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城市双修” 的老旧公园更新改造

2023-01-28 11:26李钏源
山西建筑 2023年2期
关键词:城市双修双修公园

周 意,李钏源

(1.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96; 2.三江学院建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1 概述

我国城市公园发展历史不长,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园是上海公租界 “公花园” (现黄埔公园),诞生于1868年[1],之后一些大城市相继开展了公园建造活动,期间最为高速发展的阶段便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1992年创建园林城市的普及,大量的资金投入,让公园的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 000个发展到2002年的4 000多个[2]。这样密集而快速的公园建设,也埋下了隐患,生态恶化、设施老旧、功能配置落后等诸多问题,让大量城市公园活力渐失,人际罕至,无法起到服务市民户外休闲的作用。2017年,住建部提出的 “城市双修” 建设理论,为此类公园改造提供了思路、指引了方向。 “城市双修” 是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 “城市病”[3-4]。

本文重点研究 “城市双修” 理念指导老旧公园改造的具体措施。以濑渚洲公园为实例,探索其改造过程中 “城市双修” 相关策略具体应用场景。

2 公园基地概况

2.1 公园背景

濑渚洲公园位于高淳区东南侧,固城湖西北岸,同时临近石固河地理位置优越。基地三边紧邻市政道路:北临宝塔路,西邻丹阳湖南路,南临滨湖大道可达性良好。公园整体呈现长方形,南北方向长度约有1 300 m,东西方向长约370 m,总面积约为31.06 hm2。

公园始建于2004年10月,次年9月完工并向市民开放,初建成时是以自然湿地为主,景观水域面积占12.4 hm2,绿化面积占14.6 hm2,分为4个功能区,5个植物主体区,是集市民休闲、内涝防治、污水净化为一体的郊野湿地公园。

2.2 公园现存问题

由于公园建设时间较长,管养水平差等诸多因素,公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

1)公园与外部城市衔接问题。

濑渚洲公园虽北临宝塔路,西邻丹阳湖南路,南临滨湖大道,被市政道路环绕,但由于出入口数量不足,停车场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公园与城市道路衔接界面联系不足(见图1),无论车行还是人行进入公园都十分不便,公园可达性差。同时公园周边环境与设计之初变化巨大,现公园东西两侧均为密集的居住区,南侧为固城湖湿地公园,北侧为迎宾广场。就区位而言,濑渚洲公园应是高淳市区重要的城市公园,但现状公园的设计理念、空间开放度、功能配置等,都无法与外部的城市环境友好衔接。

图1 现状鸟瞰与城市联系不足

2)公园内部生态问题。

水生态:用地自南向北,标高由6.0 m~11.0 m,渐次抬高。公园建设之初为解决供水及水质问题,在固城湖内建有一座潜水泵,通过管道将湖水输送至公园北端,引湖水对公园进行冲洗,利用在公园南端的排水泵和管道,将水排入石固河内。但园内部分狭窄的水域内依然存在水动力不足的情况,水质较差(见图2)。

图2 水动力不足水质较差

海绵城市:建设时期并无海绵城市方面的考虑,园内的硬质广场都为不透水铺装,不利于雨水生态下渗,园区内也没有对雨水回收利用的有效措施,大量地表径流被直接排入雨水管道。

植物多样性及适宜性:园内植物长势良好,但由于生长时间较长,植物呈现出局部种植过于郁闭(见图3),部分种植长势不佳等问题,品种适宜性和多样性有待提升。

图3 植物种植郁闭

3)公园功能配套问题。

公园最初建设性质为郊野湿地公园,但随着高淳市区的扩张,公园逐步演变为城市公园,场地周边东西侧密布居住区。而目前公园现状节点、活动场地较少。硬质活动场地基本聚集在北入口、南入口、西入口,其中部分入口活动场地空间也相对局促。园内其他区域也只是零星点缀着一些亲水平台,缺乏活动内容及相关场地、远远无法满足市民的户外活动需求。

公园内同样缺乏公共服务建筑,现公园内经营性建筑有沿丹阳湖南路一侧的梦里水乡酒店、名人岛酒店会所,以及湖心岛上的会所,其租赁年限为10 a~20 a。功能性建筑有南北各一个厕所,以及沿丹阳南路,滨湖大道各一处泵房,还有一处教堂,缺少小卖、轻餐饮、健身休闲等配套。

3 “城市双修” 语境下的公园定位

高淳的定位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综合服务功能为核心、文化生态功能为特色的滨湖城市。濑渚洲公园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资源,应被建设成为一个聚集人气的休闲活动的目的地,以丰富的休闲活动、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新城市片区的中心花园(见图4)。

图4 公园规划平面及效果图

改造从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两方面切入,利用城市修补技术对公园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空间提升,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对驳岸自然软化、水体综合治理、植物配置优化改善公园生态。意图通过开放化改造、功能化提升凸显公园品质,汇聚周边人气,将其打造成高淳新城最具生态活力的滨水休闲公园。满足市民对娱乐康体、滨水休闲、绿色观光等多样化需求,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5]。

