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

2023-01-23 08:33:09谈文文
当代体育 2022年43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游戏体育

谈文文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体育是一个特殊的课程,它不同于数学物理那种针对性强的课程,它允许学生利用室外运动的形式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释放精神,因此小学时期的体育教育对强化学生身体体能而言非常关键。另外由于小学时期是培育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的黄金阶段,所以教育界对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有了特殊要求,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成长,提升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热爱,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锻炼学生的体能,加强对于小学学生的体能训练,借此来培养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体育课堂氛围中锻炼身体体能,以此促进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的作用

1.1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游戏化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育理念的课堂游戏内容非常丰富,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尤其是1-3年级的学生,游戏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活动,所以只有丰富的体育课堂游戏内容才能够吸引他们对小学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加强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其次,体育游戏教育理念的课堂游戏趣味性非常强,由于小学体育游戏教育理念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自己选择做什么游戏、在哪里做游戏、跟谁一起做游戏,如此一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游戏的积极性,通过自主游戏选择来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进而提升学生对小学体育游戏课堂的参与兴趣。

1.2 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将学生摆放在主体地位,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以学生作为主体,通过“教学为主游戏为辅”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小学体育课堂的高质量构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趣味游戏的开展引导学生自主锻炼,对于缺乏体育能力的学生教师要为学生进行演示总结并给予学生正确的体育动作技巧,在小学体育课堂过程中注重师生交流,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育水平拥有清晰的认知,在体育游戏进行过程中通過游戏来完成使学生进行运动锻炼的教育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举办一场体育竞技赛,根据学生运动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跑步、跳远、扔铅球等一系列比赛,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教学评价,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小组给予定量的积极政策鼓励,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心中的胜负欲,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加入到体育课堂中,还能加强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技巧的掌握,充分体现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 当前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于游戏化教学的理解不到位

2.1.1 体育教学活动中缺乏游戏元素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逐步意识到了游戏化教学对于学生体能发展的优势和重要性,也在大力推广游戏教育,但目前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游戏教育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教学结果的评估,没有根据课程要求加入对应的游戏元素,久而久之会使学生觉得体育课堂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阻碍了幼儿参与体育课堂活动、激活体育课堂气氛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时,难以充分实现游戏和教学目标的结合,对提升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质量十分不利。

2.1.2 教师对游戏化的体育教学观念存在误解

为了提升小学阶段体育学习的趣味性,教育部门提出教师要在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开展游戏化课程,然而部分教师缺乏对游戏化课程的理解,觉得游戏化课程就是让学生做游戏,以至于部分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在体育课堂过程中盲目的让学生做游戏,无视游戏是否符合小学阶段体育的教育要求以及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这会导致学生对游戏产生依赖性,还会使小学体育教育阶段的游戏化课程中提升学生体能训练教育目的无法实现。

2.2 教师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理念的问题

2.2.1 教学理念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

结合众多小学阶段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实际效果分析来看,目前很多小学学校的体育课程仍停留在传统教学阶段,仅以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放松环境、较少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压力为核心目标,既忽视了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目标,又欠缺了与游戏化小学体育课堂教育特点的结合,在体能训练课程设计上缺少了针对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时的目标不明确,从而逐渐丧失参与运动的动力。

2.2.2 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秩序管理过程中过于松懈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堂与专业课不同,没有必要把学生“看严管牢”,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秩序管理方面比较松懈,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是非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以至于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会逐渐“放肆”,例如上课打闹、逃课等等,这种懒散的态度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与此同时对于学生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也十分不利,进而阻碍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2.3 小学体育教育硬性条件因素

2.3.1 部分学校体育教学设施较为落后

小学阶段的学校相较于初高中院校来说,学校自身对于体育教育的投入资金较少,并且部分小学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无法给予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支持。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部分小学学校仍然没有足够的体育教学设备,即使场地面积充足但相关体育教学设备也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小学学生对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以至于对小学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开展失去基本保障,严重阻碍了小学学校体育相关教育的开展,导致小学学校整体体育教学水平不断下降。

2.3.2 小学体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基于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部门对于小学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概念与实践的统一。但实际上目前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经验完全达不到新时代对于高职体育教育的要求,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都没有体育运动行业工作经历,都是体育专业就读的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直接担任体育学科授课教师,以至于目前小学体育教育水平稳步不前,进一步阻碍了对小学阶段学生体能水平的提升。

2.4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评价的标准过于片面,教学评价是学校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尺,即在完成一定教学进度后,教师运用各种有效技术手段按一定尺度进行测量,并基于价值判断。目前,很多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较为单一,用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作为学期总成绩。在学生平时成绩中,几乎所有体育教师都在经过对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评分为准,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但这一评价方式却显得较为单一,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体育体能训练的兴趣,还无法保证小学阶段学生身体素质的稳定提升。

