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吴凌峰|文、图
“燃烧”是轻微的爆炸,“爆炸”是猛烈的燃烧,煤气发电工程现场作业消防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难点、重点,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是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本文以煤气发电工程为例,通过辨析煤气区域现场作业过程中的典型火灾危险、有害因素、违章、隐患及事故严重程度,基于风险分级管控理念,按照大小适中、便于分类、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进行消防安全风险区域划分,将其分为煤气一般区域、煤气危险区域、煤气防爆区域三类风险逐级增高的作业区域,进行差异化、分级消防安全管理。
煤气发电工程煤气一般区域,是指作业环境中,有煤气设施(如:输送设备、加热装置、煤气管道、煤气附属设施等),并可能发生煤气泄漏,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的作业区域。煤气危险区域是关键控制活动区域,主要指点火器、燃气锅炉等燃烧器旁等易产生煤气泄漏的区域和其他封闭、半封闭空间;煤气防爆区域,是设计时定义,以及根据工程建设、调试、试运行等实际情况,现场纳入属于防爆区域管控的煤气区域。
热电站建设全景
煤气区域责任单位应在煤气区域悬挂醒目的消防、安全警示牌,区域内煤气设备需标注名称、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或介质卡(煤气、天然气、氮气)等;煤气区域严禁烟火,做好日常煤气设施的动态管控和日常巡检工作,对消防等各类安全设施定期维保,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置。
进入煤气区域的有关人员,须经过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做好防范措施,并随身携带CO 检测仪,且CO 检测仪正常完好并在检校合格有效期内。煤气作业必须二人以上相互监护。进入煤气区域作业人员宜每人配置一台便携式CO 检测仪,如条件不能满足,至少每个作业点必须配置一台便携式CO 检测仪,并指定专人在作业点进行巡视,避免出现检测盲区,发现报警后第一时间通知所有作业人员撤离至上风侧,同时清点人数,确保无遗漏。严禁作业人员在煤气区域逗留、休息。煤气区域内不得随意堆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现场作业及安全距离应满足GB 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无人工具房与煤气管道(设备)水平净距不能小于10米,其他临时设施离煤气管道应不小于40 米,特殊情况不能满足条件的,应制定相应安全措施并配置CO 检测仪。作业现场临时搭建的彩板房(含围档)和临时放置的集装箱,不能堵塞消防安全通道。已有建筑物(有人工作场所)与架空煤气管道消防、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须设置固定CO 监测报警装置,并明确安全防范措施。各施工项目部要确保项目施工人员进入煤气区域作业的消防、安全交底、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到位。涉及临近作业、交叉作业的,须签订相关方消防、安全管理协议,作业单位须与相关管理责任单位联系,并负责督促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消防安全制度及规定,确认安全作业条件。施工单位未办理煤气区域施工安全确认等手续,严禁施工。进入煤气区域工作人员,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撤离该区域并报告项目负责人,避免因煤气泄漏引发的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
消防培训考试
各施工项目部负责所辖煤气设施异常放散期间的消防、安全管控,必须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单位,并做好安全警戒、巡视等工作。在煤气区域作业应注意周围煤气设备的泄漏、煤气放散等情况,设置风向旗(注意风向,放置上风侧),选择适当的工作地点。煤气放散时周围40米内禁止有明火、高温热源、临时电源。在煤气区域和煤气设施附近,必须严格执行项目相关动火制度,与区域内管辖单位取得联系和动火前确认,并办理好动火票、相关手续和针对性安全措施,才能实施动火作业。靠近(水平净距离小于20 米)煤气管道区域的机房、办公楼等应设置固定CO 监测仪报警装置和配备便携式CO 检测仪,落实专人管理或将固定CO 监测仪安装在有人值守的办公室,并做好消防、安全应急防范措施。
煤气危险区域除须严格执行上述煤气一般区域安全规定外,还需制定针对性的消防安全管控措施。
一是基于煤气危险区域封闭、全封闭或相对封闭特点,按照项目应急能力建设及安全目视化要求悬挂消防安全警示牌、作业卡和责任区域应急电话,无关人员严禁进入煤气危险区域。
二是露天的煤气危险区域应设置风向标或风向旗,放置在容易观察的地方。
三是外部门或检修单位人员进入煤气危险区域,必须有区域单位人员全程陪同,并做好现场安全告知、登记,落实好消防安全措施。
四是煤气危险区域进行检修、抢修、维护等施工作业项目时,区域单位必须负责确认好施工项目内容、危险预知、安全交底等相关手续,检查和督促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防火罩、防火毯、灭火器、消火栓以及便携式CO 检测仪、空气呼吸器和灭火器等安全器具是否到位,全部确认到位后方可准许进行施工作业,并全程落实专人监护。
五是煤气危险区域应设置固定CO 监测报警装置,现场装有声光报警,指示报警单元应安装在24小时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或操作室。
六是安装固定CO 监测报警装置的部门或岗位,必须有报警点位置分布图、异常处置流程和异常信息记录,并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固定CO 监测仪必须每年进行检校。
