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光
(岫岩满族自治县农业综合执法队,辽宁 岫岩 114300)
绒山羊产业是岫岩县特色畜牧业。为了更好地推进岫岩县绒山羊特色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辽宁绒山羊品种资源优势,相关部门要把握岫岩县绒山羊的发展现状,确定发展目标,促进岫岩的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辽宁绒山羊以其产绒量高、绒质优良、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位居世界白绒山羊之首,有“国宝”之美誉,对改良和促进我国绒山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绒山羊养殖是岫岩县的特色产业,投资少、见效快、门槛低、适宜面广,是岫岩县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十三五”以来,绒山羊产业市场持续走高,广大养殖户养殖效益明显增加,虽受封山禁牧、养殖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绒山羊养殖量和产绒量仍然增幅明显。
2021年,全县绒山羊存栏17.67万只,同比增长5.5%;羊绒产量94.2吨,同比增长11.89%;全县绒山羊出栏量10.14万只,同比增长10.4%;羊肉产量1521.14吨,同比增长8.5%。
一是引入优质种羊,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引入优质种公羊和优质可繁母羊,岫岩县绒山羊的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核心群成年种公羊平均产绒量1250克,平均体重75公斤,绒纤维长度8.5厘米,绒纤维平均细度控制在18.0微米以下,屠宰率达到50%;母羊平均产绒量750克,平均体重52公斤,绒纤维长度7.2厘米,绒纤维平均细度控制在16.0微米以下。
二是健全繁育体系,改良成效显著。第一,构建良种推广体系。结合绒山羊改良项目和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实施,构建了县、乡改良站点为主体的绒山羊良种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第二,改良低产绒山羊效果明显,养羊户收入增加。通过良种推广,显著提高了绒山羊产绒性能,农民养殖收益显著提高。通过持续实施良种引进、改良及配套技术推广工作,全县绒山羊生产性能显著提高。据测定,成年公羊平均体重达到75公斤以上,母羊平均体重达到52公斤以上,平均产绒量780克,羊绒平均细度达到15.9微米,长度平均达到7.0厘米。同2010年相比,公羊及母羊平均体重分别提高了7.9%和12.5%,平均产绒量提高了25.5%。
自辽宁省实施封山禁牧以来,岫岩县养羊户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广舍饲养羊技术,舍饲圈养养殖方式成为主导。截至2021年末,岫岩县绒山羊舍饲率近70%;规模化养殖场饲养量占总饲养量的20%,存栏200只以下的养殖场饲养量约占总饲养量的65%;机械剪绒羊只占羊只总量的90%以上,日粮混合饲喂技术得到应用,繁殖成活率显著提高。
岫岩县是辽宁绒山羊主产区,农民养殖绒山羊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气候及资源条件适宜,区位优势明显。
辽宁绒山羊具有产绒量高、绒毛洁白、绒纤维长、改良效果显著等优良特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白绒山羊品种。辽东地区是全国绒山羊重要供种基地,种羊推广国内饲养绒山地区,品种资源优势明显。
岫岩县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秸秆饲料是绒山羊养殖主要粗饲料。岫岩县年产秸秆约23万吨,可饲喂33万羊单位。牧草资源丰富,产量相对较高,可有效弥补绒山羊养殖中粗饲料来源单一问题。
一是转型发展缓慢。传统的放牧和半放牧半舍饲饲养方式,日益受到受封山禁牧政策和环境约束。二是产业链条衔接不畅,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由于缺少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无法形成产业链条和品牌。三是饲养管理仍较粗放,饲养水平有待提高。四是粗饲料加工利用水平低,饲料配制不科学。粗饲料来源单一,加工调制较为粗放,种草养羊仅限大型规模养殖场;饲料配制较为随意,不能依据当地饲料资源条件进行科学配制,面临着饲料成本上升、养殖效益下降的困境。五是优秀种羊短缺、利用率较低。六是依然存在重视产绒量忽视羊绒细度现象,致使羊绒过粗,影响辽宁绒山羊整体品质。
到2025年,岫岩县辽宁绒山羊养殖数量稳中有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有效推进,种羊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初步建成繁、推、养、加、销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年存栏30万只,产绒量135吨。全舍饲率达到95.0%。
第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绒山羊“五化”舍饲配套技术,普及机械剪绒技术、秸秆高效利用技术和种养结合技术等实用技术,其中剪绒技术应用率达到95%,年利用农作物秸秆15万吨以上。
第三,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工作,形成产业优势。引进羊绒加工企业或委托加工方式,改变现有套绒销售格局,鼓励企业就地加工特色山羊羊肉,生产适合小众群体的包装产品、冻鲜肉产品、羊肉汤产品等。
鼓励引导标准化规模养殖。按照“五化”要求,引导企业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场。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和带动适度规模养殖。制定并完善绒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标准和规范,提升适度规模养殖水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科学使用辽宁绒山羊地理标志,充分开发辽宁绒山羊优秀遗传资源,不断提高辽宁绒山羊品种性能。鼓励精深加工,利用绒肉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优质品牌。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资金支持,加强技术服务,推广优质种公羊及各种先进利用技术,以提高绒山羊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防控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全面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种羊场疫病监测净化,完善生物安全措施。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做好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疫病防控等工作。开展技能服务型人才培训,提高基层推广人员业务水平。通过梯次培训与指导,提高养羊户的饲养管理水平。同时,以建立技术示范场点为抓手,通过辐射带动示范效应,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落实好绒山羊保险,化解绒山羊养殖户的养殖风险。规模化养殖试点,探索规模化养殖企业采用信贷担保、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支持绒山羊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