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思考

2023-01-21 12:02裴姣姣王柏利
武术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遗产时代

裴姣姣 王柏利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热浪潮之后,后申遗时代来临”,[1]这将意味着太极拳开启了后申遗时代保护、传承、创新的新局面。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立场,太极拳进入后申遗时代,不仅再次加大了政府对太极拳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的持续投入,而且使太极拳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的确,各种民间社会团体的太极拳培训、赛事等活动层出迭见,参与太极拳习练的人群达数亿人之多。如此庞大的习练人群,足以发现太极拳追捧者数量不断增加,而太极拳的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并体现其文化包容性。目前,太极拳俨然成为代表中华文化的标识性文化符号,成为地方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惠及民众健康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太极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太极拳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方向把握不准,缺乏理论的指导;把太极拳创新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内涵理解偏差,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进而导致太极拳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互脱节,偏离了太极拳非遗保护的初心。

1 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问题

“2006年,国家民协、国家武协认定陈家沟为太极拳发源地,对亿万太极拳习练者而言,无疑是一块儿武学圣地”。[2]当地的风情民俗,乡间的口语表达,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助力下,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数字化传播将太极拳文化推上国际地位,“陈家沟”成为众多太极拳爱好者打卡景点。的确,太极拳的发展在表象上,呈现出较好的态势,但民间太极拳本土文化与技艺传承,依然面临着濒危的困境。近年来,尽管政府与社会各主管单位,对太极拳保护与传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民间太极拳发展地位仍被边缘化。之所以处于如此地位,一方面社会需求转变,使太极拳技术体系的整体性逐渐分散,导致太极拳技击功能的主要部分被淡化,而“武术最根本的特征是技击性,研究武术的产生可以从技击的发生开始”。[3]目前,太极拳广泛传播现状弱化了技击功能的本质,也使“中国武术文化内涵在打练分离过程中慢慢削弱,使中国武术逐渐失去原有的个性特征”,[4]脱离传统武术技击本质导致武术文化整体性的缺失,同时导致民族精神自身独特优势的迷失。随着社会变迁,太极拳的整体发展受到西方体育影响,“以西方体育视角发展中国武术,使其表现形式、运动理念、运动内容等方面背离了武术的文化要义”,[5]造成人们对太极拳文化的误读;另一方面,由于对太极拳保护、传承、创新三者内涵与三者间关系的理解偏差,将创新视为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导致太极拳技术偏向“简化”式、“竞技”式发展,太极拳保护、传承与创新是其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逐步偏离保护、传承原真性,与创新混为一谈。总而言之,要有“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6]的魄力,剥去浮躁,潜心钻研,厘清保护、传承、创新三者内涵,理顺三者关系,从传统文化中寻本溯源,重新审视后申遗时代太极拳面临的问题。

2 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本体特征

2.1 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濒危性特征

濒危性是指某一稀有、珍贵、脆弱的,受到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影响,不利于其生存,行将灭绝的物种或语言及民族文化等即为濒危性。“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7]战乱与自然灾害影响下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尽管无法再生、复原,但留存的遗迹也见证了当地特色文化与悠久历史,象征着国家与外侵者顽强战斗的民族精神。当今,处于商业化、信息化浪潮中,社会上部分机构为迎合大众需求,与世界接轨,尝试突破太极拳发展瓶颈,但对保护的理论理解模糊,以至于“外行人往往误以为完全可以重修再建”,[8]未能秉持“守正”保护遗址原貌的基础上加固“创新”。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今天的新样貌,本是一种创新理念,而这一破坏性保护不得不说“文物的破坏和保护共存;对历史古迹的破坏也促使革命者自己对文化遗产进行反思”。[9]尽管随着社会的变化,太极拳遗址、文物、资料等文物遭到战争破坏,虽然历史原貌无法复原,历史文物遭到损坏,但存留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与记载历史的资料等文物,依旧作为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被保护与传承。尽管无法复原,但仍承载着当地特色文化背景与悠久历史价值。这一历史记忆也印证着社会的发展,同时象征着国家与外 侵者顽强战斗的民族精神。

社会结构变化导致人口大量流动,为了生存的民间拳师不得已离开家乡,一部分靠授拳传技维持生活,一部分将不再习练太极拳。尽管家中有部分祖传技艺和资料,只因身处无奈境遇,四处奔波途中致使大量历史资料未留存保护得当,导致遗失或损坏,甚至发生“家庭武术技艺的传承将面临灭绝”[10]的危险境遇。太极拳这一无形资产的保护与传承在社会转型的压力下,也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程大力曾呼吁“传统武术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是不争的事实”,[11]竞技武术的影响使民间传统技艺处于边缘化境遇,仅仅发展“规定化”“统一化”的中国武术套路,势必造成太极拳保护与传承整体性困境,使拳种的多样性发展受到冲击,终将使中国武术整体文化的缺失。这种观点再次引起政府及学者们对太极拳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极大重视。

