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荣青,樊保衡,赵亮,刘松,韩子钰,马骏,陈佳楠,刘月驹*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1;3.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12)
自15世纪火枪出现,金属螺丝钉才开始问世。经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洗礼,造型各异的螺丝钉广泛出现,但木匠和骨科医生用的螺丝钉都是同一规格。直到20世纪40年代,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让木工螺丝钉和人体螺丝钉完全区别开来,他就是Robert Danis(1880—1962)。
Robert Danis于1880年10月28日出生在比利时Tournai的一个小镇上,他的父亲是军中兽医,心灵手巧,Danis遗传了父亲的动手能力,自幼显露了出众的手工天赋。他博览群书,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凡事喜欢刨根问底,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比利时名校布鲁塞尔大学。1904年Danis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被Antoine Depage教授相中,留院工作,于1919年成为外科和妇产科教授。Danis在很多领域都有建树,比如在实习医生时期,对胸外科十分感兴趣,设计出正压通气简易装置;成为教授之后,他发现了那个时代全麻手术的危险性,率先开展骶丛阻滞等局部麻醉下手术; 1920年即在比利时率先开展日间手术,患者门诊做完手术后当天回家,这里面包括了疝气、乳腺切除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和子宫全切手术,即使放到100年后的今天,仍然属于先进的管理理念[1]。他率先采用大隐静脉吻合修复动脉和胆管缺损,是那个时代的全能医生,但他最大的成就还是在骨折内固定领域。
Robert Danis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力学研究,自己设计了专门的机械,对钢板和螺丝钉进行了专业的改造,并确定了骨科螺丝钉的三原则:第一,螺丝钉外径与内径比例为3︰2,而不是工业领域的4︰3;第二,骨科螺丝钉螺纹面积为工业螺丝钉的1/6;第三,螺纹截面从工业的V形改为梯形。他自行设计了松质骨和皮质骨螺丝钉,进一步研发了加压钢板,在基础和临床领域中验证了骨折一期愈合的理论,提出了一期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的一系列原则,用这些科学的理论治疗了1 500例长骨骨折患者,获得了良好疗效。1949年Danis用法语总结经验写下了名著《Théorie et Pratique de l’ostéosynthese》,在史学家眼中这就是《骨折治疗的AO原则》的前身。
1949年Danis的著作《Théorie et Pratique de l’ostéosynthese》在欧洲出版[2],Müller在瑞士读到这本书后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并于1950年5月份对Danis进行了一天的访问。Danis毫无保留地展示了所有技术细节,晚上邀请他品尝各种威士忌。微醺的Müller记下了钢板和螺丝钉的各种规格、型号,和给Danis批量生产钢板的小工厂的地址,回去后于1950年开创了伟大的AO钢板内固定时代。
Müller颇具商业头脑和管理才能,对Danis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不以为然,但很多年过去后,Danis仍备受骨科历史学家的推崇,Müller的做法则存在争议。历史是一面镜子,照亮了古今,人类的进步更多来自于科学的原创,Müller的“First have a team,second have funding”显露了其在商业领域的勃勃野心,但却缺少对科学的敬畏和尊重,我们写这一点历史,是为了让年轻一代知道人生努力的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