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2023-01-20 19:08:26汪明海刘其龙朱敬敬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老区革命红色

汪明海,刘其龙,朱敬敬

(百色学院,广西百色 533099)

自土地革命时期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建立的各个游击根据地,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献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红色体育的本质是军事、体育运动与革命、人民的有机结合,与中国革命的发展几乎同步,肩负着提升战士战斗力、增强人民体质、倡导人人平等、强身救国等诸多任务。红色体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开展的体育活动,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1]3-51917年4月1日,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对于个体能“强筋骨”“增知识”“强意志”,对于国家则能造就不计其数的身体强健、精神刚毅的国民。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的红色体育实践及其蕴含的精神对传承老区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具有重要作用。在革命时期,革命战士利用红色体育锻炼身体,号召少年先锋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通过拳术团、俱乐部等组织训练少年先锋队,提升军民战斗能力,为老区人民留下了深厚的红色体育文化和精神财富。细观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的红色体育史,可以感悟革命战士在艰苦卓绝、极度危险的年代仍然坚持体育锻炼,提高武装斗争能力。文章对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路径进行探析,旨在更好更快发展滇黔桂红色体育,助力边区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和全民健身的普及。

一、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特征

(一)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具有创造性

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坚持和创造性地开展革命斗争[2],具有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创造性发展、融合性发展等特质。在此背景下,红色体育亦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如邓小平少年法国留学,青年时期养成游泳健身习惯,百色起义时期虚心向韦拔群学习南拳,并认为把身体练好了才能走完革命道路。这是创造性运用体育发展强身健体、增强理想信念的体现。人民英雄、广西的骄傲、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韦拔群少年时期就习得健身御敌的好身手,他自学南拳,并将其作为晨练和排解压力的重要方式,并在广西东兰县组织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积极开办体育锻炼课程。这种创造性的体育实践,对革命战士在斗争中形成强健的身体素质、抵御敌人的思想具有深远影响。滇黔桂边革命根据地革命队伍创造性地以多种形式进行游击战争,常常把队伍化整为零,以灵活移动的形式打击敌人,取得良好效果。这种移动能力是建立在能够快速跑动的基础上的,离开长时间坚持体育锻炼是难以实现的。邓小平、韦拔群等革命先辈创造性地把体育健身定义为走完革命道路的基础,把体育锻炼作为农民运动讲习的重要课程,把体育作为服务革命斗争的重要手段,均体现出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的创造性与革命性。

在不同革命时期,体育活动和革命活动常有交集。例如,1934年11月,黄松坚在云南富州成立了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和滇黔桂边革命委员会、边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3]3-4,至此“金鸡一鸣,三省皆知”有了反抗剥削的主心骨。三地山水相连、习俗相似、语言相通、产业相似、商贾互通,但政治层面分开,各自为政,并不稳定。革命老区的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富宁县和百色市的靖西市、那坡县与越南接壤,战争时期各种战略转移活动辐射越南边境,革命战士在中国广西、云南与越南交界地区进行游击战,越南籍战士参与中国革命战斗。1936年红军第五大队在越南高平开设胜利公司筹集经费军需。[3]13充分发挥亲情关系的优势,创造性地利用越南公司为我党革命事业制造战斗武器。1936年2月初,韦高振带领游击队在中国广西、云南与越南交界地区的九黎寨吉隆山驻扎。1936年3月至4月间,红军劳农游击队开展了攻打皈朝的战斗。[3]352-357多次游击战斗胜利考验着战士们的脚力、射击水平和投射能力等,这些红色体育运动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战士们的战斗力。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通过灵活地转移避开敌人火力点,巧妙地利用射击能力和投射能力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这种红色体育活动一直传承至今,如当前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南部的龙邦口岸附近的中、越两国边境居民每逢节庆就聚集在一起开展体育活动,特别是春节期间最为隆重。

(二)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具有民族性

在革命战争时期,滇黔桂边革命根据地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各族群众为了反抗压迫和剥削,在党的带领下逐渐凝聚在一起进行革命斗争。根据地在长期的斗争中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例如,滇黔桂边革命根据地时期,根据地的1235名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有1213名,占总数的98.1%。[3]14-15滇黔桂边革命根据地是少数民族干部占比最高的根据地,彰显出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滇黔桂边革命根据地地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少数民族干部占比高,凸显了多民族融合性。中国共产党在此开展革命斗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团结带领当地各民族群众参加革命,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猖狂的敌人。滇黔桂边革命根据地民族体育活动相对丰富,如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均是锻炼身体团结群众的重要手段。众多民族进步人士都是各地区、各族的领导者,骁勇善战保卫人民乃必备能力,常带领群众结合武术进行自卫技能训练,提升战斗能力。在党和国家需要时,各民族进步人士积极投入革命战斗之中,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上诸多民族元素赋予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浓厚的民族性。

