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蔚蔚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 江苏,无锡 214028)
在智能手机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很高,当用户需要一款应用时,需要下载、安装,然后才可以使用,使用完还要考虑它所占的空间问题。这对于用户来说,实在不能算得上是一种好的工具。微信小程序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考虑的是通过单一入口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而且它的开发门槛很低,不需要太难的技术[1]。微信小程序自推出后就大受欢迎,其开发的工作岗位也日益增加,前景光明。目前,很多五年制高职开设了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课程作为Web大前端的延伸,该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通过认识小程序、搭建开发环境、熟悉小程序框架到学生自己动手搭建程序,引领学生熟悉微信小程序并掌握其相应的开发技能。
微信小程序是一个基于去中心化而存在的平台,它没有聚合的入口,有多种进入方式[2]。微信小程序无须安装便可直接使用,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不占用用户手机桌面,也不会像使用App那样会占用大量手机存储空间。例如,我们使用某学习题库进行答题,并不需要去安装题库的应用程序,只需要扫描一下小程序二维码,即可在小程序里进行学习和答题,学完后也不需要去卸载,直接关闭小程序即可。微信小程序是一次开发,多移动端兼容的应用,无须对各种手机操作系统及机型适配,极大地提高了开发者的效率。对用户来说,相较于各种App应用程序,微信小程序的操作流程和用户界面更统一。下面通过表1说明微信小程序与订阅号和服务号、Web App的区别。
表1 微信小程序与订阅号和服务号、Web App的区别
本课程为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课程,以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为导向,整体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知识学习和技术应用。其中,知识学习以小程序概述、应用场景、微信公众平台相关知识、小程序框架介绍等基本知识为主,让学生更具体地认识小程序;技术应用以真实项目的开发为主要内容进行项目实训,内容设计丰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可以是软件开发公司、小程序设计、游戏开发等专业技能人才。本课程倡导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通过综合案例性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3]。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特色,以全面素质为本位。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岗位关键技能,制定了如下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小程序开发基础知识、应用场景、微信公众平台相关知识、小程序框架等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微信小程序开发的能力,能够完成简单案例。
技能目标:基于本课程的案例学习过程,从熟悉小程序框架到学生自己动手构建小程序,逐步掌握其开发技能,并在学习编程类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养成代码编写习惯、微信小程序开发文档查阅等良好的习惯。
素质目标:通过分组操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逐步提高他们与人合作、讨论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微信小程序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分析问题、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通过综合项目实践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成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4]。
微信小程序的开发简单明了,它从前端页面、数据库到服务器构成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微信小程序使用自定义的微信标记语言WXML、样式语言WXSS,以及JavaScript来进行应用处理。小程序的云开发模式采用云函数和云存储,封装API来进行上传,使开发更为高效。本课程在五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四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设。该专业的学生前期已经学过网页设计、Web前端开发和JavaScript程序设计等,有一定的HTML基本标签、CSS页面布局、JavaScript基本语法基础,能够使用这些基本技能进行前端的设计与开发,在学习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时会容易很多。
本课程以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教学内容为主线将各类数字化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课程包。数字化资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课程本身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简介、学习指南、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等;第二,教学内容中重难点的精讲视频,既方便课内教学,又方便学生课外预习和复习;第三,课程项目实训,包括课程的重难点剖析、循序渐进的综合项目开发案例、实训任务、项目源代码、素材等。
课程内容是为了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而数字化资源则为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课堂教学与智慧平台结合,可提高教学效果,表2为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资源一览表。
表2 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资源一览表
本课程授课64课时+2周实训,主要包括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和项目案例。课程前半学期为微信小程序基本知识,包括微信小程序概述、小程序基础知识、微信小程序组件以及微信小程序API;后半学期为综合实例,包括果茶店小程序、校园新闻小程序等综合实战案例,教学单元与课时安排见表3。
表3 教学单元与课时安排
(1) 教学将“学、仿、练、做”融为一体
课堂教学通过课前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内容,课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提出学习目标,明确项目任务。每个项目又分为项目描述、项目知识、项目实施和项目实训4个环节。
项目描述:简述项目学习目标,展示任务实施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知识:详细讲解项目知识点,通过相关实案列进行实践,边学边做。
项目实施:通过综合项目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系统完整运用知识的能力。
项目实训:在项目实施的基础上通过边学边练边改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的统一以及知识内化的教学目的。
在课堂的最后进行项目成果总结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肯定成绩,总结课堂的教学重难点,梳理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和项目的实施步骤、思路。本项目学习任务没有完成的同学,课后继续完成;已经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和网站,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分层完成不同的课后任务,教学设计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设计结构图
(2) 安排课程实训周
采用连续实训教学方式,教学课时为连续两周,引入实际项目,按微信小程序开发流程和方法进行实训,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一个组长,各组员互相讨论,共同学习,完成案例的开发。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和行为习惯,从而提升职业道德和修养。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将所学课程的知识应用到项目开发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
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课程是以案例为载体,要求学生边学边完成一个案例,因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多元评价考核体系,采用等级或分数评定与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定相结合的形式,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
当课程成绩采用分数进行评价时,可根据学生完成各项任务情况的表现综合评定,并根据学生情况和重要性确定分值比例。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共同组成,提升实践考核分数的比例,将案例制作考核占比提高至70%,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占30%,该部分主要包括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课堂笔记和课后拓展等。
五年制高职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课程以案例为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情境引出教学任务,由浅入深展开教学,让学生置身在项目任务的情景中。依据课程三教改革的目标与要求,认真研究课程与教材,从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多个方面入手,以学生就业能力准备与专业发展方向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将本课程教学体系按照“模块—项目—任务”的思路进行重新整合。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