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2023-01-26 14:17卢苗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差距城乡

□文/卢苗苗

(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北部湾大学) 广西·钦州)

[提要] 广西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尤其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调整提供了契机。分析发现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农村金融和人力资本是影响广西城乡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围绕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农村金融发展和人才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对广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是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回应。在中国经济需要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愈加强烈,然而不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已经阻碍了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与人民心中的美好追求相悖。尤其是城乡收入水平不断扩大的现实问题对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现实问题的化解提供了思路,即通过支持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使农村和城镇在平等机会下共同发展。从以上政策背景出发,探究影响我国整体及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提出符合战略规划、回应现实需求的对策建议具有深刻价值。研究影响中国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因素一般围绕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在宏观层面,武小龙(2014)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显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贡献,能够减少城乡间收入水平的差异;而当下倾向于城市的财政支出增大了城乡间收入水平差异。穆红梅(2019)进一步梳理了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认为城镇化通过影响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最终发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此外,随着不同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城乡收入差距状况在其影响下也会有所变动。李志翠(2017)从产业转移视角探寻东西部收入差距的缩小路径,认为西部地区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这有助于缓解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童纪新(2018)发现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使用性的提高能明显减小城乡收入水平差异。在微观层面,人力资本因素的投入现状与其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研究也受到较多学者青睐。人力资本的投资需要政府和个人两方共同实现,而政府的教育投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偏向城市的,这直接导致了城乡间的人力资本差距。对于西部贫困农村地区,教育对改善居民非农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提升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普及率和质量。

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不合理的矛盾在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尤为显著。广西作为西部落后地区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缩小迹象,但从不同收入来源的角度出发,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仍然凸显。因此,在把握广西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政策红利和区位优势基础上,考察影响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探究如何在新的阶段进一步把广西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对广西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的进一步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一、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广西城乡收入差距整体有减小趋势,但不同收入来源下的城乡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广西统计年鉴》城乡收入数据,2020年广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42,2015年这一比值为2.79,相比之下,广西城乡间收入水平差异有所减小。但从不同收入来源的近五年数据看,广西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这两类收入下各自的城乡收入差距仍较大。2015~2020年工资性收入的城乡收入比始终在4以上;财产性收入的城乡收入比在10左右波动,2020年的比值为9.14。

二、广西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

(一)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影响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经济规模化效应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但其作用于城市和农村的政策效果并不完全一致。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人口、资本等各种资源集聚到城市,这为城市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条件,由此会产生经济规模化效应。与此同时,投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许多行业在资金集聚方面的吸引力大大提升。另外,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也会刺激住宅建筑、房地产等行业及关联行业投资增加。城市现有产业的发展及新产业的出现能够拓展就业渠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机会,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就农村地区而言,城镇化的推进也使得农村产业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农民收入结构更加丰富,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广西统计年鉴》的收入结构数据显示,相比2015年,广西农村居民2020年的经营净收入增长了34.6%;财产净收入增长达2倍多。但另一方面,这种影响的实际作用和方向判断还应在考虑城镇化质量的基础上展开。在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城乡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城乡基础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等不断优化,但城市和农村居民所享受的服务和获得的权益保障并不完全一样。相比之下,农村居民就业获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低于城市居民。而城镇化率提升对城市财产价值提升的贡献更是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在财产性收入方面的差距。

(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也会影响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促成原因。当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更大时,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对城乡收入差距减少的积极因素,但如果城市地区的产业发展对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更多正向作用,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方向则完全相反。根据《广西统计年鉴》的产业数据,2010年广西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名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2020年广西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21.9%、19.9%和58.2%。反映了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深入,广西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当前对广西经济的贡献率排名第一,而广西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支持。此外,广西城镇地区的二三产业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具有积极影响。总的来说,当前阶段产业结构因素的合理调整有利于广西农村居民增收,有利于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调整的正面作用。

(三)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是广西农村居民增收、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议题探讨中需要关注的另一重要因素。金融发展带来的金融资源与服务对地区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金融发展的红利往往更多惠及城市居民,即金融发展在影响城乡经济的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特点。一方面在金融资源总量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城市相比农村会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以支持城市经济建设,这种城市与农村之间金融资源的不均衡会进一步增加农村居民享受金融服务、获取信贷支持的成本,为金融资源在农村群体中的普及带来一定阻力,最终使城市居民从金融资源中获取更多益处,进而加剧城乡间收入不平等现象。另一方面在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尚未抵达一定节点时,金融服务的提供具有较高门槛,如个人信用、资金实力等条件会对居民获取信贷产生直接影响,因而一些农村居民由于收入不稳定、经济基础薄弱等条件劣势,获得金融服务的阻力相对更大,使金融发展在减贫方面的成效并不能作用到这一部分群体。农村金融的普及与发展能够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资金动力,缓解农民融资困境的同时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动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从金融网点增设、服务门槛调整、服务范围扩充等方面入手,发挥农村金融因素在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中的积极效果十分必要。