(三)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具有群众性

在革命战争时期,没有良好的团结工作就不可能长期坚持革命斗争。滇黔桂边革命根据地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沟通联络功能,起到了良好的团结群众作用。1936年5月1日,广西右江下游革命委员会颁布的《少年先锋队暂行组织法》中倡导先锋队成员要参加群众各类娱乐及一切体育游戏。党重视联系群众、善于联系群众,组织体育活动是联系群众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广西右江下游革命委员会《少年先锋队暂行组织法》提出,组、队指挥的工作,要按期召开全组、全队队员大会,并加以教育训练问题。[3]27-29其中的训练问题包括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1930年9月19日,《前委通告(第七号)——目前右江党的工作方针》提出要团结广大群众,其中拳术团、俱乐部等是群众工作的良好形式。[4]233-239由此可知,红色体育是发展革命青年力量的重要手段,是组织青少年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团结群众的良好形式。

二、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传承与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滇黔桂跨省区联合党工委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滇黔桂边革命老区文体活动的发展

2013年8月23日,全国首个跨省区党工委——滇黔桂跨省区联合党工委在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三江口镇挂牌成立。[5]此举突破了地域界限,探索出区域党建的创新模式,能有效地增强党组织建设的号召力、凝聚力、团结力和战斗力。联合党工委肩负该地区各民族的团结问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引领示范意义。体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和团结作用,发展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各项文体活动,对革命老区稳定进步和团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的红色体育运动在革命年代提升了革命战士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在当时还发挥了团结各族群众的重要作用。滇黔桂跨省区联合党工委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红色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及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红色体育发展至此有了主心骨和聚集地。红色体育研究者可以利用联合党工委的力量,深入系统研究红色体育史,深挖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为红色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可以积极发挥联合党工委的作用,联合多方体育赛事组织,把红色元素和红色体育融合现有体育赛事,提高赛事的红色文化内涵,提升参与者、观众对红色政权来之不易的认识,进而提升爱国意识。

(二)数字化保护的兴起,全方位、多角度、更直观地展现红色体育文化

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有力的工具,推动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产业转型升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大数据已成为重要的驱动力量,为创新铺设道路。当前,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大数据,体育行业亦是如此。大数据可以为红色体育的挖掘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如数字化信息技术可以在虚拟现实空间再现催人奋进的红色体育故事,能够把文字资料和文物图片进行互联,辅以红色体育专家的描述和解说,实现红色体育的立体化展示和最直观、易接收的教育模式。红色体育数字化保护对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群众提高文化素养、形成现代化眼光、发扬优良传统精神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应该充分利用红色体育发展优势,深入了解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历史,站在数字化保护技术前沿阵地,对老区尚未挖掘的红色体育进行系统化挖掘和保护,并及时有效地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呈现,以期实现红色体育长期保存、活态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优势共享的发展格局。例如,充分利用贵州的大数据产业、云南的旅游产业和广西的红色优势,形成挖掘、传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联合体,形成共同发展红色体育的态势。

(三)全域旅游建设,为红色体育旅游带来新机遇

红色体育旅游是集参观、体验、学习和教育为一体的专题性旅游活动,是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互为关联、互为作用的客观存在。[6]红色体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把思想政治建设、旅游研学和健身相结合的热门项目,备受年轻人的追捧。由百色市、黔西南州、文山州三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发起,于2018年成立的“滇黔桂旅游集散联合体”[7],为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各州市的红色体育发展建立了良好平台。这一举措有利于滇黔桂边革命老区体育旅游发展,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下一步体育旅游联合体的成立搭建了桥梁,提供了参考。例如,百色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0年)中提出探索建立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联盟,加强体育旅游与文化相融,实现“体育产业+旅游业”发展新模式。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全域旅游发展成为新主题,而红色文化、红色体育文化是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特色红色体育旅游亟须探索与实践。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全域旅游规划为老区红色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红色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四)课程思政全面铺开,推进红色体育精神代代相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革命英雄是人民的榜样,学习并从英雄身上挖掘而来的体育故事是激励吾辈奋斗的重要方式。例如,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人邓小平重视体育锻炼,少年出国习得一身西方体育技能,青年时又养成在大江、大河等自然水域游泳的习惯,老年仍然从事多种体育锻炼;韦拔群刀技精湛、南拳娴熟、精通游泳、热爱跑步、脚力惊人,在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号召并带领学员锻炼身体。滇黔桂边革命老区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均时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更好地为革命事业做贡献。在课程思政全面铺开的新时代,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的体育课可以大力弘扬邓小平、韦拔群等人民英雄体育故事和体育精神,宣传革命时期少年先锋队的红色体育故事,借此推动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革命英雄,锻炼好身体和提高政治觉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更多力量。

三、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一)建立学校体育联盟,推广红色体育运动

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各学校的体育可以进一步加强联合共建、共赛。滇黔桂边革命老区部分学校地处偏远,参加各类体育比赛活动存在诸多不便。同时,因为生源少、训练物质条件偏低和高水平教师较少,以致学生的运动成绩难以达到较高水平,在大型赛事上难有斩获,使得部分学生对体育竞赛没有兴趣,部分教师没有心思对学生进行竞技训练。这种处境对学校体育发展非常不利,导致学生得不到锻炼,教师得不到发展。为此,可以突破各州市的行政壁垒,联合举办体育赛事,更好地促进临近学校体育高效的协同发展。如果能利用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的历史影响力、红色体育文化资源,组建学校体育联盟,引入红色体育项目,定期开展特色红色体育比赛,一方面能满足学校体育建设需求,推进大中小学体育活动开展;另一方面能带动红色文化、红色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位传播,进而助力全民健身计划、全民思政教育在民族地区扎实开展。