2.2 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活态性特征

活态性是“保护与传承”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环节。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都体现在言传和身教,其保护与传承方式是在“动态”过程中进行,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核心主体就是活态性特征。而活态性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体现在群体与个体:“一是群体传承,通过群体举办大型民俗活动传承方式进行世代相传,属于群体记忆或民间记忆,为群体所创造和拥有;二是传承人传承,传承人通过带徒授艺、口传心授,把自己掌握的绝技绝艺传给后人,使他们的技艺得以延续下去”。[12]传承人应起到主导作用,承担传承的重任,尤其重视技术传承的完整性,避免受到功利思想的诱惑。“活体”传承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性。太极拳整体技术体系保护与传承,主要依靠的载体是传承人,只有通过传承人一招一式的口传身授,经历严寒酷暑的持续练习才能使太极拳技术与理论体系完整地传承下来、世代保留,扎根于民间土壤的“传统武术精英是武术文化符号、技术和知识领域内的专家”。[13]传承主体延续着文化遗产的薪火,“既是被保护的首要对象,又是遗产的保护者,而且是保护队伍中最直接最可靠的主力军”。[14]非遗文化传承人一旦离世,不但影响到某种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的完整性,若后继无人,则将意味着这一技艺从此消亡并伴随着某种历史文化的消散。因此,应发挥传承主体的保护文化传递功能,应回归传承主体融入民众的生活。技术体系的主要载体是传承人,因此重点关注传承人的保护,体现传承的完整性,避免在传承中流失。

2.3 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整体性特征

整体性特征是由多个方面密切配合、相互依存的,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子系统。“中国古代武术,基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理,沿着‘顺阴阳而运动’的原则,一直在冷兵器时代里发展着”。[15]鸦片战争后,闭关已久的国门渐开,西学中用一方面为国家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同时也成了侵略国土文化的思想武器,“福泽谕吉将侵华战争定性为‘文野战争’,说服国民,引导舆论,赞美日本侵略”,[16]而他正是利用侵略国人思想试图“夺亚”。可见外国侵略者将文化侵略视为比武力征服更为重要的侵略手段,试图找到中华文化的软肋以击垮中国人的文化根基。但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年而未中断的原因恰恰在于其脉脉相传,源源不竭的民族文化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种动态文化符号的太极拳,不仅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且能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通过外形具现化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通过肢体领落、开合、虚实展现中国哲学辩证理论;一动全动、依次贯穿、四肢百骸总为一体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太极拳一方面传承即将流失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是继承完整的技术体系,让太极拳非遗或“活”下来。太极拳作为武术的重要门类,太极拳技术体系汲取了武术百家之长的打法、招法、练法,体现民族传统文化整体性特征,不仅是防身护院的本领,更在国家危难之际担负着强国强种,振奋国人思想的重要使命,在当今和平年代承载着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功能,其精神与技术体系的完整保留有助于实现武术的文化功能和使命。当下发展“练法”显然是不完整的技术体系,但文明社会下“打法”的发展已然不现实,“招法”不仅是延续传统“打法”的技击方式,还可通过艺术视角发展太极拳练法的“美”来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

3 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解决途径

3.1 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目标价值的确立

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再次明确其保护与传承目标,守住保护与传承根脉,承担延续民间武术传统技术体系任务,服务于整个大众需求。太极拳保护与传承主要任务,不仅是保护濒危的、即将流失的太极拳文化遗产,更要守住太极拳核心内容体系,将太极拳原真内容传承下来,让太极拳这一珍贵遗产“活起来”。当然,不同地域流传着本土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包含着各地方发展的时代性和审美性。为避免把普及推广当做太极拳非遗保护的主要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17]这样的方式极大促进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关注,也为太极拳申遗起到了关键作用。

