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凯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在新课改背景下,利用美术课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是一线教师思考和研究的核心问题。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以其多样性、独特性受到学生的喜爱。民间美术充分融入高中美术课堂中,能够在美术作品鉴赏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1]。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学生在获得美术知识的同时能感受民间美术作品中所传达的民族风情和人类智慧,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也使其进一步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间美术丰富了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民间美术,泛指劳动者而非专业美术工作者创造的美术;或相对于官方来说,在乡村、城镇中由民间艺人创作并广为流行的美术,如年画、剪纸、印花布、挑花、刺绣、皮影、木偶、木雕、石雕、砖雕、泥塑、玩具、陶器等。它们和民俗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形形色色的民间美术造型和装饰纹样,在延续和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形成各具民族风格和乡土特色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分布于我国各地[2],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在民间美术中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风格,表现出夸张、活泼、清新、淳朴的艺术特征,具有鲜明的现实和浪漫色彩。
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虽然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民众中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有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是“俗”文化,专业美术(文人美术)是“雅”文化。俗文化常常直白地显示思想、情绪,“雅”文化通常曲折地表露思想、情绪。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的意义,就在于使学生全面把握美术功能,产生深远影响。民间美术与专业美术不是对立的,二者相辅相成。民间美术不仅是专业美术的基础,还要不断地吸收民间美术的新鲜血液发展、创新;民间美术也从专业美术中吸收营养发展、壮大。比如,我们从张大千的某些创作中可以看到敦煌壁画的影子,而齐白石的诸多创作直接就是民俗美术的提炼。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就是在雅俗文化中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其中自行游走,欣赏民族文化大观,汲取民族文化营养。
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将民间美术与高中美术课堂相融合,熟悉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促进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民间美术中所蕴藏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对优秀民间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间美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以丰富的表现形式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审美需求。在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活动中,吸收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将民间美术的精粹融入学生的思想和灵魂。
民间美术作品中蕴含着劳动人民的真善美与美好的憧憬,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情感的载体,让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感受美术独特的魅力和所传达的情感[3]。民间美术蕴含着各民族的智慧和民族风情,高中美术课堂中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有利于学生吸收民间美术作品中所传达出的尊重自然、热爱生活、勤劳节俭等优秀民族精神,提高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传统高中美术课堂中对民间美术作品的融入有限,教材中传统的民间美术作品不够丰富,所以应在教学中多引入民间美术作品,将民间美术与高中美术教学相融合,充分利用民间美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在民间美术走入高中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挖掘民间美术作品,找到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意义,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民间美术走进高中课堂有利于学生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时树立文化自信,对提高自身美术素养和审美素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积极融入民间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民间美术运用到高中美术课堂中,有利于丰富教学模式,助力特色美术课堂的开展。教师可以通过挖掘和利用民间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进行研究,利用民间美术来丰富高中美术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时对美术产生兴趣和热情,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效率。学生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时可以从中感受我国各类民间美术作品的形成、历史发展现状和代表性作品及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开阔学生的美术认知视野。教师可以利用民间美术丰富高中美术教学课堂的素材,厚化自身的民间美术文化功底,将传统的民间美术技能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创作。民间美术走入高中美术课堂,丰富了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改进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美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素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4]。
教师在高中美术教材中引入民间美术作品,促进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高中美术教材是作者根据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教育部所颁布的教学要求而编辑的。在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研究中,可将民间美术作品充分融入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讲解,以便于学生对民间美术有更深的了解和欣赏。编写高中美术教材时,编辑们可搜集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和资料,并根据绘画手法和绘画内容进行分类,有利于教师在美术教学时能够清晰地讲解美术作品,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民间美术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和认知了民间美术,还在作品的鉴赏中传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民间美术作品中所传达出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也让学生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时开阔了自身的视野,提高了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素养。民间美术作品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为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有利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在民间美术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在实践中,将民间美术设计成若干形式的“模块”,它既可以独立成课时内容,也可以分章、分节插入某个课时内容,还可以以知识“碎片”的形式作为某个课时内容的拓展与深化。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民间美术进入高中美术课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资源共享。传统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只能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欣赏和临摹,无法接触更多的民间美术作品,对学生绘画能力和想象力有一定的影响和阻碍。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融入,为学生欣赏和临摹更多的民间美术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所以,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通过作品鉴赏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传统的高中美术教材对于不同风格的民间美术作品有不同的模块,但由于教材中的民间美术作品较少,学生无法对作品中蕴含的独特绘画艺术和情感进行学习。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相同风格的民间美术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民间美术参考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临摹和创作作品。
民间美术作品中蕴含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为作品注入了灵魂。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探寻民间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与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欣赏和探索民间美术作品。例如,在“莲年有余”年画作品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这幅作品欣赏的同时,可以为学生讲解作品背景,让学生感受和思考年画的寓意,充分感受作品传达出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可以结合语文(文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作品的内涵,莲,谐音连;鱼,谐音余,画面“莲年有鱼”,就是寄托了“连年有余”的美好愿望。教师还可以结合《爱莲说》了解莲的文化意义,结合“一花一世界”了解其哲学意义。探寻民间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探寻民间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站在作者的视角去感受作品中所传达的寓意和情感,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美术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临摹民间美术作品,以喜闻乐见、简约易入门为原则,门类如年画、剪纸、刺绣、泥塑、玩具等,突出趣味性、独特性,手脑互动;还有最好能注重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入。比如,剪纸讲究几何图形的妙用,刺绣注意光与色的搭配,在临摹中注入创造性思维。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画,以水和墨调配深浅不同的墨色作画,简练概括的特点,特殊的绘画工具,简洁的色彩搭配,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民间美术走入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选取接近民间美术的水墨画(如黄永玉、韩美林的某些作品)让学生临摹,使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感受水墨画的魅力,提高自身的绘画能力和审美素质,同时实现民间美术和专业美术的对接。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一些富有情趣的作品临摹,在临摹过程中,让学生与之产生共鸣。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学生首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墨画情景,同时感受水墨画传达出的意境,充分感受这幅作品的美妙,而后动笔,作品完成后反思。“蛙声十里出山泉”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诗句,描写了一个雅的意境;而齐白石塑造了一个俗的画面。滩石夹着急湍,六只活泼可爱的小蝌蚪顺流而下……绘画运用“通感(移觉)”的手法,简约无奇的画面,表达了复杂悠远的境界,雅与俗的水乳交融,引发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想象力。民间美术走进高中美术课堂中运用水墨画临摹教学模式,对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平台,提高学生在水墨画观赏中对水墨画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民间美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民间美术融入高中美术课堂中,对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将民间美术引入教学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探寻民间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和选取美术作品进行临摹等四个措施,促进民间美术更好地走进高中美术课堂,使学生在欣赏和学习民间美术作品时理解民间美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民间美术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融入,调动了学生对美术学习和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感受民间美术作品所传达出的魅力,促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心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