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衔接

2023-01-24 01:08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6期
关键词:初高中观念高中化学

陈 颖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 351100)

1 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衔接问题分析

1.1 内部因素分析

从内部因素分析来看,一方面是初高中化学教学知识体系与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别,随着教学内容的扩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产生问题是在所难免;另一方面,部分高中化学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难以适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导致教育目标不正确,教学方法不恰当.一些教师带领学生将中高考中的考点进行“地毯式”扫荡,惯用的教学模式是“练习——检测——讲评”,无论教材中是否提到,课程标准中如何要求,只要是教辅资料中出现的、考过的,均当作重要知识点,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力求达到会背诵、能解题、可考试的目的.依靠机械记忆升入高中的学生,面对大量深层次的高中化学知识,自然难以适应,不仅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学习能力也很难提升,甚至出现成绩下降的情况,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无处谈起.

1.2 外部因素分析

基于外部因素分析来看,首先是初中与高中分开设立产生副作用,自从初高中分开设立以后,因为教育管理措施没能做到紧跟,导致初中与高中学校的化学教师难以正常流动,双方缺乏对教学研究的交流,几乎不会过问对方的教学内容与具体要求,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也是各行其是,沟通较少,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更是消极对待.其次,深受中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些地区的中考政策也发生变化,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实际成绩计入总分,化学则采用等级制评价当作中考录取的参考,而各校都是十分关注升学率,所以学校领导及化学教师对化学教学的重视程度自然不高,化学教学工作很难做到扎实有效;另一方面,因为在新课程标准中,一些知识被删除掉或者降低要求,而“一纲多本”又导致部分知识点在中考中不会考查,中考化学的要求有所降低,这直接影响到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2 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衔接的有效对策

2.1 观察视角的衔接,搭建桥梁,连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初中化学中虽然也涉及到宏观和微观的概念,但是大部分教师不够重视两者的相互结合,导致学生认为宏观与微观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也无法进行很好地融合,处理问题时会遇到诸多困境.而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主要研究物质的分类、反应和融合等知识,均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基于双重视角来探索化学知识,所以,学生在正式学习高中化学知识之前,要具备初步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连接能力,目的是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在衔接教学中,教师首先需把观察视角衔接起来,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桥梁,让他们通过丰富多样的视角展开观察,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连接起来,使其形成整体的学习模式.

例如,在进行“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播放“扫描地道显微镜下的一粒沙子”的视频,宏观呈现教学内容,搭配导语:本节课将要基于微观层次认识人类关于原子构造的认识,大家认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认识原子的内部构造?在学生讨论中引出直接法与间接法,前者是努力提升观察技术与改良观察工具,后者是利用精良的实验与勇敢的假定,指出人们认识原子构造的过程中,实验和假定以及模型起到很大的作用.之后,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带领学生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让他们利用不同颜色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中子、原子核、核内质子、核外电子,直观演示出原子的内部结构,使其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认识原子.

2.2 化学观念的衔接,引导整合,形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在初中化学教学阶段,涉及到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不太多,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有关变化观念与平衡观念比较明显,但是在初中时期,教师并不关注化学观念的构建,而是强制加给学生,让他们机械理解与掌握.这为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带来不便,教师应注重化学观念的衔接,引导学生整合课本中出现的化学观念,使其通过学习与思考初步形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比如,在开展“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教学时,教师先在讲台上摆放几种常见的含铁元素的试剂,包括: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氯化亚铁(加铁钉)、氯化亚铁(不加铁钉)、氯化铁,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些试剂的颜色,从元素组成的视角分析分别属于哪类物质,让他们归纳观察与分析结果后相互比较,发现问题,如:为什么没有提供铁的氢氧化物?为什么提供两瓶氯化亚铁溶液,其中一瓶加入铁钉?使其初步体会变化观念.接着,教师讲述:能不能利用现有试剂制取出氢氧化亚铁与氢氧化铁?指导学生利用现有试剂通过实验制备氢氧化亚铁与氢氧化铁,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使其体会平衡思想,由此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3 思维方法的衔接,任务驱动,强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主要研究的是物质的变化与检验等内容,学生要根据反应规律去探索平衡原理,随后展开推理及认知,不过随着化学知识难度越来越高,推理步骤增多,过程复杂,模型更是变得多种多样,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初中化学教学而言,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已经初步形成,这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还可以提升他们在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灵敏性,做好学习高中化学的思维铺垫.不过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直接呈现结论,以至于他们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强.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加强思维方法的衔接,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主搜集证据、展开推理和构建模型,强化他们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以“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为例,教师设计导语:人无法摆脱地球,原因在于万有引力的存在,而原子之间能够自动结合,原因主要在于它们之间也有着一定的特殊作用,即为化学键,正是因为化学键的存在,世界上才形成万事万物.布置任务:归纳化学键的定义,找出化学键的主要类型,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化学键,他们知道包括离子键、共价键与金属键.接着,教师继续布置任务: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由氯与钠两种元素组成,氯和钠是如何结合的?引领学生采用旧知识展开分析,评价他们的分析是否合理与准确,使其推理意识、思考能力与模型认知均得到显著改善.

2.4 探究能力的衔接,优化实验,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对于初高中化学教学来说,教材中均安排有一定数量的实验,在新课标背景下,实验教学内容与设计有所变化,增加一些科学观察和创新相关内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因为只有九年级一个学年,教学任务集中而繁重,不少教师都以讲解为主,导致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不强,难以适应高中化学实验的学习,高中化学教师需以探究能力的培养为衔接,尽可能丰富实验形式,多开展一些课外实验活动,打破空间的束缚,为他们提供更多操作实验的时间与机会,并注重实验探究质量的提升,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中一起进行实验操作,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探究能力.

例如,在实施“含硫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时,教师谈话导入:入秋之后天气比较干燥,吃点银耳滋阴润肺是再合适不过的,但是最近有报道反映银耳竟用硫黄熏,致癌物超标百倍,为什么硫黄能把银耳熏白呢?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哪些物质中含有硫元素?硫的物理性质有哪些?让他们初步认识硫.接着,教师演示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由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和生成的物质,即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得到二氧化硫,他们知道硫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且硫也有氧化性.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操作实验,使其结合实验现象对二氧化硫的性质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借此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2.5 价值态度的衔接,回归生活,树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教学中,为做好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教师要高度重视价值态度的衔接,让化学教学回归现实生活,把握好所授内容同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引入相应的生活资源,指引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使其基于化学视角分析事物与解决问题,利用这一过程培育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另外,高中化学教师应围绕课内主题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社会、社区和大自然之中,使其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及技能发现、分析与研究实际问题,让他们树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例如,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教学中,教师先结合金属材料与合金应用实例的分析,带领学生认识化学发展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使其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热学、电学等物理性能,耐酸碱、抗氧化等化学性能,以及可铸性、可锻性、切削加工性等工艺性能,掌握合金及其应用,像含义、硬度、熔点、导电性与导热性等,让他们理解合金的优点.之后,在课下环节,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课下调查任务,要求学生调查学校、家中、社区、社会上对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使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保持金属资源的可行性措施,且付诸到实践中,让他们学会自觉保护与合理利用金属材料,增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

猜你喜欢
初高中观念高中化学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