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 触发器的危险区域安全保护装置

2023-01-31 08:12李春树李佳宁贾大勇姜文超
宁夏工程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集电极触发器阻值

罗 欢,李春树,李佳宁,贾大勇,姜文超

(宁夏大学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对电力供应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安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加重要[1]。在电机运转过程中,转动的扇叶等器件容易使靠近电机的工作人员被刮伤甚至卷入死亡[2],而目前一些工厂车间在电机的控制上仍然采用一键式操作,即启动电机之后,只有关闭开关,才能使电机停止运转。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设计一种由74LS00 集成块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电路,通过消除RS 触发器的不确定状态,利用触发器的置“0”、置“1”和保持功能来解决电机安全问题。

1 电路对比分析

1.1 无RS 触发器安全保护电路

无RS 触发器安全保护电路如图1 所示。由图1可知,继电器KA 的常闭触点连接电机M,常开触点连接电机停电报警装置SP。当人靠近M 工作区域时,光敏电阻R1受到的光照减少,阻值增加;三极管T1的基极电位降低,集电极电位升高,因此三极管T2的基极电位升高,集电极电位降低,在KA 两端产生电压差,其线圈得电,常开触点吸合,M 断电、停止运转,发光二极管VD 及SP 得电,分别发出灯光示警和声音示警。当人离开M 运转区域时,R1受到的光照增加,阻值减小;T1的基极电位升高,集电极电位降低,因此T2基极电位也降低,集电极电位升高,KA 两端没有电压差,其线圈掉电,返回常闭触点,M 正常运转;SP 停止,实现电机的自动控制[3]。

图1 无RS 触发器安全保护电路图

1.2 新型RS 触发器安全保护电路

新型RS 触发器安全保护电路如图2 所示。图2与图1 的主要区别:在T1与T2之间增加了1 个由74LS00 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在其5 号端子接入高/低电平导线,通过按钮开关K2转换高、低电位;利用基本RS 触发器的置“0”、置“1”和保持功能,实现对电机的手动控制,同时将基本RS 触发器2 号和5 号端子通过一个单刀双掷开关K1相连[4]。

图2 新型RS 触发器安全保护电路图

1.2.1 手动控制的实现 将图2 中的K1断开。当人靠近M 工作区域时,R1受到的光照减少,阻值增加,T1的基极电位降低,集电极电位升高,在非门的作用下,1 号端变为低电平,5 号端为高电平,所以基本RS 触发器处于置“1”态;T1基极为高电位,集电极电位降低,所以KA 两端产生电压差,其线圈得电,常开触点吸合,M 断电、停止运转;VD 和SP 得电,分别发出灯光示警与声音示警。当人离开M 工作区域时,R1受到的光照增加,阻值减小,T1的基极电位升高,集电极电位降低,1 号端变为高电平,5 号端为高电平,所以基本RS 触发器处于保持态,即保持之前的“1”态;T1基极为高电位,M 仍然停止运转。此时,如果K2闭合,5 号端变为低电位,基本RS 触发器处于置“0”态;T2基极为低电位,集电极电位升高,所以KA 两端没有产生电压差,其线圈掉电,返回常闭触点,M 正常运转;SP 停止警示。当K2断开时,基本RS 触发器又处于保持态,保持M 的正常运转。综上可知,图2 电路能够实现电机的手动控制。

1.2.2 自动控制的实现 将图2 中的K1闭合,此时基本RS 触发器失去了触发功能,相当于T1的集电极与T2的基极通过2 个非门相连。当人靠近M 工作区域时,R1受到的光照减少,阻值增加,T1的基极电位降低,集电极电位升高,经过2 个非门后,T2的基极电位升高,集电极电位降低,所以KA 两端产生电压差,其线圈得电,常开触点吸合,M 断电、停止运转;VD 和SP 得电,分别发出灯光示警与声音示警。当人离开M 工作区域时,R1受到的光照增加,阻值降低,T1的基极电位升高,集电极电位降低,T2基极电位降低,集电极电位升高,KA 两端没有电压差,其线圈掉电,返回常闭触点,M 正常运转;SP 停止警示。以上实现的是电机的自动控制。

由上述2 个方案的分析可知,与图1 电路相比,图2 电路加入基本RS 触发器后,能够同时实现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而且在自动控制方面其可靠性更高,电路整体结构更灵活,因此本文采用新型RS触发器安全保护电路。

