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若岚 孙小孟
(重庆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2160)
语境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人类学家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的语境意义思想。马林诺夫斯基(1923:312)从人类学的角度提出语言是人们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的完整话语,强调语境对话语意义生成的重要性,首次提出了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两个概念,开辟了语言研究的新道路。约翰·罗伯特·菲斯(John Rupert Firth)继承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思想,从社会的角度认识语言,重视语言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建构了情景语境理论。菲斯(1957:181-183)将情景语境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语言内部的上下文语境或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另一类是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外部语境或场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至此,语境理论的建构初步完成。迈克尔·韩礼德(Michael.A.K.Halliday)等(1985: 38-39)发展和完善了菲斯的语境理论,从理论上对情景语境重新界定,提出了语域(register)理论,厘清了语境、语言形式和话语意义三者之间的关系,标志着语境理论趋于成熟。韩礼德还将他的语境理论融入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言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为探究语篇功能,进行语篇(话语)分析和多模态话语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分析方法。
随着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发展,语境要素的身份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多模态话语研究也产生重要影响。张德禄(2018:3)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系统性指出,构成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要素兼具背景和意义建构的双重身份。语篇中作为意义生成和认知背景的语境要素在多模态语篇中能够直接参与话语意义建构。由此,本文将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语境观和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的目标,通过实例探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中语境要素的“意图”转向,力图引起学界对语境理论的再思考,为厘清语境与话语及其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借助语境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话语的社会文化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韩礼德(1994)把语言符号及其语法结构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意义潜势的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的语境理论也主要围绕语言使用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进行研究。文化语境是语言建构和表达意义的文化背景,包括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各种社团文化在内的现代文化(韩礼德,2008:20)。也就是说,文化语境就是文化,在外部表现为社会系统,在内部表现为思维、信念、价值观等,即意识形态,在具体的语篇或话语交际中表现为体裁,为符号系统提供了生存和意义建构的环境。因此,詹姆斯·罗伯特·马丁(James Robert Martin)(1992: 507) 认为文化语境包括体裁和意识形态,体裁决定了语篇的类型及其词汇、语法的使用和语言组织的规范,比如广告语篇、散文语篇、书信语篇等都有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表达规范;意识形态由体裁实现,内嵌于具体的语篇,是组成文化核心层面的编码取向的系统(Martin,1992: 507),既决定着话语者对词汇语法系统的选择,从交际层面看,也影响着语篇的意义和目的。韩礼德(2007: 269-290)把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关系看作系统与实例的关系。在交际中,具体的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一个实例,一个基于交际需要而产生语篇的语境,由三个变量组成:(1)话语范围(field),指通过话语所进行的事件与活动;(2)话语基调(tenor),指谈话双方及其关系;(3)话语方式(mode),指语篇的成分、组织方式及其在语境中的作用。这三个变量分别对应话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不难看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既是语篇展开的具体环境,又通过语境变量实现与语言三种纯理功能的一一对应,这三种功能又分别影响并依赖各自系统下词汇和语法的选择与运用。语境与语篇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互动中建构意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运用系统的理论来研究语言,为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功能语言学与话语分析的多模态转向使多模态话语分析(MDA)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多模态话语分析把文字、图像、颜色、声音、表情、动作等多种符号共同纳入话语范畴,各种符号通过互动、协作等方式建构完整的语篇或交际事件。由于多模态话语分析与文本语篇分析有共同的符号系统和理论渊源,因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和话语分析框架对多模态话语分析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然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不能满足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需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框架是针对语言做出的,在意义建构上也是探究词汇和语法在情景语境三个变量中的具体应用和表意机制。