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俊华,陆 尧,张晓简,赵文笛
(1.辽宁理工学院体育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2.大连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3.沈阳药科大学体育美育部,辽宁沈阳 110016)
2021年6月,教育部提出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 “教会、勤练、常赛” ,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1]。2018年9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振兴本科教育[2]。目前,农村中小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学校体育课为主,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由于农村条件落后而导致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早已成为不争的社会事实;另一方面,大学生经过专业的课程培训,掌握着体育专业知识,但却缺乏专业实习的机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认知仅限于书本和教师的传授,缺乏对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因此很难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也很难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德国生物学家安通·德贝里1879年从自然界中观察到不同生物之间相互纠缠、互利互惠、共同生长的生物现象,他将这一学说称之为 “共生理论” 。共生指的是密切接触的不同种属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或者抑制关系。这一学说应用到解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上,主要针对不同个人和团体之间的相互抑制和互利互惠的现象。两种生物之间的共生是指一方在获得另一方养分使自身成长的同时给予对方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一旦两者相互分开则均受到损伤甚至无法正常生存。因此,互利共生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为有利的生存方式。
共生理论对于高校和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及循环系统有着重要的启示。高校和农村中小学校若互相分离,势必无法摆脱现实困境,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如果二者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势必能收到高校体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校一体推进的良好效果。如果能够充分发挥 “共生效应” 的作用,让大学生群体给农村中小学生注入活力,在二者共同营造的氛围中养成乐于和善于同别人合作的习惯,这种氛围不论对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还是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是大有裨益的。可见,高校体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校协同育人模式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不二之选,对于学校体育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校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国家需要为前提,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基层用人单位相结合。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高校体育专业学科建设滞后和培养能力不足。主要问题是专业设置雷同、专业开设较少、招生规模与实力不协调、不同专业培养方式类似,普遍缺少特色专业[3]。另一方面,体育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相脱节。体育专业学生专项技能、综合素质能力相对于社会需求差异明显,市场化与高等院校师资队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4]。为了增强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必须调整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农村中小学实现协同育人。这不仅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也是解决农村中小学当前困局的有效方法。首先,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突出。孟凡钧、王辉(2022)对豫南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南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状况不佳。[5]聂金娟(2020)研究了信阳市中小学生参加校外体育培训的现状,发现信阳市中小学校内体育器材、场地、种类仅能满足50%的学生需求。[6]疫情背景下,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居家体育锻炼行为报告率较低[7]。现阶段出于多种原因,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并不十分乐观。其次,农村中小学师资问题尤为严峻。杨柳(2016)指出,农村地区教师流失现象尤为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教育的生态均衡发展。[8]张恒波等(2019)研究发现,农村体育教育存在体育教师流失比重高、业内向上流动多、业外跨界流动大、跨区跨界流动频次高等问题。[9]秦利娟(2015)研究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较差、教师急于实现个人价值以及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导致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失严重,其流失数量逐年增加且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特征。[10]师资流失问题严重对农村中小学生教育质量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高校与农村中小学的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是在教育部指导方针的引导下,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其根本区别在于高校体育教育对接社会,教育目的是以社会服务为主,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则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能力的培养。实现高校体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协同育人,借助高校体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有利于改善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质状况,降低师资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借助农村中小学良好的实践基地,有利于增强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性,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成效。高校和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互通、互动、联合共建,大有作为,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引导政策用于规范和加强学校体育教育。诸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纲要》《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及 “双减” 政策等等一系列政府文件均指向学校教育。高校体育专业和农村中小学校之间之所以能够共生的重要的内在动因是高校体育专业和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内部需求,正是基于二者教育目标的高度一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互补优势为高校体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校共生发展提供了充要条件和逻辑前提。
