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长春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9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党的领导让中华民族大家庭有了主心骨,解决了民族关系中的“我与你”的认同矛盾,构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政治结构。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民族规律,推动民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一论断正是基于我们党对于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中华民族发展规律的深邃洞察。从世界看,民族分离、分立主义盛行,民族与国家之间权力失衡现象频显,党派纷争、“精英”操弄现象已成常态,世界前所未有地需要团结;从中华民族看,我们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过程,迎来了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自强”的历史发展阶段,主动把握这一历史趋势,是我们党的战略抉择。
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推动者。我们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从而能够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汇聚历史发展的动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自我革命的政党。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核心在于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只有自我革命,才能始终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回应各族人民的诉求,把握历史主动,成为各族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 亿巨大人口规模的整体现代化将书写人类现代化历史的伟大奇迹,解决既规模巨大又复杂多元的民族“同与异”的整合矛盾,形成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动力结构。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规定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稳中求进、循序渐进的原则。中国既是世界人口规模第一的大国,也是有着5000年悠久文明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样一个体量巨大又充满历史惯性的民族,要整体现代化,就意味着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防止跨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在实现全国整体现代化的过程中,稳是大前提,进是大方向。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规定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各地特色不一,优势短板各异,仍然存在发展差距。这样国情复杂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就意味着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要依照各地区、各民族的具体实际,更重视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规定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存异求同、化异聚同的原则。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五彩纷呈、和而不同的大家庭。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2]要发挥好丰厚遗产的巨大优势,关键是要画出同心圆,形成合力,既充满活力,又步调一致,让古老又现代的伟大民族释放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现代化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了民族(人) 与民族(人)关系中的“快与慢”的发展矛盾,建立起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利益结构。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刻揭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之间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关系,从而为民族复兴规划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路线图。“共同”要求了各民族发展的范围,一个也不能少;“富裕”规定了各民族发展的程度,一个也不能差。共同富裕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了各民族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体现了价值与事实、手段与目的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既宣示了一种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追求目标,也是一条通向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光明大道。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蕴含民族平等的观念,坚持各民族在各个领域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才能形成上下齐心的局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关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凝成万众一心的力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民族交融的成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团结统一,手足情深,才能生成万花齐放的繁荣。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交融是不断深入的民族关系状态。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贯穿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团结促共同繁荣,以共同繁荣稳定民族团结,把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决了人与自身精神关系中的“身与心”的自我矛盾,重塑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生命结构。
物质发展决定了精神发展,精神发展反作用于物质发展,但二者不是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物的全面丰富并不必然和立即带来人的全面发展,“管好肚子”并不一定能“管好脑子”。这就要求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物质发展和精神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解决物质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偏废、割裂问题,更加强调改革发展的方向性、导向性和完整性,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相贯通,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祖国的繁荣昌盛相统一。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只有与悠久恢宏的文化传统相接续融通,个人的精神境界才能得到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才更有宽度和深度。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感召各族人民,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只有将个人的命运置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奋斗才能获取更大价值,发展才可赋予更深意义,人的精神世界才更有厚度和热度。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要用人类共同价值充实各族人民,要在世界视野中,充分体悟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崭新呈现,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解决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天与人”的共生矛盾,勾画出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生存结构。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求在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思想建设中,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
要遵循经济规律,坚持绿色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改变过度依赖增加资源消耗、过度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度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结合民族地区的水系源头和生态屏障等特点和功能,通过创新升级,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
要遵循社会规律,倡导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既发掘弘扬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资源,推崇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又革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各族群众的生活方式迈进现代化。
要遵循文明规律,弘扬绿色价值。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形态,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和价值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禁忌礼仪、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都蕴含着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元素。只有推动各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时代化,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价值理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不断充实美丽中国新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解决了民族与世界关系中的“内与外”的关系矛盾,架设起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交往结构。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民族领域仍存在各种风险隐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的重大战略构想和远见卓识。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能够相互促进。
从人的角度看,就是要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性质的“真正的共同体”[3],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文明角度看,就是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4],追求文明的平等和共荣;从国家角度看,就是要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追求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对外关系。
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取更好的外部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为多民族国家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战略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