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宗亮 潘星辰 黄坛俊 张耀楠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城镇近郊是紧邻城市的“半城市-半乡村”空间,与城市的物质能量交换十分频繁[1]。相对于远郊地区的农户,城镇近郊的农户更容易受到农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卷入邻近城镇的劳动力市场配置之中[2]。在比较收益和征地预期的驱动下,城镇近郊地区的耕地播种面积、复种指数锐减,以撂荒为表现的耕地边际化态势明显[3]。耕地边际化是指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条件下,耕地投产逐渐减少,或者生产力趋于0的过程[4]。如果不及时抑制城镇近郊的耕地边际化态势,边际化的耕地将逐渐撂荒,进而影响耕地的耕作层质量,损失产能[5]。尽管农业农村部门不断更新耕地利用管理规制,但城镇近郊地区的耕地边际化态势不增反减[6]。究其原因,耕地利用管理政策只能短暂调节城镇近郊农户的耕地开发利用行为,一旦政策失去时效性,农户受到城镇经济发展的“拉力”作用,将重新回到非农产业及非农业部门中,耕地利用再次复归边际化状态[7]。因此,为抑制城镇近郊耕地在长期利用过程中的边际化态势,有必要研究农户的耕地边际化行为及决策过程,进而为引导农户形成科学的耕地经营模式,以及制定区别于远郊地区的耕地利用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关于耕地边际化问题的研究,早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为刘成武、黄利民及其研究团队,研究内容包括耕地边际化的理论解释、耕地边际化的测度、耕地边际化的类型、耕地边际化的影响因素等[8-10]。形成的主要观点:耕地边际化的类型有显性边际化和隐性边际化,表现主要为集约利用程度下降,播种边际减少,转为非农非粮用途、撂荒等,是经济、地理、农业结构、文化、政策等因素的共同结果[11]。李升发等、关小克等、卢宗亮等学者研究了我国不同区域的耕地边际化态势,指出山区丘陵地区的耕地边际化主要为闲置面积增加的显性边际化,而城镇近郊既有投入或者产出减少的隐性边际化现象,又有显性边际化现象,处于“中期边际化”的阶段[1,3,12]。在农户特征与耕地边际化的关系方面,农户的个体特征、经营耕地的区位和种植条件等都是耕地边际化的驱动因素[10,14]。另有学者发现,耕地边际化会引致粮食安全风险;关于农户耕地经营行为特征方面的研究,学界主要聚焦在农户耕地经营行为的类型、影响因素、不同耕地经营行为的外部性等[14,15],如从集约度的视角分析农户耕地的经营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16]。也有学者分析某种具体的耕地经营方式对粮食产量以及耕地质量的影响,如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经营[17]。农户经营耕地的手段也是学界关注的要点之一,如周慧等研究农户使用化肥、农药、地膜造成的农业污染是否会影响耕作层质量和粮食产量等[18]。其中,农户的耕地边际化行为是指农户主动减少耕地经营投入的具体行动,是农户基于自身的能力条件,在比较收益驱动下的决策结果。根据当前研究成果总结,当前关于不同类型农户的地域、个体、经营耕地条件差异对农户耕地边际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十分成熟,但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的多元线性回归或者逻辑回归分析,农户将耕地边际化的心理决策过程,尤其是城镇近郊农户的耕地边际化行为特征仍不清晰,难以引导农户科学的耕地经营模式。
鉴于此,本研究拟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之城镇近郊乡村为研究区,借鉴心理学领域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思路,构建城镇近郊农户耕地边际化行为的决策模型,研究城镇近郊农户耕地边际化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调节农户决策过程的有效措施,促成城镇近郊农户主动抑制耕地边际化态势。
农户的耕地边际化行为是多维决策后的具体行动。从比较利益的角度思考,农户减少耕地投入或者撂荒的目的是节约机会成本来从事收入更高的非农行业。事实上,由于农户的土地情结深厚,加之城镇近郊具有就近农产品市场的天然优势,即便非农产业的收益更高,减少耕地投入也并非一项容易的决定。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个体行为(BR)受到态度(ATB)、意愿(BI)、主观规范(SN)、知觉行为控制(PBC)影响。其中,态度是指个体对该行为的正面和负面评价;意愿是个体决定实施该行为的倾向;主观规范是个体实施该行为时感受的社会压力;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实施该行为时对自身相关经验掌握和预期障碍的感知。农户要实施耕地边际化的具体行动,需要具有强烈的耕地边际化倾向或者意愿;需要具有执行具体行动的基本能力和决心。而农户产生强烈的耕地边际化意愿,是其耕地边际化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共同作用。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基本原理,分别以农户耕地边际化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意愿和行为为潜变量,构建城镇近郊农户耕地边际化行为的决策框架,见图1。
