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对社会工作教育的若干启示

2023-01-24 05:39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阿德勒心理学理论

陈 彬

(韶关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专业自成立伊始便深受心理学专业的影响,无论是其介入理论、助人方法,还是所秉持的一些价值观均直接或间接地受惠于心理学。当代中国的社会工作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工作事业在当代我国发展路径呈现出“教育先行”的特点[1]。自1988年北京大学等三个高校恢复重开社会工作专业至今四十余年,中国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一直引领着社会工作的实践发展,在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方面居功至伟。但有学者尖锐地指出:“教育先行”并不必然意味着教育引领,相反,它可能带来社会工作教育的“降维”,社会工作被塑造成一门片面强调实践,并与其固有的价值理念相分离的学科。社会工作教育“降维”的具体表现为:从社会关注降维到方法与技术关注,从价值反思降维到技术化伦理,从批判思考降维到理论套用。“教育降维”培养了一批掌握一定专业方法和技术,却缺乏专业价值观和使命感的社工[2]。鉴于此,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年)所创立的特色心理学思想值得社会工作教育者重视,尤其是其“社会兴趣”理论更有可能为改善社会工作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包括哪些具体内涵?“社会兴趣”理论能为社会工作教育提供哪些方面的启示?本研究将探讨以上问题。

一、“社会兴趣”理论的具体内涵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和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精神分析学派三巨擘”。他一生著述丰硕,然而《自卑与超越》一书在中国最负盛名,其书名几乎可以与“阿德勒”三个字划上等号。其他几本重要著作目前都有了中译本,包括《理解人性》(1927)、《生 活 的 科 学》(1929)、《儿童教育心理学》(1930)、《心理与生活》。阿德勒在其著述中创造了若干重要理论概念,包括自卑感、自卑情结、追求优越、优越情结、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三大人生课题、人生风格、创造性自我、社会兴趣等,穷毕生功力构建了一个被称之为“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的庞大理论体系。无疑,“社会兴趣”理论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有学者直接以“社会兴趣理论”来指称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体系[3]180。阿德勒之所以提出“社会兴趣”这个概念,学术界常见的一种说法是,阿德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名服役军医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他认为这是人类缺乏信任和合作的结果。尽管他赞扬尼采对个人意志的推崇,但经过这次大战之后,阿德勒更加确信人们需要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社会兴趣[4]871。可见,“社会兴趣”的提出本身就已蕴含了一种深刻的现实反思与人文关怀。本文将从“社会兴趣”的定义、“社会兴趣”的重要性与“社会兴趣”的培养途径三方面来阐述“社会兴趣”理论的具体内涵。

(一)“社会兴趣”的定义

“社会兴趣”理论是阿德勒后期思想的重要发展,也是其个体心理学体系的重要标识。阿德勒最早是在德文原著里面创造了德文“Gemeinschaftsgefühl”一词,该术语后来被译成英文的时候出现了“Social Interest/Feeling/Sense”“Communal Sense”等多种译法。该术语再被转译为中文时也有多种译法,如“社会兴趣”“共同体感觉”“社会意识”“社会情感”“社会感”等①要指出的一点是,阿德勒有时候会采用其他概念——如“合作(能力/精神)”——来指称“社会兴趣”。在笔者看来,阿德勒的名著《自卑与超越》一书,最核心的概念不是“自卑”“超越”“人生态度”“人生意义”,而是“合作(能力/精神)”。这里的“合作(能力/精神)”其实就是“社会兴趣”,两者几乎同义,只是用词不同而已。这符合阿德勒一贯的写作风格,即特别喜欢“制造”新概念但又做不到定义清晰与前后统一。。为了避免混乱与方便表述,本文统一采用“社会兴趣”这一译名。其实,阿德勒生前并未给“社会兴趣”下一个明确定义,他对“社会兴趣”的最形象描述恐怕就是这一句:“观人所望,聆人所听,体人所察。”阿德勒从人类哲学的视角,以一种不太严格的方式论证了“社会兴趣”是有利于人类生存的一种必要特质,“正因人皆自卑而脆弱,才会过着群居的社会生活。也因此,社会兴趣与社会合作便成为人的救赎。”[5]203。阿德勒在不同的著述中发表过很多有关“社会兴趣”的表述,如“先天性社会情感会保持终身,在特定情况下会得到调整、加强,其范围会逐渐扩大,它所指向的对象会逐渐延展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外,包括家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甚至还可以跨越人类的界限,向其他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的对象延伸,最后向整个世界表达自己的爱和感受。”[6]31“活着就是要关注他人,要融入社会,要为整个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7]5“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为他人做贡献,跟他人进行合作。”[7]7阿德勒之后的很多学者接着对“社会兴趣”开展很多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他们大多都赞同,“社会兴趣”是整合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因素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兴趣”是指对待他人和他事的积极态度和看法,以及对他人的认同感和对群体的归属感,并表现出与他人谋求合作以寻求自我发展的行为倾向[4]872。另外有研究认为,社会兴趣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一是在平时甚至在困难时与别人合作以及帮助别人的心理准备状态;二是对待他人时采取多予少取的行动倾向;三是对他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经验的一种设身处地的理解能力[3]184。日本的阿德勒研究权威岸见一郎先生将“社会兴趣”(“共同体感觉”)定义为:“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8]112综上,本文将“社会兴趣”定义为:一种全面体现在知情意行上对他人关心、合作与奉献并从中找到自身归属感和人生价值的倾向性。