其次,教学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中,学生通常是被评价的对象,都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小学体育学习过程给出相应的评价,例如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爱打闹、爱逃课等等,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小学体育课堂表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或公开批评,这一做法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在学校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会导致学生对小学体育课堂学习失去兴趣。实际上真正的教学评价是公开公正、是相互的,也就是说学校和教师不能一味的评价改变学生,同时还应该对自身做出评价反思并及时整改,否则单一的评价主体只會使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效果适得其反,从而导致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评价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另一方面,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过于单调,根据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为了方便快捷,都选择对学生进行口头教学评价。但如果长时间采用同一种教学评价方法去评价学生,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教学评价的新鲜感,对教师给出的教学评价“无动于衷”,从而对小学体育的学习丧失兴趣,基于此状,教师可以参考一些新鲜的方式,例如制作一系列激励政策、专属公开表彰制度等方式进行不同的小学体育教学评价,进而激发学生们内心的胜负欲,以此促进学生们对于小学体育的学习积极性及全面素质的发展。

3 在游戏化背景下加强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策略研究

3.1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以身作则

小学学生的天性是活泼贪玩的,这也是小学学生喜爱体育课堂的原因,丰富的室外活动会激起学生的热情,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加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体能训练,例如在学生们自由活动时可以组织学生们玩一场“丢手绢”的游戏,被抓到的人要围绕操场跑两圈,教师要跟学生一起参加,这样深度融入学生会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也会联合起来“攻击”教师,教师输给学生时要信守承诺围绕操场跑圈,学生看到教师也没有违背规定的情况下就会自觉遵守游戏秩序,在学生被抓住的时候也会遵守游戏秩序进行跑圈锻炼,这样能够有效完成对于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教学目标,在下课之前把学生集合起来,可以对他们说:“孩子们,如果刚才在我被抓到后我没有遵守诺言没有跑圈你们还会喜欢我吗?不信守承诺说大话是最可耻的行为,没有诚信的孩子谁都不会喜欢的,希望你们能像老师一样,做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好不好?”,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同时还让学生对诚信以及诚信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同时还完成了在小学体育课堂中通过游戏化教学加强体能训练教育目标的实现。

3.2 合理设计游戏环节将体育课堂与体能训练进行连接

游戏的开展对于学生提升对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加入游戏环节,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体育课堂学习期间,教师可以设计一款“颜色游戏”,制作一些物品卡片,让学生对卡片上物品的颜色进行抢答,及时抢答并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没有获得抢答权的学生要进行体能惩罚,例如10个蹲起,10个仰卧起坐等等,通过相关游戏的开展,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能素质,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游戏化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体能锻炼习惯的养成。

3.3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

根据数据调查,目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其成长发育过程中父母都是“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的第一反应是抱怨逃避,在小学体育课堂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冬天太冷要请假、夏天太晒要请假、800米太累“装晕倒”逃避体测等现象,这对学生的体能培养十分不利,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道德品质来加强对于学生的体能训练,可以采用激励政策,例如在小学阶段体育体测过程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如果谁能完成体侧,会有神秘礼物,保证是你们喜欢的”,对于奖品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雪糕、足球等等,在学生由于疲惫想放弃体测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喊话:“如果你们放弃了就没有雪糕了,我只能让完成的同学多吃一根了”,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胜负欲,在下课前教师可以把学生集合起来并对学生说:“孩子们刚才的体测累吗?”,这时候学生们一定会喊累,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总结:“虽然体测很累,但是你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对不对?之前一次体测都没有合格的同学今天也完成目标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征服它而不是逃避它,要对自己有信心,只有面对困难还能迎难而上的同学才能被所有人喜欢,老师希望我们班级都能成为被所有人喜欢的学生好不好?”,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还能通过道德教育完成小学体育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这样学生在日后的体能训练中都会想到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体能训练中能够坚持下去,以此保证体能训练工作能够在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的长期发展。

3.4 学校应加强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这个角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教师的文化素质及道德涵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提升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以此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小学体育学习。例如建立教师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强化其基本功,定期开展针对教师的体育素质教学知识培训,对其进行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技术、体育素质教育理念、体育体能训练实践方式等多方面的培训,寻找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新型体育教育方法,以此提升小学学院体育教育的教学水平,进而保证小学体育体能训练的稳定开展。

3.5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多方面因素深度考虑

由于课内课外的体育锻炼都是学生提高体能水平以及培养体育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空间和时间并结合实际结果给予多样化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重课堂表现与课外锻炼的综合性整合,例如可以对学生课外体育器材的锻炼以及晨练等因素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实践教学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以及体能训练的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以此促进小学阶段学生体育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过程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对于学生的体能训练,无论是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方面而言,还是对于磨炼小学阶段学生不畏困难的意志方面而言都十分重要,同时对于促进小学阶段体育学科的教学水平也是效率最高的教学手段。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跟随教育脚步,提升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重视,在体育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放松身心环境的同时,还要注意小学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以此实现在小学体育课堂中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作用最大化。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游戏体育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今日消防(2022年2期)2022-04-15 21:47:15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冰雪运动(2019年1期)2019-07-22 03:37:28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2016体育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