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果,罗明志,刘 鲁
(1.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2.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 610225)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2022 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40 周年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50 周年,2022《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举办地也正位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丰富的四川省。本次学刊年会设立“遗产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圆桌论坛,邀请来自学界和业界的资深专家,结合具体案例分享文化与自然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文旅融合中的价值认知、传播形式进行热议,为我国遗产旅游开发及后续保护、管理提供经验,以期推动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多学科、多视角交叉融合,助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发展。
会议共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共持续4个小时。
论坛上半场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张朝枝教授主持,邀请的演讲专家有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榛研究员和黄山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监测中心)主任方媛。
傅才武就《国家文化公园视野下文旅融合的目标与政策路径》这一主题进行演讲,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例阐述了文旅融合的政策目标和实施路径重点。他首先阐述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什么会成为文旅融合的研究对象。农耕文化高度成熟,孕育着大河文明与农耕文明,促进中华民族的稳定繁衍。长江孕育的稻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形态具有重要影响。接着,他提出,中华民族母亲河记忆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长江作为历史文化空间,国人对长江的探源既是科学探索的过程,又是族群文化身份的构建过程,起到了构建民族想象共同体和国家认同的独特作用。最后,他阐述了长江文旅融合的政策路径。战略定位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文化再生产装置”,为一定历史时空关联的华夏族群生产生活活动提供空间,有益于中华文化在长江流域空间地上的流动、交流与扩散。政策定位应为发掘中国文化公园的文化认同、形象构建和国际传播价值,其重点是创新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情感叙事结构和地理媒介能力。
李萍的报告主题为《有序的开放管理就是有效的文物保护: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探索与实践》,介绍了莫高窟旅游开放管理新模式,分享了敦煌研究院如何深入挖掘莫高窟文化遗产价值的经验。
李萍首先介绍了莫高窟旅游开放现状。莫高窟在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从开放初期一年只有几千游客,到2000 年后游客人数不断上升,大众以文化遗产为对象的旅游越来越频繁,到2019年莫高窟游客量达到巅峰的220万人次。由于游客人数的增长,洞窟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明显升高,加快出现起甲龟裂、疱疹、烟熏等问题;保护与开放管理矛盾突出。莫高窟游客体验有待提升,参观方式亟须改进,在有效保护文物的前提下,怎样做好有序的开放非常重要。接着,她介绍了敦煌研究院在此情况下率先提出的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莫高窟利用数字化技术,花费10年探究莫高窟最佳承载量为一天3000 人,最大承载量为一天6000 人。在此基础上,敦煌研究院构建“总量控制、线上预约、数字展示、实体洞窟”的新模式,首创数字展示参观模式,将洞内的东西在洞外展示,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分成预约参观与应急参观(旅游旺季),首创“预约+应急”相结合的旅游接待模式;参观内容更加丰富,结合前端数字观影如《千年莫高》和实体洞窟参观相结合,加大对窟区各类展馆的开发与建设,丰富产品与内容;在运营管理体系方面,设置一级指挥平台监测大屏幕、票务系统、值班调度等,开展石窟讲解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评价良好。敦煌研究院在确保游客和文物安全的情况下,以负责任的旅游为总目标,保证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可持续性,保障游客的权益与体验,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服务的双赢,极大地提升了敦煌文化艺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展现了敦煌研究院如何保护、传承、利用宝贵文物财富,为我国旅游开放提供了一种更加可行的参观模式。
张红榛报告的主题为《遗产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体验——以红河哈尼梯田为例》,介绍了红河哈尼梯田的基本状况和申遗成功的多重价值意义,以红河哈尼梯田目前存在的价值认知问题为例,提出要深入挖掘、展示文化内涵,促进遗产价值保值增值。
张红榛首先介绍了红河哈尼梯田的分布地和历史。哈尼梯田分布于云南省的红河流域,梯田面积达540km2,有13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农耕史上七大田制之一,具备多元的生态景观和多重价值属性。哈尼梯田的养护、水资源的管理、肥力蓄养、稻种的保存和自制等稻作知识体系,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山地梯田农耕的典范。接着她介绍了红河哈尼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多声部、红河乐作舞、四季生产调等歌舞节庆是梯田农耕生产生活的灵魂和血脉,其节庆传统知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之后,她重点介绍了哈尼梯田申遗经验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随着文旅融合,红河哈尼梯田旅游逐渐从门票模式发展为梯田产业模式,从普通观光旅游发展为文化体验旅游。但目前遗产旅游的价值认知存在一些问题:梯田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展示,缺乏权威的世界遗产及其品牌产品的宣传窗口;当地居民、旅游者包括部分管理者对哈尼梯田的价值认知不深入、不系统,旅游管理和营销能力较弱,与世界遗产品牌不匹配;遗产地部分旅游活动和宣传存在错误或误导信息,影响遗产真实性;农特产品与文化产品的开发程度较低,不利于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因此她强调,作为一处活态的农耕类型的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应重视遗产价值的认知、体验和分享,以相关主题为串联,针对性地规划、设计遗产旅游产地,例如农耕之旅、歌舞之旅、美食之旅,促进遗产价值的保值增值。
