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洲猪瘟临床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3-01-21 00:34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传染猪瘟生猪

刘 辉

(云南省永善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5730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母猪所导致的一类急性、烈性、高度相互接触感染,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缺血和高致死比例(该病强毒力毒株对生猪致病性率高,死亡率达100%)为主要特点,对染疫国的生猪产业发展以及相关贸易环境影响很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将非洲猪瘟列入法定报告的动物疫情,对中国而言,由于非洲猪瘟为强烈性外来疾病,已将之列入一类动物疫情。对中国生猪畜牧业将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及防治对生猪养殖而言至关重要。

1 流行历史及危害

猪瘟在国外上叫做“古典猪瘟”,我国早期称之为猪霍乱,俗称“烂肠瘟”。本病的传染区域很广,但发病率、死亡比例极高,社会影响巨大,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猪瘟已成为影响全球范围内生猪健康的严重传染病之一,不仅如此,全球生猪养殖业也因此受到巨大损失。1833年,我国首次发现猪瘟,之后传染到了全球的各个大陆。猪瘟在我国流传已经70余年,在我国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高效、安全的猪瘟疫苗首次研发,并成功应用,效果良好。非洲猪瘟原发于非洲,因此而得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其他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频繁,从而导致非洲猪瘟传播至我国的概率大大增加。非洲猪瘟对生猪健康的影响很大,但目前在全球范围尚未开发出高效的疫苗预防,这也是导致非洲猪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2019年,我国多个省市均受到了非洲猪瘟的影响,严重减少我国各地区生猪产能,导致市场中生猪价格上涨,民众生活成本增加,这对于国家健康发展而言,均造成了不利影响。

2 病原特点

猪瘟病毒现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下的一组,有1个血清型,病毒颗粒成球状,核衣壳层为正二十面体且对称性,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囊膜糖蛋白E二为重要选择性抗原蛋白,因此能够诱发抗猪瘟的细胞保护性免疫。该病毒对乙醚较敏感性,对高热、紫外光、化学消毒剂等的抗性亦较强。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猪瘟病毒中,无论是基因组构造,还是复制方法,均于牛痘病毒科相互一致。该病毒对乙醇、氯仿和脂溶剂都比较灵敏,对酸、碱的敏感度也很高,生活温度比较稳定,怕高热,但在60℃环境下10min内即可自被杀死。在自然情况下能够长期维持传染性,能够从血、尿液以及各种细胞中维持传染性。

3 流行病学

猪瘟在自然状况下并不会传染野猪科动物,但不同年龄、性别、种类的猪和野猪均可感,且一年四季都可流行。猪瘟具有非常高的传染性,若健康猪群并没有接种有效疫苗,那么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都会大大增加,并且感染后自然康复的数量较少。通常情况下,生猪感染后,都会出现发育不良、终身带毒等严重后果。受污染的动物血液、排泄物以及各类内分泌物等向外界排放的病毒,从而污染了环境,并可经由呼吸、消化系统及各类传染方式直接或间接传染给其他猪,感染载体还可以包括人和其他哺乳动物。

非洲猪瘟的主要易感哺乳动物除猪科哺乳动物之外,而广为散布的钝缘蜱亦为主要的储存宿主与传播媒介。非洲猪瘟病毒也就是目前仅有一种可以经由虫媒传染的DNA病毒。本病以接触传染、通过空气传染以及血液感染为主要传染方式,主要在野生动物内部,野生动物和家庭养殖的内部,在家庭养殖的内部循环传染,病死率可达100%。

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猪瘟临床应用中,通常具体表现为最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个类别。未免疫猪瘟疫苗的猪高度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目前最急性型患者较为罕见,亚急性型则多常见于。主要为发高热,体温正常时可提高到41℃之上,但食欲下降,常出现眼结膜炎并有脓性分泌物,在鼻音中也时常渗出大量的脓性黏液。除此之外,生猪感染后还会出现便秘后腹泻、便秘腹泻交替等情况;与亚急性不同,慢性病猪临床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大多以温和型症状为主。比如:呼吸系统症状、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等。经过病猪剖检可发现,肠系膜淋巴结出血肿大,表面或切面大量渗血;肾皮质、膀胱黏膜中存在部分针尖状出血点或出血斑,大肠黏膜纽扣状溃疡。

