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

2023-01-21 00:32邵云华
蚕桑通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蚕茧桑园蚕桑

邵云华

(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1)

贵州省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1354 h左右,年均温15℃左右,大于10℃的年均积温为4500℃~4900℃,无霜期达270 d~300 d,年降雨1000 mm~1150 mm;土壤以黄壤、石灰土为主,pH值4.5~7.5,质地疏松,土层深厚,结构良好,富含钙、磷等有机质。在当地开展蚕桑产业,可实现当年栽桑翌年养蚕见效,桑园正式投产后每年可养蚕3~4批次,部分地方可养7~9批次以上,每季都可饲养多丝量蚕品种且蚕茧品质优良,尤其解舒率高(大部分地区可达70以上,可缫制高品位生丝),夏秋茧质量优于国内众多主产茧地区[1]。黔东南州更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发展蚕桑产业、打造优质茧生产基地[2]。从2006年开始,该州借助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发展蚕桑产业(黄平县是第一批“东桑西移”项目县之一),并不断扩大。笔者于2020年6月参加了黔东南州农业技术帮扶工作,对该州蚕桑产业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实地调研考察,现就该州蚕桑生产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产业发展建议,供同仁参考。

1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蚕桑发展现状及优势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占比大,当地少数民族妇女向来有养蚕缫丝自用的习惯,但是一直规模很小,技术较为原始。由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生产形式基本参照广西模式。2006年,黄平县在“东桑西移”、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率先成规模发展种桑。目前,黄平、岑巩、从江、黎平、榕江、凯里等,共建成桑园133.33 km2,主要桑树品种为:“桂桑优12”“桂桑优62”“农桑14”“强桑1号”等,每年蚕种饲养量约5000张。主要蚕品种为:“桂蚕 1 号”“桂蚕 2 号”“洞庭×碧波”“两广二号”“秋丰×白玉”“菁松×皓月”“农科5号”等[3]。

蚕桑产业投入成本小,效益可观,适合千家万户参与实施,长期以来,蚕茧基本未出现滞销的情况。蚕桑产业尤其适合农户在短期内脱贫致富。目前,从黔东南地区蚕桑产业的发展来看,在岑巩县发展有桑园47.1 km2,通过村两委发动带领贫困户、党员带贫困户、大户带贫困户的“三带模式”,带动农户参与种桑养蚕1000户以上,其中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00户以上,实现3000人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岑巩县有“人均一亩桑,全家奔小康”之说[4]。从江县引进丝绸家纺企业带动500多户农户种桑20 km2,也带动了744户贫困户脱贫;2020年,新定植桑园16.1 km2,7月上旬可以养蚕,每月养两批,到10月上旬可以养7批,每667 m2收益可达7000元,总产值达1687万元。榕江县种植桑园26.7 km2,但是由于管理、技术、服务跟不上等原因,年产值仅1500万元左右。

2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产单位规模小,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蚕桑产业是丝绸行业的基础产业,基本上为丝绸企业提供原料生产。目前,我国的丝绸产品主要的还是以出口为主,因此,蚕茧的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只要国际市场丝绸产品价格波动,就会直接造成蚕茧收购市场的波动,进而影响蚕农的生产积极性。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蚕茧生产国和丝绸产品出口国。我国的蚕茧产量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近年来,我国蚕茧产量持续保持在650000 t以上的较高生产水平,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暴发,国外丝绸订单大幅减少,严重影响原料茧的产销平衡,影响蚕茧价格的高低波动,影响蚕桑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规模化生产,才能具有一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受传统习惯影响,目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蚕桑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的产业模式为主,加上蚕桑生产本身的特点,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抗衡市场风险,形成竞争优势。同时,该州气温高,一年连续不间断地多次养蚕,容易造成饲养环境的病菌累积,严重影响养蚕生产的稳定性,制约蚕桑产业的稳定与发展。

2.2 科技人员不足,技术到位率低

蚕桑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在一年养蚕次数多的地区,更需全体养蚕人员有过硬的技术水平,以控制蚕病,提高产量和质量。根据蚕桑老区经验,要获得蚕茧的稳产高产,需建立州、县、乡、村的技术体系;至少要在养蚕前、结束后,对饲养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还应在养蚕期间,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巡回检查辅导。但目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技术体系不完备,蚕桑专业科技人员严重不足,难以开展经常性的技术培训,更无法在蚕期进行技术辅导,有的地方仅靠老蚕农传统的传帮带,使桑树栽培管理、桑树病虫防控,小蚕共育、蚕病防治、蔟中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都无法到位,更缺乏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制约了蚕桑产业的稳定与发展。

