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赵 桐 王金平 汤丽蓉
南东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西洛镇,距寿阳县城约40km,距榆次区约20km。南东村在西洛镇地区地位突出,对区域内经济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曾有“小太谷”的美称。该村村域面积4.42km2,村庄面积仅0.16km2,占村域面积的3.6%,其余大部分为农业用地与山体坡梁。村落传统风貌保存良好,现存96处民居院落,20座公共建筑。2016—2019年,南东村先后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1)南东村交通便利,339国道即滨榆线是横穿山西、沟通山东与陕西的要道,从村北穿过。此外,村北紧邻317省道和石太铁路。
2)南东村形成于明朝前,到了明清时期,得益于商贸发展,南东村逐渐繁荣,在外做贸易的南东村人带着大量钱财回到家乡。鼎盛时期,南东村李、赵、安、马、白五大家族建设庙宇近20处。后随着晋商败落,昔日被称为“小太谷”的南东村不复当年繁华。
3)南东村空间布局完整、街巷肌理清晰,民居建筑装饰精美、布局合理,随地势起伏而建,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及格局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晋中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营建的典型案例。
南东村地处山西沁路高原北部,属黄土台地丘陵地带,村庄平均海拔约880m,四周多台地、河沟谷地。周围山体属太岳山北部余脉,山势平缓,海拔最高近1000m。村庄与东侧河谷落差约45m,与北侧河面落差约50m,具有天然的防御功能。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南东村四季分明,夏热冬冷,宜种植杨树、柳树、枣树、槐树等植物。
村庄北侧的潇河是汾河支流,全长147km,古称洞涡水,又称同过水或徐水。潇河流域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潇河是季节性河流,冬季雨少河流断流,夏季汛期降水量大,易引起山洪暴发,山洪持续时间短,却容易裹挟泥砂,造成灾害。潇河从东向西流经西洛镇全境,南东村名称由来便与潇河有关。南东村位于段廷以西,此处地势平缓、河床宽阔,奔腾的潇河逐渐平缓,砂石在此沉落,因而有了“西落”“东落”的地名,潇河以南为南东落,潇河以北称为北东落。村庄东侧南北纵穿村域的河流名为沟底河。沟底河是季节性河流,河道长期处于断流干涸的状态(见图1)。
1沟底河谷(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南东村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村北村西均有大片肥沃的耕地,周边山体遍植树木,夏季郁郁葱葱,村北潇河蜿蜒,水流潺潺,拥有良好的坡梁、沟谷、水体景观。村庄内点缀着24株形态各异的古槐。千百年来,南东村人在此生活,在敬畏自然的同时,也积极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发展繁衍,其良好的生态关系是南东村至今仍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
2.2.1 依山傍水的村庄
传统聚落十分注重选址问题,受风水思想的影响,古人择址时追求“负阴抱阳”“聚气藏风”的空间格局,《阳宅十书》中载:“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既基于生产生活的需求,又受风水文化的影响,山水环抱的地方向来被看作是人类聚居的理想之地。南东村建于山垴之上,北枕寨八垴,东侧隔沟底河眺望东山梁,西、南两侧为王湖垴,呈半包围趋势。村东、北两侧的沟底河与潇河为该村带来丰沛的水源与肥沃的农田,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村庄建于高处,可避免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见图2)。
2南东村村域范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南东村地势南、北、西高,中间低,大部分地形较平坦。村庄整体格局南北长东西窄,村内建筑随山势而建,高低错落,参差起伏,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村东以沟底河谷为界,村北以潇河为界,村庄呈向西及向南延伸的趋势,并逐步演变为现在的格局(见图3)。该村四周山环水抱,耕地肥沃,临水而高于水,建筑随地形起伏而建,以远山为衬,近水为带,水天一色,与自然融为一体。
3村北潇河(图片来源:网络)
2.2.2 尺度宜人的街巷
街巷是连接各个院落、沟通外界的重要媒介,可体现地区发展的脉络。南东村未经过严格的规划,是自然发展而成,因而其街巷蜿蜒曲折,随地形起伏,彼此交错,形成“文”字形的路网系统。对外,西通西洛镇、北至韩村、南至李家庄;对内,串联南北,连接东西。南东村街巷宽约1~4m,最宽处不超过6.8m,除5条主要街道,其余均为宅间小路。道路两侧民居多为1层,尺度十分宜人,无压迫之感。街道立面材质多为土坯、青砖、毛石等未经打磨的材料,凹凸的质感使得街巷更具亲和力。立面色彩以灰色为主,虽材质不同但色调却统一和谐。