图1 城镇近郊农户耕地边际化行为TPB决策框架
1.2.1 耕地边际化的态度(GATB)及其假设
城镇近郊农户的耕地边际化态度是指农户对当前自身或者所在村落的耕地经营、投产方式、受到的经济或者政策支持以及持续经营耕地的期望等综合评价,是驱动耕地边际化形成的内在因素。当农户对耕地经营、投产方式等要素持负面评价时,耕地边际化的态度越坚决,进而形成强烈的耕地边际化意愿。据此,提出假设H1:耕地边际化的态度对耕地边际化的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
1.2.2 耕地边际化的主观规范(GSN)及其假设
城镇近郊农户的耕地边际化主观规范是指农户所在的社会环境对其实施耕地边际化行为的驱动作用,一般为舆论环境。由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一般不高,是否实施具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基层村民组织的要求、家庭成员的意志、邻里亲朋的认同、当地具有一定名望的乡贤之示范效应等。当农户受到主观规范影响时,也会强化耕地边际化的意愿,但并非关键因素。据此,提出假设H2:耕地边际化的主观规范对耕地边际化意愿有正向弱影响。
1.2.3 耕地边际化的知觉行为控制(GPBC)及其假设
城镇近郊农户的耕地边际化知觉行为控制是指农户在减少耕地投入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者过去实施耕地边际化行为的经验。障碍方面,主要影响农户耕地边际化的意愿。阻碍农户耕地边际化意愿形成的因素主要为减少耕地投入的风险,包括对个人发展、家庭收入、生计等方面的风险。感知的风险越小,农户耕地边际化的知觉行为控制越强,但也不是关键的因素。据此,提出假设H3:耕地边际化的知觉行为控制对耕地边际化的意愿有正向弱影响。经验方面,主要影响农户耕地边际化的行为。具体而言,如果农户过去曾因耕地边际化而得益,或者耕地边际化的损失对于从事非农产业而言微不足道,那么农户实施耕地边际化行为的决策效率越高,因而是影响耕地边际化行为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假设H4:耕地边际化的知觉行为控制对耕地边际化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
1.2.4 耕地边际化的意愿(GBI)及其假设
城镇近郊农户的耕地边际化意愿是指农户在思想上对实施耕地边际化行为的倾向。尽管具有强烈的意愿也不代表其一定会实施耕地边际化行为,但如果具有合适的契机,意愿转化为行为的概率更大。据此,提出假设H5:耕地边际化的意愿对耕地边际化的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方法测度变量。选取广州市、中山市、佛山市为实证区,根据乡村与市镇的距离、耕地面积、农村人口数量、产业特征、主要生产作物等5个方面选取城镇近郊乡村,最终确定选取广州市五星村、铁山村、平西村、平山村、石湖村、麻车村、碧江村、岗贝村、新兴村、前进村、冯马二村,中山市华照村、冲口村、崖口村,佛山市鲁村、逻罗村、上塘村共17条城镇近郊乡村开展实地调查。这些乡村刚好布局在所在区的城镇周边,具有耕地面积大、交通便利等特点。耕地除种植少量的粮食作物外,以种植花卉、蔬菜、水果为主要利用方式。以选取的乡村为对象,在2021年7—8月开展实地调研。调研时有针对性地选取正在耕地从事农业活动的本地乡村村民为调查对象,同时也选取一定数量的随机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经过剔除无效问卷和变量缺失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39份。
借鉴TPB模型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理论假设,构建包含25个观测变量的量表见表1,统一使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设置5级选项(“非常同意=5”“基本同意=5”“一般=3”“基本不同意=2”“非常不同意=1”),请受访农户逐条评判。
本研究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来进行农户耕地边际化决策机理分析。拟使用AMOS 24.0软件来测量上述各项潜变量间的定量关系。
由表2可知,全部样本的耕地边际化行为均值为3.39,即城镇近郊的农户倾向于将耕地边际化。其中,家庭主要劳动力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供职的农户,家庭主要劳动者年龄位于25~30岁的农户,家庭成员最高学历越高的农户,以及家庭主要劳动者工作年限在5~8a的农户,实施耕地边际化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表1 城镇近郊耕地边际化TPB农户决策框架的观测变量设计
3.2.1 信效度分析
