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索
——以陶学子培养为例

2023-01-24 11:31:08韩韧
公关世界 2022年24期
关键词:学社学长学子

文/韩韧

一、传统的高校资助模式问题

在助学模式上,传统的高校只是单纯的给予贫困家庭的学生经济上扶持,保障了学生能够正常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在心理上、人际沟通、组织能力提升方面存在潜在的弱项。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社会实践等方面。但所有的学生都是同样的培养方式,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往往一些学生的个人特长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导致学生不积极,进而产生培养模式的认知偏差以及不良心态,没有很好的社会反馈,最终导致资助工作丧失教育作用。[1]传统的高校资助模式往往只注重资助的力度和学生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回报,即社会反馈。爱心需要传递,资助也更需要延续,更需要受资助的学生能够感恩社会。

二、发展型资助理念

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关注以及重视的标志是在2017 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文件的关键点是各高校在资助学生的同时更要注重育人功能。即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2]发展型资助育人提升学生能力大概有以下几种:

1.学业能力提升

高校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这也是各种资助评优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贫困生中多数的学生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出现挂科,甚至多门学科挂科导致休学的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业规划是高校学业能力提升的主要任务。通过学术讲座、高校论坛等形式,从经典案例解析、成功案例的分享、高效的学习方法等多角度进行讲解,提升新生学习积极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业能力提升也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关键所在,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以“资助贫困有志,奖励品学兼优;鼓励回乡创业,服务基层社会”为宗旨。在陶学子培养的过程中,基金会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旦有出现挂科的同学,立即取消陶学子身份。

2.心理素质培养

一个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贫困而缺乏自信心,甚至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敏感、焦虑、人际交流障碍等。日常校园生活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善于表现自己,处理事情谨小慎微。在参与活动中会感受到一种压迫,不愿意参与团体活动。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地制约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心理素质培养也是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高校心理方面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普测、校园心理活动、心理团辅活动等方式,从发现问题到制定心理方案,最后持续跟踪帮扶的方式开导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国家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所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3]目前高校普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创新创业新模式下做了诸多尝试。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来说,职业发展不断变化,需要高校大学生及时应对,运用新工艺,新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的创新创业能力。另外,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巨大,企业要求员工有足够的经验,大学生比较缺乏实践经验,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势在必行。高校主要从专业队伍建设、创新创业课程系列培训、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创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方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提升的过程为:创新创业认识、课堂实践、团队项目、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大胆尝试,不但能够增加自信心,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业,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4.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综合。当代大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锻炼是高校资助育人最重要的实施方式。在经济困难生社会实践方面,各高校提供了诸多的平台,如支教、寒暑假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勤工助学、“三下乡”社会实践,甚至全额资助因经济不足不敢申请去海外实践的学生,学校提供海外交流的支持项目,实现同学的国内外交流的想法。

三、陶学子培养模式探索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成立于2006 年,所颁发的助学金称为“伯藜助学金”,受助的学生称为“陶学子”。目前高校培养陶学子主要是通过成立社团即“伯藜学社”来完成。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依据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以经济赋能、心智赋能、学业赋能、实践赋能和创业赋能等五项赋能来培养陶学子。[4]基金会的这种模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陶学子。现行的陶学子培养模式已经很完善,笔者认为还可以从几下几点来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1.建立陶学子信息库

高校在选拔陶学子的过程中,以综合能力来考评,通过好几轮的面试最终确定陶学子名单。对于一个规模庞大的陶学子集体,没有一个完善的信息库是不能够对每一位学生做到足够了解的。

陶学子信息库包括陶学子的基本情况、发展需求、个人规划。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情况、教育背景、平时表现、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等;发展需求是指学社成员想提高自己哪一个方面的能力,需要学社提供什么样的平台以及资金技术需求,具体包括平台建设、精英培训、技能提升等;根据学校、二级学院伯藜学社的培养需求,可以以问卷调查或者座谈会的形式征集学社成员的建议和意见。指导老师分析意见情况,对下一个季度的活动做好全方位规划,社团学生可以采取自由选择的形式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5]达到“学生所想、学生所爱”,体现管理者的人文关怀。个人规划包括生涯规划和学涯规划;陶学子的生涯规划为学生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先生涯规划然后学涯规划,勾勒发展蓝图。

信息库的建立有助于指导老师快速了解陶学子的情况,快速对学社下的各部门进行合理安排做到人尽其才,快速对其中的量化材料进行反馈和分析。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及诉求,合理规划学社的年计划活动安排。这样就避免了培养模式的统一化,根据学生诉求,达到发展型教育的目的。

2.合作学习和学长导师制相结合

基于伯藜学社的建设初衷就是提高社团内所有陶学子的综合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社团内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和学长导师制从个性发展和导师指引两个方面对学社的发展将会有极高的帮助。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根据学社内部学生的学习成绩、地区分布、性别等,将5-6 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共同开展交流学习。为了达到学习目的,小组内部成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协同工作,每个成员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确保小组任务的完成。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使下,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达成具有积极意义的合作共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性重构,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合作共赢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共生共长。

学长导师制是由政治觉悟高、责任感强、成绩优秀、有一定班级管理经验的高年级学长担任。[6]优秀的学长在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达到以老带新的目的,提高管理效能。为了达到人才调配,可以将优秀学长分类,科研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专业技能强等方面,让新生灵活选择,以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的目的。

专业理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需要学长导师的指导和帮助,社团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等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发掘和培养。将合作学习和学长导师制相结合,可以全方面、全过程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高校和用人单位搭建互动平台

服务基层社会是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的宗旨之一。评价或者考核陶学子的这一个指标将变得更加有意义。陶学子进入社会后,企事业单位对陶学子的反馈是对服务基层社会最直接的意见反馈。因此,我们需要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阶段性的互动,逐年跟踪陶学子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取得成绩等。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既可以加强陶学子的过程式培养,也可以进一步调整高校培养陶学子的模式,紧跟时代脚步,促进共同发展。反馈方式可以是调查问卷、实地走访、高校企事业单位发展论坛等,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进一步优化陶学子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学社学长学子
深化微观党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外国语学社研究》
学社奋发担使命 草书千载绘华章——写在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建社90周年之际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3:38
白鹭起舞
江淮法治(2020年14期)2020-11-25 08:47:52
杏林组曲·学子赋
黄河之声(2020年22期)2020-03-16 03:41:00
中国营造学社藏书源流考
厦门市同安丰翼美术学社日记画
少儿美术(2019年5期)2019-12-14 08:04:54
今朝学子喜登攀
岭南音乐(2016年5期)2017-01-17 07:44:54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致新学妹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中国火炬(2015年4期)2015-07-31 17: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