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敏
(东莞广播电视台,广东 东莞 523000)
新媒体短视频是一种突破时空限制,以移动终端作为传播端口,能为受众提供便利民生新闻信息的新闻传播途径。短视频平台的诞生增强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更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在移动短视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民生新闻为化解自身压力积极转型和创新,融合新兴媒体。然而,在转型和发展中容易出现为博眼球偏离民生新闻报道初衷、新闻报道真实性扭曲等问题,同时民生新闻呈现出娱乐化发展的趋势,导致新闻内容严重同质化、质量良莠不齐,从而限制了民生新闻的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民生新闻需要正视新媒体冲击下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探寻契合实际的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内容深挖、质量提升、融合发展,最大化展现民生新闻的功能和价值。
现阶段,短视频新闻作为融媒时代伴随着短视频平台蓬勃发展而内生出来的新型新闻分发形式,已成为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相较于传统新闻媒体而言,短视频短小精练、互动性强、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受众在移动终端的支持下均可参与短视频的发布与传播。发生突发性新闻事件时,受众利用手机拍摄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运用软件简单编辑后发布至短视频平台,从而被更多用户看到。短视频平台成为了新闻素材的聚集地,可为新闻编辑提供充足的素材信息,记者无须亲临新闻事件发生地拍摄现场图片,也无须目睹新闻事件发生的民众,便可及时、详细地记录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可收集更为全面的素材,但是这也会导致传统记者的职能被极大削弱。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受众群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短视频平台可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受众兴趣点的详细分析与精准把握,并可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为用户推送符合其兴趣爱好及关注点的新闻视频。因此,短视频平台用户量得以快速增加。相较于传统民生新闻传播方式而言,短视频平台的信息内容更为简短,信息查看方式更加快捷,受众可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获取新闻热点。与传统以固定时间播出、形式相对固定的电视民生新闻相比,受众对利用短视频平台接收民生新闻的接受度更高,因而受众群体逐渐向短视频平台分流,从而导致传统民生新闻的关注度逐渐下降。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受众需要通过报纸或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获取新闻信息,由于电视新闻比广播、报纸的新闻获取更为便利,因而电视成为了受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方式,然而基于电视的民生新闻获取,大众是单向接收信息,信息获取相对被动,也无法实现有效互动。短视频诞生后,受众可利用具备多种新闻呈现方式、新闻传播更为快捷且互动性更强的短视频平台获取民生新闻信息,从而会使电视媒体的功能逐步弱化,人们会逐渐将短视频平台作为新闻或影视节目收看的主要途径。
作为电视台收入的主要来源,栏目广告以电视台节目收视率作为投放的重要指标,在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之前,人们主要是依赖电视台获取新闻信息,因而具备较高的栏目广告收益。5G时代来临后,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可以以更优惠的流量成本及速度更快的网络作为支撑,加之智能手机性能逐步优化,受众更乐于应用更为便利的短视频平台接收民生新闻,因而广告投放也逐步转向短视频平台,导致电视台新闻节目收视率有所下降,如此便会导致栏目广告投放量的降低,从而会减少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广告收益。
民生新闻以大众生活方面信息的播报为主,属于与百姓生活关联密切的新闻节目。然而短视频新媒体诞生之后,在媒体平台内容影响下,民生新闻报道内容发生了转变。以日常生活为主的民生新闻虽更受民众关注,然而一旦新闻内容陈旧、新颖性不强,将难以吸引受众的持续关注,使民生新闻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同时,区域限制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影响因素,常以区域、城市作为民生新闻素材获取范围,新闻内容采写局限于这一范围之内,跨区域的民生新闻较少,由于内容采写范围过窄而限制了民生新闻创新空间的拓展。此外,民生新闻播报过程中,为获得高关注量常会基于关注度较高的信息或热点信息展开新闻创作,而未能深入挖掘民生新闻的内在价值,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部分受众的关注,但却因民生新闻内涵未有效把握而导致新闻创新难以取得理想成效。
