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分析基于职教集团与现代学徒制的融合点,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思路为:对接企业的对人才要求,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不同岗位的人才能力要求,将这些标准融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标准中,以需求为目标重构学校电子商务各专业课课程标准,并规范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基本要求等,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动态化管理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学院课程结构,以适应职教集团地域性、行业性发展要求,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人才输送支持。
以文献综述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了解各人才招聘网、各企业、行业岗位的工作基本要求和条件,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构建理论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并融入“1+X”证书培训体系,让学生在达到不同岗位要求的同时取得相应的“1+X”证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竞争力,满足学生不同能力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下图所示为电子商务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
图1 电子商务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
本文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全方面发展需求,基于职教集团,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工匠精神、职场素养提升等引领下,考虑学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心理成长等需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教研活动在导员、学业导师、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充分挖掘不同岗位及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贯穿到各个阶段学习过程中,构建以思政元素为引领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不同阶段成长需求。
遵循学生成长及发展规律,按照“能力递增、岗位递进”模式,经过六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以知识+技能实训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将行业标准、企业岗位要求等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当中,授课过程中注重思政元素引领的作用、模拟真实职场环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四阶段的学习,完成“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转变,更好实现学生的全方面成长。
在职教集团内建立与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合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监督机制,并在动态管理过程中不断调整与完善评价体系,使之与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企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
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每个国家、地区以及行业或者企业需要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基于职教集团的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正是符合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共同期待,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到政府、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重要意义,在政府的引领下激励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有理由发挥学校、企业各方面的优势,探索更加合理、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