(二)加强多媒体宣传红色体育文化力度

在信息时代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宣传,红色体育走进大众视野的广度和深度将受到很大的影响。2021年以来,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发掘和发挥党史价值被提升到历史的新高度,利用多媒体宣传红色体育史成为热门话题。在这种形势下,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各类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媒体对当地革命历史文化的宣传逐渐增多。例如,云南网开展的“《镜头里的故事·云岭红色地标巡礼》大型主题系列直播暨党史学习教育直播之文山篇”走进富宁县滇黔桂边革命根据地的专题报道,通过直播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一个个红色故事,使党史学习教育生动、红火、感人。抖音账号“新时代青年”从2021年9月18日至2021年12月2日,发布了60多条关于西南地区革命主题的作品,获10万多赞,感人留言甚多。多媒体时代传播红色体育文化不仅仅是政府宣传部门的事情,群众利用自媒体自觉传播也已成为热门方式。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基础非常好的重要表现,人民群众不会忘记烈士做出的贡献。红色体育运动可以承担党史学习教育、全民健身、锤炼青少年意志品质等多种历史使命,是引领人们健身生活方式转变极具潜力的运动项目。红色体育运动在各大媒体逐渐被提及,“学习强国”发布多条有关红色体育的推文,反响热烈。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应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自媒体加强宣传,体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协同营造传播红色体育文化的良好氛围,促使人们关注、重视红色体育,参与红色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三)加强民俗体育节庆互通

民族体育活动与民俗节庆活动相伴开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成为保护、传承滇黔桂边革命老区民俗体育重要的民间方式。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可以进一步破除地区壁垒,为当地居民谋实惠。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可以进一步加强民俗节庆互通,更好满足当地10多个少数民族生活所需,形成良好的节庆民俗活动生态系统。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的民族传统体育富含红色元素,在战争年代提升战士战斗力,在乡村全面振兴时期肩负丰富体育文化精神、强健人们体质、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的使命。民俗体育节庆活动盛开各族友谊之花,是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文化挖掘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可以联合举办各类体育活动,促使各项红色民俗体育活动更加正式化、正规化发展,使其成为全民健身和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可以将红色体育的政治引领意义和历史教育意义更好地融入其中,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教育氛围。

(四)建设红色体育拓展基地

红色体育拓展活动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锻炼队伍作风、打造红军执行力、强化身体素质等为目标,以体验式、活动式、参与式等形式在户外半军事化的条件下实地进行训练,成为红色教育入脑、入心的重要方式。井冈山红色拓展培训、延安红色团建拓展训练等红色拓展教育的举办方兴未艾,成为各大文化传媒公司的招牌项目。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文化底蕴深厚,跨省区交界差异性强,自然风光独特,民族特色鲜明,建设红色体育拓展基地具有天然的优势,非常适合“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拓展训练等活动的开展。建立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拓展基地开展特色主题拓展,是红色体育旅游发展和创新党建活动的热门方式,也是发展红色体育的重要路径。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应进一步加强协同,与文化公司、体育公司和高校加强联动,协力打造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拓展基地、创建特色红色体育拓展项目、设计红色教育课程等,为各地游客提供参与式、体验式、沉浸式的红色体育拓展旅游项目,打造运动健康性、旅游健身性、红色育人性、民族特色性、边疆风情性等多元一体的红色体育旅游新模式,促进红色文化、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

(五)举办红色体育全民运动会

红色体育运动会是发展红色体育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推进“大练兵”“急行军”“炸碉堡”等红色体育项目的开展,而且能够加强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各州市的联系,促进红色体育文化乃至红色文化的发展,促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体育运动开展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可以融入校运会、市运会、区运会及其他各类地方赛事,设置红色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和群众体验项目,建立一定人群基础。例如,学校具有场地、教师、学生、文化等诸多资源优势,是红色体育运动会试点开展的重要场所。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各学校可以在校运会中增加红色体育项目,增加赛事分组,弱化夺标意识,倡导团结意识,弘扬爱国意识,并把重点放在红色文化建设和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上,以此夯实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的文化建设。例如,依托全国徒步大会(乐业·凌云站)开展全国红色体育徒步大会,以此纪念革命战士的游击战历史,促使参与者在比赛中锤炼意志品质、增强文化内涵、提升政治觉悟。第二,逐步成立单项红色体育项目协会,逐个发展壮大红色体育项目,等各方面成熟之后再开展专门性的红色体育盛会。例如,举办滇黔桂边革命老区全民红色体育运动会,这是实现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红色文化全面弘扬、体育赛事下沉、全民健身全民共享的重要抓手。

猜你喜欢
老区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老区在努力奔跑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10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红土地(2018年9期)2018-02-16 07:37:56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31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