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部分焉耆马场马梨形虫病病原学检测及序列分析

2023-01-29 01:54诺明达来呼尔查巴音查汗
中国动物检疫 2023年1期
关键词:梨形焉耆马场

诺明达来,甘 露,李 丽,刘 燕,呼尔查,3,巴音查汗

(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2.和静县畜牧兽医站,新疆和静 841300;3.新疆农业大学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马梨形虫病(equine piroplasmosis,EP)是经硬蜱传播,由马泰勒虫(Theileriae-qui,T.equi)和马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B.caballi)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血液原虫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急性溶血、高热、呼吸困难和黄疸,急性感染时,易造成感染马匹死亡[1-4]。

EP 流行的恶性循环由“马匹-媒介蜱虫-梨形虫”等三要素构成[5]。硬蜱是本病传播媒介,对该病流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据报道[7],共有3 属17 种媒介蜱可传播此病,其中在我国可以传播EP 的媒介蜱包括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中华革蜱(Dermacentor sinicus)、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等。由于新疆传播EP 的媒介蜱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数量多、分布广,马匹存栏数居我国之首[8],马匹又以自然放牧为主,非常适于该病传播,因此该病在新疆发生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新疆马产业发展影响极大[9]。

焉耆马是新疆特色品种,主要饲养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焉耆县等地。该品种马匹的存栏量因多种原因在逐年减少,其中马梨形虫病是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新疆地区焉耆马场马梨形虫病流行情况,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 扩增的方法,2022 年在蜱虫活跃季节(3—5月)对和静县某乡村5 个焉耆马场(1~5 号)采集全血样品进行EP 病原DNA 检测,以获得该地焉耆马EP 流行资料,为制定有效的EP 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从新疆和静县1~5 号焉耆马场,以随机抽样方式分别采集56、39、14、10、37 份,共156 份全血样品置于EDTA 抗凝管中。其中,2~4、5~12、13~18 岁年龄段马匹分别采集血液样品12、105、39 份,公马、母马分别采集96、60 份。将全血样品带回实验室,-20 ℃保存。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琼脂糖、溴化乙锭,购自Sigma 公司;赛百盛血液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AxyGEN DNA 凝胶回收试剂盒,均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DL 2 000 DNA Marker、2×EsTaqMaster Mix,购自晶美有限公司。主要仪器:RADILAD20 台式高速离心机,西班牙ORTOALRESA 公司生产;DK-600A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恒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DYY-III-5 型电泳仪,北京六一公司生产;PCR 仪,美国Bio-Rad 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DNA 提取及PCR 扩增 从EDTA 抗凝管中吸出200 μL 新鲜血液,加入Proteinase K 混匀,后续操作按照血液/细胞/组织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步骤进行。马泰勒虫、马驽巴贝斯虫18S rRNA 特异性引物扩增,分别参照Kumar 等[10]、罗金等[11]提供的方法,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表1)。PCR 反应体系:2×EcoTaqPCR Super Mix 6.5 μL,上下游引物各1.0 μL,DNA 模板1.0 μL,ddH2O 补足至13.0 μL。马泰勒虫反应条件: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30 s,58 ℃退火45 s,72 ℃延伸30 s,30 个循环。马驽巴贝斯虫反应条件:除56 ℃ 退火45 s 外,其他条件与马泰勒虫反应条件一致。PCR扩增结束后,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置于凝胶成像仪中拍照观察。

表1 引物名称及片段大小

1.2.2 克隆载体构建及测序 将PCR 扩增出现与目的片段一致的条带,按照AxyGEN DNA 凝胶回收试剂盒说明书回收目的片段,胶回收产物与pMD19-T 载体连接。连接体系为10 μL:pMD19-T载体1 μL、PCR 产物4 μL、solutionI 5 μL。冰浴30 min 后,再加入感受态细胞50 μL,热激42 ℃、45 s,冰浴2 min,加入无抗性液体培养基900 μL,摇1 h;出现絮状物后,10 000 r/min 离心4 min,弃掉850 μL上清,将剩余的150 μL吹打混匀,并把液体加入到含氨苄青霉素的普通固体培养基上涂布均匀,放入37 ℃恒温箱,前30 min 正放,后倒放过夜;至普通固体培养基上长出单菌落时进行菌液PCR 检测,将出现阳性条带的进行保菌,保存至-80 ℃,然后送上海生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

1.2.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 软件分析血源性马梨形虫病病原不同地区、年龄、性别的分布差异,测序结果使用NCBI BLAST 进行在线比对后,利用Megalign 与Mega11.0 生物学软件中的邻接法(NJ)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树构建。分析模型为Tamura 3-parameter,进行1 000次自主复制,以确定模型的稳定性,最终获得系统发育进化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梨形虫病病原PCR 检测

2.1.1 马泰勒虫PCR 扩增 以18S rRNA 作为靶基因进行PCR扩增,经12 g/L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在431 bp 处出现目的条带,条带大小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

图1 马泰勒虫PCR 扩增结果

2.1.2 马驽巴贝斯虫PCR 扩增 以BC-18S rRNA作为靶基因进行PCR 扩增,经12 g/L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在452 bp 处出现目的条带,条带大小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

