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理论视角下唐诗英译研究
——以咏物诗为例

2023-01-24 07:51:26张洁党小苗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名作欣赏 2023年2期
关键词:唐诗英译架构

⊙张洁 党小苗[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一、引言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在全球国际化时代,唐诗音译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其在西方的传播对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唐诗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转换,翻译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单词、短语、句型和修辞等激活读者的相关认知和认知语境,使读者能理解唐诗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政治理念等。笔者将运用架构理论来解读唐诗英译,进行认知语用分析,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唐诗及其译文。

二、架构理论

架构理论研究起源于认知心理学和人类学领域,后来被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吸纳并发展。语言学学者总是在两个层面上来理解架构,一方面是把某件事情或某条信息传递给受众时,传播者所用的词语、图像、短语以及表达方式等;另一方面是个人对特定情形已有的认知,它帮助唤起和建构相关认知体系,决定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和彼此,塑造我们的感知并影响我们的行为,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作者为突出目标域的某些方面,隐藏其他方面的目的,会对语言进行选择使用。读者通过接收说话人的词汇而进行系统建构,如在听到唤起词语 “家人”,会根据在大脑中已成规模的认知系统,激活“家庭”“温馨”“同胞”等词汇网络。根据功能,架构可分为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说话人通过词汇的选择激活受众的表层架构网络,以期实现自己的话语目的,进而激活隐喻的深层架构,传递话语或语篇理念及价值观。

三、唐诗英译中的认知语用分析

本文选取许渊冲《唐诗三百首》中的咏物寄兴诗39 首,包含植物(杨柳、牡丹、菊花、梅花)、动物(鹧鸪、大雁、蝉、鹦鹉)、环境(云、蓝天、黄河)等题材,用语义分析系统Nlpir 中的数据对这些英译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进行分析,归纳其中的表层架构,总结高频深层架构,分析其影响力和社会效度。

(一)语义情感分析

语义情感是指特定人物通过喜、怒、哀、乐、惊、惧等情感维度展现对环境和事情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主要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同时可以综合地反映特定语篇的情感状态。Nlpir 语义情感数据可以综合反映特定语篇的情感状态,呈现作者的情感指数、情感语气和主要情绪。本研究对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中的39 首咏物诗进行分析,得出下表的情感数据。(见表1)其中积极情感平均值为42.45%,消极情感平均值为57.55%,积极情绪平均值为57.90%,消极情绪平均值为42.10%。

图1 情感分析

表1 英译诗中显示的情感和情绪指数

1.正面情绪

例1:If you blossom next year;You will foretell the palace’s spring's near.(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此句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望春台更是寄托着作者报国投志的仕途之愿。“the palace(望春台)”即建筑隐喻,既指京城,又似有期待春暖花开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衷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作者没有因一时的科举失利而放弃,而是感慨后迅速投入新的希望中,体现了一种由悲伤转积极的情绪变化。“In the village's deep snow,Last night your branch did blow.(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作者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诗中充满着自信。

2.负面情绪

例2:Your tears have dyed the flowers red in alien hill,but when spring comes to your garden,grass looks green still.(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古有杜鹃啼血的传说,即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而止,常用来形容哀痛之极。作者发挥想象,说原野上的红花是由杜鹃口中的鲜血染成,渲染情境以增强感染力。后面部分借春草做反衬,把它们欣欣自如的神态视为对子规啼叫漠然无情的表现,突出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这种想象之奇特更胜前面的泣花成血。此处译者没有选择用“flood”表示啼血意境,而是选用red,增强了整体画面感。

(二)表层架构

笔者将39 首咏物寄兴诗中的架构进行了整理、归类和总结,发现其中主要有人体、季节、美术、颜色、方位、建筑等6 种架构,分别出现了9 次、4 次、1 次、4 次、2 次和4 次。这些架构凸显了作者的意境选择和译者的架构选择,更好地构建了唐代诗人形象。