非洲的生猪流感临床症状主要是持续性高温,全身或局部皮下发生大量红肿,甚至有的猪耳部发聋;有的病猪口吐血样液体,拉血便和血尿。剖检后证实人体的淋巴系统已出现严重破坏,大量淋巴结肿大出现,特别是位于腹腔内的淋巴结严重出血性肿大,为白血球样,病情与血瘤相似;心脏、肝脏、肾、肺、肾、膀胱尿道,以及全部胃肠道黏膜均出现了数目不等的大出血,特别是以肝质更为明显(可达数倍),且手指触发软,指压留痕,体色变深发黑;有的病猪肾部发生了形似“火山口”的溃疡灶,且胸部、腹腔均有红色积液。

5 非洲猪瘟综合防治措施

5.1 积极落实应急处置措施

首先要做好隔离灭杀的工作,及时将与疾病发生地分隔起来,并密切做好临床监测,严防场所内易感动物、饲料、排泄物和其他物品的转移,同时落实并做好各项消杀工作,就对现场内外部的条件做好彻底消毒,一天消毒3~5遍,以坚持至疫病的彻底消除或完全封禁解除。其次,要做好取样送交检验中心和监测排除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对被污染的动物脾脏和淋巴结等的标本进行收集,再送到检验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认,并共同落实各种监测排除的方案,进一步扩大检查范围、加大检测力量。最后应做好各种紧急处理措施,如果诊断为非洲猪鼠的疑似病毒感染,应迅速将疫区封闭,将所有病猪扑杀行为、将死亡生猪全部处理好,并对疫区的所有交通工具、设备彻底清除;如果诊断为非洲猪鼠病毒感染,就应立即划定出疫点、传播区域、受影响区域、限制疫区范围,对在疫情发生的前一周内疫点附近输入或输出的所有易感动物及其产品等展开流行病学研究,以评估疫情传播的可能性。

5.2 加强养殖户宣传指导

若是为了提高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就必须加强宣传科普力度,对于农户来说,生猪饲养虽然是为自身创收的重要途径,但是因为一直处于传统固化饲养思想的束缚,所以很多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了解也很是局限。因此,防疫部门就应该及时实施好最基本的疫情宣教工作,并且围绕着各村的基础单位加大了对非洲猪瘟的疫情宣教与辅导,以吸引养殖户的足够关注,比如说通过定时举办各种非洲猪瘟疫情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活动,利用各村的疫情防控群把一些疫情图文、资料及时传送至防疫群中,供每个养殖户利用限于此时参观学习。在各村的醒目地方设置一些防疫标志、贴上一些防疫海报,甚至拉起了防疫横幅等,以期形成更浓厚的防控气氛,使农村养殖户逐渐了解到预防猪瘟的重要意义,从而逐渐提高了预防观念,也习得更多的猪瘟病防治常识。

5.3 加强日常生猪饲养管理

从现阶段来看,针对非洲猪瘟这一疾病还没有研制出成效显著的有效预防疫苗和防治方法,所以,应当遵循防范多于处理的方针落实做好各种防治工作。一是严密做好饮水控制,要做到对非洲猪瘟的合理防治,饲养管理人员要根据基干生猪的年龄、身体状况适当配置饲养、确保营养的丰富度,以提高生猪的免疫功能。保证自来水的清洁性,保证生猪吃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禁止泔水、饮食等废弃物喂养的生猪。二是采取封闭式管理,所有进出饲养范围的人和交通工具都必须进行清洗消毒管理,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出,所有饲养人在出入饲养范围之前都必须认真消毒,防止他人把病菌引入其中,并通过必要的隔离手段切断了生猪和野兔、软蜱等的直接联系,同时严防易感动物流入饲养范围,共同做好防蚊灭蝇的工作。三是严密实施引种作业,严密地按照我国有关跨省调拨运输家畜的各项规定,尽可能地实现“自养自繁”、“全出全进”,为防止跨省引种的操纵,在一定要实施引种前,要预先做好对引种田疫病的监测和产地检测工作,引入每一个地区已经实行过隔离检测的健壮种猪。要执行好落地报告和分离的制度,在对引进的种猪注射了免疫病毒之后可以将其和饲养场的其余生猪分栏饲养,在确定其体内是否含有病毒之后才能进行配种。四要做好日常消杀管理工作,养殖户应制订详细、完整且有效的消毒措施。