(二)“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阿德勒把“社会兴趣”抬到一个很高的地位,认为“社会情感(社会兴趣)可以作为评价人类价值的唯一且普适的标准”[6]111。因为在阿德勒以摆脱自卑为核心的心理发展动力观中,人们在普遍地克服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最终实现社会适应良好(自我实现或价值人生)抑或走向社会适应不良(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乃取决于社会兴趣的高低。“社会兴趣”就此充当了一种心理控制机制,“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绪,因为有些人会用一种心理机制来控制自卑感与优越感,转而导入有益于社会的管道;而这种机制的泉源正是社会兴趣、勇气与社会意识”[6]8。正常人与问题人也因此分野,后者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社会兴趣。“犯罪与问题儿童、神经官能症患者、精神病人、自杀者、酗酒者以及性变态的失败根源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解决人生问题。他们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既不关注社会也不关心他人。”[5]154“努力争取并不是他们和普通人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努力的方向不同。如果我们认识到,他们之所以会走向犯罪的道路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社会的需要,也不关心他人造成的,那么他们的罪犯行为不难理解。”[5]155因此阿德勒将所有心理失调和行为不适等问题都归于社会兴趣的缺失。“缺乏社会兴趣,是导致个人在社交及工作上适应不良的原因,也会致使一个人无法和异性良性互动。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没有做足准备,无法经营亲密关系。”[5]155有学者如此评论道:“阿德勒为全人类提供了一个如何建立和维持社会层面上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清晰认识。他认为,最健康并且唯一明智的生活目标及其附带的生活风格是社会合作。他强调社会兴趣的重要性,并强调当不能发展社会兴趣时,会发生多么严重的问题”[9]。帮助这些人提升他们的社会兴趣,重新定位其目标和信念,最终达成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便成了阿德勒学派所有心理教育与心理疗法的目标。

(三)“社会兴趣”的培养途径

阿德勒有一个看法,“社会兴趣”并非先天 具 备(inborn),而 是 一 种 内 在 潜 能(innate potentiality),意思是必须在后天加以刻意培养才能将这种内在潜能激发并发展成“社会兴趣”。阿德勒还认为,激活并培育“社会兴趣”的最佳时期是孩童阶段,首先要通过家庭教育,父母首先要以关系和睦为孩子做示范,多带领孩子参与社会活动,既不要宠溺也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孩子。其次是学校教育,学校不要过分强调竞争而要教会孩子相互合作,教师要尊重孩子兴趣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倘若错过了孩童阶段,“社会兴趣”在成年时期仍然可以经由理解与掌握“阿德勒心理学”被激活并培育出来。“社会兴趣”的培育不仅仅适于正常人群,针对问题人群(越轨者)则更显重要与必要,正是因为社会兴趣的缺失导致某些个体形成不良心理特质如焦虑、敌意、神经质、非理性思维、抑郁等,甚至还会导致各种问题行为如物质滥用、性暴力、虐待行为、犯罪行为等。因此,矫正与治疗问题人群的重要途径便是培养与提升他们的“社会兴趣”。阿德勒曾旗帜鲜明地宣称,个体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这样的人(指罪犯和神经官能症患者)像那些社会适应良好的人一样,培养出必要的社会兴趣”[7]66。

