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婧,黄 丹,吴巧红
(1.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2.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 610225)
为支持我国旅游教育与学科建设,“2022《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继续以“旅游教育与学科未来”为主题开设圆桌论坛,这是学刊年会继2021年后第二次开设此论坛。在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新发展阶段旅游教育与学科发展的实践创新,努力推动形成具有引领性的旅游教育与学科体系,探索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中国特色的旅游教育与旅游学科发展之路。本论坛邀请到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徐红罡教授、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李志勇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院长李君轶教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潇婷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刘敏教授、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李志飞教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蒋依依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蔡晓梅教授等8位嘉宾分享他们对旅游教育与学科未来的思考。此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围绕旅游教育主题展开,下半场围绕旅游学科的未来发展问题进行讨论,其间,观点碰撞,思想交锋。各位专家一起探讨旅游教育与学科的背景、突破与发展,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出发,结合所在院校的经验,对未来旅游教育与学科拓展方向展开热议,为旅游学科未来发展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发展前景。论坛的召开在旅游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中引发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希望能给旅游教育与学科发展带来更多启示、期待与信心,为未来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和旅游学科建设提供有效指引。
上半场围绕旅游教育主题展开,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严旭阳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徐红罡教授以《价值引领,问题导向的旅游人才培养》为题做报告。她认为,旅游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旅游管理或者可持续的相关知识,而是要鼓励对知识保持怀疑和质疑的态度;锻炼学生在课堂和学科之外的批判性和自反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当前旅游实践的变革;认识责任、合作、交流行为的潜在价值和机会。旅游高等教育实现的可能途径是“实践”,丰富的、复杂的旅游世界是学生学习实践的最佳场所,通过旅游问题导向的研究型学习,能提高学生生命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最终实现旅游高等教育的价值教育。徐红罡列举了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两个实践案例——可持续旅游监测和阿者科计划,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了认知与理解、情感与体验、意愿与行动方面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旅游高等教育得以实现。她总结:(1)中国旅游为中国旅游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土壤。(2)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学习是有效的途径,它解决了几个问题,包括使学生自觉地意识到旅游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内涵,以及知识背后的价值内涵;使学生获得了批判性学习的机会,完成对现有理论和知识再审视;使学生受到情感和审美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同理心和关怀;促进了学生的行动意愿,并切实地改变了他们的行为。(3)问题导向的实践,区别于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一种接受现实的工作,教育功能极其有限,对其在高等教育中的有效性需作反思。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李志勇教授以《新时期综合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为题做报告,从背景、思考、措施、成效4个方面分享了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办学和转型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旅游学科需要适应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公众对旅游管理专业存在其缺少“技术含量”的负面认知;旅游管理专业地位不高,涉及资金投入、教师发展等问题;旅游人才就业前景不乐观。四川大学旅游专业确立了“高水平研究、高新技术”的目标,力争培养出具有新时代文旅高科技社会服务能力和引领文旅科学前沿探索型学术创新能力的“双高”旅游管理人才,建设成为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重镇。由此,四川大学旅游专业实施了相应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措施——提升研究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国际化、推动平台建设,目前已取得可喜的成效,如两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建设点、首次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旅游与休闲学排名前一百、研究能力大幅提升等。最后李志勇也抛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旅游学科生存空间依然很严峻,旅游学人应该怎么办?(2)破“五唯”后,重大社科、奖项、人才帽子成为学人成长瓶颈,青年研究者们应如何成长?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院长李君轶教授以《学科交叉视域下的旅游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题,基于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视角,从4 个方面探索学科交叉视域下的旅游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1)学科交叉已成为我国科学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从全球来看,近几十年的科学突破创新大都是基于交叉学科新的增长点,单一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模式已经难以实现科技的创新和复杂重大问题的解决。交叉学科的出现培养了大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拓展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空间,成为满足知识发展和社会实践需求的重要智力资本。(2)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行业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之间出现错位,如旅游人才结构性短缺和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旅游行业重大变革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旅游管理人才的替代性效应明显。(3)旅游学科具有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优势和基础。因为旅游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旅游教育具有多学科背景,旅游人才培养还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4)交叉学科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的途径选择。即构建“三结合”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多学科支撑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营造多主体参与的良好培养环境。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潇婷教授以《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文旅融合专业人才》为题做报告。她提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定位问题: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旅游人才?我们能培养什么类型的旅游人才?高校之间如何差异化定位?如何谋划本专业在校内、院内的生存空间?山东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确定未来发展方向为文旅融合,由此确定本专业的办学定位,即“文化+科技”双轮驱动。黄潇婷分享山东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在新文科建设理念下进行“文化和旅游”专业整合,形成了人才培养优势特色: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以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优势引领文化发展;建设具有鲜明时代技术特色的文旅前沿人才实验基地,推动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建设具有山东文旅产业特色的政产学研实习实践基地,推动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在此办学思路下,山东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山东大学8 个全英文授课国际化专业之一、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 年)、软科排名从2021 年第11 名上升到2022年第8名(A+)、“文旅融合发展研究基地”获批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等。
