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明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甘肃 白银)
对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指学生通过对课堂内容的学习,能够充分对自身现阶段的发展表示认同,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国家的法治进程中。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需要发挥好自身的指导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具体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同时构建智慧化的教学课堂,从而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思想政治是文化课中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在日常学习中,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反而会弄巧成拙。就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分析来看,知识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对正在塑造“三观”的高中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现阶段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智慧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功能,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构建智慧化的课堂教学,还可以丰富学习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可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不仅是新时期教学工作开展的需求,还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带给学生的体验并不美好,且枯燥沉闷的知识讲解方式还削弱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这种无趣的课堂中,自然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更不能落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所以,思想政治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智慧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应试教学模式逐渐被抛弃,构建智慧的思想政治课堂成为教学的新方向,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兴趣的重要举措。当学生有了好奇心后,会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为了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智慧课堂的方式,深刻地领悟思想政治课堂独特的魅力,并将知识真正地掌握。以“认真对待民事权利和义务”这一课的教学为例,高中生通常情况下对法律的认识比较模糊,有时候感觉法律离自己很近,有时候感觉法律离自己很远,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以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法律案例进行介绍,真正地使思想政治课堂活起来。这样,在学生眼里,法律不再是课本中的文字,而是真实地存在于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营造智慧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增强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来看,教材中的知识比较复杂,而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之处,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案,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弱势进行有效的强化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分层,全面落实因材施教教学思想,这也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第一步。以讲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这节课的内容为例,教师可先思考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状态,如有的学生记忆力好、领悟能力强、涉猎范围广,对社会主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这节课的内容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简单,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讲解这节课时,学生需要先明确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定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表现,对其进行层次的划分,立足不同层次的差异,教师可以组织分层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层次的把控,事事以因材施教为构建智慧课堂的前提,所以教师在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时,要充分注意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新时期社会中,科技的发展愈发迅猛,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领域也深受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智慧课堂的构建,自然也少不了信息技术优势功能的支撑,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多媒体以及电子白板交互技术,来对课堂内容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教学拥有多项优势,能够使课堂上较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象化,同时也可以突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各个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以一种更清晰的状态去观察和学习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从而推进课堂智慧化发展。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讲解这节课的内容时,如果单凭教师对课堂知识的讲解,自然不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而在课堂上,以微课课件、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对其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释疑答惑,同时借助多媒体、投影仪等手段,辅助学生对知识框架进行完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能够与其他课的内容相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从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上着手,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智慧课堂,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水平。
课堂上不仅需要师生互动,还需要生生互动,这样才可以保证课堂的活跃度。在课堂互动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可获得理想的互动效果。就高中思想政治的合作探究学习来看,教师要深入发掘教材,设置相符的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提升。以“中国与联合国”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以设置“模拟联合国”这一探究性活动。为了增强活动的可行性,教师可采用这样的程序:①使用五个信封,在其中放上纸条,每个信封的纸条上分别写上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②以抽签的方式,选择五位学生,分别担任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代表。③假设某国进行核试验。④以“是否对该国进行制裁”投票表决。⑤说明自己的理由。在这种合作探究性活动中,学生异常活跃,踊跃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进行合适的点评,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之所以认为枯燥乏味,主要是没有感觉到思想政治生活和自己的关联,觉得思想政治就是政治家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也是往往学过就忘,教学效果得不到很好的提升。针对此问题,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得升华,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知识的实用性。以“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遇到的消费问题,如买到假货、买到过期产品等问题的处理上,正确做法就是利用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可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搭建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通道,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体验。
总而言之,高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学生不仅要面临高考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生活中各方面的生活压力。基于此,思想政治教师更应该构建智慧课堂,优化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教学的优势,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积极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实。通过落实学科素养,教师可以在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思维进行有效的启迪,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构建智慧课堂,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