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火灾风险评估与对策建议

2023-01-31 02:32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2期
关键词:消防站消火栓消防

陈 成

(福州市名城古厝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4)

1 建筑分布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中轴线上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台江中亭街的西南部,约31.73万km2。福州历史名城包括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街区,与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共同组成了福州文化名城的三大历史古迹(见图1)。街区内含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风貌完整的历史街区、始自宋朝遗留下来的鱼骨状坊巷式样、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体、风格鲜明且保存完好的历史环境要素(古井、古桥、古树、神龛、门楼)等。街区街巷走向及风貌大部分保存完好,坊内有多条小巷,大都具有明清建筑的风格特色;街区的坊巷格局依然保存完好,风貌基本没变,体现了明、清、民国时期建筑式样的显著特点。同时留存有清朝和民国时期特有的商业建筑,形式鲜明。

图1 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鸟瞰

2 火灾风险识别分析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致灾因子现状调研从3个方面着手:环境、建筑以及管理。其中环境方面的致灾因子主要从自然环境、坊巷格局、人口密度、消防设施现状等方面分析。火灾风险建筑参数主要从建筑本体进行分析。

2.1 环境调研

2.1.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关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位置。街区位于福州城市中轴线边上,处于城市中心城区的闹市区,人流量、车流量较大,人口密集,物资集中,大大增加火灾风险。

老城区市政设施缺乏、老旧,建筑脏乱差,对上下杭街区的消防安全极为不利。街区内部有山、有河、有平地,自然条件优越,同时给消防带来许多问题。如山地地区消防车大部分无法到达,加之树木茂密,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加。三捷河边也是如此,消防车无法沿河边通行,河水污染严重,臭气熏天,无法提供消防用水。

2.1.2 坊巷格局

通过走访及地形图分析,根据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道路街巷的数据库,其巷道主要包括上杭路、下杭路、隆平路、中平路、延平路、南园巷、万隆弄、汤房巷、圣君弄等,依然留存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和坊巷布局。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以群体呈现、互为依撑、建筑密度大;建筑群内部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原有的平面布局不大合理,由于街巷狭窄、建筑门槛高等原因,不利于安全疏散难。上下杭街区内的行走街道较窄,无法达到消防车辆通行的标准,从而对消防灭火救援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2.1.3 人口密度

规划前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人口按户均3人计算,约1.3万人,核心区约1.1万人。街区内的居住条件不一,部分院落拥挤,且以外来租户为主。

2.1.4 消防设施现状调查

1)消防车道 上下历史文化杭街区规划区能利用的消防车道为东侧的高顶路和三通路,南侧的中平路,南北向的隆平路,中间东西向的下杭路,西侧的白马路,这些道路远远不能满足消防车对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需求。

2)消防水源 除了居民平时的生活用水及必要的市政用水外,没有有效的消防储备用水。三捷河虽然有水,但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变成一条臭水沟,不能作为消防用水;规划区内缺乏有效的室外消防水池设施,古人摆在天井或室外的水缸根本无法满足火灾时的用水量;消防水缸变为住户平时的器物架,或只是摆设,水缸没有水,或是污水。

3)室外消火栓 沿主要机动车道路布置,没有深入到街区内部。局部后期改建的钢筋混凝土房屋,有些虽然布置一定的消火栓,但也存在没有定期检修、不能用或被内部家具遮挡等问题,着火时没有起到作用。

2.2 建筑调研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建筑需调查的数据量很大,包括调查建筑功能、建筑年代、建筑结构、建筑质量、耐火等级、火源类型、消防设备等,为了对建筑提出正确的保护与整治方法,需调查与建筑价值相关的多种数据(见表1)。

表1 建筑消防调查数据

2.2.1 建筑功能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房屋从早期的以商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居住为主,前店后寝,沿主要街道设置零售商业、餐饮业。还有一小部分为行政办公、古迹文物、宗教、商业、中小学、公共停车场和安全供应设施用房等。

2.2.2 建筑结构

按材料组成来分,街区内的建筑主要分为木类、砖类、混凝土类。木类主要指明清时期的院落式和1949年后改建的柴栏厝等以木构为承重体系的房屋;砖类主要指四周墙体为砖墙、屋顶楼板采用木结构的民国楼;混凝土类主要指后期改建的以墙体或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楼板为承重的房屋。

2.2.3 火灾荷载

火灾荷载参数能直观计算建筑物体之间安全存放可燃物体的数量,可为火灾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性参考。当火灾发生时,建筑物体的荷载力会影响火情的燃烧时间和室内温度的变化,因此,在建筑进行建造之前有必要了解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设计,并确定建筑物火灾荷载参数。