信度和效度分析的作用分别是检验潜变量和测量变量的一致性程度和相异程度。经多轮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结果显示,各项潜变量的组成信度(CR)较高,达到0.7以上,同一潜变量的题目一致性较好;变量平均变异数萃取量(AVE)均在0.5以上,且大于变量的AVE值的一次方根,总体大于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不同潜变量的题目区别比较明显。因此,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可以接受。
表2 观测变量描述性分析表
表3 信度、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分析
3.2.2 模型配适度检验
根据检验标准分析7项主要的模型配适度指标发现,整体配适度符合检验标准,可以进一步进行拟合分析(卡方/自由度=2.59<5;近似误差均方根=0.078<0.08;拟合良好性指数=0.883>0.8;调整拟合良好性指数=0.836>0.8;增值适配指数=0.917>0.9;相对拟合指数=0.907>0.9;比较拟合指数=0.917>0.5)。
利用AMOS 24拟合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如图2。结果显示,“态度→意愿”(H1)、“知觉行为控制→行为”(H4)、“意愿→行为”(H5)3条路径成立,“主观规范→意愿”(H2)、“知觉行为控制→意愿”(H3)2条路径不成立,拟合结果分析如下。
3.3.1 农户认知对耕地边际化意愿的影响
城镇近郊农户的态度对意愿有较强的直接效应,但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耕地边际化的态度方面,每1个单位的态度能够产生1.011个单位的意愿。根据测量变量的拟合结果,农户认为,当前耕地经营管理措施不佳,且由于种地条件不良,即便给予更多的种粮补贴,农户及其子女可能都不会通过种地来维持生计。实地调研发现,由于村镇建设、征地拆迁等,城镇近郊耕地规模小、破碎化现象明显,以致耕地难以修建沟渠来改善灌溉条件,也难以实施机械化、专业化经营。因此,村内的耕地经营方式多为种植少量的粮食作物、水果和蔬菜等用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产出能力较低,即便地方政府提高农地经济补贴,也难以转变农户对增加耕地投入的看法。总体而言,城镇近郊的农户普遍对持续增加耕地投入持负面评价,这是其萌生减少务农的劳动力或者资本投入、将耕地撂荒或减少种植次数意向的主要归因。
耕地边际化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并非农户产生耕地边际化意愿的原因。主观规范方面,城镇近郊地区的乡贤、村干部等也存在耕地边际化的倾向,农户周边的亲朋好友也认为耕地边际化是比较明智的决定。然而,由于城镇近郊与城镇距离近,农户接受优质教育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对于是否撂荒、是否减少耕地投入等问题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因此,即便周边存在耕地边际化的舆论氛围,农户是否将耕地边际化,会结合自身的生计条件作出理性判断。
知觉行为控制方面,农户认为耕地边际化的风险不大,尤其将耕地边际化后,农户能够节余更多的机会成本用于其他生计投入,进而带来更多家庭和个人收入。然而,城镇近郊农户的风险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不会转化为耕地边际化意愿,原因在于,耕地边际化的风险不是城镇近郊农户实施具体边际化行为的判断依据。实地调查发现,城镇近郊乡村近年转入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制造、马达制造、沥青、造纸等。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就业人口,企业办厂的场地使用费,最终也会转化为村民的分红。调查结果显示,农户以务工为职业和选择进场打工的占比为45.8%和20.9%,虽然在村庄产业发展的驱动下大幅提高收入,但由于外出务工时间较长,对耕地的打理粗放,耕地收成不佳甚至出现亏本,处在“中度边际化”与“高度边际化”的过渡阶段,如果不及时遏制,将演化为耕地撂荒。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如广州市南沙区的城镇近郊乡村,村民整体上呈现半务农、半务工的两极分化,在耕地边际化的整体态势下,当地引进了农业经营企业,由企业统包耕地开展生产种植,农户将趋于边际化的耕地承包或租赁给企业,获取租金分红,企业也能为本地农户提供就业机会。因此,城镇近郊农户是否形成耕地边际化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的生计,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以耕地边际化的风险感知为前提。
3.3.2 农户认知对耕地边际化行为的影响
城镇近郊农户的耕地边际化行为是意愿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共同结果,且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
