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3-01-21 06:40刘晓昆程海辉
新农民 2022年36期
关键词:高产植株玉米

刘晓昆,程海辉,张 震

(北京市通州区种业技术服务中心,北京 101100)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我国北京的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始终占据首位。由此,研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能提高北京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1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概述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想要提高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必须正确发挥“光合作用”的作用。光合作用条件下,玉米产出一定能量并且形成有机物,进而促进玉米健康成长,实现高效优质种植目标。但需要注意,光合作用条件下,若玉米释放过多能量,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由此可知,种植人员应通过合理控制玉米能量产出,提高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此外,种植人员还应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保证其具备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扩大玉米叶片的受光照面积,为玉米茁壮成长提供良好的温、湿度条件,让玉米获取成长所需的养分。

如今,我国玉米产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玉米种植时仍会出现产量低、质量低、技术水平低以及经验少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玉米产业高速、高质发展。对此,研究、创新与应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非常关键,同时,种植技术人员应更新种植理念、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方法、总结种植问题与成功经验,根据种植地的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我国玉米种植产业长期、持续发展[1]。

2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2.1 产量大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直接促进了农业发展并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在我国整体农业体系中,玉米产业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玉米既是第二大粮食作业,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也是多种产业加工的原料,如医学领域以玉米为重要原料之一。由此可知,我国较多地区种植玉米,玉米种植产量非常庞大。如今,随着我国玉米产业蓬勃发展,既能满足国民饮食、牲畜喂养以及产业加工需求,还能出口到其他国家,不仅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增强了我国农业在国际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2]。

2.2 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当前,立足于我国玉米种植现状可知,玉米种植时最关键的问题是—未构建科学、高效、完整的玉米产业体系。玉米种植、加工、经销等环节联系不够紧密,不能通过有效衔接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玉米种植、加工与经销相关企业的发展与管理理念落后,未能提供充足资金、专业人才、科学技术支持玉米产业发展。此外,部分地区与相关部门未能正确研发与应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无法充分发挥此项技术的作用,最终不能提升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

2.3 深加工技术有待发展

玉米种植后,或直接在市场上售卖玉米,或将玉米加工成各类产品然后再进行售卖。在此阶段,深加工技术及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玉米产品的价值,只有不断提高深加工技术水平才能提高玉米产品价值与附加价值。但是受上述理念、资金或技术因素影响,我国玉米深加工技术有待发展,未能最大程度提高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

3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

3.1 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

玉米种植前,种植人员必须选择合适、稳定的种植区域。在我国农作物中,虽然玉米是具有较强适应性、耐性与抗性的农作物,但是仍需挑选温湿度适宜、营养成分充足的种植区域,以此提高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同时,若种植区域土壤条件好,能让玉米根系健康生长与蔓延,从而促进玉米茁壮成长。相较于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未对种植区域的土壤条件提出较高要求,种植人员仅需保证土壤疏松且具有一定肥力即可。但需要注意,玉米种植需要充足的水分,种植户既应保证土壤水分充足,也应在种植区建设相应的种植灌溉系统,让玉米得以顺利发育成长[3]。

3.2 科学整地

应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前,种植人员应做好整地工作。根据上文可知,玉米发育成长过程中未对土壤及其营养成分结构提出较高要求,但是因玉米根系发达,需要深入土壤、广阔蔓延,并且玉米植株茎高叶茂,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土肥条件。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实际,利用精细化整地优化种植条件,种植前通过翻、耙等方法让土壤保持疏松,一般情况下,翻耕深度应在25厘米左右,并且还应通过耙茬起垄调整土壤结构,让其表层保持平整,为后期种植夯实基础。若条件允许,还应选择平整、广阔、深厚且含有一定微量元素的土壤。若土壤条件不佳,可以通过调整种植密度让玉米植株获得充足养分,以此提高种植产量。此外,玉米种植前应掌握此区域的历史耕种情况,不能长期轮作玉米。可选择轮番种植,前期种植豆类农作物等,改善土壤环境、优化成分结构,推动玉米健康生长[4]。

3.3 筛选与处理种子

玉米种植前,选择优质种子能直接提高玉米品质及产量。所以种植人员必须做好选种工作,以种子纯度与净度为衡量标准,同时还应控制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13%。选种时,种植人员应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根据种植区域实际选择合适的种子。为避免买到劣质种子,可到官方销售点购买。当前,较为优质的玉米种子为京农玉658、SK567、登海605、沧玉76、源育19等。

买完种子后,种植人员应进行玉米种子处理。首先,应筛选种子,去除病弱、破损种子。其次,应浸泡种子,将玉米种子浸泡到特定溶液中,提升种子发芽率,降低种子病害率,从根源上提高玉米品质。例如,可采用最后用7%戊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00g种子仅用2kg左右即能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后,将种子放在阴凉处风干。应合理晒种,让其充分吸收水分,可以顺利发育与成长[5]。

3.4 调整种植密度

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科学规划种植间距,优化玉米种植结构,让种植区域具有更加良好的光照、通风条件,充分发挥光合作用,促进玉米健康成长。合理的种植密度也能提高高产种植目标,但不可盲目调整,应根据土壤肥力等进行综合考虑。例如,若玉米属于耐密型品种,土壤肥力充足,可适度密植。当前,玉米种植常选择垄作、平播等播种方法,垄作能实现早播种,促进幼苗快速成长。等行平播能让玉米匀称分布,提高光合作用效果[6]。

3.5 合理施肥

3.5.1 加重底肥施用

播种前及播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将底肥施加在地块中,并且根据土壤条件等控制施肥量。通常情况下,玉米种植常将有机肥料等设为底肥,并且还要合理施加速效化肥。当前,在底肥中,应将迟效性肥料用量控制在80%左右,将速效性肥料用量控制在20%左右。前茬作物成熟与获取后,应翻耕土壤并加入适量的底肥,为提高施肥效果,应将肥料均匀混入到土壤中。

