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家蚕白僵病新药配方筛选试验

2023-01-28 16:32黄深惠蒋满贵黄旭华唐亮陈小青唐名艳赵烨芸潘志新
广西蚕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有效氯白僵菌三氯

黄深惠,蒋满贵,黄旭华,唐亮,陈小青,唐名艳,赵烨芸,潘志新*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市 5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 530007)

白僵病是一种真菌病,病原主要为球孢白僵菌[1],可以通过昆虫角质层侵染,也可以通过口器侵染,孢子在空气、水中都很容易传播[2-3],当家蚕白僵菌分生孢子粘附在蚕体表面上,在适合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发芽侵入蚕体导致白僵病发生。每年4—6 月,温度在24~28 ℃时的阴雨潮湿天气时,比较容易暴发家蚕白僵病,给蚕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危害蚕业安全生产[4]。目前在生产上防控家蚕白僵病主要依靠加强养蚕前、养蚕中、养蚕后的消毒工作,以阻断白僵菌与蚕体接触,并进一步杀灭白僵菌,防止白僵病的发生。养蚕前、后主要用漂白粉、漂粉精、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等消毒剂配成溶液对蚕室蚕具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养蚕期间主要用新鲜石灰粉或新鲜石灰粉与含氯制剂配成的防僵粉对蚕体蚕座消毒[5-8]。新鲜石灰粉对白僵病有显著防控的效果,在生产中,广大蚕农因为开放式储藏石灰,往往造成石灰被空气氧化而失去防控效果[9]。石灰与二氯异氰脲酸钠、三氯异氰脲酸、漂粉精等含氯制剂制成的防僵粉需要现配现用,且常常出现因混合不均匀而导致家蚕出现中毒吐水的现象。其他药物虽然具备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但在潮湿天气,对保持蚕座的干燥程度不佳,因此也没有广泛应用[10]。

在新型蚕药筛选研究中有不少关于防控白僵病的药物报道。董法宝等[11]研究发现桑树内生拮抗细菌LulO-l对家蚕白僵病的预防及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55.88%、34.00%。李云芝等[12]研究发现0.2 g/L 二溴海因药液对家蚕病原白僵菌的消毒效果为100%。闵巍巍等[13]研究发现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真菌病防治效果良好,200 μg/mL时防治效果达100%,且对家蚕生长发育、茧质无不良影响。张磊等[14]研究主要成分为乙基硫代磺酸乙酯的蚕药“防僵灵Ⅱ号”对家蚕真菌病的防治效果,发现“防僵灵Ⅱ号”在稀释500倍以上时对家蚕常见真菌病的防治效果达100%,对家蚕无明显毒副作用。这些药物对白僵病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但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由于生产、储存、运输、干燥效果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还没有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为了解决生产上防控白僵病用药的安全、有效、储存等问题,本试验选用质量稳定、吸湿性好的焦糠粉与含氯制剂组合,进行防控白僵病效果试验,筛选出较好的药物组合进一步进行稳定性试验和安全性试验,旨在选出防控效果好,对蚕安全、质量稳定、使用和储存方便的新型配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蚕品种:两广二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白僵菌,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提供。

试验药品:漂白粉(深圳宏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三氯异氰脲酸(湖南桂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二氯异氰脲酸钠、焦糠粉(鱼台恒东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新鲜石灰粉。

1.2 试验方法

1.2.1药效试验 设置药物处理组、1 个阳性对照组和1 个空白对照组,每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30 头二龄起蚕。

药物处理组配制:将漂白粉与新鲜石灰粉均匀混合配成含有效氯为2%的漂白粉+石灰粉(2%有效氯)组合A,作为药物对照组;将漂白粉、二氯异氰脲酸钠分别与焦糠粉均匀混合配成含有效氯为2%的漂白粉+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B、二氯异氰脲酸钠+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C;将三氯异氰脲酸与焦糠粉均匀混合配成含有效氯为2%、3%、5%、7%的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D1、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3%有效氯)组合D2、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5%有效氯)组合D3、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7%有效氯)组合D4。总共7个药物处理组。

将1×105个/mL白僵菌孢子用棉签涂抹到2龄起蚕身上,每头20 μL菌液,蚕儿下面垫有滤纸,让蚕儿在滤纸上爬行30 min,之后药物处理组分别在蚕体身上撒上相应的药物,阳性对照组只攻毒不撒药物,空白对照组不攻毒不撒药物,撒完药物30 min 后给所有家蚕添食正常桑叶,连续撒药3 次,其他试验组均正常添食桑叶,饲养至阳性对照组蚕儿发病(4 d左右),开始调查所有试验组的蚕儿白僵病发病情况,饲养至第8 d,统计家蚕白僵病发病情况,计算药物的防控效果。药物防控家蚕白僵病效果以保护率表示,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2.2药物稳定性试验 将D3、A 分别以相同的条件储存0 d、10 d、30 d、60 d、180 d、360 d,存储条件为塑料袋装,封口,室内自然环境条件存储,在存储到设定的天数后分别进行防控白僵病药效试验,药效试验方法按照1.2.1进行。