图2 马驽巴贝斯虫PCR 扩增结果

2.2 三间分布分析

2.2.1 不同马场 不同马场的统计结果(表2)显示,5 个马场的马泰勒虫总感染率为33.3%(52/156),马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26.9%(42/156),两者混合感染率为7.7%(12/156)。经SPSS 17.0软件分析,不同马场的EP 病原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95%CI 为1.7%~88.0%。

表2 5 个焉耆马场EP 病原感染情况

2.2.2 不同年龄马匹 不同年龄马匹的统计结果(表3)显示,各年龄段马匹均有EP 病原感染,其中13~18 岁马匹马泰勒虫感染率最高,2~4 岁马匹马驽巴贝斯虫感染率最高。经SPSS 17.0 分析,不同年龄段马匹EP 病原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95%CI 为2.5%~72.7%。

表3 不同年龄焉耆马场EP 病原感染情况

2.2.3 不同性别马匹 不同性别马匹统计结果(表4)显示,公马和母马均有EP 病原感染,其中母马感染率比公马略高。经SPSS17.0 分析,不同性别马匹EP 病原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95%CI 为4.3%~38.9%。

表4 不同性别焉耆马场EP 病原感染情况

2.3 病原核酸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2.3.1 核酸同源性比较 经同源性比较,测序得到的马泰勒虫18S rRNA 基因序列与参考虫株同源性为95.5%~100%(图3),测序得到的马驽巴贝斯虫BC-18S rRNA 基因序列与参考虫株同源性为98.6%~99.6%(图4)。

图3 马泰勒虫18S rRNA 基因同源性比对结果

图4 马驽巴贝斯虫BC-18S rRNA 基因同源性比对结果

2.3.2 系统进化树构建 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马泰勒虫18S rRNA 基因与马泰勒虫伊犁株(OL589505.1)位于同一分支上,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地区马泰勒虫株进化关系较远(图5)。马驽巴贝斯虫BC-18S rRNA 与马驽巴贝斯虫新疆株(MT563457.1)聚于同一分支,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地区马驽巴贝斯虫株关系较远(图6)。

图5 马泰勒虫系统进化树

图6 马驽巴贝斯虫系统进化树

3 讨论

EP 流行与马匹自身免疫力、蜱带虫率以及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携带EP 病原的硬蜱对该病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蜱虫数量越多其携带EP病原的概率就越高[12]。EP 必须通过硬蜱传播,而硬蜱主要在4—5 月活动,因此本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13]。研究[14]发现,EP 主要集中发生于2—6 月和9—11 月两个时间段,3—6 月为高发期,其中4—5 月为高峰期。而本次样品采集时间在3—5 月,主要在5 月份,处于媒介蜱虫活动高发期,故EP 发生率较高。

本次检测从新疆5 个焉耆马场检出EP 病原核酸阳性82 份,总感染率为52.6%(82/156),其中马泰勒虫感染率为33.3%,马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26.9%,两者混合感染率为7.7%。新疆这5 个马场的马泰勒虫感染率高于同地区散养户焉耆马阳性率(14.7%),而马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低于同地区散养户焉耆马阳性率(58.8%),这可能与圈养、散养的管理模式、饲养方式有一定的联系[15]。新疆这5 个马场的马驽巴贝斯虫感染率稍低于伊犁昭苏地区的27.23%,马泰勒虫感染率略高于伊犁昭苏地区的19.25%,这可能与气候条件、饲养管理、预防措施等有关[16]。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EP 流行较严重,因此要高度重视该病预防。首先要改变饲养方式,由自然放牧改为轮牧饲养,以减少马匹与媒介蜱接触的概率;其次要消灭媒介蜱,定期进行季节性驱蜱,使用驱蜱剂对马匹进行药物预防,以降低媒介蜱数量,阻断病原传播途径;最后要加强对马匹的EP 病原检测及监控,随时反馈和分析数据,及时调整EP预防控制策略。

本研究选取新疆5 个焉耆马场作为试验点,调查马梨形虫病病原感染情况。通过测序比对发现,马泰勒虫、马驽巴贝斯虫与各自参考虫株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5%~100%、98.6%~99.6%;进化分析发现,马泰勒虫18S rRNA 基因与马泰勒虫伊犁株(OL589505.1)位于同一分支上,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地区马泰勒虫株进化关系较远。马驽巴贝斯虫BC-18S rRNA 与马驽巴贝斯虫新疆株(MT563457.1)聚于同一分支,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地区马驽巴贝斯虫株关系较远。由此表明,本地焉耆马场的EP 主要通过当地蜱叮咬传播。本研究为地方蜱及蜱传马梨形虫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4 结论

本研究发现:新疆地区焉耆马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EP 病原感染,感染虫株与本地虫株进化关系最近,表明本地焉耆马场EP 主要通过当地蜱叮咬传播。因此,要高度重视该病预防,将马匹由自然放牧改为轮牧饲养,定期进行季节性驱蜱,同时加强EP 监测,及时调整预防控制策略。

猜你喜欢
梨形焉耆马场
四川道孚县牦牛梨形虫的分子检测及中药防治研究
青海马场台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马场(外一首)
马 场(外一首)
数据规则化技术在焉耆盆地老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梨形”身材 比“苹果形”更健康
焉耆北渠村采风(外四首)
焉耆味道
灯泡为什么做成梨形?
焉耆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