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崔佳慧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调查在产学合作的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现状,并存在的问题,通过综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提出了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三种培养模式,旨在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以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我国体育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高质量的进展,然而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角色,“应用型”的专业体育人才数量与质量完全不能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产学合作这一理念一经提出,便引起社会与高校的关注和相应学术界的研究。所谓产学合作,是指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市场生产经验、科学发展研究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应抓住这一契机,与地方政府相结合,共同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这样既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育专业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的能力,又可以生动有效的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进而推动体育产业的进步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改变,高校不得不对学校教育进行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与之相应的转型,因此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与高校教育转型相结合,通过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培养出全面型的体育专业人才。然而许多高校在教育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进行开展了“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仍旧与以往体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毫无差别。
高校教育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许多学科和专业中有着不同的侧重。多数高校的体育专业并没有列为转型专业,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体育专业的师生来说仅停留在初级的概念层面上。同时,多数高校的体育学院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主,主要培养体育教师,对于培养“应用型”的体育专业人才应该从何入手,培养模式应该如何改革,培养机制如何建立等问题还需解决。正因如此,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步伐跟不上其他专业改革的步伐。
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从课程设置入手,真正实现教育转型。但许多体育院系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更新,依然按照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进行。课程设置主要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加上体育教育训练学中的竞技类运动项目等课程。可见,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是以专业理论基础和常见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来看,现有的课程设置不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课程设置缺少创新性。高校体育教学重点要满足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需求,但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简单,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不高,应用性较低;在体育院系专项选修方面,开设课程主要为:田径、体操、健美操运动项目与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项目。但一些在体育产业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管理、体育活动策划等课程)却缺少设置。纵观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可见,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发展的多面性不够与全面性不足等问题,综合素质不足以应对体育社会活动的需求。
课程实施的最终环节就是评价,评价也是对课程开展效果的一种反馈。目前高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评价环节仍是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许多高校的体育专业并没有建立起与“应用型”人才相对应的评价体系,或者所建立的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还需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经营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由于评价方法的复杂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导致许多老师在进行评价时无章可循,仅仅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主观体验。如此,高校应尽快建立健全符合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将教学是实践相结合,社会所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不仅具有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高校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理论实践互为支撑,不能顾此薄彼。社会实践教学是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考核,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真正的掌握了体育专业的科学方法,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才能形成正确的创业就业价值观。实践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或者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进行。一些高校虽也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但是由于缺少积极有效的反馈,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和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相比差别不大,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缺少创新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最终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产学合作是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也是最适宜的路径。高校应借产学合作的机会形成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这也是解决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社会输送优秀专业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主要的模式之一就是校企合作。高校通过与本地体育相关企业相互配合,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学习的机会。以体育企事业单位为社会实践课堂,在专业人士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社会实践学习。通过校企合作这种模式可以考察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高校的学术资源与社会的实践资源,使学校与社会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产学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结合在一起,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学生在第一阶段主要是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主要是在校内进行培养。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第一阶段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社会实践这一阶段,使学生真正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结束了第二阶段后,学生需再继续深入进行第三阶段的学习,即学生在结束实习返校之后,可针对毕业后的职业规划选择有益于职业发展的选修课程进行学习,将社会实践期间所学习到的实践经验回归创业理论,为今后的创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产学合作就是以这种学习社会实践再学习科学研究的教育培养模式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真正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产学合作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最有效的应用模式之一就是中短期合作模式,它是联结高校和体育企业或体育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对某体育项目所进行的暂时合作。同时这种模式也是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开展产学合作的主要模式。在进行产学合作项目的过程中,高校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体育市场进行调研;也可以举办产学合作的专题讲座,或聘请具有产学合作经验的专业来校任教。这些都是属于在高校体育专业开展产学合作的中短期合作模式。
产学合作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高校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产学合作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正是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在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与转型,但是在具体实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不够健全,体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没有体现出“应用型”的特色,已开设的“应用型”课程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评价体系,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在产学合作背景下高校同时也创设了很多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例如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产学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联合社会企业进行中短期合作培养模式等具有现实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社会既需要各个层次的理论性人才,同时各个层次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体育专业应明确本专业的定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专家的调研评估等多角度的结合,制定出符合本地本校特色的体育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体育专业,应拓展思维,积极将社会资源引进校园,以此来补充教学。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进行生动的经验传授,同时学生也要走出校园,走进实践,共同构建产学合作的长久有效机制。高校的产学合作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是一种非常积极有效的模式,高校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社会实践中体育人才的缺口。因此,地方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配合高校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使高校体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是社会体育所需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