严旭阳教授对上半场旅游教育部分的报告进行了小结。他把4 位嘉宾的演讲题目融合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以价值为引领,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积极探索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文旅融合时代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严旭阳认为,我们应该对旅游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一方面,旅游产业有广阔前景,这基于大众越来越强烈的旅游需求;地方政府也都有发展旅游的积极性,期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这是旅游教育未来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旅游教育工作者积极担当与作为,4位演讲嘉宾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他认为以上两个方面足以保证旅游教育前景广阔。
下半场围绕旅游学科的未来发展问题进行讨论,由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谢彦君教授主持。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刘敏教授以《基于毕业生评价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为题做报告。她表示旅游学科经过40多年发展,经历了无数波折,面对“无常”的环境,目前旅游产业、旅游院校、旅游研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资源争夺也是必须承认的事实。刘敏从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角度,阐释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调查分析、调查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在研究背景上,如何把课程教好,并体现差异化很重要;课程体系的制定不仅要从上到下,也要从下到上,因此要重视学生的反馈;同时,旅游管理的课程是面向市场的,毕业生是珍贵的数据资源,毕业生对学校的反馈会促进学校不断壮大。她以北京联合大学学生为对象,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面向6届学生做问卷和面向3届学生做访谈,以此分析课程的重要性与满意度。结果发现,课程设置体系存在以下问题:强调统一性而忽视学生多样性需求;过于强调课程知识目标而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培养目标与产业人才需求差异大。基于此,刘敏提出3点改进建议:构建发散性的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框架;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并重,突出职业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与地方特色相呼应。
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李志飞教授以《学科十问:学者和业者的对话与思考》为题做报告。他曾与3位分别代表景区、酒店和旅行社的资深业界人士对话,经过整合访谈内容,提出了以下十问并尝试给予解答:(1)旅游专业需要本科生吗?高职偏向实操,研究生偏向研究,本科生处于很重要但尴尬的位置。(2)旅游学科的价值在哪?业内人士认为稳定的需求市场、完全竞争的市场、现金流行业是旅游行业值得投资的原因,也是旅游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3)本科生需要写毕业论文吗?本科生系统学术训练的缺乏与本科论文学术化倾向相矛盾,案例研究、策划方案和调查报告或许更符合需求。(4)如何解决实习的尴尬?本科生实习内容低技能、重复性倾向明显,李志飞推崇研究型实习,从普通劳动力岗位转向知识结构平台。(5)如何平衡理论和实践的结构?李志飞引入了3种计划:“杰出校友进课堂”计划,提高实践性;“移动课堂”计划,让学生了解行业;“学术课堂”计划,提升课堂理论知识深度。(6)旅游教育最缺什么?他认为主要缺少资产管理和旅游美学。(7)一级学科是永远的痛吗?他认为可以融合多个学科范式,创造以问题解决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8)理论如何产生?李志飞认为,不能抱守现有理论、现有模型和现有经验,必须用“初生婴儿的眼光”,以原原本本的、没有任何扭曲的、不戴任何有色眼镜的方式来直接观察、分析现象,推究成因,提出自己的解释。(9)数字旅游是我们的未来吗?他认为,虚拟旅游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旅游促销方式,未来可以采用增强现实式旅游。(10)学科适应产业还是引领产业?他认为本科教育适应产业,研究生教育引领产业。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蒋依依教授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体育+旅游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为题做报告。她提出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全民健身计划等体育强国的政策背景下,体育与旅游的融合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但从地方发展来看,目前体旅融合发展面临复合型、跨行业、跨领域的人才缺乏的困境。蒋依依介绍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发展现状,主要从贯彻“三个转型”“五位一体”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方面展开。“三个转型”主要指项目转型、科技转型和国际化转型;“五位一体”主要指国际化、体育、信息化、科技和人文一体化。在此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加强资源整合,例如学院内部跨学科师资整合、学院间跨专业资源整合、校际之间资源系统整合;丰富形式内涵,如开设体育旅游课程体系,让课程更聚焦体育行业的变化和需求,同时设置运动素质课程体系,让学生体验户外运动;提升学术内涵,老师们主持并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参与咨政报告和社会服务。此外,学校创新方法手段,如从思政、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大赛,提高学生双创能力,提升了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可度;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尝试。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蔡晓梅教授以《旅游学科的研究转向与新时代机遇》为题做报告。她分析了哲学思潮经历的以自然作为方法论、以自我作为方法论、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萌芽于19世纪的后现代主义中出现了文化转向、空间转向和关系转向。而旅游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转向,贵族旅游—政治扩张、自我发展—政治文化、精神疗愈。蔡晓梅总结了从2005—2022年的旅游研究热点,并特别指出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研究主题的影响。2019年以前,旅游学科的研究主要关注宏观、中观层面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等,以及少量研究关注旅游者的情感体验;2019 年以后,旅游学科的研究明显偏向关注旅游活动体验者、社会安全环境以及旅游与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即现在以及未来的旅游研究都将更聚焦于旅游情境中个体、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环境关系。她认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都能找到旅游研究的新机遇,如乡村全面振兴、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等。结合个人研究,蔡晓梅提出对未来旅游研究的思考:从时空角度打破过去对旅游的认知,如新时代的旅游或许不需要绝对的在场感、远距离、流动性和非惯常环境;从关系视角构建“大旅游”格局,重点是打破人类中心的视角,从人与非人的关系出发,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从哲学思潮、学科体系、方法论等方面重新思考旅游。
谢彦君教授对下半场论坛作小结。他提到从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末,关于旅游教育、旅游学科、旅游研究问题的讨论从未间断,在近10~20年,随着教育规模与产业之间的矛盾日渐显现,人才就业与薪资待遇问题也愈加突出,相关讨论尤其热烈,但答案纷繁。通过4 位年轻学者所作的陈述,可以看到他们的思考、经历及其团队所做的努力,也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成就。但在旅游教育里所依据的“本”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若非如此,我们没办法解释一个现象,即使是不好就业的专业如历史学,在学生进行专业分流时依然被选择。因此,旅游教育中“本”的问题值得旅游教育者们去思考和面对。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所作的积极努力才能发扬光大,才能让学科成长成参天大树。
最后,两位主持人作为旅游学界的前辈都表达了对旅游教育与学科未来的信心,尽管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与学科发展困难重重,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年轻的老师们代表了旅游学科的未来,他们的努力也必将推动旅游高等教育走向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