南东村的发展与村内五大家族密不可分,五大家族各自聚族而居,以街巷为界。随着上述家族的兴旺,南东村逐渐形成“一横两纵三段五片”的空间格局,以及从南向北发展的时间序列。东西大街既是南东村内最早形成的街之一,又是村内主要街道,最早迁入的白氏家族就坐落在大街北侧,大街东侧是村落主要的出入口,曾建有东门,门上建有文昌阁,现已不复存在。北大街与前街也是村落早期形成的街巷,三街交会处是村落空间的中心区域。
2.2.3 节地保暖的民居
传统民居既是传统村落单元,又是承载先民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动的重要物质空间。南东村民居类型多样,院落空间丰富,建筑装饰精美,真实地反映出明清时期南东村人的经济生活水平和价值审美取向。
受地形影响,南东村的民居并非全部坐北朝南,大多随着道路走向灵活布局,院落空间十分丰富。院落形式以合院为主,多为四合院、三合院。套院是地主院常见的院落组合形式,根据内外院不同分为主院和场院,主院为地主家族的居住空间,场院多为下人居住、晾晒粮食、饲养牲畜的场所。建筑朝向虽不一,但院落依然遵循传统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特点。
南东村的主要建筑形式为窑洞,一般院落正房为砖锢窑或石锢窑,两侧厢房及倒座多为单坡硬山顶的砖木结构建筑。正房窑洞一般为3~5孔,窑脸较窄,利于室内保温,正中间窑洞旁的墙面上多建造佛龛,用于供奉天地神。
南东村最负盛名的是下沉式窑洞,即地窨院,当地人称其为“圪洞院”。明清时期,白、李、赵、马家族迁入南东村,为建造房屋而挖土烧砖。建成后地上便留下许多大土坑。得益于当地土质坚实,具有直立性,在此基础上横向挖窑,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地窨院。地窨院多为受地主雇佣的长工居住之地,地窨院旁均有1处或几处供地主家族居住的地上院落,故在南东村形成了独特的“地上院”与“地下院”组合的院落形式(见图4)。
4院落组合形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下沉式窑院面积约10m2,深约5m。入口的门楼建于地上,通过狭长倾斜的坡道或台阶连通内外。正窑与入口相对,一般为3孔或4孔窑洞,正中间窑洞一侧布置佛龛。为解决排水问题,窑顶坡度向外倾斜,防止屋面雨水流入院内,同时院内挖有深窖,可用于收集雨水供人畜饮用,以适应当地半干旱的气候条件(见图5)。
5地窨院排水方式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此种建筑被生土覆盖,室内温差小,冬暖夏凉,可就地取材、便于施工,既节约用地又节能保暖,对生态环境十分友好。在生产力发展落后的封建社会时期,窑洞建筑形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东村的发展。
2.2.4 群星散布的村庙
村庙的兴旺与否往往与聚落的兴衰息息相关,是聚落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南东村祠庙众多,鼎盛时期共计20处,现存7处。村庙常分布于村庄周围或重要的节点空间,根据供奉神而有不同的讲究。南东村村庙大多布置于村庄四周,起到界定村庄范围的作用。三官庙、五道庙、五佛殿位于村落的中心区域,最大的沟底庙群则分布于沟底河一侧的山坡之上,远离村庄。上述祠庙建筑既是先民的精神寄托,又是承载先民娱乐交往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
南东村受儒家“天人合一”以及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熏陶,院落布局中轴对称,内外有别,体现了亲亲尊尊、尊卑有序的礼乐文化。门匾题字多引用儒家经典,如“敦伦处”“谦受益”等。南东村传统文化包括民间信仰,传承至今的许多民俗活动均与信仰有关,如二月二与撵麻狐。
多元文化共同造就了南东村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在其文化的影响下,南东村邻里和睦、安居乐业,彰显出一派人伦和谐、天人合一的山水田园景象。
1)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态和景观环境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现代城市乡村建设中,应注重协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避免破坏环境,营造舒适健康的微气候。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良好的人居环境应以人的尺度作为衡量空间尺度的标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让空间充满“人情味”。
3)传承独特的地域文化 某个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传统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地域归属感,应努力发掘、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避免出现“千村一面”“处处是异乡”等现象。
南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促成了该村落的形成与发展。人居环境是综合、复杂的系统,研究分析南东村的自然环境、人工建成环境、人文环境,为未来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保护地域文化传承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