5.4 加强种猪猪瘟免疫检测

强化对大中型猪场的管理,检查消灭猪瘟和带毒仔猪是对大中型猪场管理和淘汰猪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流产胎儿和哺乳期疑似猪瘟的带毒仔猪实行淘汰管理,加大免疫强度,并强化综合措施,保持自繁自养,纯化品种。汇总宣传了大场防控成功的体会后,有规划、分批次地向大中型场推进。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性开展猪瘟净化和管理,并进一步严格实行猪场管理方法和防疫规范。

5.5 结合治疗进行全群预防

提高春秋二季社区散养猪的猪瘟免疫力密度,以提高群众防控能力,及时补针。出现的疫病及时处理,严密隔离,并适时采取急救措施,本着“免疫力与防治同时进行”的原理,针对已感染猪和亚健康的状态猪群,可选用科丰清瘟败毒散(或青蓝黄明散)开展全群的防控和救治。针对病重者,可选用科丰转疫肽(或科丰黄芪毒清、科丰抗感解毒等)予以注射处理,在初步掌握了全群的病情的发展之后再及时地实施一次性加强免疫,从而全面防控疫情。

6 结语

非洲猪瘟已经在中国成为一种新的外来疾病,从2018年开始已经在中国国内的许多省份(区、市)普及,防控形势严峻。为避免疫病的进一步扩散,我国政府通过了“围、追、堵、截、杀、消”等一系列举措。最终结果显示,控制效果良好,对于非洲猪瘟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阻拦作用。由于当前针对非洲猪瘟尚不存在十分有效的疫苗预防,因此,在非洲猪瘟的整体预防中,关键点在于积极构建生态安全管理体系,针对易感染哺乳动物进行有效保护、断传播渠道、消除感染源这三层面着手。

尽管非洲猪瘟和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均具有一定相似性,因为病原学和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仍然有许多可能差异的地区。如:非洲的猪瘟可以利用生物传播钝缘蜱进行传染,其在非洲的猪鼠野生环境循环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猪瘟却不能利用蜱等的虫媒传染。随着我国疾控疫苗的研究与应用,现如今,我国范围内90%生猪均为免疫猪,就算发生猪瘟,绝大多数猪群都会以温和型症状为主,并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发病与死亡,并且也不会再全国范围内大肆流行。但由于非洲猪瘟具有高发病率与死亡率,并且从病理变化上能够发现非洲猪瘟的表现大多为脾肿大,而我国猪瘟的病理变化显示,瘟肝质虽肿大却有边缘的紫黑色,萎缩梗死;肾会出现针尖形的小有出血斑点,而非洲猪瘟肾多出现大的出血点或斑块;猪瘟以大肠黏膜发生纽扣状溃疡为典型病变,而非洲猪瘟多为出血点或斑。正是因为上述病理变化差异,才能够进一步帮助相关人员初步诊断非洲猪瘟与猪瘟。

目前国家已经解除了对猪瘟的强制性免疫,但根据《国家猪瘟防治指导意见(2017年—2020年)》的执行,还需要在各地进一步对生猪进行全面免疫。经过我国对猪鼠防控措施的制定,尤其是2015实施“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以来,猪瘟已被列为规模猪场主要净化疾病之一,大大推动我国关于猪瘟传染病的治疗与净化,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非洲猪瘟的防治仍然是现阶段,乃至未来的猪病的防治关键,绝不能放松。

猜你喜欢
传染猪瘟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