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鲜明特征及其世界意义

2023-01-23 16:19李晓光
贵州社会科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王 骏 李晓光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学概念,这一概念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的一个关键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科学概念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规律构建了科学范式。习近平同志在总结党的奋斗历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823。这一精准论述,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努力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前提。近代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封建社会的腐败,加上外敌入侵,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大幅落后于时代。鸦片战争之后,无数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国之路,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长期陷于被动的中华民族带来希望和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党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制度基础。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2]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经济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党带领人民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探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他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3]这一阶段邓小平同志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中国式的现代化”从发达程度以及发展水平给予了准确判断,明确了这一时期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结合当时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从内涵上作了界定,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明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朝着既定目标推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6]如果从探索现代化发展的意义上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其实质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不断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时代课题,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现代化探索的历史总结,又为新时代中国现代化事业和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在实践上,党的十九大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明确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原创性概念,又是一个崭新的命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丰功伟绩和智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值得从学理与实践上进行探讨。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探索发展面临的必经阶段。习近平同志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时代课题,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思考和阐释,不断丰富和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可以从内涵上更好的去准确把握。

1.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在这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人口规模巨大,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如何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历史、人民交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考题。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百年奋斗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历经艰难险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新道路。在现代化的“赶考”长征路上,在长期探索和实践摸索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探寻适合中国自身发展新理念、新政策、新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在世界人口规模最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科学回答了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中国没有哪个阶级和党派能够取得这样伟大成就,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它的社会属性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现代化,是人民至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当今世界格局极为复杂,各种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后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不移、绝不动摇。

2.中国式现代化是要实现全面现代化

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等背景不同,中西现代化有着很大的区别,西方现代化的指向是经济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全方位的现代化,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来构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21

“全面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根本要义,这一要义不仅体现在总体国家现代化上,更多体现在全方位各个领域的现代化上。比如我们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例,这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面富裕”,涵盖了物质和精神(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整体富裕。其一,在物质层面上,我们的共同富裕指全体人民在社会生活更高水平上要实现全覆盖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环境宜居、安居乐业等;其二,在精神层面上,共同富裕指全体人民拥有共同价值信仰,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更要享有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全国各族人民具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平感。其三,在制度层面上,共同富裕指全体人民享有更多社会公平正义和制度文明;人民当家作主,共享社会民主,积极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我们的共同富裕涉及层次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层面和领域,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统一体,涵盖多领域并集中反映出人民群众综合性和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已经实现“小康”的中国人民对新时代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3.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把“现代化新道路”和“文明新形态”两者并列相提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了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018年,党和国家对现行宪法进行第五次修改时,将其原来“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表述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9]这些修改其表述更加明确,使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对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更加明确、更加清晰,其两者内在逻辑关系更加严整,同时,更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4.中国式现代化是走独立自主的现代化

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一贯主张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之魂。在国家社会发展中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坚定中国的事情必须自己作主、牢牢把握话语主动权。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移植和翻版,而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自主开拓的现代化新道路。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8]19这也充分证明了我们取得各项事业伟大成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这些伟大成就的创造最关键的基本点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自己当家做主。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可能有一种模式的现代化,也不存在某一国家现代化的标准。在以往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大多指向的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不断转变的历史过程与结果状态。我们在现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遵循的是把现代化理论构建、顶层设计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坚持“试点先行、然后推广”的改革范式,在先行探索中取得成功之后再加以推广,取得成功经验、最后再全面推广,避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过程是走独立自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范式。这一科学范式符合世情、国情,是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拓创新,是亿万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新道路,也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范式。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不断努力探索的过程,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即“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8]22-23。这些特征揭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国家有着显著差别,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更多倾向于少数人,以物质主义为根本,贫富差距悬殊很大,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人类社会制度构建贡献了新方案。

1.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在对现代化建设衡量时首先要把人作为重要对象之一。人既是社会创新发展的主体,又是享有现代化成果福祉的衡量者,实现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和满足人的现代化的需要,国家现代化才能充分彰显。那么,人口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通常而言,一个国家人口数量规模多少、文化素质高低对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是人口大国,各地区发展均衡不一,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难度大、问题多、任务重。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十四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1]8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近1亿人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减贫目标。由于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世界人口减贫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一贡献对世界减贫意义重大。

2.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在谋划宏伟蓝图时就将共同富裕作为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1955年10月,毛泽东在召开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就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0]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共同富裕的愿望很难实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确定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人们发家致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1]4习近平同志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基本思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1]4。在各项事业建设中不断提高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真正让共同富裕惠及人民群众。

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从唯物史观来看,物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支撑,两者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8]22这里阐明了社会主义要有富足的物质基础保障,也要有强劲的精神动力支撑,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做到两者协调发展、互为支撑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物质条件,来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需求;同时要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不断创造人民群众需要的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社会发展中必须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搞好,满足人民更好需求。

