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一帆 胡中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治国之道,富民之始”。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将共同富裕确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的原则遵循和路径方法,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达到了新境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也是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不论是孔子提出的安置百姓应先“富之”再以“教之”,孟子提出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抑或是韩非子的“论其赋税以均贫富”,都蕴含着共同富裕的思想理念。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大众的同情,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朴素的共同富裕思想——《乌托邦》,其中提到的财富共同所有、集体享用之思想反映了被压迫阶级的诉求,为科学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马克思主义通过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构想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使共同富裕开始从空想向科学转变。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的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恩格斯也提出“要让所有的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不仅需要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实行公有制,为共同富裕提供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而且还包括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成员间人人平等以及对社会财富的共同享有。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全民共有的生产资料,有条件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只有那时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进而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建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阐明了共同富裕是未来理想社会的归宿和必然选择。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将共同富裕理论确定为无产阶级政党追求目标和理想的创始人,并将自由人联合体的最终实现确定为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最高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开拓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缘起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其核心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人民历史性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立足新发展阶段,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新征程上,共同富裕是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升级换代。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共同富裕的内涵意蕴和时代特质,具体体现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渐进富裕四个方面。
第一,“全民富裕”强调的是主体的普遍性。马克思指出,“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永恒的目标追求。全民富裕追求的不是一部分人或者一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局部到整体,再精准到每一个人,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对每一个公民权利的充分确认与保障,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和宗旨。
第二,“全面富裕”强调的是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的丰盈,同时还应包括精神富裕,坚持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相统一,既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第三,“共建富裕”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劳动、共同建设、共同创造、共同奋斗。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发展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结底是由全体人民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
第四,“渐进富裕”强调的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渐进性特征。中国走的共同富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富裕道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同时实现。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中坚持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稳步有序推进,避免陷入“同时、同步、同等富裕”等思想和认识误区,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分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产生了共同富裕的思想萌芽。28 年的浴血奋战,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共同富裕道路探索,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论,并在实践上作了新的探索,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等均取得长足进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并强调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推进共同富裕在多方面、多领域全面实施。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新的阐发,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有力推动了共同富裕思想理论的深化与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积极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营造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促进共同富裕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为实现共同富裕提高精神指引,着力促进全体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总而言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宗旨性质的题中之义,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202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编号:22VSZ036)成果]
作者分别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黄开华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通过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充分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我们必须一如既往、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团结带领人民把握历史主动、始终克难奋进的根本所在。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彻底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命运,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各种政治力量面临的艰巨任务,唯独我们党披荆斩棘克服千难万险才得以最终完成,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旗帜上、融入行动中,并在实践中对其不断丰富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引领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早已同中国近代以来翻天覆地的时代与社会变迁、党带领人民实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实现独立与复兴的恢宏历程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①《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党的二十大代表讨论二十大报告综述》,来源:新华网,2022 年10月19 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210/97247932621043 088eb141e3190460f9.shtml。。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的积极转变。新时代新征程要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就必须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体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领域全过程各环节:不仅要在文化领域、思想领域、舆论领域抓意识形态工作,还要在经济、社会、法治等方面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不仅要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中去,还要贯彻到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科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用实践的原则和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理论成果,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性、突破性的认识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飞跃。这些伟大理论成果都是建立在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基础上的认知突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肩负砸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枷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极其艰巨的历史重任过程中,党立足中国实际、植根人民群众,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在由战争考验走上执政考验这一“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带领人民积极稳妥推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党根据世界大势和国家实际,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毛泽东同志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积累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与马克思主义许多重大观点具有天然的、内在的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老百姓的共同价值观念贯通起来、融合起来,探索创造出具有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达方式和理论表现形式,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中立场是基础。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牢牢站稳人民立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认真研究解决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等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并给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对传统文化加以马克思主义的诠释提升,让古老的中华文明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激活、提炼与提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出新的文明光辉,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行政学院)原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主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研究员
○胡慧远
(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探索实践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把为人民谋幸福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地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处于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潮之中,作为人民健康护卫者和践行健康至上、健康中国理念的医学院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作为职责和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我们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道路和方向。这些鲜明的特征既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又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的内涵;既擘画了我国下一步发展的宏伟蓝图,又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象化。
道路决定命运,特色基于国情。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第一,从时代进程看,它在每个历史阶段都开辟了现代化的新境界、新格局、新高度,凝聚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基于中华民族内在的、最深层次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它顺应时代大势,高度契合了中国实际,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因此它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途径。
第二,从现实语境看,它深刻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地位,把坚持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度落到了实处,彰显着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话语认同。