2.2.4 耐火等级

木承重结构的建筑按建筑防火规范定义为四级,砖木结构加阻燃处理可以勉强达到三级,后期改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按二级考虑。

2.2.5 火源类型

包括满足建筑功能的电器、居民及餐饮使用的煤气。

2.2.6 建筑质量

根据建筑保存的结构可靠性划分为优、良、中、差。优:不存在结构安全问题;良:结构需要个别加固或重新处理;中:结构关键部位存在残损,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但不会立即发生危险;差:建筑处于危险状态,随时可能发生事故。

2.3 福州市上下杭历史街区的火灾风险隐患

通过火灾风险评估,发现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当地的部分工厂、建筑物、仓库布局不规范,易燃易爆物品不按规范进行存放,与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划分的初衷相违背。同时,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又靠近居民区,对居民构成潜在危害。除此之外,商业点、物资市场、仓库布点杂乱分散,甚至有些还与居民区相靠,相互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足,防火间距短,无形中增添了火灾风险隐患。一些地下工厂没有按照国家标准存放化工物品,地下工程建设不合格。这些目前最为严峻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改。

2)在市区内运输送的易燃易爆品未遵守相关安全条例,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保障运输的安全性。要定期进行风险排查,相关部门应发挥主体监督的作用。

3)众多民营企业在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进行商业扩张,投资逐渐增多,引进了大量的设施设备,但没有充分考虑到消防安全,缺乏配套管理。工业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商业流通,运输物资逐渐增多,私建仓库或物资随意摆放现象逐渐显现,甚至出现了一些随意搭建的路边仓库,缺乏安全管理,存在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城市的商业市场和地方摊点占用道路现象依然严重,未留出足够的消防间距。

4)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的便捷化,家用电器设备不断增加,使用的易燃品也在增多。但部分群众没有树立安全意识,用电超压、随意用火等现象频发。

5)古建筑区域内,由于建筑集中连片导致人口密度集中;部分用户的家用电器和线路老化,出现漏电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迅速在房屋内燃烧,加上房屋大都是木材结构,导致火势迅速蔓延。而区域内的道路弯曲,消防间距窄,使消防灭火设施无法及时引进,造成更大的灾难。同时,建筑区域内的消防设施配置进程缓慢,远远落后于工业发展的速度。

6)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但水资源有限,供水管线分布速度缓慢,易使部分地区供水减少,达不到消防用水标准,使消火栓成了一种摆设。同时,消火栓的布点较为分散,没有达到城市的标准数量。

3 火灾评估与预防对策建议

3.1 加大历史文化街区消防规划

1)做好消防专项规划,就近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站或消防点。保证消防站接到出动指令后5min内到达受灾建筑所在区域。

2)建筑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或设置防火墙,防止火灾蔓延。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充分利用既有的防火墙、道路、水系、广场、绿地等进行有效分隔。

3)优化布局,重新调控不同商业生态布局,充分考虑安全要素,进行分区化管理。

3.2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消防设施建设

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消火栓,采取科学措施,保障消火栓按相关标准进行分布,并与市政消火栓同步化建设,从而实现区域内消火栓总量达到标准数量的80%。另外,消火栓的每个设置点必须匹配一道供水管线。

目前,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仅有一个消防站,相关部门应考虑增设消防站,并对人口规模、交通、消防资源布局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每年建设几个消防站点的方式进行消防设施数量的提升,并逐渐划分区域,按站点分区化管理,形成每个区域都有消防站点的布局。在现有基础上增添消防站点,加快站点的相关建设,特别是西北龙岭山区部分景点需要着重考虑消防站点的建设。

3.3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单体的消防设计

1)拆除古建筑内部及邻近违章搭建 在古建筑外侧乃至内部,应拆除乱搭乱建的可燃、易燃的临时用房,并禁止在古建筑内部使用和堆放可燃、易燃材料。

2)对木构建筑进行修缮时,应尊重历史建筑艺术风格、法式特征平面布局造型等形制,尽可能采用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或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选用阻燃胶黏剂等难燃或不燃建筑材料,以提高历史建筑的耐火性能。

3)将建筑木质外墙或灰板壁外墙改为防火墙,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或改成防火门窗,增加安全出口,条件不满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限制使用方式和使用人数。

4)在一些地方可以设计独立的室外防火墙,设计防火墙时应考虑破拆扑救和通风排烟。

猜你喜欢
消防站消火栓消防
参观消防站
《消防界》征稿启事
微站大能量
河南济源市政消火栓有了“身份证”
十堰2082个微型消防站助力火灾防控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市政消火栓与室外消火栓的系统探讨
漫画说消防
智能消火栓
微型消防站可持续发展及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