(三)深层架构

不同架构体现不同的诗意和话语侧重,每个架构中包含的子元素能帮助听话人推理发言内容。人体架构是39 首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架构。此译本中black wings、fringe 等词就是以物比人,或以人体部位比物,来达到借景抒情、升华主题的目的。

季节架构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诗人抒发情感、委婉表达志向的重要方式,如spring 寓意幸福和希望 ;autumn 则代指寂寥和惆怅。

美术架构指经过加工手段和重造手段构建的意境,通过子元素增加了整体诗词的艺术魅力,如用scissor balde(剪刀刃)形容早春的风像刀刃一样的刺骨。

颜色架构在东西方文化中有很多共通之处,译者在处理颜色词时兼顾了文化背景和艺术意境,如“杜鹃啼血” 和“朱门”中都用red 一词构建画面,烘托氛围。

方位架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描述诗人的希冀和愿望,如译文west corner、sunset 代表落幕和消亡,与西角、夕阳有相似之处。建筑架构原指房屋建筑中由屋架、梁、板、柱等各种构件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常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statue、lonely palace、lunar bowers 等,不仅代表建筑,也构建了意境和所寄托的情绪。

1.诗词寄托性——以物寄兴

诗人一般不会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而是采用象征、比兴的手法把自己的思想和人格融入某种具体事物中,含蓄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达到神形兼备,以此展现事物的品格,进而展现出作者本人的思想与人格,即以物寄兴。在英译唐诗中,译者很注重这一点,在处理以物寄兴的诗句时,既需顾及文意通达,又要注重意境的保持,例如:

例3:They'd rather be transplanted before lunar bowers.(此花端合在瑶池。)

“Lunar bowers(瑶池)”,是传说中的神仙世界,是无比高雅神圣的地方。译者借白莲应该在这样的神仙圣地占据一个位置,以说明那些有才能的人应该在社会上得到自己应得的地位。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并不是个别现象,这使诗人感到愤怒、悲哀。这首诗就是这样通过对白莲的吟咏,揭露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合理现象。

2.诗词时载性——以时载事

以时载事指在中国唐代古诗中多用季语和季语象征来承载作者的思想,如春雨生机、夏木清明、秋叶萧凉和冬梅劲松。意象与季语,是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是唐诗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因素。季语即代表季节的词语,在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季语与意象是意蕴的浓缩,也可作为全诗的线索,它们的选取与诗人想要传达的情感有密切的关联。俳句与唐诗中出现过不少相同或相似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其本身独特的象征,但在不同的诗词中,又会对意境营造起到不同的作用。“草”和“雨”作为两种较为典型的季节性词语,常在唐诗中出现。如初春之草、暮秋之草,在不一样的季节中,“草”的寓意也不相同。同样,诗人在盛夏之雨、寒秋之雨中抒发的情感也不同。两种意象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当它们分别作为意象出现在唐诗中时,也会产生一些差异。

例4:The foe shoot arrows on frontier in autumn day.(金河秋半虏弦开。)

“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活动。这里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这正是一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加之“ autumn day”,更让读者隐约感受到了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有着委婉的讽刺。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而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时候寓意满目萧凉,“autumn day”让读者感到悲从中来。

四、结语

本文从架构理论出发,选取许渊冲英译本《唐诗三百首》中的咏物诗39 首,运用Nplir 语义分析软件进行情感分析,整理归纳表层架构,发现英译本中有人体、季节、美术、颜色、方位和建筑共6 种高频架构,归纳了英译词中的深层架构,尤其是对“以物寄兴”和“以时载事”认知语用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探究 。由于篇幅有限,选用的语料较少,今后将扩大语料,进行英译本之间的对比研究,希望可以为唐诗英译提供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
唐诗英译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摘要英译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汽车工程(2021年12期)2021-03-08 02:34:30
唐诗写柳之妙
中华诗词(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0
摘要英译
春夜讲唐诗记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0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要目英译
社会科学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译
唐诗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