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婷婷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服装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和践行者,能够充分体现本民族以及国家的文化艺术的形态。汉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服饰,能够代表我国独特的文化和特色,所以在服饰的设计当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尤其是民族服装的设计当中可以充分地传承汉服文化,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其发展历程和特点,在保留韵味的前提下与新时代审美进行融合,让汉服元素能在民族服装当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和生命力。
从结构层面上来讲,汉服主要分为三个大类:上衣下裳、深衣、襦裙。上衣下裳这种类别的衣服是上下身分开裁剪的,同时在颜色搭配上,上下颜色有所不同,上衣一般来讲颜色都比较正,在古代文化当中代表“地”,寓意“地”的浊气下沉,保持身体的均衡。上衣下裳制的玄端主要为士大夫用于朝会、祭礼,如图1 所示。深衣就是通体结构的衣服,比如说长衫和袍子等,这样结构的衣服蕴含的文化与我国古代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相契合。襦裙一般来讲是我国古代人日常生活穿着的衣服,上衣为襦,是一种比较短的衣服,下身为裳,指的是裤子或者是裙裳,如图2 所示。在我国古代,裙裳一般而言是女子的日常穿着,而男子很多都是上身穿短衣,下身穿长裤,同时在长裤的外面穿一条短于膝盖的围裳。汉服的结构飘逸、大方且别致,给人很好的视觉感受。
图1 玄端
图2 襦裙
从材质与图案的特点上来分析,汉服和我国历史文化是配套的,是相契合的。汉服的材质一般都是棉麻、纱、丝绸等,对于有着比较复杂刺绣的衣服,其材料都会选择丝绸,能够很好地展示衣服的形态[1]。汉服图案一般都以动植物为主,但是普通服饰需要避讳某种特殊图案。大多数的纹样图案设计都是以对称为主的,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结合度很高,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艺术审美。
从色彩搭配上进行分析,汉服有正统颜色的概念,一般而言主要是红、青、白、黄、皂五种颜色。不同时期的汉服在色彩搭配上有很大的不同。夏朝以黑色为尊,明朝以大红色作为主要颜色。不同颜色的汉服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的审美观念,而且还能充分展示人们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是汉服文化当中十分特殊的一个内容和部分。
民族服装元素主要指在民族服装的设计过程中参考与借鉴的民族图案、民族材料以及民族工艺、造型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借鉴和搭配,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与特点。民族服装元素主要涵盖两个类别:视觉元素和精神元素。视觉元素主要是感官的体验,是通过视觉来对民族元素进行认识。比如说不同民族服装上的刺绣、动植物图案以及服装制式等等,这些元素都能很好地体现出不同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而发展形成的独特民族标识,是民族文化的浓缩。精神元素主要指的是民族服装所承载的精神与文化内涵。服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民族服装的背后反映的是民族生活习惯与文化意义,体现了民族的生存状况,是一种虽然无形但是却能精准反映民族特点的元素,看不见摸不着却更加“具象”。
民族服饰能够充分展示我国多民族文化,而且也体现了同一个民族的人民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可以说民族服饰的发展是民族文化的延续与传播,同时也是我国多民族的体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全球化进程加快,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更加频繁,现代工业文明对悠久的历史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在这个冲击下,民族文化要实现更好地发展,避免湮没在世界浪潮当中,就必须开辟独特的发展道路,找出自身的特点。所以民族文化需要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实现相辅相成、二者共生的状态。将现代精神与传统民族精神进行融合,融入到民族服饰设计当中,这对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演绎民族时尚,提升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2]。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其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一个民族的服饰,反映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民族的服饰也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慢与快的发展,快与慢的结合,古代与现代的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喜欢,到好玩,到热爱,到传承,到融合,不单是文化的流传,更是时代特色的相融。
