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体系的思考

2023-01-23 23:53:09李传绪
新课程 2022年4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主任家长

李传绪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湖北襄阳)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制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国内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尽管如此,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放弃生命或致伤致残的事件在各级学校仍时有发生,每年因心理问题无法继续学业而休学的学生人数还在快速增长。根据“2020中国精神心理健康互联网报告”中的数据,精神疾病患者数逐年增长,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最为高发,青少年、女性和中老年群体是重点关注群体。过去三十年内,中国经济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在发展,快速的社会变革可能造成了心理压力及应激水平的总体升高。与全球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人也面临着很多挑战,进而造成心境、认知、行为障碍及相关问题。其中,青少年患者增长最为明显,因此,未成年人是当前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关注人群。

学校有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亚健康的学生比例也在不断攀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学生一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学生和学生家庭造成极大伤害,学生和学生家庭从此就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其痛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学生的一生很可能会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中,难以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学生的家庭从此将背负沉重的包袱,失去一般家庭的天伦之乐,学生的班主任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班级和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会深受影响,学生最终很可能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青少年各方面的压力都大于过去。《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中文摘要版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10岁至19岁青少年中有超过13%的人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而且,在中高收入国家,近20%的15岁至24岁年轻人自我报告他们经常感到沮丧或对做事情没有兴趣。精神疾病是导致痛苦的重要原因,它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和学习,但却往往被忽视。我国目前虽然略低于这个水平,但近年来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制约着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正在发展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多方联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体系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实现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家长联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体系,创造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疏导和矫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发挥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中枢作用,搭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面对日益严峻的学生心理健康形势,学校应对消极、被动,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学校对由此可能引起的责任纠纷有着深深的忧虑;二是学校缺乏可以信赖的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尽管形成和加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纷繁复杂,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沉重的学习任务以及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最好办法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破除唯分数论,破除唯升学论,真正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和个性,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和建设者,从根本上减缓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学校开展年级主任、班主任培训,使他们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家长培训,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二)发挥年级主任、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关键作用,织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虽然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年级主任、班主任倍感压力,忧心忡忡,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推卸的责任。班主任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辅导专业技能,出于规避责任的考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学校必须明确年级主任、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责任,提升年级主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能力,调动年级主任、班主任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这一道防线。

(三)把家庭教育纳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诱因和源头在家庭。在笔者近十年接触和收集的案例中,尽管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但是绝大多数案例是家庭的变故、家庭亲情的缺失及家庭教育的严重失误等因素引发的;突发重大事故的刺激、同学之间的欺凌和伤害及学校教育失误等因素诱发的只占极少比例。即使这占极少比例的案例,追根溯源,也几乎无一例外与学生的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有关。

中国绝大多数家庭虽然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却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毫无所知,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所需要的家庭环境也知之甚少;大多数父母缺乏家庭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甚至是基本常识,对孩子的教育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把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孩子的分数和升学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漠不关心,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问题,等发现时悔之已晚。正如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所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体系运行的具体举措

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就在于,通过专业引领,统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年级、班级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一)整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力资源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科学规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订学校年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拟定年级主任、班主任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二是招聘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三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年级主任、班主任及家长,监测年级、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收集、推送经典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案例,指导年级、班级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在保密的前提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二)继续重视并强化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

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人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和优势。班主任处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前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干预。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特点及心理发展状况了解更深入,把握更准确,学生对班主任也有一种天然的心理依赖和信任,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就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主要桥梁,是家校联动的纽带,承担着家长培训的主要任务;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更容易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避免心理问题产生的良方,班主任可以在学生的德育活动、学习过程、体育运动、艺术活动和劳动教育中引导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培养学生自信、乐观、进取和坚韧的品质,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组建家长学校,落实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全过程

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家庭教育纳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学校组建家长学校,培训家长。通过培训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孩子心理发展所需的基本环境,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与能力。通过培训家长,实现家校联动、家校配合,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减少家庭教育的失误,使家长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任教师,筑起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心理健康,事关学生的终身幸福,关系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年级主任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学校与家庭的通力合作,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充满阳光的环境,持续不断地推动整个社会教育氛围的改善!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