每1单位耕地边际化的知觉行为控制转化为1.061个单位的行为,且意愿不是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的中介变量,意味着城镇近郊农户在低风险感知下会产生较强的决断力。在城镇近郊农户的认知中,耕地边际化终究是利大于弊。经济因素,节余机会成本和潜在的征地预期终究使农户在耕地边际化决策过程中获利;社会文化因素,城镇近郊农户受到城镇观念影响颇深,某种程度上会介意自身的农户身份,为使下一代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当遇到有更好的发展契机时,将毫不犹豫实施耕地边际化行为。
注:***、**、*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实线表示路径显著,虚线表示路径不显著。
每1单位耕地边际化的意愿转化为0.48个单位的行为,从“态度→意愿→行为”的路径来看,当农户对增加耕地投入具有负面态度时,将有约50%的概率将耕地边际化付诸于实践。实地调查发现,农户普遍认为务农收入低于务工收入、务农缺乏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和灾害补贴政策,因而不愿意留村常年务农,其宁愿选择在就近的乡镇当工人或者杂工。因此,城镇近郊乡村的发展转型,引致农户自发选择乡镇的非农产业部门,是影响城镇近郊耕地边际化的外部环境因素。
本研究引入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城镇近郊农户耕地边际化行为的决策框架,以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为实证区,探寻城镇近郊农户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对耕地边际化意愿和耕地边际化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4.1.1 从农户个体的耕地边际化行为差异上看
城镇近郊农户的耕地边际化行为主要表现为减少务农的劳动力或者资本投入,其次是减少化肥以及农药投入、转变耕地实际用途等。这一点与当前主流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其中,收入越高、家庭主要劳动者职业为二三产业的农户越会将耕地边际化。这些农户家庭主要劳动者主要为30~40岁的青壮年,学历主要在高中或本科以上,工作年限在5a以上,具有学历越高、工作年限越长就越容易将耕地边际化的一般规律。而且这些农户自身的决断力较强,不轻易受到周遭舆论环境影响。
4.1.2 从农户态度对耕地边际化意愿的影响上看
城镇近郊农户的态度是其产生耕地边际化意愿的主要归因。尽管当前农户仍然享受政府的农业经济补贴,但补贴的激励作用甚微,难以扭转农户对继续种粮的负面评价。即便种粮有利可图,受到城镇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农户希望下一代前往城镇谋求更好的发展,从而逐渐摆脱对务农的生计依赖。同时,城镇近郊的耕地普遍种植条件不佳,即便农户有意愿增加耕地投入也无合适的耕地资源。
4.1.3 从农户知觉行为控制对耕地边际化意愿、行为的影响上看
城镇近郊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是其实施耕地边际化行为的主要动因,是农户在耕地边际化决策过程的决断力的体现。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城镇近郊农户不会因为耕地边际化蒙受经济和生计的风险,反而农户会因为耕地边际化得益。
为了个人和家庭的发展,一些家庭成员平均年龄不大、学历较高、从事非农行业的农户,由于农地种植条件不良等原因,在承担低经济和法律风险的外部环境下,逐渐选择向周边乡镇收入较高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从而缩减农地种植面积,或者不再对小面积的耕地追加农药化肥、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使得耕地出现产出下降的边际化现象。但城镇近郊的耕地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农户倾向于出租给统一承包的企业,或者在政府统一征地时获得高额赔偿。与欠发达地区对比,欠发达地区的农户比较认同当地的耕地经营管理政策,政府的帮扶和补贴对抑制欠发达地区的耕地边际化问题相对有效,但城镇的农户具有较强的自主判断能力,对政府的帮扶和补贴不一定持积极态度,因此政府的帮扶行为存在适度边界。鉴于此,形成抑制城镇近郊耕地边际化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村为单位统筹耕地利用经营,通过引入城镇农业企业以租地或承包的方式将家庭主要劳动力已流入二三产业的农户之耕地整合,因地制宜将破碎化的耕地连片,改善种植条件。当地政府适当收回或节余农业经济补贴用于帮扶农业企业,或为农户子女优化受教育条件。作为回报,农业企业应尽可能在本村为当地村民提供收入稳定、有前景的农业技术岗位,吸引本村人才回流。通过上述措施,逐渐扭转城镇近郊农户对务农的负面评价,让其在抑制耕地边际化过程中受益,最终重新构建其对务农的生计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