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渊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有生力量,承担着接续奋斗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青年大学生更加充分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深化对其的认识和认同,促进青年大学生更加主动学习和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自觉加以践行,是新时代背景下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责和伟大使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理论指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路上的又一伟大探索,用富有战略伟力和实践伟力的思想观点,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焕发新时代荣光。将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理论研究的范畴,是具有丰富的理论和现实价值的,对于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实现更具时代性、大众性特征的实践探索,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价值。
(一)当代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性。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以来,这一伟大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且不断成为指引党和国家前进发展的思想指南,在发展实践中继续丰富其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内涵。这一实践中发展壮大的理论成果,也不断成为武装全党、全国各民族的思想理论武器,成为指引我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行动指南,要求我们必须加以贯彻落实。根据新时代发展的时代特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及各领域各维度都作出最新理论成果的阐述和战略指引。大学生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新力量,必须要深刻理解党在实践道路上最新的认识和理论成果,并且自觉在实践当中加以应用,最终才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贯彻落实,实现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大众化的发展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环境下茁壮成长,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如果在诸如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不断重新泛起的情况下,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社会实践不加以指导,必然会出现部分大学生思想认识混乱、政治认同模糊、理想信仰迷茫的现实问题。因此,为了大学生能够理解、认识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认同感,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且在实践中努力践行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不断坚定正确的政治站位,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紧跟党和国家的前进步伐,在复杂的世界政治形势下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动摇,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贡献。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主动地应用到实践活动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高校的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也能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教育者,在具体学习、工作、研究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最终,在双向推动下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先进性、开创性,成长为国家建设事业、民族复兴事业的坚强力量。
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改革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在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方面做出诸多努力。如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程,将“三进”工程与传统的党(团)支部活动、“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其它文化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积极应用到实践活动,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
(一)当代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基础不够明确。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是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不断成长的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基本都能与积极向上主流思想保持一致。但是,全球化发展趋势带来西方错误思潮的泛起,也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一定的冲击,价值观出现偏差的情况也不时发生,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及时纠正,必将造成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思想混乱,甚至上升到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层面,对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强化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用其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基本形成落实到思政课堂内外的格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层面都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理想信念教育决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仅要依靠理论学习,同时需要在践行理论上有更多具体探索,还应当更加注重在学懂弄通、学思践悟上下功夫,关注新时代大学生能不能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主动作为,而不仅是被动接受。当前,更多的大学生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并没有主动加强理论学习的追根溯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内容不甚了解,造成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不充分、不完整的情况依然存在,对其的理解流于表面,无法将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不能更好地自觉践行理论。
(二)当代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形式不够多样。当前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来源,主要来自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论讲解与教学研讨,以及课程思政建设潜移默化的被动接受过程,理论学习的效果不理想。“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之下,教学方式应该不断创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为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更加充分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拓宽教育场景、深化教育实践是激励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提供更多机会,用更加丰富的教育形式使大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意义。
为使得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应当在构建“课程思政大家庭”上下功夫。当前“课程思政”还没有完全打破专业、学科间的壁垒,“课程思政”的效能局限于思政课的课堂之上,只有在本学科教学基础上,灵活、巧妙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并且将这一教学延伸到学科实践当中去,达到课堂和实践和谐统一,才能形成“课程思政大家庭”共同促进的效果,最终实现推动大学生践行理论的不同形式协调发展、共同发力。
(三)当代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实践不够到位。当代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深入,单纯地理解、认识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养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的自觉习惯。当前,深化政治理论认识的实践教育活动依然不足,应该更为重视、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宣讲、社会实践等活动当中,为更加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努力。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密不可分,只有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实践的再深入,不断加强深入细致教育实践的探索,能够有效促进加深理解思想理论,进一步实现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从实践中寻找真理,以实践推动更深层次的理论学习。
实践对于大学生认识世界至关重要,从实践观点可知这一极端重要性。重视在具体实践中促进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必然。实践与认同是不可分割的,认同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同的重要环节,从认同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强烈认同感,并不断深化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乡村,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依据寻求解决路径,从而提升新时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实践中向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靠拢。因此,可以从提高认识、制度建设、资源利用、人才保障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实现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优化。
(一)持续深化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国家未来的价值取向和国家的发展与未来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如果在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时期不加以教育与引导,最终必将造成整个社会思想混乱的局面,对社会公民的价值理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培养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复兴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在学习与认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最终在更加广泛的社会实践中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化、实践化。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必定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大学生对最新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加深对我们自身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解,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中意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深化“四个自信”的认识,成为新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自觉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其实践作用,在更加广阔的国家建设事业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水平。
(二)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应当构建目标导向机制,以更加合理的目标导向,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建立规章制度,规范高校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具体工作实践,为高校及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工程的制度保障,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自觉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新时代理论成果。同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考核制度,有效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热情。发挥榜样的重要作用,以师生党员等榜样的力量推动大学生建立政治认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
(三)持续更新资源利用。尊重大学生在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受大学生欢迎的平台与载体,构建更能被大学生理解、接受的语言、形式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专业课、第二课堂活动及校园文化、网络文化、社会文化等资源,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推进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学、真懂,再到真信、真用。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丰富多样的优质资源,能够增强青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接受度,以更能吸引到青年学生的教育形式和教育资源,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推动更加契合青年大学生教育实践场景的广泛应用,最终实现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效提升。
(四)持续强化人才保障。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建立一支专业队伍,以强大的人才保障支持这项伟大事业,包含理想信念教育涉及的全部教职人员,从思政课教师、政治辅导员到学校管理各类行政职能人员,达到各方的协同联动,才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这支专业的人才队伍需要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与宣传,在课堂教学与理论学习中创新形式,在课外实践与理论认识中开拓平台,建立创新形式的课堂学习和多平台课外实践相结合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促进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大学生参与到践行思想理论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保障。
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由之路,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要求,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指向,同时也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遵循。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一实践课题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在认识基础上不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教育形式上不能很好地结合思政课堂和创新形式,具体实践上缺乏对知行合一的贯彻落实。通过向人民大众宣传和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使得这一科学理论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推进。因此,对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径优化进行探究,在思想认识、制度保障建设、资源利用、人才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优化,不断提升大学生践行思想理论的实效性。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复兴伟大事业的未来,担负着国家建设、民族复兴重任,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传授青年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得这一科学理论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指导实践。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研究水平,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出突出贡献。