受到短视频新媒体发展的影响,一些传统媒体也在短视频平台上开通了账号,用于发布民生新闻,然而由于短视频平台上受众的关注点不同,平台热度不一致,因而民生新闻内容发布时会逐渐偏向于娱乐性新闻,或是在民生新闻中增加具有娱乐属性的内容,这偏离了民生新闻的传播初衷,未能实现民生新闻价值的有效彰显。这是由于在新媒体影响下,民生新闻发展陷入了困境,必然要通过新发展路径的探寻促进民生新闻的发展,因而会通过更易被受众接受的娱乐信息发布提升新闻的关注度。然而这些新闻内容虽然能增强受众收看新闻时的体验感,但却因新闻价值未能有效实现而使受众逐步降低了对新闻的信任度,从而导致民生新闻的权威性被逐渐削弱。
民生新闻主要反映民众的生活,且以民众作为新闻接收对象,因而新闻内容选择方面,应注重于正能量的传递,以构建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促进民众思想精神境界的升华为目的。但由于受到短视频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一些民生新闻栏目为了维持生存发展,对传统新闻内容做出了调整,若是新闻内容把控不严,可能会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相契合的新闻内容。同时,部分新闻编辑记者在采编新闻时对新闻内涵的把握不足,过于注重迎合受众的关注点,则会因新闻内容把控不够科学而导致编创出一些内容相对粗俗,或价值观有所偏颇的新闻内容,这将会对民众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短视频平台的诞生与发展虽为民生新闻发展创造了机遇,但也使民生新闻发展压力倍增,部分受众具有极强的新闻热点事件追踪能力,出现了民生新闻不如受众发布信息时效性强的现象。民生新闻制作者,为提升新闻事件的真实度,需在深入调查后再发布新闻信息,但其发布新闻时,网络上同类新闻内容已被其他受众提前发布,从而导致新闻重复性发布的问题。同时,目前诞生了多个不同的短视频平台,几乎每个平台上都有相同的新闻内容发布,因而会导致民生新闻出现内容同质化的现象。此外,在网络信息高速传播的影响下,一些新闻媒体为博取关注,常会修改标题或是刻意曲解新闻内容,从而导致新闻内容失真,出现了新闻关注度较高,但受众无法接收到有价值新闻信息的现象。
内容优化是民生新闻应对短视频新媒体冲击、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因此,民生新闻采编人员应深入了解与把握新闻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筛选民生新闻素材,应以民生新闻发布初衷为基准选择适合的新闻内容,且要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适度拓展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立足更高层面、以更新的角度解读新闻,方可有效降低短视频新媒体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从而对民生新闻的权威性进行有效的维护与保障。除此之外,民生新闻内容创新并不是指一定要发布奇特的内容,而是应以真实事件为依据,对其进行持续性跟踪报道,不可为求创新而突破底线,而是应基于内容进行事件亮点的发现与突破,在此基础上编创出更具创新性的民生新闻。
短视频平台不仅是民众信息获取的途径之一,也是调剂生活、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在这一属性的影响下,民生新闻报道方面出现了为迎合大众需求而发布低俗化、低质化新闻,通过娱乐性新闻获得民众关注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民生新闻媒体要重视新闻编创人员专业性的提升,要对其工作态度进行转变,使之能够把握民生新闻的内涵,深入挖掘民生新闻的内容价值。同时,新闻媒体还应引入合理的新闻内容编创考核制度,除了考察新闻收视率之外,还应将新闻内容的质量把控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防止新闻内容中出现过多娱乐性内容,应通过新闻价值的深度挖掘,维护新闻媒体的权威性。除此之外,新闻工作者还应深入了解新闻事件本身,亲临事件发生地探寻更多的新闻线索,从而使新闻内容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民生新闻以为民众提供民生信息服务作为主要价值,因而需要追踪报道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还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对民生新闻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与了解,从而编创出更具新闻价值的民生新闻。在短视频新媒体的冲击下,民生新闻媒体需注重对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的培育,注重对新闻人思想精神境界的升华,从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编创民生新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除了要播报民生新闻事件之外,还应立足新闻事件展现对民众的关心关爱,提高民生新闻的情感温度。此外,新闻媒体要防止商业化发展,保持民生新闻创办初心,严格监督新闻内容,把控民生新闻的内容质量,向民众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实现对民众思想精神的正确引导。