1.3 应用场景及参数

图2 中主要元器件及其参数值如表1 所示。

当危险区域安全保护装置动作时,R1阻值由原来的2.5 kΩ 变为68.4 kΩ(实验测得),此时R1端电压U1为4.4 V(实验测得);R2端电压U2与UBE相等,为0.7 V(已知);R2阻值为20 kΩ,R3阻值为1.5 kΩ(表1);T1的电流放大倍数β 为100(已知)。计算公式为

表1 主要元器件及其参数值

由计算可得:流过R1的电流I1为0.064 mA;流过R2的电流I2为0.035 mA;T1的基极电流IB为0.029 mA,集电极电流IC为2.933 mA;R3的端电压U3为4.4 V;UD为5.1 V,与稳压二极管D 通过实验测得的稳压值相吻合(表1)。随后,新型RS 触发器实现置“1”功能,T2的集电极电流使KA 的常开触点吸合,常闭触点断开,M 停止运转,VD 和SP 示警。

综上可知,实验测量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因此能够合理解释此装置工作时,各个器件的状态变化以及电流、电压值的变化。图3、图4 分别为电机正常运行和安全保护装置启动的场景。

图3 电机正常运行

图4 安全保护装置启动

2 RS 触发器的改进

触发器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按逻辑功能可分为基本RS 触发器、同步触发器、维持阻塞型触发器、从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器等[5]。触发器的触发方式也有很多种,其根据电路结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本文主要说明基本电平控制的触发器。对于此类触发器,通常根据所给的高、低电平来改变其输入信号,输入信号直接控制触发方式,进而控制触发器的工作状态。

基本RS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如图5 所示。正常情况下,触发器的2 个输出端Q 和为相反状态,一般将Q 端的状态作为触发器的状态。S 与R 不同的输入组合会导致Q 端不同的状态,如表2 所示。

图5 基本RS 触发器电路结构

表2 基本RS 触发器功能表

由于本次设计只需用到基本RS 触发器的置“0”、置“1”和保持功能,为了让安全保护装置能够稳定有效地开启和关闭,避免不确定状态,需要对原来的RS 触发器进行改进,具体方案如下[6-8]。

(1)方案一。该方案如图6 所示,将基本RS 触发器的5 号端接地,使其保持低电平状态,此时不会出现不确定状态。将触发器的输入与输出端直接相连,实现自动控制。当无人闯入危险区域时,R1阻值小,T1基极电位高、集电极电位低,T2基极电位低、集电极电位高,KA 不工作,M 正常运转;当有人闯入危险区域时,R1阻值增大,T1基极电位降低、集电极电位升高,T2基极电位升高、集电极电位降低,KA工作,M 停止运转(图2)。该方案虽然能够有效避免不确定状态的发生,实现自动控制,但由于输入端的电流、电压与输出端的电流、电压不同,两者直接相连会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并且存在不能手动控制电机启、停的缺点[9]。

图6 基本RS 触发器改进方案一

(2)方案二。为了增加电机的手动控制环节,提高危险保护装置的稳定性,区分触发器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流、电压,本文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如图7 所示。在2,5 号端子之间增加1个单刀双掷开关K1。若闭合K1,且将拨动开关K2断开,使5 号端子置于接地处,整个触发器相当于1个与非门,此时危险区域安全保护装置处于自动保护状态[10]。若断开K1,且将K2闭合,使5 号端子置于稳压管D 的正极,此时RS 触发器正常工作且避免了不确定状态,从而可实现危险区域安全保护装置的手动控制。此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实现电机的自动控制,同时也能实现其手动控制,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并且更加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图7 基本RS 触发器改进方案二

3 结论

本文设计的危险区域安全保护装置是基于74LS00 集成块构成的RS 触发器。系统增加了1 个单刀双掷开关,并且利用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特性,实现高、低电平的转换,从而控制电机的启、停。当工作人员靠近危险区域时,电机能够停止转动;当工作人员离开危险区域时,电机又能够恢复运转,解决了区域的安全保护问题。该装置易于制作、成本低,并且可以进一步实现模块化,还可与其他安全防护设施相结合,实现联合动作,在经济性和可升级性上能体现其独特的优势。

猜你喜欢
集电极触发器阻值
导电电极对电阻浆料阻值的影响
一种新型无电压折回现象的超结逆导型IGBT
集电极调幅电路仿真分析
四线制阻值检测电路实验研究
浅谈时序逻辑电路的成长记忆
对一道电学实验题的思考
触发器在酒店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几种常见触发器工作方式的讨论
对基础元件三极管的简介
基于电路原理的触发器波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