七是固定CO 监测报警装置安全报警值设定按一级报警24 ppm(24×10-6)、 二 级 报 警40 ppm(40×10-6),具体按各地最新安规、标准执行)。
八是煤气危险区域应按要求配置消防灭火器材,区域内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九是车辆进入煤气危险区域进行吊装、运输等作业,必须经区域单位许可,要求车况良好,并采取阻火防护措施。
消防器材使用培训
煤气防爆区域须严格执行上述煤气一般区域和煤气危险区域消防安全规定外,还须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如:防爆灯具、操作箱、动力配电箱、阀门定位器、电磁阀、电动执行机构等)。进入煤气防爆区域严禁携带火种(包括手机、照相机),或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区域内必须使用防爆对讲机。
煤气区域施工,要针对施工项目及部位,明确施工单位、施工区域、项目开工、完工日期,以及对应的施工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消防、安全监护人。并根据岗位安全职责,进行作业条件消防安全确认,作业过程消防、煤气监测巡检。
作业条件消防安全确认要做到:
一是确认有专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并经批准已逐项落实。
二是确认是否明确了重点消防区域,如办公用房、宿舍、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可燃材料库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厂、固定动火作业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是否设置了显目的标牌、标识。
三是确认是否绘制有现场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现场是否制定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现场各栋号、分包、外包单位和各职能部门、各工种和各区域、层段等各级别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确认营地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是否为A 级(不得使用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板)。
四是确认现场动火作业是否履行办理了动火审批手续,是否设置了消防通道、消防疏散区(畅通不被侵占)、撤离路线,设置警示/提示标识,并检查齐全、完好、清晰情况。
五是“以案说法”,加强典型消防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培训,加强班组建设,班前“四交四查”[四交:交任务、交安全、交技术、交岗位职责(组长、监护人、作业人员职责);四查:查着装、查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查精神状况、查袖章佩戴]不走形式,督促“工完料尽场地清”。
六是确认使用的工器具和劳防用品符合作业要求,并看施工人员是否有准入证。
七是实名制管理,严把人员“入场关”(尤其民工、临时工),确认煤气区域施工作业人员名单,对姓名、年龄、工种、准入证号、身体状况、作业内容等进行确认,并经施工项目部各层级项目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确认及签署意见,防止人员误操作引发火灾、爆炸等各类事故。
八是确认是否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各级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和义务消防队组织,对重点工种人员如:电气焊人员、防水、防火作业人员进行登记,建立档案。
作业过程要加强煤气消防安全专项巡检:
一是检查消防器材(含设施)数量、类型、设置位置是否满足施工作业性质,以及对应的煤气作业区域这一特殊使用环境。
二是检查明火作业的生产辅助区和生活区的防火间距是否满足要求,消防器材是否分组布置、每组数量、间距是否满足要求,灭火器材是否有效及进行了检查和维护。
三是检查现场消防设施是否定期开展了有效性试验,报警器外观是否完好,警铃声是否响亮,应急灯是否断电时能及时点亮,外观是否完好,确认煤气区域人员配备的便携式煤气检测仪等设备经逐项检查符合要求,消防安全防护设施(防火罩、灭火器、呼吸器等)经逐项检查验收合格。
四是巡检煤气管道、阀门周边区域是否存在煤气泄漏,煤气浓度监测报警仪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附近焊接、动火作业;是否存在其他危险作业。
五是检查气瓶有无防倾倒措施,氧气乙炔瓶是否分开存放,氧气、乙炔瓶间隔距离是否符合规定,压力表是否定期检测;气瓶的皮管是否有经过高空焊接的区域,是否进行了遮盖防护。
六是检查特殊作业按规定办理安全作业票,特种设备等重要工器具按规定维保、检测、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人证合一”。
以煤气发电的热电站等工程等涉及的煤气区域消防、安全作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进行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对违章和隐患进行消除。须“竖向到底”,按作业区域在各施工队、班组设置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横向到边”,消防安全行政管理、实施、技术支撑体系人员齐抓共管。隐患就是事故,违章就是犯罪,基于安全分级管理理念,通过工程技术、管理、消防安全培训、个体防护、消防安全应急及处置等多措并举,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消防安全闭环管理,可最大限度地控制、转化、消除、演变成事故的条件和因素,进而预防火灾发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