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明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其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学生并不是不愿意写作文,只是作文成绩一直难有突破,令很多学生头疼,自然就不爱写作了。写作教学不同于其他语文知识可以照猫画虎或是死记硬背,写作讲求立意,行文要流程,构思要新颖,而这也恰恰是最难靠教去学会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逐步得到落实,学生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更丰富了,纸质作业也在逐渐变得更优质而不再是以数量取胜的题海战术了。由于学生的纸质作业有了更为严格明确的标准,课后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留给教师讲授作文课程的时间明显少了。
部分教师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准备得不够充分,往往很难在写作课堂上融入新的教学元素,一到了作文课堂就只是简单地讲解练习题目,设计出几个写作思路后便安排学生自行练习写作,最后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一点评。当然也有部分教师会在写作课堂上动脑筋,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或是引入学生更感兴趣的写作题目,但授课的模式或者说是授课的整体流程基本没有太多变化,偶有的新意也很难令学生真正对写作产生兴趣。很多尽力创新写作课堂的教师往往感觉自己费力不讨好,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却并不买账,写出来的作文也还是老样子,难有提升。
当前写作教学的授课内容也是困境之一,由于课本上每个单元都会设立独立的写作单元,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在学生练习写作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复习作用。教学课时的限制,需要优先保证正常课本上的授课内容,而其他课文教学又很可能因为学生理解不清而出现拖延课时的情况,导致实践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往往很少有机会去为学生布置一些课本外的写作练习题。这就使得整个写作教学课堂练习资源的来源十分有限,很多学生学期刚开始就已经知道整个学期的写作题目是什么了,没有了新鲜感和挑战性,自然无法调动其对写作的创作热情,写作练习的过程也变得枯燥无味。
由于中学生纸质版作业量有了较为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学科教学纷纷将纸质作业替换为更为灵活,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探究活动,唯独只有写作练习还依然在坚持以纸质版作业的形式出现。相较于物理、化学、生物这些有趣的自然知识,写作实在是没什么趣味性,其挑战性又不如数学、地理那般经得起琢磨,很多学生一旦结束作文课堂便不再想写作的事。部分学生甚至会觉得反正作文也就那么几十分,再怎么努力也好不到哪去,不努力也差不到哪去,教师留作业就写,没留就连想都不想,学习后劲严重不足。
写作是一项非常主观的行为,任何外界的刺激和强迫是很难真正推动一个不想写作的学生写出好文章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或是选择写作课题时都要以学生为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这个世界。部分教师习惯于以教师的身份去压迫学生,无形中将写作变成了学生的一项负担,学生为了写作而去写,所写出的作品自然没什么真实情感,与其让学生写一些空乏无味的练笔,不如真正激发学生自身的创作欲,让学生自己拿起笔写东西。
一些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写作时总是写不出来几个字,看似是学生的态度问题,可你若真的去问这些学生,他们的理由倒是花样翻新偏偏就没有态度这个因素。笔者就曾问过许多应试作文字数不够的学生,为何作文明知要写到的字数却还是写不够呢?笔者原以为学生的回答中一定会有“不想写”,可事实却是“写不出来”“时间不够”“没有灵感”等,学生想写却写不出的那份沮丧和难过令笔者很震撼,也在这一刻突然明白每个学生都想变得更好,没有不想写的错误态度。他们只是不会写、不知道该怎么写、不清楚该写些什么。一旦教师能够在作文课堂中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便能突破困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课堂不应只被局限在小小的教室之中,学生在家中也一样是良好的写作练习场所,相较于嘈杂的校园,安静的家中更适合学生们创作。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寻求学生家长的帮助,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共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鼓励学生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写作灵感,突破作文教学壁垒。
在寻求家长协助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教育责任的划分,切勿将教学的压力转移到家长身上。部分教师常把家长看作是自己的助手,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教学责任分派给了家长,这样既占用了家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由于家长缺乏专业训练而使学生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难以发挥出教育合力的真实效果不说,还很容易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反感情绪,阻碍整体教学。
在传统作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很少亲身参与学生的写作练习活动中,大部分都是学生写,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虽然这样的授课模式已经延续了许多年,但却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模范作用,学生中间没有榜样,教师又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自然很难有效影响学生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自然要以身为范,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自己经常练笔,在生活中看见什么有趣的事物就会出口成章或是引用典故,那么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去模仿教师的言行。