岸见一郎等总结道,“社会兴趣”的培养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二是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你只需要焦虑“我该怎么做”。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密切的关系。三是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8]145。总之,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并培养“社会兴趣”无论是对于正常人还是越轨者,都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教育举措,于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二、“社会兴趣”理论对于社会工作教育的几点启示

阿德勒创建了包括“社会兴趣”在内的诸多原创性学术概念,体现出他有着一流的心理学思想;同时充满着人性关怀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心理学思想也表明他是一个有仁心、有大爱的心理学家。更加难得的是,阿德勒本人也是一位伟大的实干家,他亲自参与了大量的助人实践活动。他在生命晚年投入了很大精力去开展思想推广和教育实践,创办儿童指导中心和个体心理学实验学校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充满人性关怀的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不仅仅能被用于心理治疗领域,而且还可指导大众生活交往与高校专业教育。他的“社会兴趣”理论对于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有如下几点启示:

(一)“社会兴趣”理论可以融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教育

社会工作本质是科学的助人活动,不仅需要社工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扎实的方法技巧,更需要社工秉持奉献精神、怀抱爱心真情、肩负社会责任,踏踏实实地为弱势群体服务,为他们提供帮困扶弱、情绪疏导、心理抚慰、精神关爱、行为矫治、社会康复、权益维护、危机干预、关系调适、矛盾化解、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方面服务,帮助个人、家庭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工实务的实质是“做人做事”的工作,故一定需要价值观的引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开展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国内学者张乐天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认为社会工作有三个价值前提:一是社会工作者把做好社会工作看成是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二是社会工作者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工作对象;三是社会工作者承认每一个工作对象都有潜在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价值的能力[10]。另一个国内学者王思斌则提出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人[11]。可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教育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将关注点由自身向外转移,多与外部世界和社会大众建立关联,将他人利益摆在优先位置。而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与此十分契合。首先,“社会兴趣”的定义中,“关心、合作与奉献”均指向他人、关联到外部社会,而自身“归属感和人生价值”的获得——即自我利益的满足——也是以利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前提的。可以看出,“社会兴趣”的定义内涵所包含的基本价值取向与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在总体上是趋向一致的。其次,社工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兴趣”理论,理解、认同并实践之,可以激发与提高自身的“社会兴趣”水平,内生出与他人、与社会紧密关联的清晰意识,产生出通过积极从事社工实务来实现个人优越和社会和谐的职业动力。同时也能自觉地意识到,从事社会工作职业其实就是克服自卑与追求优越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彰显其中。如是观之,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能确保社工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保持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轨道内,完全可以将其巧妙地融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教育之中。

(二)“社会兴趣”理论可以补充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教育

采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弱势群体时,常常要依据各种专业理论,如积极心理学、优势视角理论、增能理论、理性情绪疗法等。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在很多方面其实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很多常用理论是相通的。由于阿德勒把“社会兴趣”视作为一种衡量人类价值的标准并作为实现人生成功的心理机制,在此点上与积极心理学强调健康心态与积极认知促成幸福人生的观点比较一致。“社会兴趣”是每个人皆具的一种内在潜能,无论是正常人还是问题人都可以经由后天的教育引导提升其“社会兴趣”水平,使得正常人更加幸福与成功、问题人摆脱心理困扰并增进社会适应。这与优势视角理论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如出一辙。“社会兴趣”水平的提升能够增进人们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增强人们对自我生命的掌控感,这里面又暗含了增能理论的主张。同时,“社会兴趣”培养中强调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与他者奉献的三个途径本身就意味着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要将以“私人逻辑”为基础这种不合理观念转变成以“社会兴趣”为基础这种合理观念,实际上与理性情绪疗法所强调认知转化才能促成情绪与行为转化的理论核心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知,我们完全可以将“社会兴趣”理论有机融入已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之中,充实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教育。同时,“社会兴趣”理论还可以被作为指导社工实务的独立理论来向社工学生传授。“社会兴趣”理论其实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看待心理困扰与问题行为的新视角,从对来访者开展“社会兴趣”水平的测量预估,到如何提升其“社会兴趣”水平的介入计划,再到以提升其“社会兴趣”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实务实施,助人活动过程都能以“社会兴趣”理论为全程指导。总之,“社会兴趣”理论对当前的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三)“社会兴趣”理论可以助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自我教育

