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合一”在初中语文整合教学中的路径

2023-01-24 11:41徐明英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演讲稿合一探究

◎徐明英

“教学合一”的理论渊源是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旨在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其中,“教”不是教师的主要责任,教学生“学”才是根本。这种教学理念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大背景的要求,即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的权威性不可挑战,规定着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与理解向度。学生的个体性与思辨性被压制,想象性与创造性思维被埋没。同时,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倘若以教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无疑会扼制学生的潜能,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在“教学合一”理念下,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激发,无论是自主思考还是合作探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不同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毫无独立性。作为教师,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就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同时,“教学合一”对于师生双方而言都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法。一方面,教师要有自觉的教学革新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及时更新理论知识架构和教学模式,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特点,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提升思想文化修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学”,还要“会学”和“善学”,通过合作探究逐步培养高阶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整合“教”与“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创设真实的实践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与现实生活,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语用水平,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一、立足教材内容,制定分类教学模式

在统编版教材中,编者往往根据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选择具体选文,单元内选文均是围绕这一目标设置。作为教师而言,在运用“教学合一”模式时,可围绕教材内容,基于不同的教学要求对教材内容重新组合,即“二次创作”,这也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其中,不同的选文组合可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并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分类,并综合各单元的内容设置,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古诗词、现代诗歌、现代文、文言文、写作、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等几大阅读类型。当然,每一个类型也可以进行细分。例如,现代文可细分为小说、散文、说明文、人物传记、新闻通讯、回忆录等。以人物传记为例,教师就可以将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人物传记或回忆录的文章进行整合,并积极拓展课外阅读中的相关资料,从而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这一类文章的异同点,围绕某个“主题”或“大概念”,或是写作技巧,或是人文品质,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文体,哪一种分类,在学习某个主题或大概念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思考与合作探究意识,教师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是“引导”,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也要建立独特的学习体系,让学生自主掌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学习逻辑,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践行“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二、基于“引导者”的学习方法指导

“教学合一”教学理念,既强调教师如何教,也重视学生如何学,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当然,师生的教学“身份”需要明确,即“引导者”与“主体者”定位,从而契合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值得强调的是,“引导”要注重方法的点拨,而学生则要通过合作与探究,最终提高审美鉴赏水平和思维品质。

例如现代诗歌教学,较之古诗词,现代诗歌在形式、内容以及情感表达方面更为自由,如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现代诗歌单元,包括《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等。围绕该单元的编排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欣赏这些诗歌,并在自由朗诵的基础上尝试创作。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从方法论角度引导学生如何赏析现代诗歌,如从语言运用、意象选择、韵律节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感受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独特的情思。

在此基础上的“学”,学生便能学会举一反三,实现从一篇到一类的赏析。从这个角度讲,关于“教学合一”理念的落实,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达到教学合一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较之小学阶段,初中生在思维品质逐渐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其中,整体性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关键思维与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会写出不同文体、不同类型的文章,语言素材与语用能力也随之提升,尤其是可以感受大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精神成长。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作者创作意图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因此,面对不同文体、不同时代的作品,学生首先要具备整体性思维,从全局意识思考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主旨内涵,从而有效解决学习和考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此,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合一”理念,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并以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例如,关于小说文体的阅读教学。在统编版教材中,编者编排了大量的中外经典小说,如鲁迅的《故乡》,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等。在阅读这一类文体时,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个人生平以及创作风格,然后再下沉到具体文章的分析。例如《故乡》一文,该文创作于辛亥革命前后,彼时正处于封建专制被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双重压迫的时代,广大的劳动人民在这种压力下过着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生活。鲁迅在1919年回故乡后,亲眼目睹了故乡的萧条以及传统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扭曲与束缚,并通过闰土与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塑造,全面呈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自私。作为“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的创作风格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如《祝福》中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孔乙己》中对腐朽、愚昧思想的批判等。在了解了《故乡》的创作背景和鲁迅的创作风格后,学生能够从时代特点和创作意图的角度全面解析全文,从而深化文本理解与情感体验。

综合以上分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够实现从“一类”到“一篇”,即通过作者的整体创作风格,结合其生活的时代特征,提纲挈领地掌握具体作品的大概风格。从这个角度讲,教师的“教”,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风格特色,也要从局部角度分析文本的行文脉络、艺术特色和主旨意蕴,从而培养整体性学习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不仅能够掌握具体文本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更能够掌握具体的学习技巧,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和思维品质。

四、关注学生认知水平,契合学生学习规律

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教育阶段,掌握学生学情是开展教学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与“教学合一”的理念有效契合。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知识和经验,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施教。同时,基于学生个体之间的认知差异,教师更不能施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积极开展因材施教,对处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换句话讲,教师的“教”要严格遵守“引导者”的身份,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流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意愿开展教学,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厌学情绪。

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问题为引导或许是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辨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某个主题或目标设置相关的思考问题,并创设积极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进行思考、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开展观点交流,在思想碰撞和问题解决中生发独特观点和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探究,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问题探究结果综合评析学生认知,从而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此外,以问题为引导,还是提升学生高阶思维的关键环节。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进行问题探讨,并通过大胆想象和创新提高思维水平。

例如在开展“演讲和演讲稿”的教学过程中,鉴于学生对如何演讲,以及如何撰写演讲稿还不了解,在知识储备方面处于空白期。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按照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在一定时间内逐渐掌握如何演讲,以及如何撰写演讲稿。例如,可以从演讲的概念、特征、作用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演讲相关知识与流程,接下来再结合演讲目的、演讲场所、演讲人身份等条件,引导学生再进一步掌握撰写演讲稿的形式和内容等知识。

在此过程中,为充分体现小组合作与探究意识,各小组可自主选择某个主题的演讲类型,合作撰写一份演讲稿。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各小组演讲稿的内容,积极创设具体的演讲情境,配合各小组进行演讲汇报,然后再进行教师点评、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掌握演讲稿撰写方法。值得强调的是,在初次创作演讲稿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的演讲,尤其是对一部分性格内向、不擅表达的学生,能够有效提升其自信心,通过多讲多改,逐步拉近师生关系,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关键。这与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理念,以及“教学合一”模式“不谋而合”。从哲学逻辑上讲,认识事物一般要经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从语文教学这个层面来说,“教学合一”即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这个角度讲,“教学合一”的实质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师,不仅要深挖课程标准要求,还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并立足学生学情,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演讲稿合一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学做合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找准演讲稿的三个靶心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怎样写好演讲稿
人剑合一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