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莉 张振祥 田 宁 周文哲 方 惠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产业。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旅游消费服务,提升旅游饭店服务水平。2021年海南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8100.43万人次,同比增长25.5%;旅游总收入1384.34亿元,同比增长58.6%,较2019年增长30.9%,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1]。三亚旅游业是海南旅游业的排头兵,三亚湾酒店群、大东海酒店群、亚龙湾酒店群、海棠湾酒店群等酒店领军品牌的迭代升级,持续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力。
当前酒店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酒店业快速发展对酒店管理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对服务意识、数字素养、国际视野等人才需求规格提出更高标准,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更大挑战。结合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和三亚市支撑产业实际状况,三亚理工职业学院2011年6月实行学校和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深度融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在酒店管理专业开展“1+0.5+0.5+1”的教学改革探索。
本研究依托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教育部骨干专业(酒店管理)、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海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校企合作特色专业(酒店管理)等20余项专业建设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学研究项目。
一是解决学生职业认同感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解决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欠缺,课程体系不能很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的问题;三是解决学习内容与岗位要求脱节,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问题。
按照“校企赋能,流程再造”的协同育人观念,创新尝试“双向三融四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
1.设计激发学习动力、提升职业认同感的“双向”校企合作育人形式,学校、企业工学交替循环,使学生完成“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梯次递进的学习过程。
2.聚焦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三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按服务流程分解,教学过程融入到酒店工作过程,达到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融合。
3.实施“四递进”现代学徒制全过程培养路径,通过“课堂教学—师傅带徒—实践检验—在岗成才”,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调动酒店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本研究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从研究高职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在调研基础上开展深入持续的研究实践,总结和提高。
孕育阶段:改变传统的“2+1”教学模式,探索“1+0.5+0.5+1”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与三亚亚龙湾五号度假别墅酒店开展“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人才培养,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此阶段建设完成省级精品课1门。
形成阶段:与三亚亚龙湾五号度假别墅酒店、三亚天域度假酒店实施“双向三融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此阶段建设完成省级优质课1门、省级校企合作特色专业1个。
深化阶段:与三亚亚龙湾五号度假别墅酒店、三亚天域度假酒店、三亚国光豪生度假酒店、三亚湾铂尔曼度假酒店、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签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协议,建立10个酒店“精英班”。首批28名精英班学生50%留店工作。此阶段建设省级骨干专业1个、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省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
推广阶段:2018年在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中实施现代学徒制;2019年现代学徒制项目通过教育部验收;2020年酒店管理专业开展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校内各专业推广应用“双向三融四递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多家省内外高校推广教学成果经验。建成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本研究模式对全国同类专业的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的“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指导,提出“校企赋能,流程再造”育人观念,厘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要素内涵,创新“双向三融四递进”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双向”是指学校、企业学习场所工学交替和理论实践知行合一螺旋上升;“三融”是指构建课程融入、内容融合、过程融通的课程体系;“四递进”是指课堂教学、师傅带徒、实践检验、在岗成才全过程培养。(见图1)
图1 “双向三融四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图
酒店管理专业通过开展“岗位能力需求调研—学生能力现状调研—差距对比分析—实践优化—提炼学生核心竞争力”,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解决学生职业认同感较弱的问题。
对亚特兰蒂斯、洲际、万豪等28家酒店企业的263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和一线岗位员工进行面对面访谈,对三亚理工职业学院600余名学生进行核心竞争力培养现状调研。通过对比分析、精简、提炼出六大核心素养,即吃苦耐劳、服务意识、酒店礼仪、数字素养、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六大核心能力,即沟通交流、信息处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外语应用。
学生入学的第一、二学期,校企师资共同实施课堂教学;第三学期进入酒店跟随师傅通过真实工作情境学习岗位技能知识;第四学期学生返回学校学习理论拓展知识,通过理论学习检验实践学习效果;第五、六学期在酒店顶岗实习,实现在岗成才。
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为驱动,通过“行业需求调研-岗位能力调研-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创新-课程矩阵构建-课程教学实施-酒店实习实践-在岗成才实现”深耕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
根据酒店行业用人需求调研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校企专家对酒店工作岗位群进行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构建突出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即“课程融入”;将国际酒店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即“内容融合”;将职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从第一课堂贯穿到第二课堂,包括技能竞赛、学生活动、社会实践等,即“过程融通”。
课堂教学。第一、二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学习。校企师资共同实施课堂教学,以素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基本技能。同时安排学生在酒店专业工作人员指导下实习,包括酒店行业初探、酒店参观、酒店行业知识讲座等,帮助学生加深对酒店行业的感性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感。
师傅带徒。第三学期,酒店作为学习场所。学徒跟随酒店的师傅学习前厅运营、客房运营、餐饮运营等岗位技能知识。学徒在酒店师傅指导下轮岗,通过真实工作情景体验,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检验。第四学期,学校作为学习场所。通过再学习检验酒店实践效果。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通过角色扮演、经验反思,将工作实践和理论知识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养成、创新创业能力。
在岗成才。第五、六学期,酒店再次作为工作场所。学生与岗位高度融合,完成职业人角色转变独立上岗。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行业敏锐度、国际视野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实现从基层岗位到管理岗位的晋升,提升对酒店业的热爱度和忠诚度。
针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学生职业认同感较弱、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难以持久深入等问题,提出“校企赋能,流程再造”协同育人观念。以产学研项目为依托,将教学内容按工作流程分解,教学过程融入工作过程,激发企业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规格与高端酒店需求不一致问题,创新性构建“双向三融四递进”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学生职业发展的快速晋升通道。成果研究方法实用,可迁移性强。
围绕酒店工作岗位群职业能力,参照酒店职业标准,设计考核项目,从岗位实操技能、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素养3个层面16项考核指标。体现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综合评价、增值评价,并进行PDCA螺旋循环,科学管理持续改进,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近年来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80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22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8项、优秀奖5项。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生综合素质高、核心竞争力强,近五年毕业生满意度达98.6%,平均就业率达98%。十年期间,与合作酒店建立21个现代学徒制精英班,共计609名学生,每年留店学徒均在管理岗位。
2017省级骨干专业建设点以及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验收项目。建设完成省级精品课程《前厅与客房管理》《市场营销学》2门,建设完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客源国概况》《形象设计》《市场营销与策划》《商务礼仪》《旅游项目策划》5门,主编参编教材16部。学校从酒店管理一个试点专业向烹饪工艺、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等18个专业全面推广,受益学生达1万余名。
该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了省内外多家兄弟院校前来交流学习,学校被酒店及泛服务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聘为理事单位及人才培养基地。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负责人在海南省高职旅游管理教职委年会上做专题报告;赴我国台湾地区参加第二届高等职业教育论坛做了“双向三融四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经验交流报告,反响热烈;2016年赴德国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班,向全国20多所职业院校同行介绍成果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