如今,秸秆还田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普遍应用。前茬作物成熟与获取后,通过处理作物秸秆能保证有机肥料及其营养成分充足。进行秸秆还田时,可保持200~300kg/667m2的用量。施肥过程中,应适当加入氮素化肥,通过调整碳氮比能提高秸秆腐解速度。如果将有机肥用作基肥,应将土壤翻耕深度控制在10cm左右,既能提高施肥效果,也能促进玉米吸收。同时,要加重氮肥施用,提高氮素的利用率。此外,应在有机肥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钾肥或直接向玉米植株根系深度施加磷钾肥。但需要注意,虽然磷钾肥效果非常好,但是不能一次性大量施肥[7]。

3.5.2 轻施苗肥

幼苗期,玉米植株非常小,所以不需要施加大量肥料。但是如果玉米出苗、发育过程中营养不足,会影响幼苗长势并让其叶子颜色发弱,不利于植株根系生长与延伸,阻碍玉米中后期成长。对此,结束定苗工作后,种植人员应轻施苗肥,促进玉米幼苗健康成长。通常情况下,常将速效氮肥等用作苗肥。在整体施肥量中,苗肥仅能占5%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0%。若苗肥过多,会产生幼苗徒长等问题。

3.5.3 施加壮秆肥

玉米进入拔节期后,种植人员可适量施加壮秆肥,能提高植株雌雄穗分化速度,进而在后期提高玉米产量。种植人员应严格控制肥料用量,若施肥过量,非常容易产生节间伸长过多等问题,从而引起后期倒伏。一般情况下,在整体施肥量中,壮秆肥仅能占10%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5%[8]。

3.5.4 猛攻穗肥

穗肥直接影响着植株雌雄穗分化,合理施肥能增加籽粒数量,提高种植产量。当前,种植人员应根据50%标准施肥,主要将速效氮肥用作穗肥,并在玉米植株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开始施肥。施肥工作应具有综合性,要求种植人员考虑土壤条件、玉米成长情况等,科学调控施肥期、频次以及用量等。如果种植过程中发现某区地块施肥量少、土壤贫瘠或玉米成长状况不佳等,应提前施肥并加大用量。若情况相反,应延迟施肥并减少用量。

3.5.5 酌施粒肥

玉米授粉后,应适当补充、施加粒肥,让玉米籽粒更加饱满并改善秃尖长度,进而顺利提高玉米品质,让种植产量更加可观。施肥时,常将速效氮肥用作粒肥,根据5%标准进行施肥。同时,也可将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到叶片上,加长叶片功能期。

3.5.6 施加微肥

微肥能让玉米长势更好并且能增强玉米的抗病性,实现高产目标。玉米成长过程中需要锌素,可将硫酸锌肥料混入到基肥中,按照1~2kg/667m2的用量即可。苗期,可将0.1%硫酸锌溶液喷洒到叶片上,也可将硼砂混入到基肥中[9]。

3.6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玉米种植效果、产量等。在玉米种植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在尊重玉米发育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阶段式管理模式。如,播种后,种植人员应定期观察种植区域、掌握相应变化,避免出现缺苗等问题。还应及时除草,为玉米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10]。中后期,种植人员应加强水肥管理,在抽穗到灌浆阶段,保证土壤的含水量充足,一边灌溉一边施肥。

4 玉米高产种植的病虫害防治

4.1 小斑病防治

玉米患上小斑病后,叶片绩效会出现椭圆形且呈褐色的病斑,其边缘变成赤褐色,如果空气中含水量较大,还会生成黑色的霉状物,严重时还会让玉米茎断裂。因病菌病丝能分化,可依靠患病植株度过寒冷冬季并借助气流大范围传播。玉米小斑病出现的条件是,湿度超过90%,温度在28℃左右,能出现于玉米生长全过程中。

对此,种植人员应科学开展田间管理工作,适当施加磷钾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还应通过深耕消除病菌,去除患病病叶、控制田间湿度。也可采用70% 甲基硫菌灵与75% 百菌清药剂,在发病前喷洒,每7d一次,连续喷洒2~3次左右,防治效果极佳。

4.2 大斑病防治

玉米患上大斑病后,初期,植株叶片上出现水浸斑。中后期,会出现梭形、灰褐色大斑并生长黑色的霉状物。因病菌病丝能分化,可依靠患病植株度过寒冷冬季并借助气流大范围传播。玉米大斑病出现的条件是,湿度超过90%,温度在23℃左右,通常出现在北方地区。

对此,种植人员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播种前施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养分。生长过程中,及时去除病变植株,控制大斑病传播范围。通过轮作与提前播种改变温湿度,从根源上消除大斑病。此外,种植人员还可采用70% 百菌清与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到植株上防控病害。

4.3 地老虎防治

玉米种植过程中,地老虎危害性极大,夜间活动过程中会啃食玉米苗及植株,降低玉米种植产量。种植人员可采用毒饵,清晨或期间将其撒到垄中,也可喷洒杀灭灵。

5 结语

综上,大力推广与应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能提升玉米品质与种植产量,让种植户获得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促进我国玉米产业长期、快速、持续发展,增强在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此,应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区、精细化整地、科学选种与处理种子,加强田间管理并合理施肥,为玉米生长提供稳定、舒适的环境。同时,还应掌握常见病虫害并提出解决对策,混合应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以免玉米遭受病虫害侵扰而降低产量,真正实现高产种植目标,推动现代化玉米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高产植株玉米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收玉米啦!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我的玉米送给你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