社会工作常被说成是一种“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此说给社会工作职业赋予了一种高尚品格并抹上了一层神圣色彩,但无疑也意味着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自身必然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去影响别人的生命。当前中国社会工作职业环境普遍存在的“心理枯竭”“职业倦怠”与“转岗离职”等现状,使加强社会工作者的内在生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社会工作专业核心理念“助人自助”的“自助”不仅意指来访者最终能够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还意味着助人者须加强自我赋能、心理建设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正好可以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实现生命成长的重要资源。“社会兴趣”理论如同阿德勒所创建的整个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都可以视为对他自身人生经历的完美诠释。阿德勒年幼时身体羸弱、曾患重疾,不仅目睹弟弟死亡,自己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死亡恐惧不停吞噬着他的幼小心灵;在家中他从小又不得不承受各方面都比他优秀的哥哥加给他的心理压力。所有这些让他深切体会到那种既是身体上又是心理上的自卑感,因此他立志刻苦学医以补偿躯体上与心理上的自卑感。他后来转入精神治疗,创建了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终成一代心理学宗师,成功地实现了对自卑感的超越。难怪有人感慨,阿德勒自身的成长历程就是其“自卑与超越”理论的最佳例证。阿德勒终生致力于倡导与人直接相关的心理学,即生活的心理学。也正由于他的心理学思想如此贴近人们生活及其著述在普罗大众中的广泛传播,阿德勒开创了西方心理自助运动(self-help psychology)的先河——人们通过阅读他的著作学会了与自卑感共存共荣,以社会兴趣为指引确定有益的人生目标,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并获得幸福人生。高校专业教育中,我们可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阅读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及相关著述,引导他们开展自我探索、重新认识自我从而焕发生命光彩,更进一步重塑他们的“人生风格”(a style of life)。因为有无“社会兴趣”或拥有多少“社会兴趣”决定了“人生风格”健康与否。阿德勒认为“人生风格”有两种:一种人生风格以个人逻辑为基础,此为不健康的人生风格;另一种人生风格以社会兴趣为基础,此为健康的人生风格。同培养“社会兴趣”的主张一样,阿德勒也主张我们应该要建立健康的“人生风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这种自我教育中若能经由“社会兴趣”的提升而建立起健康的“人生风格”,则必定拥有强大的内心与厚实的生命,能更好地完成在校专业学习和应对职场工作压力。

三、结语

阿德勒的卓越见识超越了同时代的很多学者,他的思想影响了精神分析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等多个流派,对儿童教育、心理治疗和社会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对阿德勒相关著述的梳理,论述了其“社会兴趣”理论的三方面具体内涵:一是“社会兴趣”的定义,一种全面体现在知情意行上对他人关心、合作与奉献并从中找到自身归属感和人生价值的倾向性;二是“社会兴趣”的重要性,“社会兴趣”作为评价人类价值惟一且普适的标准;三是“社会兴趣”的培养途径,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与他者奉献。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不仅仅能用于心理治疗领域,而且还可指导大众生活交往与高校专业教育。他的“社会兴趣”理论对于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有如下几点启示:第一,“社会兴趣”理论可以融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教育;第二,“社会兴趣”理论可以补充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教育;第三,“社会兴趣”理论可以助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自我教育。

当然,本文对于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的梳理还有待深入,理解还不够到位;同时,关于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对于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探讨略显粗浅,有待日后进一步的专题探讨并结合实践检验方能让阿德勒的思想真正有裨益于社会工作教育。

猜你喜欢
阿德勒心理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把童年还给童年
把童年还给童年
把书包留在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