1.2.3药物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设D3、A 两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头蚕,给药时间为小蚕期1~3 龄眠蚕和起蚕撒药,大蚕期4~5 龄眠蚕、起蚕及每天早上撒药,撒药后10~30 min 再喂食,直至家蚕上蔟结茧,最后调查全茧量、茧层率、死笼率等指标,评价药物对家蚕的安全性。

1.2.4统计分析方法 保护率、全龄经过时间、全茧量、茧层率、死笼率等试验数据用SPSS19.0软件分析各试验组数据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物的防控效果

表1显示,A、B、C、D1、D2、D3、D4对家蚕的保护率分别为61.11%、62.22%、64.44%、71.11%、84.44%、91.11%、92.22%,各药物组合对家蚕白僵病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同为2%有效氯的组合A、B、C、D14 个组合中,D1的保护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显示三氯异氰脲酸与焦糠组合防控白僵病的效果最佳;D1、D2、D3、D4为三氯异氰脲酸与焦糠形成不同有效氯的4个组合,有效氯分别为2%、3%、5%、7%,保护率与有效氯含量成正比。

表1 各药物处理组对家蚕白僵病的防病效果

2.2 药物的稳定性

从表2 中可以看出,随着储藏天数的增加,对照药物A 对家蚕的保护率逐渐降低,由储存0 d 的61.11%下降到360 d的30.52%,对白僵菌的防控效果下降幅度很大,证明其质量极不稳定,在蚕业生产上需现配现用;D3随着储藏天数的增加,对家蚕的保护率基本不变,保护率由储存0 d 的91.11%下降到360 d的86.67%,对白僵病的防控效果下降很小,证明D3的质量比较稳定,可长期储存。

表2 药物储存不同天数对家蚕保护率的变化情况

2.3 药物的安全性

由表3显示,2种药物在家蚕全龄期间使用,2组家蚕的全龄经过时间、全茧量、茧层率、死笼率没有显著差别,A为漂白粉与新鲜石灰粉均匀混合配成含有效氯为2%的防僵粉,在蚕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对家蚕没有任何毒性作用,证明D3对家蚕没有毒性作用。

表3 药物对家蚕的毒性评价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当浓度为1×105个/mL白僵菌孢子感染家蚕2龄幼虫时,使用A、B、C、D1、D2、D3、D4等7个组合防控家蚕白僵病均能起到一定的防控效果,D3和D4的防控效果比较理想,对家蚕的平均保护率分别为91.11%和92.22%,显著高于生产上常用的防僵粉的保护率,但由于D4有效氯高达7%,对桑叶有一定的氧化作用,会引起桑叶少量变黄,影响家蚕的正常发育,D3对桑叶则无氧化作用,且对蚕无毒害作用,因此D3可以作为防控家蚕白僵病比较理想的药物组合。

在开发新型蚕药的过程中,要注意组合药物中各成分的含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各成分组合起来的兼容性。在蚕业生产过程中,防控白僵病的防僵粉在大蚕时有效氯含量应为3%,小蚕时应为2%左右,高于这两个有效氯含量时就容易引起家蚕出现中毒吐水现象。在本试验药物筛选过程中发现二氯异氰脲酸钠或漂白粉与焦糠粉混合在一起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封装后尼龙袋会出现袋子膨胀,内壁附有水珠的现象,不宜作为药物组合物使用。生产中常用新鲜石灰粉与含氯制剂混合制成防僵粉,由于新鲜石灰粉为强碱性,而三氯异氰脲酸为酸性,相互混合后只能现配现用,否则容易发生酸碱反应,降低有效氯含量,且新鲜石灰粉暴露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碳酸钙从而造成杀菌能力下降,导致防控效果不佳。

本试验用的焦糠粉是将焦糠粉碎后过60~100目筛后获得的,质地柔软,可以与蚕体、蚕座全面接触,大大增强了对蚕体、蚕座干燥吸湿的功能,同时焦糠粉也能充分地附着在蚕体上形成一道隔离层,使蚕体与焦糠粉附着的消毒剂充分接触,混合在焦糠粉中的三氯异氰脲酸可直接杀灭已粘附在蚕体表面上的白僵菌分生孢子,起到更好的消毒防病效果。本试验使用的焦糠粉质地均匀,质量稳定,与三氯异氰脲酸能够均匀混合,有效氯达5%时仍对蚕和桑叶无毒害作用,具有较好的防控白僵病效果,且质量稳定,可以长期储存,便于运输,适合在蚕业生产上作为防控家蚕白僵病药物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有效氯白僵菌三氯
漂白粉有效氯测定方法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蔗糖中1,1,2-三氯乙烷含量的研究
常见有效氯试剂代替氯胺T在氰化物测定中的应用及探讨
耐次氯酸盐漂白试验中工作液的配制方法
凡是杀菌的护理用品要小心了
不同储存温度对白僵菌孢子活性的影响
白僵菌属分类研究进展
白僵菌应用研究进展
白僵菌对酚类转化及僵蚕中4-O-甲基葡萄糖苷化产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