2.3 服务能力弱,缺乏保障机制

目前,从州、县的农业行政部门管理部门,到蚕桑重点乡镇,由于缺少编制,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蚕桑技术管理部门,蚕桑重点村没有专职人员;也没有对全州、各县蚕桑产业的统一规划,存在领导不够重视、管理跟不上、技术不到位的无序状态。州、县、乡在兼管蚕桑产业的人员,基本上没有专业学历、经历,或是临时抽调,人员不稳定、变化大,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较弱。同时,缺少高素质的乡土农业技术人才。农业产业保险体系不够完善,蚕桑生产没有建立保险体系,农民种桑养蚕也存在一定发病损失风险。

农业部门的考核仍以面积和产量为标准,注重前期产业的发展,后续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以及基地建设提升等方面关注度不够。同时蚕桑产业扶持力度较弱,涉农资金到位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2.4 农民观念较为闭塞,发展蚕桑积极性不高

农民受多年来的种植习惯固化,蚕桑作为新兴产业很难马上让当地农户接受。许多农户在一开始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均持观望态度,需要合作社和大户示范带动。同时受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农户对蚕桑标准化种养技术学习的能力不一,影响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

2.5 龙头企业难引进,新型经营模式难创建

由于蚕桑产业在黔东南州起步发展不久,外来企业核算投资成本还盈利等方面有诸多考虑,真正敢于投入资金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产业的较少。同时产业合作社仍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社队伍和规模偏小,运作模式不成熟,影响力不大,竞争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统一规划,制订扶持政策

桑树对气候环境要求不高,在黔东南州的生态与气候条件下,可当年种桑当年养蚕,见效快;蚕桑产业相对劳动密集,可吸纳大量老弱、妇女劳力;产品(蚕茧)销路好。因此,蚕桑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门路。但家蚕对不良环境,特别是农药等特别敏感;一年饲养次数多,蚕种、蚕药、蚕用物资等供应,包括蚕茧收购都不宜过于分散;对蚕农进行技术辅导也不宜相互隔离过远。所以,发展蚕桑产业需要做好统一规划,相对集中的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建立优质高效生产基地。

发展蚕桑生产新基地,就应制订相应配套的承包地调整、种桑扶持;蚕种供应、小蚕共育、蚕茧收购等场所的建设;养蚕设施、方格蔟、机械蚕台等设备配备,以及一系列扶持的政策措施。

3.2 建立示范样板,以点辐面发展

选择领导重视、农民有积极性、具备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基地条件的县、乡、村,建立发展优质高效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加强技术指导与辅导,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实行蚕茧订单收购,真正达到优质高效。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引领蚕桑产业稳步发展。

完备示范基地的技术体系,加强生产服务。引进茧丝绸加工企业,建立“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建成蚕茧生产者与使用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优质茧生产,使蚕桑产业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

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通过现场参观、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辐射基地周边农户、乡村蚕桑产业的发展。

3.3 推广优新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非常适合优质茧基地建设,但是当前主要推广的是广西的桑树和蚕品种,应用的是传统的桑树、养蚕技术,达不到优质茧生产要求。要加大力度筛选适合本地的优良桑树品种、优质家蚕品种;抓住高产桑园、小蚕共育、蚕病防治、方格蔟应用等关键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

3.4 加强资源开发,提高产业效益

蚕桑多元化利用资源丰富,桑枝、桑叶、蚕茧、蚕蛹、蚕沙等都可开发利用,有利蚕桑产业总体效益提高。在发展蚕桑产业时,就应充分考虑产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利用桑园地,养殖桑园生态鸡、种植桑园有机菜;利用桑枝条,生产桑枝木耳;利用果桑,开展采摘桑葚游,开发桑葚酒、桑葚果酱等;利用桑叶,开发桑叶菜、桑叶茶、畜禽饲料;利用蚕茧,开发茧丝化妆品;利用蚕蛹,开发蚕蛹食品;利用蚕沙,开发肥料、提取叶绿素、蚕沙枕,等等,以进一步增加蚕桑产业的综合产值,提高总体效益,促进产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蚕茧桑园蚕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蚕茧与飞蝶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