4 基于 “城市双修” 理念的改造策略

4.1 公园布局优化

加强公园与都市互动,公园景观开放化改造包括:增设公园出入口、完善景观绿道、优化功能分区、营造核心运动区、设置景观节点功能互补(见图5)。

图5 开放化改造措施

基于对场地周边城市道路及周边地块建设情况的充分分析,在居住小区密集、人流大的区域增设景观出入口,打通公园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将活力引入公园。交通组织上打通滨水空间联系,联通断点、增设桥梁,因地制宜打造完整的公园绿道系统,形成 “一大三小” 的绿道环线, “一大” 为环绕整个景观水体的3 km环形绿道, “三小” 分别为1 km滨水绿道、1 km运动跑步道、1 km森林漫步道为游园者提供多样化体验。功能分区在原有的分区基础上重新梳理,形成 “一心四区” 的功能结构, “一心” 为核心运动区, “四区” 分别为入口展示区、风光休闲区、生态花园区、滨水观光区。其中入口展示区:主要打造公园的入口形象,兼顾一些丰富的滨水展示空间,通过绿化植被营造林荫宜人的入口环境。滨水观光区紧邻市政道路丹阳湖南路、宝塔路,通过梳理植物,营造活动场地来展现面向城市界面的自然风光,同时为市民提供丰富的邻水休憩空间,让游憩的人们感到宁静舒适。运动休闲区针对原公园缺乏足够活动场地的情况,结合周边用地,分析公园常用人群,设置丰富合理的运动场地,提高公园的人气。同时也为周边市民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运动休闲体验。风光休闲区:将原有的较为普通的种植绿地,进行地形的再塑造,将原有水动力不足的水景改造,围绕其周边设计大地艺术般的微地形景观。

4.2 特色功能置入

园内增设以体育运动为亮点的主题景区。设计将原公园中心人际罕至的湖心岛改造为公园核心区,以体育运动为主题,打造高淳区域内第一个体育公园,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种植基础上增加运动场地,场地以弧形加圆形的构图形式布置(见图6),整体感观动感活力,外围为舒朗的绿化种植,让运动场地与水景空间视野上相互渗透,公园为体育运动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体育运动为公园带来人气活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园运营收益。

图6 体育运动区鸟瞰实景

运动场用多功能复用方式设置,一场多用,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资源,减少公园内部的硬质场地。在运动种类上选用大众喜闻乐见的种类,覆盖全年龄段,包括常规球类运动:篮球场2片、网球场1片、投篮训练场1片(见图7)、排球场1片、羽毛球场1片;日常健身类:门球场1片、兵乓球桌10张、林中棋牌桌20张、智能健身器械区260 m2、儿童游乐区250 m2(见图8)、迷你轮滑400 m2等。

图7 多功能篮球场

图8 儿童游戏区

4.3 服务配套完善

濑渚洲公园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本地的居民,场地功能配套的目标是塑造社区型慢生活氛围,有效促进区域内部功能集聚、高效实用、汇集人气。

现公园内经营性建筑有沿丹阳湖南路一侧的梦里水乡酒店、名人岛酒店会所,以及湖心岛上的会所,其租赁年限为10 a~20 a,业态难以调整。根据最新公园功能布局,在核心运动功能区增设弧形服务建筑,意在最大范围覆盖周边已建社区与拟建社区,为周边社区提供高质量生活服务;使之成为社区活动的主要场所,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型慢生活。

4.4 空间环境提升

公园空间环境重点凸显优美的城市绿色风光。场地现有丰富水资源以及生长多年的植物资源,为改造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充分保留现状植物尤其是长势良好的大乔木,如香樟、落雨杉林等(见图9),同时结合现状绿化基底重新划定植物分区,分主题打造,形成叠彩迎宾、夏花绚烂、翠屏泼彩、层林尽染等主题景观,同时进一步彩化、乡土化。打造大块面、大色带、多层次的绿化空间。局部沿街界面进行植物梳理(见图10),让公园内的景观与外界城市空间形成视觉联系,凸显城市绿色。

图9 保留落雨杉林

图10 沿街绿化梳理

4.5 生态修复治理

设计参照海绵城市要求,打造可持续景观。在保留现有水域的基础上,积极创造人工湿地和雨水花园,引入特色湿地植物(见图11),净化改善水环境和水质量。对地表径流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措施,场地广场面层采用可回收再利用材料,如生态透水砖(见图12)、透水沥青等,结构层则采用透水基层,路侧营造生态植草沟,部分地表生态过滤后汇入生态景观湖面(见图13),部分收集回用于植物浇灌。

图11 湿地植物种植

图12 生态透水砖

图13 生态景观湖面

5 结语

随着城市公园不断老化,基于 “城市双修” 理念的老旧公园改造研究变得极为必要,其难点在于如何将 “城市修补” “生态修复” 在公园改造过程中有效应用。

本研究从城-园关系出发审视公园现状,针对性提出改造策略, “城市修补” 层面通过优化公园布局达到城园一体、置入特色场地引燃公园活力、完善功能配套服务游客居民; “生态修复” 层面优化植物多样性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利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水体优化雨洪管理。 “城市修补” “生态修复” 双管齐下让公园与城市空间、交通、功能、生态多维共融,人-城-园三者和谐共生。

濑渚洲公园改造实例对高淳本土公园更新提升已起到积极引领作用,摸索出了 “城市双修” 语境下老旧城市公园改造较为普适的方法和有效的操作路径,期待本文研究为城市老旧公园改造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猜你喜欢
城市双修双修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在公园里玩
江西省“全省通”飞越抚州暨抚州市“城市双修”展示飞行活动圆满成功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双修”
谢金英:德与艺双修 雅与俗共赏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