物质见证历史,器物层面将濒危的传统建筑“拆旧建新”转向“整旧如故”的修缮保护理念;主体延续记忆,制度层面保护太极拳门规戒律严谨性与师徒之间纯粹的传承方式;技术层面,守住技术底线、遵循技术规律,由不伦不类的动作转向原汁原味独特的太极拳风格;文化传递精神,精神层面认为继承、传承大于发展、创新,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太极拳遗址、文物是守正传承者的心灵归属、精神源泉。太极拳遗留的古拳谱、手抄本、碑刻、器械、太极拳历史遗迹,以及太极拳技术体系等器物层,对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承载和传递的基础作用,是太极拳保护和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保护与传承其价值,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给传承人必要的场所、资金、政策等保障,赋予传承人保护责任与义务,保障传承人的利益。高校培养青年太极拳后备人才,不仅有利于保存鲜活的历史记忆,传承珍贵的技术体系,也能通过文化遗产培育后人对文化的敬仰,主要任务是扩大太极拳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增加太极拳参与人数。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应永远保持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敬重,减少功利心,做到保护与传承齐头并进。“守正”传承者的心灵归属、精神源泉,“创新”太极拳发展手段,扩大太极拳影响力与吸引力,增加太极拳参与人群。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不仅“活下来”,更要“火起来”。

3.2 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主体价值的延续

的确,“非遗具有活态性,不应进行‘静态’保存和保护”,[18]首要问题是关注太极拳打法、招法,及练法完整的技术体系传承,发挥太极拳文化遗产传承人价值与巩固主体地位,独特的技艺核心是由传承人来承续、创新,而且对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承载和传递基础作用,是太极拳保护和传承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一个杰出的传承人不仅全面掌握高超技术,更应该有开阔的胸襟,选材的慧眼,任重道远的使命,与时俱进的眼光,组织交流的能力和正能量的影响力。传承者在传承过程中应摒弃“传内不传外、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狭隘做法,将完整的技术、内容传授于传承者,不仅扩大带徒传授的范围,而且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愿意学、有灵气的年轻人,靠他们的传承才能使技术得以延续,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传承人。青少年是民族文化延续与创新发展的希望,保护与传承太极拳内容的本真,开展太极拳文化表演活动,将艺术教育与太极拳融合,强化青少年对太极拳的了解,充分展现太极拳文化的教育价值,使更多青少年感受太极拳文化魅力,成为习练太极拳终身受益者和太极拳文化的积极传承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技艺与创造力在传承人身上,尊重传承人在继承特别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非遗的时代创新,最终是由传承人来完成的”,[19]但仅依赖少部分传承人的力量是及其微弱的,况且一旦传承人逝世,那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我国非遗学界对活态保护与传承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大部分非遗项目的保护方式还是以图片、文字、录像等静态传播方式为主,动态传播方式较少”,[20]因此,我国非遗学界对‘活态’保护与传承仅依赖传承人的微弱力量远远不够,应发挥政府行政法对非遗的保护作用,“针对非遗传承性与文化属性的公共资源。只有凭借行政法的监管、协调等职能,运用行政规划、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指导等行政规制手段”,[21]才能保证有效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内容价值的原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经历了从民间文化保护到非遗保护”,[22]“从概念到实践保护”,[23]从“名录时代”[24]到“后申遗时期”,[25]进而到“标准化时代”[26]的发展过程。太极拳一方面传承即将流失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是完整地继承。如技术体系传承的完整性,“应该尊重传承者自身表现方式和记忆特征,保留其记忆中原生态与古老的意味”。[27]让太极拳非遗“活”下来,创新应在保证完整的传统技术体系基础上与现代多学科、多项目融合,而非一个照搬复制其他非遗项目的大杂烩。后申遗时代太极拳的保护已上升到国家层面,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作为象征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经典之作《画卷表演》,通过太极拳独特的肢体语言展示中华民族包容、和谐、谦虚等优秀品质。有创新才有发展,任何一种技术在传承中一成不变必然缺乏生机与活力遭到自然淘汰。在文化传承历程中,本身就没有任何界限,文化艺术必须要相互交融流动,从而演变成了一种新的文明体系。文化跨界交流,实则交流无界。太极拳创新通过多种途径普及推广太极拳、惠及民众与社会。如大面积的太极拳普及推广:电影、电视、网络、媒体、报纸、太极拳文化产品、抖音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太极拳非遗“火”起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在后申遗时代面临着对保护、传承与创新三者的理论理解模糊问题;对太极拳技术的“原真性”保护与传承意识浅薄;体现不出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主体价值三个问题。因此,通过后申遗时代太极拳保护与传承:(1)目标价值的确立,厘清太极拳保护、传承、创新三者理论内涵;(2)主体价值的延续,发挥太极拳文化遗产传承人价值与主体地位;(3)内容价值的原真性,应把握太极拳发展的独特性。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核心问题,更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承续。

猜你喜欢
太极拳文化遗产时代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42式太极拳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