(四)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被视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本投入会给受教育者带来不一致的经济回报,最终影响社会发展成果分享的均衡性。在二元经济下,生产效率低下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生产力先进的现代部门往往会将劳动力质量进行分类,优质劳动力更趋向现代部门,而低质量的劳动力会留在传统部门,这就产生了不同质量的劳动力拥有不同收入水平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减少了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流动,还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因此,通过加大对人力资本中教育的投资以提高劳动力质量,是减小收入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举措。然而,在广西已有的收入差距较大和财富分配不均的现实状况面前,教育的投入还需要考虑受教育者家庭经济基础和投资回报因素。在教育投资过程中,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往往需要受教育者家庭承担大部分成本,因而财富积累不充分的家庭难以实现对人才培养的全力投入。另外,包括广西在内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大多还面临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机会不公的现状,这阻碍了落后地区的居民通过教育提升个人能力与实现自我价值,更使得不平衡的发展矛盾继续积累。近年来,虽然广西有出台相关政策,给予高等教育发展资金支持,但已有政策的部署与落实仍存在着教育资金规模欠缺、资金来源单一和经费分配不均的问题。未来需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本因素的作用,通过个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要素在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方面的成效。

三、缩小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

(一)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这就需要以全新的思路推进城镇化良性发展。第一,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以建立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包容性发展体系为导向。原有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使得城市与农村在基本公共服务、教育、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以从制度层面采取措施,深化“多元发展”的逻辑。如,循序渐进地改革户籍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减少户口属性对农民身份与个人发展的约束,帮助在城市务工的农村居民获得平等的就业选择、完善的福利保障。第二,广西政府可以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方面出台政策,促使城镇化深入带来的红利更全面、公平地惠及到农村居民。比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优化现有就业创业环境,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当的职业培训,帮助农村居民实现收入稳定增长。第三,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角度考虑,应当更有针对性地补充医疗、教育及养老方面的社会福利政策。政府可针对不同地区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区域特点,制定有区别、能切实提升农民权益保障程度的社会保障制度。比如,针对在城镇务工的农民,要重视其薪资待遇的公平性,确保在城镇化推进中不断提高其工资收入;关注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医疗补贴程度是否适宜,对困难群体进一步增加其转移性收入。

(二)推动乡村产业壮大,鼓励边境贸易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明确了乡村产业在农民收益拓展、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就广西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更应该思考如何以农民群体为切入点,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益,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目标。一方面广西农村的多种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政府可以从资金、技术、人力资本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为农村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开拓新产业,从产业增值中获取更多收益。另一方面广西应充分运用国家层面的政策红利,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的契机,鼓励边境贸易发展,以带动农民收入增加。广西临近东盟国家,尤其是沿海的农村地区在与东盟贸易的开展中更具有优势,可通过鼓励边境贸易促进广西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提高农民收益,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共同发展、成果共享的局面。

(三)赋能农村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链,这对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而发展农村金融也是完善广西农村金融体系、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现实需求,更是将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的应有之义。在政府层面,应当持续优化广西农村的金融生态体系,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如,在政策制定上适当倾斜农村,鼓励金融资源在城乡均衡分布,使金融服务能更好地惠及农村;除了规定的财政投入额,还可以给予政策性金融机构适当补贴,引导社会资金趋向农业农村。在金融机构层面,首先,应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和职责范围,在服务于广西乡村经济的基础上,拓宽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尤其要关注到低收入群体的需求,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满足农村、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其次,要围绕金融服务、金融产品进行积极创新,如升级广西农村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探索针对农产品专业市场、订单农业等方向的贷款,同时为边境贸易的不同环节提供金融服务。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匹配农村发展需求。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事业的后盾支撑,提高农村地区的人才质量有利于拓展农民收益的上升空间,为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一方面广西政府应当根据区域不同农村的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实现人才供需的高效匹配。如,以“智慧农业”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为导向,借助涉农院校的专业资源,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提高教育资金投入方向的精准度,并根据资金应用的反馈及时调整资金规模,确保鼓励院校专家作为带头人助力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对有意向在城镇务工的人员开展职业教育,通过提升劳动力素质使其有能力获得更多收益。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差距城乡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