与特定交际相关的非语言符号被作为语境因素对待,没有分析其是否直接建构意义。多模态话语研究继承了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思想。岗瑟·克雷斯(Gunther Kress)和塞欧·范柳文(Theo van Leeuwen)(1996/2006: 114-115)通过视觉语法理论分析和证明了非语言符号对话语意义的建构功能,扩大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并把参与交际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统称为模态符号。因此,在多模态话语中,各类模态符号既出现在话语表达层面,又出现在语境层面,在表达层面是表意方式,在语境层面是话语的语境(Wegener,2016: 227-248)。即是说,多模态话语分析改变了语境概念和所包含的内容,原来的语境因素减少了,表意系统的要素增加了(张德禄,2018:2)。情景语境的概念从以语言为中心扩大到以语言和行动为中心,话语范围从通过文本语篇反映的社会活动扩大到由多模态符号呈现的社会活动或具体事件,话语基调由话语交际者增加到话语交际者和交际中的行为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话语方式由原来简单的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转换成多模态之间和模态组合之间的区别(张德禄, 2018:2)。
总体来看,多模态话语分析中的语境理论与话语意义的生成理论是一致的,都是系统性的。文化语境本身是意义系统,在话语中表现为体裁系统,由符号系统实现。文化语境中的社会系统是符号系统意义潜式的总体表现形式,文化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是意义系统的内在特征(张德禄,2016:5)。话语意义是话语者根据交际需要,从符号系统中选择相关的符号,通过有目的的交际实践来实现。在传统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中,非语言符号在背景层,语言符号在意义表达层,话语意义最终由语言符号和语法系统实现。在更广泛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多模态话语是由多模态符号组成的意义构型。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多模态符号既在背景层,也在意义表达层,甚或同时出现在背景层和表达层,相互协调,兼具了背景与意义建构的双重职能。在此过程中,多模态符号的身份分配由交际目的或交际者的兴趣来调节和控制(Kress, 2010: 10)。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语境思想更符合实际社会交际的多模态性,为全面、系统、有效地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批评话语分析(CDA)是20世纪90年代起话语研究领域与多模态话语分析并驾齐驱的另一重大话语研究方向。传统的批评话语分析主要通过对语言文本的分析,揭示权势阶层如何对社会实践进行语境重置,操控人们的意识形态,以维护自身权益,从而激发人们对话语与社会不平等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多模态话语分析与批评话语分析对话语意义生成的多模态性具有一致的认识,研究对象上也有许多共同的选择,都注重对特定语境下的话语内容,以及构成话语内容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本身的分析,二者的交融能够进一步发展多模态的分析功用,拓展与深化话语研究的视角,由此产生了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Multi-modalCDA)(Machin, 2013:247-255)。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在整合批评话语分析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基础上,深化对多模态符号资源的认识,关注符号资源的功能性与系统性之间的巨大张力,重点考察符号资源在使用中的社会属性,即多模态符号的社会动允性(Machin,2016: 322-334)。这超越了传统批评话语分析对话语中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负面意指,旨在从更宽广的社会视角出发,通过话语分析,揭示并试图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从利用符号的意义潜势到探究符号的使用目的,从话语的批评分析到话语的社会建构的转向(潘艳艳2020:40)。
话语是社会中使用的语言,具有多重社会功能。多模态话语用多模态符号建构、表达意义,行使社会功能。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以模态的社会动允性为驱动力,从文化语境、意义建构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探究多模态符号在话语运作不同层面的身份和功用,关注不同符号资源的社会动允性或功能性差异。也就是说,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充分利用了符号资源的功能性和系统性之间的巨大张力,不仅考量了符号系统对话语意义的建构功能,还通过批评话语分析,探究了多模态话语在建构社会的过程中,各模态符号的身份与功用。鉴于对多模态话语进行批评分析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建构,多模态话语所在的文化语境中的思维方式、信念、价值观等意识形态要素必然也通过符号系统表征出来,通过话语实践来影响人们的思想信念和行为方式,以此参与社会建构。因而,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能够使文化语境的部分要素从背景走向前台,从建构话语意义转变为实现话语意图。介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是系统与实例的关系,下文主要通过文化语境来具体探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中语境要素的身份和功能转向。