方媛就《基于黄山世界遗产价值的监测体系与价值传播》这一主题进行报告,重点介绍了黄山世界遗产监测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及成果,分享了黄山世界遗产价值传播的经验。她首先就黄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概况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凸显了黄山作为世界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价值,基于此引出建立黄山世界遗产监测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接下来,她对2018年黄山建立的世界遗产监测长效机制的内容及成效进行讲解。黄山世界遗产监测信息系统对接黄山管委会52 个职能监测部门,收集处理184项监测指标数据,极大提升了黄山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成为世界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保护管理的示范案例。其通过构建适用于不同类型保护地监测目标的保护管理监测指标体系,统筹整合不同监测部门之间的监测需求,构建了监测数据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数字系统,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均有较高的借鉴意义。最后,方媛介绍了黄山世界遗产价值传播的具体形式,近年来黄山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进入高校的科普课堂,与高等教育机构联合举办自然讲坛,创建文创产业,多项措施共同推动黄山世界遗产的价值传播。
论坛下半场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孙业红教授主持,邀请的演讲专家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闵庆文研究员、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所长徐婉玲研究员、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蜗牛景区管理集团董事长徐挺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菲教授。
闵庆文的报告主题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他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相关概念,谈到旅游开发对农业遗产的作用,并着重强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声明自己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关系的立场。他首先对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历程,并就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与中国的全球重要文化遗产、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概念上的辨析,进而谈到要深刻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之后,他提出要正确理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不适宜景点景区化,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关系应是“农业+旅游”而非“旅游+农业”。他也谈到旅游开发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定位,着重强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机制,提到农业文化遗产开发的5个“不改变”底线。接着,他提出要科学评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具有特殊性,比如不存在“淡季”“旺季”之分。最后,他再次强调了“全球再次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上我国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的响应,呼吁保护优先、功能拓展、多方参与、惠益共享。
徐婉玲就《文旅融合:故宫文物南迁史迹保护与活化的实践之道》这一主题进行报告,介绍了故宫南迁的发展历程,以故宫文物南迁的新时期新形式表达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与心得,讲述了馆内人士对于故宫文物南迁的年轻化表达所做出的尝试。她首先对故宫文物南迁这一概念及研究现状进行讲解说明,并以档案文献、旧照片、历史数据等形式呈现了故宫文物南迁的路线、主要存放地、发展历程、迁移的形式、不同时期遇到的问题等详细情况,展示了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丰富而完整的资料文献留存与最新研究成果。之后她介绍了各地已建成或已获批备案的故宫文物南迁陈列展示纪念馆,与旅游活动相结合,说明了目前国家政府、社会各界对故宫文物南迁历史保护传承的重视。接着,她讲述了故宫南迁史学研究与自己的学术生涯、职业生涯之间的关系,分享了多年从事故宫文物南迁历史研究的感受,作为故宫南迁文物保护工作者之一,阐述了文物研究与学术研究之间碰撞的火花。接下来,她以当前故宫文物南迁的新时期新形式表达为切入点,讲述了馆内人士对于故宫文物南迁的年轻化表达所做出的尝试,将史料整理与保护作为话剧、综艺、漫画的重要素材,如漫画《故宫回声》,以年轻化、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和传播新的故宫文物南迁历史,并传达家国情怀。最后,她阐述了2023 年在故宫文物南迁90 周年之际的巡展计划,表达了希望学界投入更多关注到故宫文物及故宫文物南迁史迹的期望。她提出,当前的遗产旅游可能过多地关注形式而忽略内容,在遗产旅游的发展中,需要在史实的基础上探索挖掘,再与各个地方进行融合。
