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023-01-21 04:33王琴天门职业学院
支点 2022年12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行政事业单位

王琴(天门职业学院)

引言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抓好预算源头管控,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精神和推进财税政策体制改革的各项规定,应主动而为、多措并举,逐步加快地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国家零基预算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一、内部制约,有备无患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在一定周期开始前,对本期内可能发生的收支情况以及一些可能出现的财务状况进行预估,并据此对资金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受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加之新《预算法》的实施推进,政府和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一)预算管理精细化,资源合理分配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此时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预算为政府单位未来一段时间的资源分配和各项指标计划的运转划定了大方向和框架,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可以据此在有限度的资源条件下,提前对本周期内的部门工作安排以及部门活动合理地划分资源优先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源供不应求。

预算管理可以对内部部门工作和花销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通过人为地控制和规定,使各部门所能掌握的资源不会大幅度超过所负担工作的理论消耗标准,避免产生资源浪费或资源不合理的流动。此外,在预算管理的基础上,通过鼓励各部门之间进行有序的资源互换和互助,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并最大化各类资源的合理流动。

(二)合理规划,规避风险

事业单位在进行资源调配和投资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风险,此时不仅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对未来市场状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对各下级部门的计划和需求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估,比较所需消耗的资源与可能得到的收益,合理地规避风险。下级各部门也可以根据预算管理的要求和建议,对整个预算周期内的工作进行自我评估和可行性讨论,避免预算支出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要求,降低风险概率。

(三)预算管理是预决算公开的先决条件

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且规范的现代化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对于信息公开的受众群体的拓展是一项重要前提,可以加快推进政府机构的社会监管工作。如此,不仅能够充分展现政府工作计划完善、预算可靠的工作原则,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加强廉政建设、提高管理职能和监管职能的重要表现。

二、发现问题,清源正本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预算管理工作不科学、不到位、力度低等问题开始逐渐凸显,各行政事业单位急需认识和发现内部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并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缺乏正确观念,缺少专业人才

由于目前大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都是由上级单位负责转拨的,受此影响,很多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并不重视,使得财政资金的使用存在着很大问题。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缺乏全局意识和统筹观念,工作重点往往更侧重于业务核算而非预算管理,促使财务预算变为了粗放式管理,财务大量出现随意性支出,预算调整也很难执行。

此外,由于预算往往周期较长,涉及项目多、各部门工作复杂,对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但有些预算管理人员依旧是由财务人员来兼任的,普通财务人员在日常的财务处理工作中无疑是不可替代的,但对于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来说,专业知识并不相匹配。财务人员不熟悉各相关岗位的业务内容,缺少对其相关部分的了解,无法在管理中作出合理的判断与控制。财务人员没有成本管理的相应知识能力,缺少专业培训的相关知识,难以保证控制效果。

(二)编制方法失准,编制时间紧张

预算单位一般都会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模式来开展预算工作,这种借鉴往年财务支出并结合新一年资金来进行统筹分配的方法,会造成一定的固定基数现象。在基数变动困难且幅度不明显的情况下,预算调整的难度也就会随着年限的增加而增大,最终导致预算逐渐偏离实际支出。

此外,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时,由于工程量大、时限紧、要求高,与各机关项目工作和财务管理机构之间通常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加之预算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也不够完善,这些客观因素最终导致项目计划草率立项,没有详细全面的方案过程和工作规划,同时也忽视了许多项目计划与管理的部分细节,不得不在后期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弥补与调整,导致了政府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遭到极大影响。

(三)内外难以结合,远近无法兼顾

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仅要考虑内部因素和短期效益,更要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和未来长远发展目标,以此来确定资源配置比例和预留发展资金,最终形成弹性预算或可变预算,以增强应变能力和相应的指导与控制作用。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将目光更多地着眼于短期活动,对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和规划不够重视,导致各阶段编制的财政预算连贯性较差,计划指标与单位长远发展战略无法充分结合。眼前利益和实现长期发展并不能很好的有机融合,严重影响了经济财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运行死板,考核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完成后,往往在执行过程中会维持预算的各项指标不变,没有进行后期的运行管理,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这种方式只适合于宏观经济环境波动不大的静态预算编制,而在市场经济出现大幅度变动时,静态预算指标的盲目性、滞后性和缺乏弹性等问题被无限放大,想以此作为考察和评估员工的基础指标更是不现实的。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对预算的动态管理,编制出更加切合实际的预算指标,帮助管理人员能够以动态的视角把握短期的工作目标和长远的战略安排,实现与日常管理相互衔接。

三、建设完善高效的实训教育基地有法可循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在短时间内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实现由负转正的优质影响,单单靠解决掉现有问题并不实现,而是要在填平之前工作留下的坑渠之后,以此为基础将工作做到更加极致,在思想、任命、工作方法、工作监督等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树立正确观念,任用专业人才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方面,要培养工作中落实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识,在思想观念上做到对预算管理工作足够重视,明确在经费使用的过程中要符合规范性和及时性,做到谁负责谁签字,责任到主体。另一方面,也要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预算管理人员要配合各责任部门一起,共同确定各项目的资金需求、实施规模、绩效考核标准等等。预算单位要围绕重大项目的落实和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组织进行考核讨论,根据项目审核情况与各单位主动沟通,充分调动各单位主动性,针对运行中出现的情况主动协调,着力做好三公费用支出、行政采购支出的监管,加强内控治理,严控费用开支。落实谁使用、谁管理的主要责任,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管理机制。

从预算编制、执行再到结果考核,员工始终贯穿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是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部件,因此管理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极大地影响着预算工作能够产生怎样的效果。在着手完善预算管理工作之前,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重点对工作人员的预算及管理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全面提高员工规范合理的操作业务的水平,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完善编制方法,加强预算监督

在进行项目预算时,采用零基预算代替原有的预算模式,在明确未来工作重点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预算基数以及如何进行分配支出,真正做到将财务预算透明、使预算编制合理。预算开始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预留充足的调研和编制时间,保证预算结果的科学性、严谨性,方便后期开展管理工作。

预算完成后,各部门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基本支出,令基本支出符合单位性质和职能,明确责任归属,杜绝铺张浪费、私事公办、公共资源私用等现象。并且要牢牢把握项目的预算安排与执行进度相统一,根据工作重要程度合理安排项目支出,以群众利益为中心,实现资源配置最合理、最有效,各部门之间更要实现沟通协调,实现项目预算的准确、精细、可靠。

(三)融合长远目标,关注环境变化

如果预算管理工作只注重内部规律以及历史数据和短期经济效益,很可能在面临重大环境变动与突发事件时无法有效应对,产生资源浪费或是资源紧张等问题,影响持续发展。所以,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必须充分体现其长期的战略目标,密切跟踪与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动,审时度势,增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政策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有效降低各项业务进行中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变化带来的经济风险。

(四)加强预算管理,提升预算执行力

事业单位要首先建立有效的方案,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绩效考评科学合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调整预算支出,让预算管理工作在运行中完善,在改进中发展。同时要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确实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无谓浪费要担责。还要加大力度实现绩效考评公开化,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结束语

一次好的预算管理,不仅能获取大众的信任和支持,更能为政府单位的经济运行带来正向的收益,为国家预算开支工作作出贡献;而一次失误的预算管理工作,很可能会消耗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理解,造成信任危机,甚至可能影响国家财政预算,造成赤字扩大,反过来影响下级单位项目工作。综上,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完善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在观念上作出调整,更要在过程中做到标准化、合理性、科学性,在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之后,结合实际建立适合自身使用的一套预算管理工作标准,以资源的合理分配为最终目标,实现民生与政府经济的双赢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