第三,从发展战略看,它致力于把我国现代化事业放到全球化浪潮和世界发展大势之中,秉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主张,坚持国家利益和世界责任相结合,把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事业作为人类进步事业的组成部分,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展示了中国现代化道路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源泉,鲜明地打上了中国式标签,用富有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的对外话语体系,逐步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努力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 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了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了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到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实施健康中国这一战略,既增进了人民的健康福祉,是人民的期盼,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当然,它更是一个民族昌盛、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是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现代化新道路的目标和任务。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普遍的医患矛盾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健康中国的红利?这成为当今社会的难题和主题。要解决好这一难题,需要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的工作方针,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己任,继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着眼于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第二,发展健康产业,这是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现代化道路的时代要义。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里所说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最主要的方面也有对健康安全、健康需求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了人民群众更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现在我国健康产业已具备了非常好的发展基础,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涉及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许多方面和众多领域。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既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
第三,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的价值理念。我国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强调,“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强调了“治未病”在健康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一种朴实的健康理念,也就是把卫生保健的落脚点放在预防上,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这也包含了我国中医辨证施治的哲学理念,将这一理念运用于现代医疗卫生预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为预防就是对健康的最好维护。实施健康中国全民行动,要把健康生活的理念和要求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每位公民树牢自己是本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第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就必须让健康更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健康中国的行动,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有利于推进健康安全领域方方面面的提高,包括食品、药品、医疗、运动等等方面的安全。要以大卫生、大健康为导向,不断强化政府职能,确保该完善的完善好,该建立的建立好,该落实的落实好,为建设健康型政府奠定良好的根基。首先,从食品安全方面看,“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必须强调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以此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其次,从药品安全方面看,包括药品生产安全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使用的期限都坚持以质量安全为底线,把好药品安全和医疗安全的质量关,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最后,从健康安全方面看,现在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特别是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健身运动,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今年以来以刘畊宏为代表的健身领域网红广受欢迎,许多人将关注目光投向健身运动,就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同时,为了确保健康安全更加行稳致远,还要在推进健康中国每一项具体行动过程中,不断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贯彻落实涉及安全的法律法规,完善安全体系,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运动中的安全。
第五,建强医疗卫生人才机制,是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的根本保证。人是中心,人才是保证。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才是核心竞争力,是时代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健康的成效蕴藏在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过去将生存权作为中国人民长期争取的首要人权,到将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最大的人权,党和国家用实践证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人民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拥有健康的人民就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对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殷切期盼,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推动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发力,以政策为指引,以产业为促进,以健康理念为本,合力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之路。
作者系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赵继伟
(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与重大成果,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最突出亮点和创新之处。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野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浓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断推进而得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经由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与实践,内涵十分丰富,在多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完善了文明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有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之不同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于其力图超越工业文明,努力创造后工业文明,将文明形态转化为生态文明。从文明的内容构成来看,以往的文明往往偏重于某种样态,而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则是“五位一体”的人类文明新样态,体现着包容性、借鉴性、综合性等特质,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最新跃升。从文明的实现路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走某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坚定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实现自身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良性互动。因而,中国式现代化完善了文明观,文明观教育必须随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而进一步完善。
第二,提升了发展观。从发生学而论,中国式现代化尽管有着长期的孕育与推进,但其拓展与突破则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这也是其现实语境。由是观之,中国式现代化以新发展理念作为其理论基础,摒弃和超越了以资本与市场逻辑为主导的西方现代化,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我国各方面存在的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此外,如上所言,中国式现代化还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走和平发展之路。因此从发展观的层面,中国式现代化也提升了以往的发展观,致力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把发展观推进到了新境界、新高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及时将中国式现代化所体现的新发展观纳入教育内容,以新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优化了生态观。人与自然的张力,是人类社会必须永远直面的问题,以往的生态观都没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又是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理想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以史为鉴,充分吸收和借鉴“天人合一”的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圭臬,实际上改变了以往的要么以人为中心、要么以自然为中心的非此即彼的单向度思维,尤其是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普遍存在的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诟病,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对抗得到了圆满解决,实现了人和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局面,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式现代化,可见其在形态上巩固了物质资源、充盈了精神资源,在时序上展示了现实资源、昭示了未来资源。
一是巩固了物质资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致力于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物质富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从整体上看,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就是一个物质基础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非常好地解决了我国以往物质贫困的问题,为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二是充盈了精神资源。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富有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在不断夯实物质基础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增强广大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中国人民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
三是展示了现实资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成功开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胜利和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反映了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表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夯实物质技术基础,遵循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世界贡献。
四是昭示了未来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基础上,指明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的战略安排、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这一全面擘画,为今后中国的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和能量,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强劲的激励功能、可靠的保障功能。
首先,鲜明的导向功能。一是目标导向,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来昭示奋斗目标。二是价值导向,通过明晰中国式现代化“为了谁、依靠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所蕴含的价值诉求来进行价值引导。三是特色导向,通过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对比,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坚定“四个自信”。
第二,强劲的激励功能。激励即激发鼓励。一是理想激励,就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所内蕴的美好未来和光明前景,来激励教育对象为未来美好生活而奋斗。二是成就激励,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来激励教育对象更加自信前行。三是发展激励,就是从过程视野,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发展来激励教育对象,体味其来之不易,珍惜其发展成果,期待其更好发展。理想激励指向未来,成就激励指向现在,发展激励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相贯通。
第三,可靠的保障功能。分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重大原则可知,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保障,主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二是制度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三是信念保障,通过设定一系列奋斗目标,坚定实现目标的信心、决心和毅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愈是艰险愈向前,以实现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着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系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