教育的目的是对教育预期结果的规定。人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结果的载体。教育目的分为在教育条件下学生发展的预期结果应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下实然的教育目的。应然的教育目标指导着实然的教育目标,同时实然的教育目标又实践着应然的教育目标。两者在教育实践中必须相互协调,有机统一。农村中小学生与大学生互利共生是应然的高校、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目的与实然的高校、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目的有机统一的逻辑必然。
价值是通过满足主体需要而得到体现的,在满足主体需要目的的过程中,价值表现出鲜明的主观性、客观性和关系性。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和农村中小学生作为体育技能传授和学习的主体,在实现双方健康需要、尊重需要、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需要以及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过程中二者的教育需求一致。双方只有互利互助、相互配合,才能较好地实现高校和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目标。
体育技能是高校和农村中小学校实现价值的客体。学校教育作为最平常、最普遍、最持久的体育教育方式,因其规范而具有最为普遍和持久的实用价值。正是在高校的价值规范中,其教育的价值观念得到最广泛的理解,价值标准得到最普遍的认同,对农村中小学生教育的价值取向得到最深层的调整,教育的价值理想得到最持久的激励。因此,高校的价值规范是农村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一体化共生培养最坚实的根基。
从整体论的视角探究高校体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校一体化共生培养需要从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现实与历史等角度深入研究并归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入农村中小学执教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对高校和农村中小学相互有利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在明确高校与农村中小学共生培养方案和目标的基础上,以共生理论为依托构建 “高校—农村中小学” 互为一体的互利性结构框架。这一框架的建立需要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预判,需要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农村中小学生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学生个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优化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及高校与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发展框架,充分利用体育文化的渗透性、学校管理规定的约束性对学生实施教育,力争收到二者互利互进的良好效果。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经过培训且合格后才能进入农村中小学执教,他们的身份由此从学生转变成为 “实习教师” ,在人事管理上由高校与农村中小学共同管理。有鉴于此,在对学生体育技能学习的整体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期效果,保证 “高校—农村中小学” 协同办学的动态和谐、稳步发展。首先,应充分考虑学校各方面如基础设施、教师选拔、新教师培训、课程设置、文化素养、运动氛围等重要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构建适宜的管理机制,创造一种各方动态和谐的良好状态。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和规划应该采用 “高校体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校” 之间双向多元的动态模式。另一方面,考虑 “自上而下” 国家层面培养目标为起点以及 “自下而上” 学校层面现实问题为起点两个方向需求的沟通与连接。只有在 “实习教师” 和农村中小学校间、 “实习教师” 和高校之间、农村中小学生和 “实习教师” 之间建立起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紧密关系,才能最终实现高校体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校之间的动态和谐。
人本性共生是指在高校体育与农村小中学协同中,以农村中小学学生爱好为本,以农村中小学生终身体育发展为中心,以 “实习教师” 授课为辅的共生方式。要实现高校与农村中小学之间的人本性共生,首先要尊重农村学生的体育爱好,维护和发展农村中小学校学生的长远利益,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必备的体育锻炼技能。此外,人本性共生还要充分考虑影响农村中小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显性的和潜在的不利因素,对症下药,因地制宜,研究并制定适宜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人本性共生观念的逐步深入和实施,有利于释放以 “活泼好动” 为特点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天性,在以 “青春活力” 为特征的 “实习教师” 的引导下,教育和引导农村中小学生积极参与适宜的体育活动,掌握一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保障和发展好农村中小学生的长久健康和长远利益。
制定高校体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校一体化考核体系,科学评判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成果,对农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体育教育考核方法有助于调动和激发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和农村中小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鞭策和激励 “实习教师”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成效,鼓励农村中小学学生独立自主地参加体育锻炼。在制定一体化的评价考核体系时,应该特别关注 “实习教师” 的教学兴趣和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运动兴趣。高校体育与农村中小学体育协同共生中,兴趣可以开发人的智力、丰富人的知识、开阔人的眼界,并使人较好地适应环境,更加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投入到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之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考核方式上要将学校局部的评价和整体性评价结合起来,考核内容上将农村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与技术水平、课堂表现、积极性、主动性、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程度等结合起来,在考核方法上,要将校内上课课时数以及参与体育活动次数和高校体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校共同认可的考核目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结合,全面推进 “高校—农村中小学” 一体化培养工作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高校体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校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很好地落实了教育部提出的 “健康第一” “阳光体育” 的体育教育理念,有助于实现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农村中小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良性发展,能让农村中小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促进农村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失为破解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实践能力不足和农村中小学体育长期发展滞后之难题的一大良方,值得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