当为学生布置写作练习课题时,教师也可以同学生一起完成,用教师有别于学生的视角重新审视课题,为学生创作寻求更多灵感的启发。教师能够与学生一同练习并以自己良好的文学创作习惯去影响学生,自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写作习惯,帮助学生从写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由于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许多研究者实际上都讨论过“文化调解者”这个概念。Taft认为,文化调解者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双方的文化中去,促进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相互的交流、理解以及行为;通过平衡各个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对表达、意图以及各个文化群体对于对方的期望进行翻译[5]53。根据韦氏词典的定义,调解特别指对冲突的双方加以干预,以达成和解或妥协。笔者认为,当译员扮演文化调解者角色时,主要着眼于化解源语说话者和目的语说话者在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因此,在文化因素影响法庭上的交流时,译员应该使用恰当的策略为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消除交流中的障碍。
初中作文课堂创新的办法还是比较多的,但更重要的是其内容上的创新,即使是相同的写作内容也可以通过融入多种元素,去构建多样化的写作教学课堂。
以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学写传记”专题为例,这一课主要是复习当单元学生所学习到的人物传记内容,回顾课文中的纪传手法。教师可以将传记与不同主题搭配创造更富趣味的写作课题,比如:
撰写墓志铭,用一句话去概括一个人的一生;
撰写英雄传记,梳理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
撰写自我传记,以梦想为轴预言一生。
……
不局限于人物传记,而是将传记与多种元素组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还为写作练习增添了些许未知的挑战性。一时间学生们脑洞大开,加入到了写作创作的过程之中。课堂虽然还是那个熟悉的课堂,但这一回同学们却成为了教师,一改平日里虚心受教的态度,学生们踊跃发言,相互启发灵感,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原本有些沉闷的传记练习,却变成为了学生们集思广益的热门话题。经过课堂上的激烈讨论,每个学生都有话想说,有字想写,最终的作文不再千篇一律,写作水平明显提升。
网络信息平台日益发展,令作文课堂有了良好的拓展渠道。教师可以设立学生讨论群,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将自己阅读到的好文好句、影视作品的经典台词、有趣的广告语等与文字有关的内容分享到群里,大家一起讨论。为帮助学生们积累更多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们的阅历,语文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在节假日带着孩子们去看看大自然或是参观名胜古迹,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时记录成小短文,一点一滴地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丰富阅历。
学生讨论群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让学生随时随地与大家分享交流自己创作的想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也令写作不再是被动接受课题的那种状况,让学生得以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自己去尝试思考,自己主动去进行写作练习。
除了课本中既定的写作练习题目,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生活常态设立一些发挥空间更大的写作练习课题。灵活的创作空间可以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益处颇多。
以“母爱”为例,当写作题材限定在记叙文体后,学生们自然而然便会去回忆一些生活中自己与母亲的互动,所能想到的故事也就非常相似了,交出来的作品中不是妈妈不畏辛苦起早给自己做饭,就是妈妈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无微不至的关心,内容雷同性较高。同样是“母爱”为题,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设想与母爱相关的内容有哪些。有的学生会想到自然界动物的母爱,有的学生会想到对祖国的爱,还有的学生会想到感动中国人物等。这样一来学生们除了身边的妈妈以外就有了更多可以创作母爱主题的素材。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幽默短剧、短信、诗歌、笑话等多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打开学生在创作“母爱”时的写作思路。最后安排学生根据课上所思考得出的灵感,自由发挥去创作一篇“母爱”主题的文学作品。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激活,所想到的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新颖,最终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更加富有活力,而这些自由思考发挥的过程也能成为学生们日后写作素材积累的一部分,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后辅导与追踪,以身作则去逐步影响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教师可以先以自己为榜样去影响学生。
教师每天清晨坚持晨读并将晨读的内容与心得分享到学生群里,当生活中偶然看到与晨读有关的内容便可以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在没有晨读前自己对于这件事物的看法是比较单一的,通过晨读文章了解到了这个事物的另一面,看法就大不相同了。学生们通过教师这样鲜活的事例示范后便开始尝试晨读,教师与学生家长随时保持沟通,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去为学生们推荐一些晨读读物。让学生们的晨读过程既有趣又长见识,同时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们一同讨论自己这一阶段坚持晨读的效果,以这种追踪的方式去不断巩固学生晨读的好习惯。
也许学生原本对晨读已经不再坚持,但看到其他同学的改变后,他又会心动想要再去努力坚持一下,久而久之便能够习惯成自然,让班级里的学生都养成晨读的好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鼓励学生们将自己晨读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一句原创,一句古诗,一个优美的词汇,一个生僻字等,渐渐地学生便将写作不再看做是只在考试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而是成为学生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渠道。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自然对于写作更有兴趣,作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还是比较明显的,需要语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寻找突破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寻求创新,并能够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以身为范,逐步影响学生去了解写作,将写作变为学生们表达自我、记录生活的方式,从而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