为充分展现民生新闻的价值,要注重新闻真实性的把控,应发布契合实际、真实可靠的新闻内容,从而确保民众的新闻获取需求得到满足。在新媒体时代,一些新闻媒体逐渐趋向于商业化发展,由此带来了新闻真实性下降的问题。为保证新闻媒体的权威性,民生新闻编创时应坚持新闻事件的真实发布,所有新闻工作者均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新闻工作规范要求为依据,严谨、认真地完成新闻内容的编创与报道,既要增强新闻的时效性,也要确保新闻内容不偏离实际。此外,由于民众可从不同短视频平台获取民生新闻信息,因而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更加注重于新闻内容质量的提升,尽可能立足全新的视角进行新闻内容的解读,通过新闻内容背后故事的深挖,新闻体验感的增强来扭转民生新闻同质化严重且重复性报道的现状。
在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传统电视媒体仍然具有显著的优势,其是官方的代表,所发布的新闻更具有公信力与权威性。但从新闻内容制作、新闻传播两个层面来看,电视媒体与短视频平台各具优势。为此,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于自身优势的有效展现,应立足新闻内容全面性、真实性提升的角度强化竞争优势,还要有效应用民生新闻报道的地域性优势,紧贴民众生活采编与创作新闻内容,进而提升受众对传统新闻媒体的认可度,应通过民生新闻独有品牌的塑造,打造内容真实可靠、客观严谨的民生新闻,并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舆论发展给予有效引导,进而增强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实力。
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具备新闻信息发展时效性强的优势,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极短时间内便可完成新闻发布,同时因其具备良好的互动功能,可在线转发新闻视频,受众也可点赞评论,讨论新闻内容,因而短视频平台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要增强自身优势,需要注重与新媒体的联合,通过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充分展现二者各自的优势,助力双方的共赢发展。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民生新闻媒体需要培育一批对新媒体较为了解的记者,并应结合民生新闻传播需求打造独特的融媒体平台,利用多种渠道、在不同终端上传播民生新闻信息。此外,融媒体新闻编创的过程中,要对各个媒介的优势特点进行精准把握,从而打造由多个媒体构建而成的矩阵,进行更加真实、更加全面的民生新闻报道。
在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同步调整电视媒体的结构框架,并对采编流程进行优化,在内部重组与改造的过程中,需要组建更具专业性的新闻采编工作团队。相较于短视频新媒体而言,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媒体应培育采编技能更强的新闻工作者,从而展现出其在节目策划方面的优势。同时,还要求采编人员具备新闻的敏锐度,在采访调查中善于挖掘发现新闻线索,并能够展开深度的新闻价值分析,还要具备多项资源有效整合的能力,进而为受众提供解读更全面、内容更深入的真实性新闻报道。传统电视媒体需要加大采编团队的建设力度,开展定期的能力培训,通过打造专业性采编队伍应对短视频新媒体的冲击,通过优质民生新闻编创,为民生新闻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虽然新闻领域中诞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新媒体,新闻传播形式更加丰富、新闻内容也更加多元,然而传统电视新闻仍在民众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应注重自身新闻传播形式的创新与优化,基于快节奏的生活背景、立足民众视角编创民生新闻,从而提高民生新闻的收视率。由于短视频制作时需要利用手机、摄像机等设备,但与传统电视新闻相比,其视听效果有所差异,虽然短视频平台的新闻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但往往新闻内容展现较为片面,无法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翔实、全面的报道。为此,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要以短视频新闻作为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深挖拓展,采用更加新颖的新闻传播形式进行新闻播报,以此逐步拓展民生新闻的服务功能及服务途径,从而助力民生新闻的良性发展。
短视频新媒体的诞生促进了新闻呈现与传播的转变,但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冲击,特别是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为突破当下民生新闻的发展瓶颈,消除短视频平台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新闻工作者应端正自身的新闻传播价值观念,借助短视频平台的优势,通过自身专业性的不断提升、价值观的强化,编创出质量更高、价值挖掘更深、真实性更强、思想价值观念更加正向积极的民生新闻。同时,通过强化新闻舆论引导效果、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增强新闻采编队伍专业性、依托新媒体平台拓展民生新闻服务功能,为短视频新媒体冲击下的民生新闻发展提供保障,进而开创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