民族服装与汉服一样,对于我国文化自信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所以应当充分重视。二者取其精华融合发展,实现对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民族服饰和普通服饰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代表着民族精神,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服饰的本身已经不局限于穿着和保暖,更具有传承文化,发扬汉服精神的重任,其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同时,也肩负着创新汉服文化元素的历史重任。近些年,我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所以民族服装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另外,从民族服饰文化保护层面来进行分析,汉化的时装让传统汉服在现代也获得了新的升级,而且还能够给汉化的社会服饰文化认同做好意识和审美的铺垫[3]。通过观察和分析汉服当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后发现,汉服当中比较常见的制式是“大袖”“宽衣”,如图3 所示。
图3 大袖宽衣制式
传统汉服更加注重宽松型的特点,但是这对于当下生活而言并不适用,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这跟民族服装的实际设计理念是有很大出入的,所以在实际应用当中可以融合时代需求进行创新,将大袖改为更加便捷的直袖。同时可以采用立体剪裁的方式,让衣袖的视觉观感更好,在这种构思下设计出来的民族服饰不但拥有汉服的飘逸和风骨,还兼具便捷、利落的特性,而且也契合当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要。从这方面来讲,民族服装实现了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活力,在现代主流服饰当中发扬汉服“宽衣”特点,对其元素进行创新。也就是说民族服饰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当代民族的实际生活方式,对优秀的汉服文化元素进行有选择的借鉴,比如说在细节上对婚服、袄裙、襦裙等典型的汉服进行创新,让汉服文化元素与民族服装都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4]。
汉服精美考究,其纹样设计上承载和体现着中国服饰文化的精华,独立性很强,所以能够融入到民族服饰当中。但是从民族审美特点和时代特点来进行分析,因为部分传统汉服的纹样过于繁复,不符合民族服饰的设计需求和实际特点,所以在图案选择上并不能照搬汉服文化元素,而应当进行简化与抽象化的改良。这样设计出来的纹样图案不但有传统意蕴,更符合民族服饰的审美观念和实际需求。比如说,汉服当中常见且具有标志性的纹样“双鱼纹”就可以融入到民族服饰设计当中,同时还可以结合流行的色系与构图的方式,处理图案细节。要让汉服刺绣文化进行延续和发展,还可以融合现代电脑绣花,采用人造丝线为原料进行设计,提升整体制作效率,让民族服饰更加大气简约,同时还兼具汉服文化元素[5]。
舒适度是传统汉服的精髓,所以对面料要求很高(见图4),更倾向于使用纯天然的棉麻布。而民族服则不同,更倾向于使用织造出来的麻布和土布。所以二者可以进行融合,民族服饰的面料可以借鉴汉服。传统汉服的面料一般有两大类:粗麻粗棉和丝绸织锦。一粗一细很有特点[6]。所以民族服饰的面料使用也可以借鉴、选择粗麻和人造棉,呈现汉服当中不同的纹理和不一样的触感。而且民族服装外衣可以使用丝绸和化纤材料混纺,提升民族服饰的防水性和耐磨性,让其轮廓更加挺括,突出汉服文化元素,从外部对其文化元素进行继承[7]。
图4 面料示例
除了上述民族服饰的样式、装饰以及面料等方面借鉴和融合汉服文化元素之外,在色彩设计上面也可以参考汉服文化元素,继承汉服文化元素当中的优秀部分。在民族服装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融入传统汉服文化元素,将其设计风格和民族服饰文化进行融合,丰富服饰的风格设计。在汉服文化元素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颜色主要有红色和蓝色。这两种颜色不但符合民族服装色彩搭配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凸显汉服文化元素,因此可以在民族服饰色彩设计上适当融入这两种元素[8]。例如:在传统蓝色的运用上,为了避免单调,可以与印染扇子图案进行搭配和创新设计,同时配合汉服文化元素当中偏襟设计的元素,给民族服饰增添一份儒雅和飘逸的视觉感受。又如:在使用传统红色的时候,可以与水墨画相搭配(如图5 所示),同时配合偏襟与直领对襟设计,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传统汉服理念,符合民族服饰自然质朴的同时,也继承了汉服的精神内涵。
图5 民族服饰色彩设计
汉服经历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和变迁,在当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与艺术魅力让无数青年人为之向往。所以对于汉服文化要素的提取和应用,需要进行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汉服在千年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和历史文化,所以简单地套用难以体现汉服文化精髓,应当顺应当下的审美观念对汉服文化进行融合与改进,这样才能让民族服装当中的汉服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此前提之下,要更好地在民族服装当中继承与创新汉服文化,就必须充分了解汉服文化中承载的艺术内涵与积淀,同时结合现代新的工艺与设计手法,找到新的融合点,让汉服要素在当代服饰设计当中能够更加出彩,具有吸引力,更好地体现民族服饰和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