多模态话语生成于特定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来自文化系统,即文化语境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物质实体层、制度规范层和观念层(张公瑾 等,2004: 20),都可以由符号系统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文化本身就是由符号系统建构的一套意义系统(Halliday et al., 1989: 4)。在多模态话语中,文化语境既作为大的背景意义系统存在,在交际行为中又体现为具体的情景语境。交际者基于话语范围和交际目的,通过多模态话语的方式把背景意义系统中的一些元素提炼、加工、呈现和传递出来,以实现交际的意图和目的。话语分析者从批评和社会建构的视角,通过分析多模态话语中文化语境的部分要素从背景转向前景的过程,以及多模态话语的设计和使用策略,探究多模态话语的社会文化功能。具体来看,在话语生成之前,文化语境是背景,包括社会现实、历史背景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在话语生成之中,文化语境体现为具体的情景语境,包括话语的范围、基调和方式;在话语的表达中,一部分语境要素直接参与话语表达和意义建构,另一部分语境要素成为内容层的语境成分;在话语的理解中,语境要素兼具了背景与目的的双重身份。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者结合具体的内容层语境,通过视觉语法、意象图式、隐喻等认知方式分析和识解多模态话语所表达的意义,呈现的社会问题和传递的思想观念,使原来处于背景中的部分文化元素前景化,成为话语内容和目的的一部分,影响并作用于受话者,实现话语的社会功能。因此,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中,语境既促成了话语意义的建构,又是实现话语意义和目的的物质实体(张德禄,2018:3),形成了一种元叠加现象。语境以此实现了从文化客体到文化主体的转换,这一转换是随着话语的生成,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来实现的。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支撑,吸收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等理论,对多模态话语进行从意义建构到意义表达,再到认知理解、批评与分析等系统性的研究,既包括积极与消极,也包括建构与解构,从而全面了解话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体系(潘艳艳,2020:40)。也就是说,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既不像传统的批评话语分析那样,以揭露权力关系和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操控为目的,也不像多模态话语分析那样,主要探究多模态符号对话语意义的建构,而是从社会建构的视角,持中立的态度,通过客观分析话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传递的价值取向,探索和利用其对社会建构的意义。
话语对现实社会的建构本质上是对人的建构,主要通过其负载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来实现。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群体共享的基本观念体系,影响着社会成员对社会事件的态度,控制他们的话语实践和社会行为(van Dijk,2011: 379-407)。特定群体的意识形态包括思维模式、风俗习惯、社会规约和信念价值等,这与文化的规范体系和观念体系及其表现形式是一致的。因此,文化又称为意识形态复合体(Hodge et al., 1988:3-4)。如同语言语境一样,多模态话语的文化语境也包括体裁和意识形态,只不过体裁由不同语类的多模态话语体现,如电视广告、电影、纪录片、漫画等;意识形态主要体现为代表文化核心层的观念体系。如前文所述,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使文化语境中的一些要素从文化客体转变为文化主体,这种转换尤其凸显了文化观念体系的输出与前景化。话语者借助话语权和各种媒介,通过多模态话语的形式,使处于文化语境中的信念信仰、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等观念体系前景化,传递给受话者,影响其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实践。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从功能和认知的视角揭示了文化语境的观念体系从背景到前景,从被输出到被识解的转向过程,为话语设计者充分利用多模态话语实现观念输出和价值传播提供启示。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不仅阐释了多模态话语的意义,而且为通过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来揭示和分析社会问题,输出正确的观念体系,从而影响公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使其更好地参与社会建构提供了启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社会、民族和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闫文培,2007:28),文化建设的根本是观念体系的建设。只有在正确的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在科学的思想观念的武装下,社会主体才会建构出更合理的制度体系和规范体系,形成良好的行为风尚和精神面貌,提高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形象。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使文化语境中的观念体系从背景走向前景,凸显了文化观念体系的输出与传播。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文化语境中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可以作为通过多模态话语和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去传播优秀文化,重建受话者的思想价值观,提高其文化自信和自觉意识,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有效元素。这不仅有利于改善民族和国家自身的文化形象,促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伴随先进价值体系而产生的更合理的制度体系、规范体系、外交政策和全球视野等能够推动经济、政治、科技等各领域的发展,提高一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孙小孟 等,2020a:69)。因此,多模态话语已经成为输出价值理念,改善国家形象,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梁兵 等,2015;赵秀凤 等, 2017;孙小孟,2020b)。语言学界可以通过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去揭示现存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多模态话语从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层面去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使其从精神、心理和行动上继承、践行和发扬优秀的思想价值理念,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形象,促进文化建设。
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语境思想和上述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中语境的目的转向及其社会文化功能,我们尝试用图1来呈现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中语境要素的目的转向过程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建构意义。