朱亚蓉就《激活遗产价值、丰富旅游供给——三星堆文物保护利用的新实践》话题进行报告。她对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成果进行介绍,讲述三星堆博物馆探索如何保护利用好考古资源,打造、运营IP推广品牌,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她首先介绍了四川省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及其重要意义。三星堆遗址于2019年新发现6座祭祀坑,新出土文物15 000余件,其中,较完整器物超4000件,其发掘工作包括新建考古大棚、创新设计考古发掘设备、开放合作,与国内39家单位共同开展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其次,她阐述了三星堆博物馆如何保护利用考古资源和丰富文化供给。保护利用三星堆文物资源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申报遗产、申请5A 级旅游景区的相关创建工作、建立国内首个沉浸式文物修复体验中心、启动新馆建设、建立三星堆考古探索研学基地等。其中,研学基地位于三星村,与大学和文旅企业合作,与遗址区居民共享三星堆发展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之后,她分享了三星堆拓展的文化传播新途径,包括对三星堆考古新发现进行网络直播,利用自媒体进行品牌建设,组织举办外展,制作、传播以三星堆为主题的节目、纪录片等,提升文化影响力。最后,她介绍了通过IP运营,从文创产品开发、品牌授权、与央视及文旅企业跨媒体合作、文化场景创新等方面在更广泛的平台进行三星堆文化传播和多元表达。
徐挺的报告主题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运营》。他的主要汇报内容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如何依托浙江省考古所的研究成果,围绕其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的定位构建旅游吸引物,介绍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运营经验。首先,他介绍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克制”而“开放”的建设总体要求。他谈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要在有限的古城遗址物理空间上,于虚拟空间上运用各种方式展现良渚的文化魅力,以最小的干扰为访客建立优质的服务,让良渚古城遗址公园4.85km2的小空间连接到更广阔的世界。他接着介绍了良渚的访客参访模式,包括制定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建立市场化运营企业、帮助企业培养团队;以及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如何开展游客组织工作,包括营销、接待、组织文化活动等。他提到良渚运营的两大工具:景区运营“六流法”和五大流程的服务方式,即基于空间,研究交通、访客、信息、服务、商品、资金6方面的动态,实现旅游目的地安全、有序、便捷、舒适的管理目标。
李菲的报告主题为《景观、线路、行迹:东坡遗产旅游的区域资源构架与可持续动力》。她以东坡旅游个案出发,从人类学角度,探讨了遗产旅游可持续与完整性之间还有哪些实践方式。首先,她提出可持续旅游是世界遗产保护运动的新路径,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50周年之际,可持续发展如何兼顾人文是一个被着重探讨的问题。可持续旅游从观念到实践,发展出了发展哲学、理想理念、决策范式、旅游形式的多层级,同时也出现了错位情况——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中,文化呈现出弱维度,没有占据统摄性地位。之后,她又提出关于下一个50年可持续遗产旅游的探讨框架,认为除了供给侧与需求侧外,文化可持续性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予以探讨。接下来,她分享了自己对于“可持续性”人类学视野的思考。在人类学的视角里,可持续性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与土著即当地居民的可持续框架中,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在人类学的“完整主义”的观点下,文化可持续性在遗产旅游的议题中更重视基于遗产理解文化“完整性”。最后,她以东坡旅游为例,分析了遗产资源构架与文化的可持续性动力;并强调遗产旅游应该回到文化视角,遗产旅游不仅仅是遗产与旅游的简单聚合,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更加广泛的遗产意义构建与身份认同过程的一部分。遗产旅游不仅关于地方,也存在于全域与跨域的尺度。
论坛最后,孙业红以《文旅融合背景下,正确认识遗产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与遗产保护》为主题,和与会嘉宾进行了分享与探讨。在遗产资源、遗产旅游的价值和作用方面,徐挺认为,遗产旅游具有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应用价值、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在遗产保护的途径方面,傅才武认为,文化遗产需要在旅游应用中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遗产的价值在旅游中得到了发展和成长,但遗产保护需要深入经济结构与居民生产生活;徐婉玲和朱亚蓉提到,文化遗产保护要尊重史实、重视内容,而不能流于形式;朱亚蓉还提到,遗产活化应源于遗产本身的价值,同时遗产需要进行文化的探索,才能与旅游更好结合;李菲提出,遗产活化还应注意道德合法性。针对文旅融合,方媛认为,文旅融合需要在价值层面做文章,做好区域的资源整合,文旅融合、遗产价值需要借助新媒体来传播;张红榛强调,让有文化的本地人来讲文化、讲故事,要从有利于文化、居民的层面来做文化策划、发展旅游。谈到如何发展遗产旅游,徐婉玲提出,内容要大于形式;李菲提到,当前的遗产保护、遗产旅游工具太多而缺乏适用的形式;闵庆文认为,遗产旅游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要深入挖掘文化,建立一个综合评价体系或许能更好制约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综合性发展。主持人张朝枝总结了会议讨论发言,感谢大家的分享汇报和讨论争鸣,在现实研究中是以问题为导向而非根据学科分类,对于遗产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关注的人多更能证明它的生命力。
2022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40 周年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50 周年,可持续地发展遗产旅游,实现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推动遗产价值人民共享,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体悟遗产价值、激发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让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中得到活化利用。在此基础上,本次论坛的报告与讨论一定程度地回应了对考古发掘、展示和阐释提出的更高要求,对研究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化利用提出的更高期待。本次论坛以“遗产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嘉宾们的精彩汇报和讨论提供了有深度的观点,分享了有借鉴意义的遗产开发、保护、开放的具体实践,对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价值认知问题、价值传播形式进行深入讨论,为我国遗产旅游开发及后续保护、管理提供经验,并提示了未来关于遗产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