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蒋红怡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强大动力和思想武器,展现了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道德优势、精神优势,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牢信仰基石。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珍贵品质与精神力量,是高校党课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提升的关键。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党课教学实践,有利于指引新时代大学生以革命先辈为奋进榜样,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一)新时代党课新变革。《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立足新时代党课内容改革新要求,为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课提供理论支撑。伟大建党精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从李大钊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不断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如夏明翰、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邱少云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爱国仁人志士济世报国,如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钱三强、程开甲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时期,功勋模范人物献身祖国,如袁隆平、张富清、申纪兰、孙家栋、黄旭华等,都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高校党课教学内容变革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党课是针对共产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开展党史党情、党性修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教育的课程,一般由校内外教师联合授课,未设有专职教师,也未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这使得党课在教学内容上多以理论为主,教师主要讲授党的历史、党规党章、入党动机教育等传统方面,与学生关注的时事政治类知识结合较少,学生难以理解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将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党课高度融合,从党的精神特质、政治品格、文化自信、英雄模范等多个维度彰显出伟大建党精神的优势,实现高校党课内容的优化升级,解决党课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育人新要求。高校党课是党员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主要形式,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党课教育对象主要是兴趣爱好广泛、思想观念多元、权威意识淡薄的“00后”群体,据2021年人民网研究院携手腾讯发布的《00后生活方式洞察报告》显示,75%的“00后”对泛娱乐类(电影、音乐、综艺、网络游戏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中王者荣耀、绝地求生、英雄联盟、我的世界等游戏排名靠前;69%的“00后”表示,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在询问专家之后还是会自己去查资料,对权威的敬畏感有所降低。可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更应发挥党课的育人功能,增强大学生党性修养,加深理想信念教育,锻铸坚韧爱国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新时代的“00后”大学生出生于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残酷,也没有经历过建设时期的艰辛,很容易忘记红色江山是如何来的,从而滋生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伟大建党精神以短短32字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求什么”、立党“为什么”、兴党“凭什么”、强党“靠什么”的根本问题,对新时代铸魂育人具有重要影响。在党课教学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可以用建党百年英雄人物及伟大事迹感染学生,如书写下《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吟咏出《带镣行》的刘伯坚、创作了《革命精神之歌》的赵博生等;还有将初心镌刻在脱贫征程中的黄文秀、战“疫”中的生命卫士钟南山、暴雨洪水中的开路先锋陈陆等,这些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百年征程中的生动展现。可见,党课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式,是抓实“0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途径,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课教学,是新时代党课内容变革的必然,也是新时代高校育人的新要求。
(一)伟大建党精神与党课教学内容具有价值共通性。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是贯穿党课教学内容的价值意蕴,《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明确了党课教学内容,强调把加强党员的思想理论武装作为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正好与伟大建党精神所凝聚的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心怀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旨归相一致。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党课教学内容这一有效载体得以传承和展现,是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内核的集中体现,是贯穿党课教学内容的价值意蕴;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是深化党课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党的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一系列伟大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先进特质,共同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文化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与体现党的政治品格及党员基本要求的入党誓词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高校党课教学内容中存在的碎片化、随意、浅显等问题,为党课教学内容提供丰厚的理论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党课作为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方式,其核心内容以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为价值导向,大力优化党课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伟大建党精神与党课实践教学具有形式互融性。第一,在教育呈现形式上互融。伟大建党精神的物质载体,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活动遗址、革命烈士遗物等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前行的见证。而党课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借助某种载体去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要让“00后”大学生通过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等)的学习与体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明确正是共产党人艰辛的建党实践,才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引导“00后”大学生在实践中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伟大建党精神与党课实践教学在教育呈现形式上的互融,为培育“00后”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本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第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互融。伟大建党精神已深深融入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中,为中国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题材和文化滋养,大批文艺工作者用艺术讲述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模范形象,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符合当下“00后”大学生对视觉化、直观化、立体化党课教学的需求。在2021年电影频道发布的《Z世代观影偏好调查报告》中,一位“00后”受访者表示:“历史人物、政治人物更具真实感,更有深邃的思想、更丰富的人生经历,那些鼓舞、激励和启示,让正在成长的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也随之成长起来。”
(一)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贯穿高校党课教学全过程。伟大建党精神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贯穿高校党课教学全过程,应强调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改革创新,从而实现真正的“全过程”覆盖。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党课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正确历史观教育等教学目标,其中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通过再现革命先驱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让“00后”大学生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特质,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为教育引导“00后”大学生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思想基础。其次,要丰富教学内容。将伟大建党精神中所蕴含的重要内容和理论研究成果写进党课教学大纲,使得高校党课教学中较为抽象的理论内容能够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进程中得以具象化。最后,要优化教学方法。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党课教学,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00后”大学生,需要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认知需求,在把握好传统党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采用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网络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00后”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如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时,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含义、价值及其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内在关系等理论研究成果为专题内容,深化“00后”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
(二)以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涵养高校党课教学主客体。伟大建党精神是共产党人百年来上下求索、奋力开拓、砥砺前行的精神总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这与高校党课教学致力于帮助“00后”大学生立志、增信、崇德、笃行、成才的价值追求相契合。用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涵养高校党课教学主客体,应明确在党课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主体性,注重学生由客体向学习主体转换的过程,从而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党性修养,提升其民族自豪感、政治认同感、历史使命感。首先,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讲好高校党课的关键在教师,其主要由校级领导、各级党支部书记、党员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等组成,要对其进行持续性、专业性、系统性培训,打造一支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时代价值、政治站位高、思想认识深、理想信念牢、专业素质强、忠诚担当的党课教师队伍。在党课教学过程中,讲好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义,引导“00后”大学生把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转化到行动上、学习里、生活中。其次,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党课教学为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其核心在于激发“00后”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主动思考、主动把握、主动探究、主动作为,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把准党课教学价值导向,引导“00后”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筑牢精神之基,涵养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三)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载体拓展高校党课教学新形式。在传媒生态、媒介形式、知识增长方式等发生变革的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载体,更需要强化微信公众号、教学类网络平台、抖音短视频、线上网络直播等新兴传播载体的运用。高校党课作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主阵地,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兴媒体平台拓展教学形式,将伟大建党精神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出来。首先,利用传统媒体平台,丰富党课教学形式。发挥党课教学、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宣传专栏等传统媒体渠道的作用,将再现伟大建党精神的新闻报道内容、党史影视作品等融入党课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时,通过校园快讯专栏、校园红色展板、校园影视作品展等形式呈现共产党人在极端复杂的局势下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经过艰苦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以这些移动党课课堂为载体,使得“00后”大学生在图片、文字、影像中受到思想教育、精神洗礼、灵魂冲击,更加深刻地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其次,借助新兴媒体平台,创新党课教学形式。在传统党课课堂教学载体中,运用微课、慕课、微平台、云计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搭建网上课程学习平台,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实现党员教育资源分享最大化,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利用新媒体技术展现党课教学内容,把伟大建党精神植入新兴媒体平台中,依托微博、微信、QQ群、钉钉等媒介与学生互动,供“00后”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利性,在创新教学中为党课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党课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价值之源,也是每一位“00后”大学生拼搏奋斗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应引导高校通过党课教学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使之成为高校抓实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