4.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础。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发展中忽视了自然,甚至对自然界肆意的索取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8]23。我们党历来重视对生态自然资源的保护,大力提倡节约资源,不断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8]23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是不矛盾的,要正确处理两者的辩证关系。在发展中“同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12],既要确保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资源,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新发展理念来谋划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社会广泛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5.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现代化最早源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往往是通过暴力掠夺和血腥屠杀来完成早期原始资本积累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充满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过程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给本来就贫穷落后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通过掠夺他国财富建立起来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坚决不走,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并依靠自己力量来实现发展,提倡和平、和谐的方式和世界上友好的国家进行交流合作并达到共赢。中国要在世界舞台中担起大国责任,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实际行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国强必霸”的错误行径,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回顾历史,中华民族自古就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 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14]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格局和担当。

总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这一区别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力量不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是为少数利益集团服务,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艰苦奋斗、独立自足、结合中国实际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道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坚持人民至上,得到人民拥护。实践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本质的特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一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又是一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价值指向不同。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资本家占有大量社会财富,在所谓的市场竞争中由于资本家占有份额大,可以任意操纵资本市场,从而在市场竞争外衣的掩盖下巧夺社会财富,使其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在这一操控下其现代化成果被少数资本家享有。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和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价值指向。

(三)发展理念不同。“资本”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驱动力,利用市场竞争这一手段来实现现代化。资本家凭借先进科学技术和雄厚资本实力来操控世界市场,在市场竞争外衣掩盖下控制弱小国家经济命脉,甚至可以轻易导致该国的金融危机,以获取其他国家的财富来实现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分析国际形势变化,结合中国国情做出科学研判,创造性提出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社会各行各业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来增强社会动力,协调推进社会各领域发展平衡、不断增进社会公平,使得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扬弃和超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资本主义以“资本”为导向发展的局限性,为有效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正确价值导向。

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党领导人民经过百年探索和接续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一探索既有时代价值,又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道路作出了新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对全球现代化发展史进行分析可知,在现代化道路上,西方国家处于领先地位。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受到了各国瞩目,甚至已经被神圣化,广受推崇,认为后发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仿效西方国家才能实现现代化。二战后,不少国家参照西方经验,针对性的推进现代化进程,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经济的成长,但最终这些国家很难摆脱西方国家的制约,甚至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如何打破以西方国家现代化为“中心”的体系,是后现代化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立足于国内实际情况,不断创新,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巨大的发展,并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中的模板,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再版,也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翻版,而是经过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实践探索的总结和自身道路的创新。并且也使人看到,现代化道路的模式并非是固定的,后现代国家要根据本国国情,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西方国家首先开展了现代化的进程,但这种现代化是建立在对外野蛮掠夺和侵略的基础上,是充满着血腥和暴力,并给其他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和痛苦。而中国式的现代化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科学研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积极开展经济建设,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深化改革,借助世界经济发展的东风,走上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正是通过这一全新的道路,使得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影响力,使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贡献了重要力量。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因我们长期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对于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我国发展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也为人类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选择。

(二)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理论作出了新贡献

摒弃以资本为中心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使全球现代化理论变得更加丰富。通过对西方现代化研究发现,西方国家对于资本重要性更加注重,却对人的价值没有足够的重视,由此导致了重物轻人的普遍现象,社会矛盾异常突出,出现贫富差距分化日益严重,在这一进程中持续产生了一系列经济危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矛盾。相对于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则是公有制,将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进程处理好资本与人本的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

发展与稳定的辩证统一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对世界现代化发展史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早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对于自身道路有盲目的自信,觉得走上了康庄大道,认为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现代化的模板。二战后,一大批亚非拉国家通过社会革命或各种途径纷纷获得了民族独立,开始效仿西方现代化的模式,以期实现现代化,其结果并未实现现代化,不少国家在发展中一波三折,甚至面临了社会动荡、暴力冲突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做好风险防范,通过合理的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案来应对。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又是稳定的保障,在现代化建设中既要深化改革、又要注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保证生态底线,坚持稳中求进,妥善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贡献中国方案。

(三)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探索更好制度作出了新贡献

中国民主制度为人类社会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对现代化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在现代化社会治理中,政治现代化是关键要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从过去专制政治不断向民主政治的转变是人类政治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也是人类现代化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而言,西方推行的代议制、议会制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政治现代化,不过,其中还是存在一系列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在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指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各国的民主制度建设进行了经验总结,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部分。这一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制度有着质的区别,三权分立制度当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往往存在着内部互相扯皮,议而不决,政令不一、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可以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世界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为有效推动政治现代化,人类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政党制度为人类政党制度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政党在各国的政治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政治理念存在区别,出现了一定的争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党。在政治现代化推进中,通常离不开政党政治这一重要载体,而这一载体也是人类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识。由于历史文化不同,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两党制或多党制。与此不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特点体现以下三点:其一,这一制度充分发挥其他民主党派的智慧,为国家治理建言和献策,持续推进新型政党关系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其二,这一制度有效杜绝了西方的政党纷争、轮流坐庄的情况,避免了国内内耗;又很好解决“一党执政”监督缺失问题;其三,这一政党制度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开创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举不仅使我国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发展,也为人类探索更好政党制度、推动政治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方案。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这一新道路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智慧结晶,同时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提供新的发展选择。既丰富了发展中国家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又丰富了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为世界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借鉴。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国式民主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