图1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中语境要素参与文化建构的流程图
由图1可见,文化、语境、话语及其社会文化功能是一个系统。文化语境来自文化系统,主要以语类和意识形态的方式作为话语生成的背景,具体的情景语境和多模态话语都由多模态符号建构。话语分析者基于具体的情景语境,采用视觉语法、概念整合等理论对多模态话语进行批评分析,将多模态话语所内含的社会问题和思想观念体系前景化,通过认知机制,传递给受话者,以此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实现话语的社会文化功能。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中语境要素的目的转向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公益广告是典型的以宣传公益理念,传播文化价值和规范公众行为的多模态语类形式。电视公益广告是由动态影像、声音、色彩、文字、音乐等多模态符号建构的多模态动态语篇,具有动态叙事性和鲜活性,主题贴近大众生活,是进行文化宣传和普及优秀价值理念的有效方式。央视公益广告《餐饮浪费》于2015年12月2日在央视不同频道上映,至今仍在央视网和各大公益平台播出。整则广告时长35秒,主要由三组镜头构成。第一组镜头(图2~5)由四个连续的动态画面构成,每个画面以相似的就餐场景呈现出餐饮浪费的不同方式和缘由;第二组镜头(图6~8)由三个多模态图片呈现的不同数据说明了餐饮浪费的巨大价值;最后一个镜头(图9)以纯文本的形式点明广告的主题:节约无小事。
图2
图3
图6
图7
图8
图9
这则公益广告的语境是时下餐饮文化中导致食物浪费的一些“思想意识”和“浪费行为”,前者体现文化语境,后者体现情景语境。从文化语境看,食物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物质财富,是可再生资源。根据体认的规律,一方面,食物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大自然产生,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又导致粮食匮乏。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地处不同地区,对自然资源有不同的认知,加之在具体社交中的目的和需求不同,会对餐饮消费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观念,这些态度和观念是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到图5以就餐场景展现了具体的情景语境。图2到图4的话语范围是请客吃饭,话语基调是请客者和被请者,话语方式是多模态符号的组合形式。面对满满一桌子的饭菜,被请者以有声语言提示:“不要点太多了”“太客气了,点这么多菜!”“剩了这么多,打包吧?”,请客者以有声语言回应:“没事儿,一点也不多”“老朋友难得一聚”“不用(打包)啦”。然而,动态影像上的多模态文字符号、表情图和思维泡却揭露了请客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多点菜,显得我大方”“反正公款报销”“打包多没面子”。就餐者不同的餐饮态度和心理反映了餐饮文化中持节约和浪费两种截然相反的餐饮观,这两种相悖的餐饮观共存于餐饮文化,影响着人们的餐饮行为。广告以多模态话语的形式把这两种餐饮观生动地体现出来,同时以表情图、悬空气泡、音乐和文字等形式凸显出一些不良的社会习俗、报账制度和面子准则。也就是说,广告以多模态话语的形式呈现的是点菜吃饭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传递的却是餐饮文化中对人们的饮食消费行为和社会资源影响至深的不同餐饮观。图5以两代人的对话和多模态符号映射了不良餐饮观对子孙后代的影响。
图4
图5
图6到图9以黑白色调的强烈对比凸显信息的显著性和鲜明度,把文字和数据放在图片正上方,通过不同的字号提高信息值,突出餐饮浪费的巨大额度及其可利用价值。这三幅图用客观的数据向观众说明了个体外出就餐的浪费比例和全国餐饮浪费的总额,不仅使文化语境中处于背景的餐饮浪费观前景化,还用全国小学生“一年”的午餐费用来反映餐饮浪费的巨大价值,这一方式对成年观众具有更强的震撼力。图9把“节约无小事”放在页面中间,作为页面唯一的信息,并以白、黑、红这三种色差对比度极强的颜色和明显的字号差,体现“无”的最大显著性和信息值,以此凸显广告的主题,放大餐饮文化中的节约观:节约无小事,任何浪费的理由和目的都微不足道。从分析看来,多模态话语能够将文化语境中隐藏在背后的思想价值观以司空见惯的场景展现出来,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通过视觉语法和概念隐喻等方式揭示多模态话语反映的社会问题,并把正确的价值理念前景化,传递给受众,以此推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价值观,规范公众行为。这对纠正社会中的不良现象,提高文化自觉,促进社会文化建构具有积极意义。
在传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语境观中,语境主要是话语意义生成和话语者进行交际的背景,语篇意义产生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所提供的文化背景和意义系统,由词汇、语法实现。在多模态话语和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中,语境因素不仅是话语生成和交际的背景,还直接参与话语意义的建构与表达,实现了从“背景”到“意义”,再到“意图”的转变。由是观之,语境理论的发展模式与话语发生学(logogenesis)的进化有类似之处。话语发生学的发展是从系统到实例,再把实例作为资源返回系统,成为供用选择的一部分(Halliday et al.,1999:384)。语境要素亦是如此,多模态话语的文化语境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系统,文化语境中的部分观念体系既作为话语生成的背景,又通过多模态符号建构和表达出来,成为话语意义和目的的一部分,受话者通过认知方式去理解话语意义和内涵的价值观念。反过来,这些意义和价值观念又影响受话者的思想价值观和社会实践,最终又回归社会文化系统(见图1)。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把语境要素从背景到前景,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向过程呈现出来。语境要素的地位从背景、意义系统的备选层上升到话语的目的层,语境要素的功能也从辅助意义建构发展到参与意义建构和实现话语意图,从而促进多模态话语更好地实现其社会文化功能。
多模态话语本身具有多元性与动态性。以三元以上的多模态话语为例,本文通过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探讨了语境要素身份和功能的转向。二元和其他多模态话语中的语境要素是否具有同样的情况还有待于后期研究的进一步验证。总之,语境理论的发展反映了话语分析中有关意义、目的、功能、认知、批评和建设等多层次话语研究的递进和发展,体现了适用语言学话语分析新的社会价值,进一步探索通过话语和多模态话语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为实现话语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功能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