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刘万敏
(联勤保障部队天津康复疗养中心中医针灸康复科,天津 300381)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由于脑血供不足引发的脑组织损害现象,多与血管壁病变、局部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原因有关[1],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腔隙梗死、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边缘区梗死等,可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风险[2]。目前,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多涉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学说,亦缺乏有效防治药物,其研究进展一直是医学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3]。中药在缺血性脑血管损伤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丰富经验,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普及,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确切疗效,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结合该病的病因病机,对中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传统医学理论并无缺血性脑血管病这一概念,依据其病位及病理特征,可归属于“瘀血”“痰浊”“脉痹”等范畴[4],其临床症状散见于“中风”“胸痹”“心痛”“痰饮”“眩晕”“薄厥”“偏枯”“肾痹”等病症[5]。中医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生多与气血津液失常密切相关,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其中,“本虚”多为肝脾肾气虚,“标实”则以痰瘀互结为主[6]。论其“本虚”,多由素体亏虚、饮食失节、情志不畅等原因所致,其中,脾虚可致运化失常,水谷不化则生痰浊而入脉中;肾主元气,为诸气之源,肾气虚则无力行血,血管无气,必停而为瘀;肝主疏泄,肝气郁滞,则血随气滞以致瘀[7,8]。上述“正虚”所生痰浊、淤血皆为“实邪”,可阻碍气机,使气血津液受阻,而痰本源自于津,淤又源自于血,二者同源互衍,相互胶结。痰浊内阻则血行不畅,血瘀脉中则痰结不化,此二邪作为病理产物可损伤正气,而正气虚则邪实更甚,长此以往,虚实夹杂的恶性循环逐渐形成[9]。脉络作为卫气营血的重要通道,是气血津液的主要交换场所,亦为病邪入侵的重要途径,当痰瘀实邪盘踞脉中,久之化为有形之邪,这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病理机制相对应[10],若迁延不愈,则毒邪蕴生,伤及脏腑,最终发展为各种病变。综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机可概括为“正气虚损、痰瘀邪实、痰瘀互结、血脉凝塞”,以致膏脂不得外泄,留于脉膜而发病。
2.1 通络化痰法 痰瘀互结是贯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痰浊与淤血同源互衍,二者作为病邪可伤及正气,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11]。因此,通络化痰法是临床治疗多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本方案之一。刘东坡[12]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疾病,结果显示该方案疗效确切,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不稳定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TIMP-1)]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该方案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迟海涛等[13]研究发现,通络化痰胶囊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降低脑损伤。由此证实,通络化痰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积极治疗作用。分析认为,以上组方中均含有法半夏及白术等药,可燥湿化痰、健脾益气,二者配伍,有助于健脾燥湿、化痰熄风,天麻、胆南星、丹参等药分别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化痰、行气解郁之效,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燥湿、通络化痰之效,化痰浊、散瘀血,脉络通则诸症除[14,15]。
2.2 益气活血法 痰瘀实邪的形成与气虚密切相关,气主布津行血,气虚则血行无力、津液不化,久之血停为瘀、津聚成痰,最终发病[16]。可见,气虚为脑血管病起病之根本病机,在通络化痰的同时,需重视益气活血之法的应用。刘月秋等[17]研究发现,益气活血通络汤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下调其炎性反应,有利于提升整体疗效。任胜洪等[18]研究发现,益气活血法有助于稳定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提高其临床疗效。分析认为,气虚易引邪风侵脑,以致经络阻滞、气机逆乱,而以组方中均含有鸡血藤、当归等益气生血、调和阴阳之药,可促进血液运行,丹参、桃仁等药材则具有破血散结、活血化瘀等功效,有助于化除脑部瘀积血块,配合黄芪、地龙等益气固本、祛瘀开窍之药,可共奏扶正益气、舒经活络之效,通过祛除脑部邪风、散结窍中浊气,恢复行血之力,进而改善患者脑部缺血、缺氧病症,促使神经功能恢复[19,20]。由此可见,益气活血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3 健脾补肾法 脾主湿,肾主水,二者可运化水液,若脾肾渐衰,则健运失职,无以运化水谷津液,水湿停滞以致瘀而成痰,痰浊内生,冲任失调,则气滞血瘀,碍血酿毒,成积成痈[21]。因此,脾、肾乃生痰之源,亦为治瘀之本,凡是痰症,必与二脏有涉[22]。针对缺血性脑血管这一痰瘀之症,健脾补肾为其治本之法。王红娟[23]应用平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现此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缓解缺血性疾病症状,安全可靠。此外,张涛军等[24]研究证实健脾补肾活血方可显著改善患者缺血区的血液灌注状态,有助于局部血液循环的恢复。可见,健脾补肾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治疗作用,结合其治疗机制发现培补脾肾可有效减少痰浊的产生,防止其聚集于血管壁,由此改善机体代谢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积极防治意义[25]。
2.4 舒肝解郁法 肝主疏泄,可保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久而化火,可影响脾肾的通调运化能力,使气血津液无法正常输布,导致冲任失调、气滞血瘀,久而发病[26,27]。因此,舒肝解郁法可作为痰瘀之症的有效治疗方式。吴建明等[28]研究发现,舒肝解郁胶囊可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及脑缺血体积比,延长其存活时间,对实验性缺血脑卒中具有良好防治作用。此外,裴晋云等[29]报道显示,疏肝解郁药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可见,舒肝解郁法在缺血性脑血管治疗中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分析认为,肝气郁结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精神抑郁与气机失调等方面,而舒肝解郁法的应用,可疏肝活血、理气化痰,有利于以上病机的不断改善[30]。
2.5 清热解毒法 饮食失宜、多坐少动等均可导致机体火热内生,日久不解则蕴热化火,酿生热毒,可影响脏腑功能,致使机体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进一步诱发痰毒、瘀毒、脂毒等棘手病邪[31]。内热与内毒相互结聚,久之为热毒之邪,若邪气亢盛,可致脉络腐蚀,最终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形成[32]。对此,清热解毒实为防治之良方。叶普法等[33]研究显示,清热凉血通瘀汤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其临床症状,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王涛等[34]研究发现,清热化痰解毒汤可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水肿程度,改善其脑神经功能。可见,清热解毒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分析认为,热毒可与瘀血、痰浊、阴亏等相互兼容、转化,郁结于体内,日久可损伤脉络,这与现代医学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具有一定相通性,而清热解毒法是利用寒凉之药解热毒之邪,阻断其内生热毒病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一定防治价值[35]。
基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该病可从通络化痰、益气活血、健脾补肾、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等角度入手,且结合多项研究分析可知,活血化瘀是本病治疗基础,而肝、脾、肾之“正虚”与痰、瘀、毒、热之“邪实”则各有侧重,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保护病变血管内皮、改善局部循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在中医体系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症状较为丰富,其病名、病症分型、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尚无统一共识,另一方面,当前关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信度参差不齐,缺乏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加强中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开展更具信度和效度的临床试验,是未来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